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一直逗了弟弟的礼哥儿,这时候,也是支起了耳朵,想听一个清楚。
“往年的丰收祭。你们父皇主持道祭,宗亲主持亚祭,宰辅主持三祭。这一回,你们父皇指定让母后主持亚祭。”
玉荣说的淡然。
“真的吗?”
司马贤当然是高兴的。
这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了父皇在意母后。
在皇宫里,司马贤和弟弟司马礼都是被恭维着,被捧着长大的。
哪怕是小时候,司马贤在寿康宫里,那也是没哪一个奴才敢轻待了半分。毕竟,皇太后也是盯得紧紧的。
可以说,皇家的生活,司马贤一直活在了耀眼的光环中。
至于司马礼?
司马礼则是小小的沉默。他不能讲话,可他不傻。
他也是转了心思,思考起这事情来。
司马礼小时候与兄长不同的。
因为哑疾,司马礼是有自卑的。
哪怕身边的奴才们,都是捧了这一位皇子。
可一些同情的目光,是刺眼的。
别人的怜悯,让司马礼很不喜的。
毕竟,他亦是一位骄傲的皇子。
进学后。
司马礼是哥哥的小尾巴。
他习惯了与哥哥一起。
若哥哥是太阳,那他呢,不是月亮,而是太阳落下后,才会被人注意到的星星。
不耀眼,也不引人注意了。
可他也是在努力的发出了自己的光芒。
很温柔的一个孩子呢。
司马礼一直努力的做着一个讨人喜欢的,也是安静的好孩子。
至于上进?
司马礼的功课也是不差的。
学文方面,他与哥哥司马贤是差不多的。
至于习武,这方面司马礼倒是落后了哥哥司马贤。毕竟,司马贤比弟弟大一岁。这年长了,身体的底子还是有优势的。
可以说,司马礼是一个隐藏的天才。
若不是有一个完美的哥哥顶在前面。他的聪慧,也一定会被人注意到的。
可偏偏司马贤顶在了前面。
于是,一人耀眼了,一人自然就被呼视了光芒。
“此事已经交由钦天监合了吉日,自然做不得假。”玉荣肯定了回了话。
“贤哥儿、礼哥儿、母后主持丰收祭,这是一个开始。”
玉荣提醒了两个孩子。
“你们父皇有意让母后以此为例,来年的春祭,来年的丰收祭,都会成为定例。”玉荣说的认真。
司马贤、司马礼也是听得认真。
“母后,您是怕……”
司马贤迟疑了一下,说道:“怕皇兄会心生不满,与我们兄弟起争执吗?”
玉荣点点头。
“你们兄弟俩的性情,母后是了解的,都是好脾气的孩子。”玉荣夸了两个孩子。
“可你们年少,母后是中宫皇后,你们本身就是被宠着长大的孩子。母后怕有人挑拔。你们与你们皇兄的关系。”
玉荣笑着说道。
对于太子玉荣是顾忌的。
可有些话,玉荣说的得隐晦一点儿。
这两个孩子在玉荣看来,还需要历练的。
在太子那儿,未尝不是一种历练。
温室出来的花朵,哪能经历什么风雨?
“至于你们皇兄会不会介意这等事情?”玉荣轻轻一笑,说道:“那要你们自己去体会。”
“贤哥儿、礼哥儿,你们是皇子,将来可要在朝堂上办差的。你们给你们父皇分忧,那要有真能耐。能耐啊,就是一点一点努力学了本事,一点一点的增进。”
玉荣轻轻点拔了话。
司马贤、司马礼兄弟俩,那是各有体会。
“儿子记着母后的话。”
司马贤回道。
司马礼点点头,表示也是记下了这些话。
午膳。
母子四人一起用。
当然,逸哥儿是单独的,有他自己的吃食。毕竟,他一个将满周岁的小婴儿,吃的是辅食。
午膳后。
贤哥儿、礼哥儿一起告退。
这哥俩离开了坤宁宫。
玉荣瞧着两个孩子的离开。
她的态度就是一切搁开了。
给两个孩子的考题,总要慢慢来嘛。
玉荣不急的。
这会子,玉荣是要哄了逸哥儿午睡。
这小屁孩子,就是吃饱了,就是哼哼哼,就是不睡觉。
问题在于,玉荣想养成了孩子午间小憩的习惯。
为何?
