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20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20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何这样对待宋重锦,这态度,似看重又似打压,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齐国公和阮将军,却流露出一丝快意来。
  宋弘为了这个世子,那般打他们的脸面,今儿个,他们就联手在朝上,直接废了他这个寄予厚望的世子!
  就算会说话又如何,等到了赤城,拿不出成绩来,到时候就算说出花来也没用。
  只要他们再使点力气,在陛下面前吹吹风,就不信治不了罪!
  一个有罪的国公世子,那就是废棋!到时候,宋弘再不情愿,这世子也得换人吧?
  到时候,有王家和阮家支持,谁还敢跟宋重钧一争?
  宋弘哪里不知道齐国公和阮家的恶毒心思,恨得要滴出血来,面上还要保持着平稳。
  大朝会散了,宋弘瞪了齐国公和阮家一眼,气哼哼的甩着袖子,追上了前头的顾长卿。
  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风起
  出了大殿,见四周无人,宋弘怒火中烧:“方才在大殿上,你为何不为重锦说话?莫非你也要眼看重锦去赤城?若是有你说话,就凭王家和阮家那两个老匹夫,也能得逞?”
  顾长卿神色淡然:“你真以为今日这是王家和阮家就能办到的?他们能左右陛下的想法?这不过是陛下的主意,借他们的口说出来罢了!”
  “就算不是王家和阮家,也会有张家和李家!陛下要重锦去赤城!你我在朝上争辩有何意义?”
  宋弘一遥…
  他又不傻,就算开始没看明白,后来也看清楚了。
  这不是迁怒么?
  顾长卿冷笑着看了宋弘一眼:“重锦都是被你这个做父亲的连累了!你倒还有脸来跟我发脾气?若真有心,就回府去,给他准备两个可靠的人,也飞书去赤城那边打点打点——”
  一语提醒了宋弘,宋弘虽然生气,可也分得清轻重缓急,跺跺脚,去找人办事去了。
  宋重锦既然接了圣旨,就得先回翰林院,将自己手头的事情交接清楚了,再去吏部去领取委任状和官照。
  有了这个,去赤城才能凭借这两样,接任赤城县令一职,接管官印。
  回到翰林院,一干同僚不知道是恭喜他高升好,还是同情他外放到千里之外好。
  宋重锦也不在乎,只默默地将自己手头的事宜都交接清楚了,收拾好自己私人的东西,重要的随身带着,不重要的就交给随从拿着。
  毕竟朝夕相处了一段时日,宋重锦此人在翰林院同僚中给人印象还不错。
  他虽然寡言少语,可出手大方,看到同僚忙不过来,也会搭一把手。
  再加上王永珠也是个会做人的,每日中午会送丰盛的午餐过来,虽然都是些家常菜,可分量足,味道好,还会特意多带上一些,与同僚分享。
  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数月里,翰林院上上下下,没少吃过王永珠送来的东西。
  大家都不傻,知道宋重锦这是无妄之灾,纯属替卫国公受过,这明显是齐国公和阮家针对卫国公府呢。
  宋重锦和齐国公还有阮家的恩怨,京城里谁不知道?
  心中都同情他。
  因此见他要走,同僚们不好说别的,毕竟圣旨都下了,谁敢妄议?
  只大家一起凑份子,在得月楼上包了一席,晚上给他践行。
  毕竟是大家的一份心意,得月楼上能包上一席,就算是大家凑份子,对于清贵的翰林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宋重锦当然知道,也就爽快的答应了,谢过了大家。
  交接完事宜,去上司那里交还翰林检讨的腰牌,上司平日里话也不多,是个极为清高傲气的人,今日看了宋重锦交回来的腰牌,沉默了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的身份在京城,倒是成了靶子,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外放出去,也许别有一番天地!”
  宋重锦眼神闪动,只沉默的躬身作揖告辞。
  出了翰林院,就看到顾子楷和谢朗在外面等候着,看他出来,忙围了上来。
  顾子楷脸色不太好看,谢郎也是一脸的焦急。
  将宋重锦拖到一边,顾子楷低声道:“你先别去吏部,咱们再想想法子,若真去了吏部,领了委任状,那就再无斡旋的余地了。”
  宋重锦摇摇头:“今日大朝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皇上金口已开,圣旨以下,就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除非我死,再无更改的可能!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我心领了!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一面就示意两人回去:“你们快回去,免得被人看见了!等晚上得月楼再聚!”
