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110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110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事实上是这样式的:
  “来两碗素面,四个肉包子,”围着粉色小碎花头巾的宋茯苓,规规矩矩坐在小摊前点餐道。
  点餐完,一扬下巴:“奶,给钱。”
  马老太皱着一张脸:“胖丫呀?”
  胖丫振振有词:“奶,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可咱俩还没吃饭呢,又走了这么远的路,天这么冷,不吃饱了肚里没食,哪有力气卖吃食。”
  马老太:好好好,抓紧吃,从裤腰处,无奈地小心翼翼背过身取银钱。太贵了,在这里吃饭太贵了,早知道,她今早起来在家给孙女做饭好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二更
  “奶,四个肉包子,咱俩一人俩,你这是干嘛?”
  “我吃饱了,你都吃了吧,听话,”马老太非说自个吃饱了,还夸张地说,一碗素面就吃的她肚里涨的慌,饱的不能再饱,再一个,她不是还咬蛋糕了吗?
  宋茯苓不干,放下筷子。
  咬那么两口蛋糕,那能算吃了?那叫尝了尝。
  而且今早赶路,她要背筐,奶奶非说,不沉,别折腾了,这蛋糕太软和,别给折腾散了架,楞是不让她背,自个背了一路。
  “不行,你要不吃这俩包子,我也不吃,咱俩就看着放凉吧。”
  “你这?”马老太无奈,好好好,重新拿起筷子。
  接下来,马老太寻思吃饱喝足了,该干正事了吧?
  她还挺高兴呢,小孙女跟她爹来这里卖过松子,就是不一样。
  左拐右拐的,哪都知道。
  这要是让她来,真得俩眼一摸黑。
  尤其是,孙女带的路,越往里面走,越热闹。唉呀,这是要找市集,站哪里卖吧?
  然而,宋茯苓走着走着忽然停下,看了看左手路边药堂的牌匾,不太确定,又凑近探头往里望了望,就走了进去。
  “嗳?嗳?这孩子。”马老太没招,只能跟进去。
  宋茯苓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坐堂大夫,您这有治头虱的吗?
  “咳咳咳咳,”马老太才赶过来,就让自个的口水呛咳嗽上了。
  坐堂大夫说有啊,示意小二给拿。
  小二完全不顾马老太的咳嗽声,嘴皮子很溜边拿边介绍道:
  我们这药效才好呢,晓得都是谁来买吗?全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还是大丫鬟那种。
  咱县太爷知道吗?她家的大丫鬟都来买过。直接一抹头皮就行,包五日内就治好。这里面有甘油,还有一味药是苦楝树树根皮,专杀虫的。
  宋茯苓问怎么卖的?
  五吊钱。
  “咳咳咳咳咳,”马老太才咳嗽完,又被呛着了。
  半两银,就为了一个虫子,孙女疯了,小孙女疯了。
  药堂门外,马老太气的脸都红了:
  “不是说,抹油吗?真的,胖丫,奶认了,几十文一斤的油,你要是非得折腾让我败家抹头皮,我认了。最起码一斤油只抹头皮能抹挺久,奶听你的,中不中?咱抓紧把这蛋糕弄出去,我今个就咬咬牙买,你可别再日日惦记那点头虱的事了。”
  嗳呦天老爷,她都要服死了。
  “可半两银钱,你要买它?奶不能依你呀,奶真不能依你。”啥家庭啊?半两银那么小一罐,往头上抹,给虱虫吃。擦脸的油都没用上呢好不,自个肚里都没吃上过半两银的肉呢好不。
  宋茯苓不接这个话题。
  眼下已经知道有更好的治疗办法了,她就不打算听她爹的了。
  而且她十分怀疑,老爹以前文人之间抹头油,是在拿恶臭当有趣,因为她抹两天了,并没有太解痒啊,至少已治疗速度太慢。
  反正她要买。
  “奶,您先别说其他,我就问您,记住这地方了吗?”
