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544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544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年纪小的,身体弱的被宋弘吩咐让人带下去休息,其他人都老老实实的陪着三兄弟说些闲话。
  虽然是些家常话,可三兄弟能有甚说的?说些天气,还有这大年下的年酒外,说来说去,就绕不开朝廷和官员之间。
  其他人听了这么些年,都听腻歪了,不外是皇帝今年嘉奖了谁?或者就是宋弼说几句直隶官场的笑话。
  偶尔宋弦也说上两句关于吏部闹出的笑话,都是浅谈辄止,也没个什么章程,一会儿说宫里,一会子就说到千里之外了。
  周围坐着的几个兄弟,只觉得无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挤眉弄眼的。
  唯有宋重锦,却稳稳的坐着,将三兄弟的闲话一字不漏的都听在耳朵里,虽然有好些他不太明白其中的关窍,可是他却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他知道自己,虽然有几分天资,可最缺乏的是人脉和对官场的了解。
  如今对于宋家其他人来说,不过是听腻的闲谈,对他来说,确是不可多得的消息来源。
  宋重锦的模样,自然没逃过宋弘三兄弟的眼神,宋弼眼神复杂的看了宋重锦一眼,没说话,宋弦倒是笑了,冲着宋弘一举杯:“恭喜大哥,后继有人啊——”
  声音不大,也就他们兄弟仨听到了。
  宋弘美滋滋的举杯,和宋弦一起碰了一下,兄弟俩心照不宣的一口气闷了。
  这边王永珠扶着张婆子回到院子里。
  院子里也都挂着灯笼,一片亮堂。
  见两人回来,丁婆子那边早就准备好了一桌子吃食,各色山珍奇果,什么果脯糕点给端了上来。
  王永珠和张婆子还好,往年过年,在七里墩,那可是家里的女人从年前腊月就要忙起,准备年货的。
  如今到了国公府,什么事情只需要吩咐一声,自然就有人去做了。
  白天王永珠虽然一起到了祠堂那边,可她到底不是那闺中娇弱的大小姐,站上这么一天,实在是小意思。
  因此倒还是精神奕奕,张婆子也精神好的很,两母女一商量,干脆娘俩自己在院子里守岁好了。
  看到丁婆子准备的吃食,还有端上来的上好的惠泉酒,下面摆着炭盆,好用来温酒。
  张婆子以前只知道自己老头子和儿子,农忙过后,总要去打上两斤黄汤回来,解解乏。
  只知道这酒难喝。
  到了国公府,才知道,原来这京城的女眷也喝酒,她们喝得说是酒,其实就跟掺了蜜的水一般,甜丝丝的,一点都不醉人。
  尤其是这冬天,温得热热的喝下去,浑身都舒坦。
  尝过一次后,就喜欢上了。
  王永珠见张婆子喜欢,这所谓的酒也的确度数低,跟那低度的米酒差不多,放在她以前也就是个含一点酒精的饮料。
  这么冷的天,喝上一点并无妨碍,先前就吩咐丁婆子去大厨房要了一坛子上好的惠泉酒,此刻搬进来,张婆子顿时笑开了花。
  就母女俩人,也就没那么多拘束,两人都换了家常的衣裳,坐在炕上,一边聊天,一边吃点东西。
  下面有谷雨伺候着。
  吴婆子和丁婆子带着其他的丫鬟和婆子,在偏房里也单开了一席,摆着上面赏赐下来的菜肴和各色的果品,也颇为丰盛。
  尤其是王永珠还让将那惠泉酒给分去一大半,还让谷雨传话,让她们放心吃喝玩乐就是,只不许喝醉了,更是让那些婆子和丫鬟欢喜不已。
  张婆子喝了两口酒,听着外面爆竹声声不绝于耳,不时还有烟花照亮了半边天,不由得感慨:“这京城果然是皇帝老爷住的地方,过年也这般热闹气派,你听听,那爆竹声就没停过,这哪里是放鞭炮,这简直是烧银子啊。”
  王永珠附和了两句,看着窗外,有些出神。
  好一会,张婆子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此刻,你哥哥嫂子他们在做啥呢?”