因为她习惯了午睡啊。
母子嘛,作息还是一样的好。
好不容易哄睡了逸哥儿。
玉荣这才得了闲,也是午间小憩些时辰。
一觉醒来,整个人舒服多了。
精神满满的玉荣就是梳洗一翻。
然后,逸哥儿就由得奶嬷嬷、教养嬷嬷一起哄了。
玉荣呢,还得去乾清宫。
她还有事儿的。
至于说,把孩子送去了寿康宫?
不存在的。
把贤哥儿交给皇太后,玉荣都取舍之间,做出了抉择。
现在皇太后那儿,可有一个武秀秀。
玉荣当然就是不会把逸哥儿送去的。
这一个小儿子啊,玉荣就是想养成了自家的小宝贝。
小儿子嘛,没女儿哈,也是可以养成心爱的小棉袄的。
“小桂子,本宫要去了乾清宫。五皇子这儿,你可得盯紧了。”
玉荣离开前,还是跟小桂子叮嘱了话。
“娘娘放心,奴才一定盯紧了。”
小桂子应了话。
玉荣去乾清宫。
这事情明明白白的。其时,有些人已经有些猜测了。
不过,明白人都懂得装一装哑巴的。
慕容府。
这一座国舅府上,慕容国舅近日病了一声,于是告假在府上。
哪怕养病呢。
朝堂上应该知道的事情,慕容国舅皆是知道的。
慕容国舅嫡长子是殁了。
可他还有三个庶子。
这三个庶子皆是孝顺的。
当然,这三位都有野心,都想成为了亲爹眼中的承继人。
于是,这自然想在亲爹跟前表现。
对于三个庶子,慕容国舅自然都有考察的。
说起来,三人皆是中人之姿。
要说多英明,不存的。
可要说蠢,也不至于。
倒是这一片孝心,三个儿子都是抢着的。
在慕容太太过逝了后。
慕容国舅就没有续弦。所以,慕容国舅府上,还是缺了一位女主人的。
至于要不要再娶一个继室?
慕容国舅有考量的。
暂时没兴趣。
这也是为什么?
他的三个庶子,那是个个求上进。
因为,一旦他们某一人,都是合了亲爹的心,那是要立为继承人。
那么,担举了他们的亲娘上位,这不就是顺理成章了嘛。
可关于抬小妾上位的事情?
慕容国舅不想干的。
慕容国舅更关心的,还是朝堂上的局势。
若真到了需要的时候,其时,再娶一房继室,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目前的情况,慕容国舅是在观望中。
“……”
在次子的服侍下,服了药汤。
对于儿子的孝心,慕容国舅很舒坦。
这三个儿子啊,暂时没正紧的差遣。就是每人身上,有一个补官的名头。
补官嘛。
那就是补着,什么时候能补上?
以慕容国舅的权势,随时都可以。
可慕容国舅压下了。
为何?
因为,他还没拿定了主意,要扶持哪一个儿子。
蛇无头不行。
慕容家的资源,在慕容国舅的眼中,自然还是一个儿子出挑些。另外两个平庸些。
这般分配,是慕容国舅的打算。
他是国舅,他是这一座的男主人,在这一座国舅府上,自然是他说了算。
“朝堂上的局势,你们三人如何看?”
慕容国舅跟儿子们问了话。
“父亲可是指丰收祭的事情。”
次子提了一话。
慕容国舅轻轻点了一下头。
这算是默认。
“东宫、坤宁宫往后,两边肯定矛盾不断,断没和平可言。”
次子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说的那是掷地有声。
慕容国舅听了次子的话,又是把目光望向了三子、四子。
“父亲,二哥的话在理。儿子就是不解了,圣上如何就万般信任了中宫?”慕容家的三爷当然是心中酸溜溜。
毕竟,他家的姐姐可是孝仁恭慧皇后。
姐姐是追封的皇后。
这一位耿皇后却是有了立后大典。如今风光,真真惹人眼晕的。京都里,多少府上都是羡慕了耿府上出了一位皇后娘娘。
耿府在众人看来,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型。
“父亲,中宫的势力会不会膨胀的过快。以至于东宫不敌?”