  马老太闭紧嘴巴不回答。
  “您不吱声,我就当你记住了。咱俩不是分成四六吗?等干几日攒够半两银,奶,拜托了,帮我买一瓶。您别这样好吧?要知道,到时候我花的可是自个钱。”
  没得惯你这毛病,花谁挣得也不给你买。
  “奶,那我可真没什么想法起早爬半夜的干活了。我路上不是和你说了吗?我那手艺,可不是谁都能学会了,差一点都不是这个蛋糕味。
  就是烤,让别人就在旁边学的看,她都容易给蛋糕中间部分烤塌腰了,学我这手艺,偷学都学不会。
  不信,奶,咱回头,我先教教你,豁出去几十文钱白费,你看你能不能学得会。”
  哎呀?敢威胁她老太太,这孩子是不是欠揍。
  “你再烤的好,你得卖,你卖出去了吗?这从进了城,咱就没干正事,你竟惦记花钱。”
  “走,卖,我非得让您看看,我能花也能挣。”
  然后,今日,马老太就见到了小孙女的另外一面。
  那真是,心里的吃惊,一浪高过一浪。
  卖蛋糕竟然可以这么卖。
  茶馆里,茶馆这个时辰还没营业呢,人家是下午才开始,一直到晚上,会有三场。
  要知道来茶馆的,也基本都是男客。
  宋茯苓带着马老太,祖孙俩又是戴一样的粉色碎花头巾,俩女的走了进来本就突兀,尤其老太太那张老脸戴上,冷不丁出现,这个招笑,这个显眼。
  小二眯了眯眼,就认出了宋茯苓。
  卖松子的那个,借茅房的那个。
  这回又要借茅房呀,不,是又要卖东西,卖的是吃食。
  没多会儿,掌柜的就从后院来了,尝过蛋糕后,和宋茯苓对视。
  宋茯苓也和掌柜的对视,确认过眼神,这位是个识货的人。
  宋茯苓就等着掌柜的先开口。
  果然,掌柜的第一件事关心的是,如果他每天固定定下几块这十六寸大的茶点,每天都要送货,那么你能不能别给别的茶馆?
  宋茯苓笑了,她说不瞒掌柜的,小本买卖,也没打算扩大。做这个十分费时辰也很是费事,一日里,出不了几大块,所以,别的茶馆,她确实没打算卖,直接来了这里,因为咱们曾合作过松子买卖,可以。
  好,那咱们既然一回生二回熟,八文能不能便宜些?他这可是长期定,日日订。
  宋茯苓说,本就没打算零售,也没打算向外推销太多,还是那句话,做不过来。所以,真没要谎价,是实实惠惠的,您也应该尝出来了,这里面都是好食材。
  另外,虽说她这里是八文一小块,但这是十六寸大的,只收取十二块的8文钱,掌柜的如果让后堂仔细切,实际能切出二十块茶点也是能行的。
  掌柜的用手敲了敲桌子,在心里合计:
  这个吃食主要是没人吃过、见过,也确实香软可口。
  别的地方也没有卖的,至少童谣镇另一家同行那里不会有。
  要是有人真冲着这口茶点常来呢?再说,他们这里确实会每日准备点心,以前是和点心铺子订的,眼下嘛,可以和点心铺子那面减量,定些这个。
  “每日三大块。”
  三大块,就是三十六小块,8文一小块,又是每日定,马老太:俺的娘呦。
  更让她惊住的是,掌柜的说,今日就开始,她小孙女却说:“不不不,掌柜的,抱歉,今日只能给您留两块,咱们得从后日开始。另外别看我这带的够您订的量,可实不相瞒,聚品源酒楼那面已经订了,我这是来给他们送货的。”
  留下两块,算了银钱,出了茶馆。
  在路上,马老太收好银钱后就急火火问:“啥时候酒楼订了?”
  宋茯苓指着聚品源酒楼,笑嘻嘻说:“这不是就要快了嘛。”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三更(为月票2250+)
  聚品源酒楼东家没在,掌柜的吧,在是在,但是据小二说正在楼上和人谈事,得等会儿。
  宋茯苓用切过的那个蛋糕,刚才破开了一块十六寸的,这不是得给茶馆老板尝尝嘛,索性此时又给切开两块,管小二要了盘说,那她在这等,麻烦小二哥你,将这茶点送与掌柜的,谈事正好适合吃些茶,吃些这个。
  而这个举动,宋茯苓是万万也没想到,竟然给她招来了酒楼和茶馆以外的生意,这是她没想到的。
  因为酒楼掌柜的,正与人谈事时,自然会给对面的人分一块。
  对面的人是谁呢,青楼大管事。
  可以说,老鸨是管姑娘们的,属于客房经理,那这位管事就是大堂经理、保安经理等等身份,反正是老鸨不管的,他都管。
  而青楼有个和酒楼合作的业务,就是他们那里的姑娘,有时会被外借来这里陪酒,或是唱个曲啥的。
  这不嘛,管事的,来和酒楼掌柜的结账了,给姑娘们外出的钱收回去。
  这一尝蛋糕,尝出了滋味。
  所以当聚品源酒楼掌柜的下了楼,就一眼认出了宋茯苓,主要是对宋福生印象深啊。
  掌柜的认为这都是熟人了,就笑呵呵直来直去说,会给你介绍个的单子,但同样的,其他酒楼那里,你不能再去卖。而我们这里呢,就订?暂定每日8大块吧,今日你带了没有?