  说着,推开两人,径直去吏部了。
  顾子楷和谢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宋重锦离去,却无半点法子。
  好一会子,顾子楷才冷声道:“好一个齐国公府,好一个阮家!”
  谢郎也面色含霜:“王家和阮家对付宋兄,既是私仇,却也是公恨!武将居然将手伸到了咱们翰林院中,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话极是,为何今日翰林院中的同僚都这般同情宋重锦,一是因为宋重锦为人还不错,但是也没有到人人都为善的地步。
  更重要的,这是今日,他所受到待遇,激起了文官的愤怒!
  新科进士,二甲传胪,翰林院检讨!居然被两名武将给发配到了外地!这简直是给文官们脸上一个响亮的耳光!
  这不是针对宋重锦!这是针对他们这一科的所有新科进士,针对朝廷上所有的靠着科举之路为官的文人进士们!
  对他们来说,本朝以来,边关安稳,武将大多赋闲。
  如今朝中,是文官占据大半壁江山,陛下也多为倚重。
  俗话说的好,武能安邦,文能定国,当今太平盛世,正是文官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朝中也涌现了出一批新的皇上的心腹,都是近几年科举提拔上来的,渐渐的将老牌世家和武将们给压制了下去。
  可谁曾想,今日之事,让他们知道了,这些老牌世家和武将们还有这等手段和实力。
  若是不反击,以后岂不是这些老牌世家,还有武将们,会将手伸向其他人?
  物伤其类,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明白。
  宋重锦却没去管谢郎他们是如何想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从此后京中的一切最起码看起来和他是没有关系了。
  他要做的,只是老老实实的衣锦还乡然后去上任而已。
  到了吏部,本来这种七品县令的任命,吏部下面随便一个员外郎就能办了。
  可到底今日宋重锦在皇帝面前露了脸,吏部的人也不敢怠慢,报了进去后,一会子格外殷勤的出来,将人恭恭敬敬的给引到了秦博涵这边。
  秦博涵挥手示意人都下去了,只留下宋重锦。
  好半天才道:“可有怨言?”
  宋重锦摇摇头:“并无怨言!”
  秦博涵点头,“既无怨言,那就好生办差!你且放心,我已经着人委派了两名御马监的厩令,还有太仆寺那边也抽调了两名群长,不日先行去赤城养马场打个前站,等到你衣锦还乡后去赴任,想必那边情况也已经稳定下来了。”
  这是已经都安排好了,极为妥帖。
  宋重锦点点头:“谢大人!”
  秦博涵嘴里说话,手下却不闲着,将宋重锦的委任状,还有官照一起都批了,递与宋重锦,小声的道:“你如今离开京城也好,京城即将风起,你若在京城,你的身份倒是左右为难,还不如外放,等避开这一阵再说。”
  宋重锦心中一凛,看了秦博涵一眼,重重的点了下头:“下官知道了!”
  秦博涵挥挥手:“去吧!等你回来!”
  宋重锦双手作揖到底,接过委任状和官照,告辞而去。
  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人情冷暖
  等宋重锦回到家,宋家上下都已经知道了。
  别人也就罢了,宋重钧和宋重钊躲在屋里直呼老天开眼,善恶终有报。
  这一去赤城,几千里之遥,若是办不好差,就不能回京城,不能回京城,这京城卫国公府就还是他们的天下。
  简直是意外之喜,天无绝人之路啊!
  高氏听了这消息,倒是一愣,旁边的嬷嬷倒是放心了:“这世子爷外放,世子夫人肯定也要跟着去,咱们的可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虽然说王永珠不恋权,到今日,都没沾府里的中馈半分,可只要他们夫妻在府里,对夫人就是威胁,如今外放,几年不回来,起码夫人是暂时安稳了。
  夫人安稳了,她们这做下人的也就安稳了。
  高氏却厉声道:“都给我闭嘴!吩咐下去,若是谁敢乱说,一顿板子后发卖出去!”