慕容家的四爷也是提了话。
“是为父问你们。”
慕容国舅淡淡一语。
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
“父亲,东宫与中宫之间,必然有一战。谁胜谁负,如今的丰收祭就是一个开局。”慕容国舅的次子,慕容家的二爷说了他的结论。
“其时,儿子觉得中宫胜算很大。”慕容家的三爷补充了话。
“不,东宫的太子有大义名份在,太子若得咱们慕容府上的支持……”慕容家的四爷提了一话。然后,又是急急的住了嘴。
“老二是持重之语。”慕容国舅给了评价。
“老三,老四,你们想做从龙之臣?”慕容国舅是问了一话。
“儿子不敢。”
慕容家的三爷、四爷,这二人都是一个寒颤,忙是一起回道:“父亲,您是误会了。”
“儿子从不曾肖想什么从龙之功。”慕容家的三爷赶紧表了态度。
“对,儿子就是想光大门楣,想光宗耀祖,也必是走了正途。不敢肖想什么从龙之功。”慕容家的四爷也是忙补了话。
慕容国舅的态度,一直是不许儿子插足夺嫡之事。
慕容家的三爷、四爷便是有点儿什么想法,也不敢露了半分。因为亲爹不许,这就是最大的由头。
为了继承人的位置。
为了慕容国舅身上的承恩公爵位。他们三兄弟啊,面上一团和气。其时,心中恨不能死兄弟。
在亲爹这儿,只有陪着孝顺的份。
哪敢有什么炸翅的。
“无心夺嫡之争就好。”
慕容国舅的态度还是一往的淡然。
对于皇家的事情。慕容国舅一直冷眼瞧了。
当初对于女儿进宫,他不满意。
可女儿有心,皇帝有心。
当然,不可否认的,那时候,慕容国舅也有心。
最后的结果嘛,不如人意的。
在慕容国舅瞧来,他那女儿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真真的一把好牌,都能给打烂。最后还把自己给憋屈死。
这真是丢尽了他的颜面。
一个追封的皇后?
在慕容国舅的眼中,又算什么。
当亲的天子,可是他嫡亲的外甥。
那又如何?
天子是外甥,也不影响了,天子收拢权利时,对慕容国舅的一些小动作。
要说当初天子刚登基时。
慕容国舅的权柄之大,他还是得意过的。
只是,慕容国舅的权柄,那是辅臣。
那是太宗皇帝给的赏识。
可太宗皇帝给正统帝留的班底,也不是慕容国舅的一言堂。
特别是兵权上。
慕容国舅沾上的少。
等正统帝一上位。
正统帝对兵权捏的比他爹太宗皇帝还紧。
那是恨不能把兵权揣自己的兜兜里。
遇上这等外甥皇帝。
慕容国舅有一颗权臣心,在现实面前,也得死心了。
兵权,在太宗皇帝死后。
慕容国舅也动心了。
只是,他没成功罢了。
正统帝上位,初时的三年那是沿用太宗旧例。
镇之以静。
辅以天子大义。
正统帝三年的观察里,把朝堂上摸了一个底。
后面的动作,也是顺里成章。
不管是提拔自己的心腹,以控制朝堂。
还是收揽兵权,收揽人心。
到后来平定藩王之乱。
大胜之威,以压朝堂。
总之,目前的情况很明显。
君权势大。
皇帝可以一言而决朝政诸事。
朝臣们不满?
只能憋着。
皇帝好歹有分寸。
至少,对于大家伙还是给出了肉骨头的。
应该给的权利空间,皇帝有留。
就是大家伙没皇帝初登基那三年时,那万般自在了。
那时候,皇帝就像是儿皇帝。
朝臣们能由发挥。
现在嘛,时移世易。
慕容国舅在现实面前,有点儿不想屈服的。
耿府算什么?
现在耿府的风光,已经压在慕容府上了。
慕容国舅能想像的到。
等将来天子外甥百年后。
慕容府的风光又何在?
慕容国舅想的多。
他也有他的想法啊。
权利在手的日子很美好。
权利缺失了,那等失落?
真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