  宋茯苓还是那套磕:
  一,您放心,也没打算去别的酒楼卖,特意来的这,希望这蛋糕能成为咱们聚品源的特色,主要我们出货量也确实不大。
  二,不不不,今日不成,今日只能给您留一大块,也就是十二小块。
  筐里剩下的这一大块,刚还切开了。
  青楼马管事听闻这话时,正好下楼,他问:“不是分开卖?”
  宋茯苓笑着点头,是。
  “那你把切开的拿着吧,跟我走,拿回去正好分给姑娘们吃。”
  姑娘们?
  酒楼掌柜的说,给你介绍的就是这位,去吧,跟满春院马管事去吧。
  宋茯苓其实刚才最初听到时,就想说:不不不,不用给介绍量大的客户,眼下一天十一大块就会让她很累,她不想再接别的生意了,没想到还没等拒绝呢……
  而这种好事,马老太怎么可能会拒绝,她觉得简直了,我的天,老天爷都在帮她小孙女,而且听听,那位什么管事,姓马,和她一个姓,真是一笔写不出马来呀。
  马老太装吧装吧,接过小二给的96文银钱都没数,戴着小粉头巾就和马管事走了。
  宋茯苓只来得及告诉掌柜的,后日才能开始八块哈,往后她奶来送货,就刚那位戴粉色头巾的。
  青楼外。
  宋茯苓拽住她奶,您晓得这是哪里不?看看这灯,难怪叫满春。
  哪里?
  合着还懵着呐,宋茯苓和马老太耳语了两句。
  马老太愣了愣:“……”
  “那你在外面等我,我进去。”
  “不是,奶,别去了,做不过来,再说您行吗?”宋茯苓很怀疑。
  马老太心想:怎么就做不过来了,这孩子怎么总怕钱咬手是咋?今日没有什么是她不行的。
  冲宋茯苓道:“你把吗给我去掉,我行。”然后就进去了。
  在外面等待的宋茯苓,根本想象不到马老太在进了满春院的景象。
  马老太才一进去的时候,看到人家那小亭子啥的,神情有些酷似刘姥姥进大观园。
  哎呀,这就是青楼啊?这就是那些败家玩意,都惦记来看一看玩一玩的地方呗?
  是的,马老太虽是农村老太太,也没见过啥世面,要不然能被个小亭子就看花了眼嘛,但是青楼她还是知道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听说过。
  等她见到了老鸨,又见到了许多个长相周整的姑娘们,三三两两的过来,在推销她的蛋糕时,发挥的格外好。
  马老太开场白,一句“这些个闺女们长的可真俊呀,”带着口音,又极其接地气的夸法,逗笑了一众人。
  “这叫鼓捣蛋糕,蛋糕,里头都是鸡蛋做的。”
  有位姑娘用扇子挡着半边脸,声音很是好听问:“鼓捣?”
  “对,鼓捣。”马老太记茬了,古早到她那,成鼓捣了。
  “哈哈哈哈,”姑娘们又不约而同笑了起来,“这名有意思。”
  马老太说,吃起来更好,姑娘们快尝尝看。
  她其实很想说,你们快买吧,多买些。挣那些钱干啥用的?挣钱就是为花的,你们不花要干啥呀?又不会成家。
  但她没那么说,她说,多吃些好的,姑娘们要对自个好,这年月,只有多疼疼自个,让自个日日吃好喝好,才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这鼓捣,早上吃,皮肤好。
  半个时辰后,马老太出了青楼。
  家里二百多口人,包括宋福生原身都没去过青楼,消费不起,马老太今儿却见识了。
  才出来,老太太就背着空筐,直扑宋茯苓。
  她一把抓住小孙女的手笑,脸都激动地发红了,额上冒汗,小粉头巾也歪了,:
  “奶的乖孙女,嗳呦我的孙女,嘿嘿嘿,她们把咱筐里剩下的那些都分了。胖丫,你再猜奶卖出去多少?她们要一日订十二大块,十二大块啊,切成八文一小块是多少块,你快给奶算算。而且那位管事说,说要是卖的好,试试几日的,就还要再往上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