  高氏难得动这样的真火,下人们不敢怠慢,忙传令下去了。
  吩咐完后,高氏亲自到了王永珠和宋重锦的院子,屏退了下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王永珠。
  王永珠早就听说了,不过听到高氏的话,还是做出一副讶异地样子。
  高氏倒是安慰道:“你也别着急,如今国公爷还没回府,他也不会眼睁睁地就这么看着里面外放的。咱们再想想法子,说不定还能转寰一二。”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高氏能来告诉她这个消息,还安慰她,已经很难得了。
  王永珠点点头:“我知道的!谢谢夫人告知我这个消息!”
  高氏犹豫了一下,她作为嫡母,又是内宅女子,能做的有限,也就能压住家里下人不乱说,至于别人怎么想,她也管不着啊。
  更不用说外头的事情了,也轮不到她插手。
  高氏自己也知道这安慰单薄且无力,圣旨都下了,还能怎样?
  陪着王永珠坐了片刻,她也就起身要回去。
  王永珠送高氏到了门口,临出门前,高氏咬咬牙,回身小声的道:“去求求顾家——”
  丢下这几个字,就扬长而去了。
  不说宋重钧兄弟,其他人也都被这消息给惊呆了。
  宋重绢和宋重绣都在孟姨娘的院子里,两人脸上都带着焦急之色:“姨娘,这消息可靠吗?如果真这样,我们怎么办?”
  她们将所有的宝都押在了宋重锦夫妻身上,如今告诉她们,宋重锦要被外放到千里之外去养马?
  开什么玩笑?堂堂一个国公府的世子,去养马?
  孟姨娘哪里会想到,明明这宋重锦夫妻,不仅被立为世子和世子夫人,还认了顾家那门亲事,又中了进士,还进了翰林院。
  本是鲜花着锦之势,怎么就急转而下,要被发配到千里之外去了?
  心里也是乱糟糟的,不过脸上还稳得住:“先别急!等国公爷回府,咱们再看看。”
  “若是真的怎么办?”宋重绣小脸煞白。
  要知道,如今满府的人都知道,她们是站在宋重锦夫妻这一边的,若是宋重锦夫妻一走好几年,这府里只怕又要恢复以前宋重钧为大的局面。
  以宋重钧的度量和气性,只怕她们母女三人的日子都不好过了。
  如今想来,她就有几分后悔,早知道今日,她们不该那么早就站队的。
  宋重绢咬咬牙:“咱们如今已经选了大哥那边,若是这个时候后悔和他们划清界限也迟了,先不说别人背地里要说咱们见风使舵,看不起咱们。”
  “就算咱们再投靠宋重钧那边,他们除了取戏咱们为乐,也不会真心接纳咱们。于其这样,倒不如一条道走到黑!毕竟大哥那边,我就不信他会坐以待毙。”
  “别的不说,大嫂的那个娘,可是顾家的大小姐。有顾家在,能真看着大哥和大嫂落败不成?”
  “退一万步说,就算大哥他们真的落败了,咱们好歹是父亲的女儿,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好歹还能博一个重情重义的名声。”
  “万一大哥他们能翻身,东山再起,咱们可是在他们落魄之时都不离不弃的,到时候还能亏待了咱们?”
  “姨娘和妹妹,细想想我这话,是不是这个道理?”
  孟姨娘若有所动,只是还有几分犹豫。
  倒是宋重绣,性子更直接些,听了宋重绢的话,立刻就点头道:“姐姐说的有道理!我宁愿坐大哥这边的冷板凳,也不看受二哥那边的闲气!好歹我们也是国公府的小姐,就算出阁,也是父亲和夫人做主,还轮不到二哥那边呢!”
  “就算以后出阁没娘家人做主,我跟姐姐两人守望相助,也未必不能把日子过好!”
  两个女儿都这么说,孟姨娘也就下定了决心。
  “既然你们姐妹都想好了,记住一条!以后别后悔,别怨天尤人!”
  宋重绢和宋重绣都正色答应了。
  其他的几个宋家兄弟,听了这话,心中也都各自有打算不提。
  等到宋重锦回家的时候,宋重绣和宋重绢两姐妹已经来安慰了王永珠一番,话里话外就是共同进退,已经让孟家人去打听消息去了云云。
  满府里,除了高氏,也就她们两姐妹得到消息后,来安慰了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