  往年的这个时候,一家人应该都坐在上房,围着火盆,一家子守岁呢。
  乡下没什么娱乐活动,就算过年也只是闲嗑牙,小孩子们就抓着花生瓜子满屋子跑,那叫一个热闹。
  如今,到了京城,反倒冷清得只剩下母女两人守岁了。
  王永珠见张婆子露出伤感之色来,忙道:“如今也分家了,想来哥哥嫂子们也都在自己守岁吧?倒是金壶,当初送信的说年底能回去,前些日子张大掌柜那边送信来,倒是说他们路上耽搁了,恐怕年后才能先到京城。到时候咱们也能先见见金壶,也不知道如今他怎么样了?”
  说到金壶,张婆子也难免关心两句:“可是路上出事了?金壶还好吧?”
  “没事,就是说什么遇到大雪封山,那路都被堵死了,等年后雪化了才能过来,无碍的。”王永珠解释。
  张婆子放下心来,有记挂起杨宗保来:“也不知道你舅舅现在在做什么呢?他一个人在外头,连过年都是孤零零的。”
  “娘放心,昨儿宋大哥还让大壮兄弟回去看了的,那边年货都准备充足了,色色都是齐备的。舅舅又将荆县来的学子们都邀到那边去过年了,此刻只怕比咱们这里还热闹呢。再说了,大年初二,咱们就能回去拜年了,到时候娘亲自看到就放心了。”王永珠安慰。
  张婆子这才放心下来,又喝了一碗酒,见屋子里只有她跟王永珠还有谷雨三个人,才道:“快将那老夫人给你的那见面礼拿出来让娘开开眼界,这次来京城,娘算是开眼了——”
  王永珠将那盘子端出来,揭开上面盖着的红布,才发现,是一个小匣子,里面放着一叠银票,旁边一个大匣子里,都是各色的金银锞子,各种造型不一,有南瓜样的,葫芦样的,梅花样的,花生样的,小巧可爱之极。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压岁钱
  张婆子拿了两个把玩,忍不住咂舌:“这大户人家真会玩,连这些金银都专门打造出这般的模样来,怪好看的。”
  王永珠一看就知道,只怕这是老夫人单给她们准备的,这年后要开宴宾客,到时候她也得出去见客,来的人多了,辈份低的得给见面礼。
  老国公夫人是怕他们没准备,这些都是让她们拿着,到时候要给那小孩子当见面礼或者压岁钱的。
  没想到这老夫人居然考虑得如此周到,倒是让王永珠心里稍微舒坦了一些,虽然她并不缺银子,加上讹宋弘的那一笔银子,这年后要准备的压岁钱和见面礼,她也都有准备,可有人惦记着,替你考虑,总是让人心里高兴的。
  张婆子看了一会子也明白过来了,倒是笑了:“难得这府里还有一个有心的,也算不错了。我看那老夫人今天当着那么多人说的话,倒是中听,让重锦不要忘了本,让他好好待你呢,倒是个明白人。”
  “只是娘也要提醒你,尤其是你得提醒重锦那孩子,这老夫人对你们好,你们平日里多孝敬孝敬也就了,别真一颗心都就全贴上去了。要知道,那位可是老夫人唯一的儿子,这么多年的感情,也是老夫人的依靠。”
  “如今对你们好,也不过是几分歉疚,几分补偿之心罢了。莫非还真以为将来有什么事情,老夫人能不要儿子也要重锦不成?别做梦了?儿子就这么一个,孙子一大群,只要老夫人没缺心眼,都不会为了一个没啥感情才找回来的大孙子,跟自己儿子过不去不是?”
  “我倒是不担心你,就担心重锦这孩子。这孩子看着冷冰冰的,实则重情的很。别看他对国公爷冷淡,可到底是父子,身上可是流着宋家的血呢。宋家亏待了他不假,可若老夫人这般怜惜他,又是嫡亲的祖母,说不得就心软了,到时候别因着人家两句好话软话,就乐颠颠的什么都忘了。”
  王永珠倒是不相信宋重锦有这般蠢:“娘,你也忒小看宋大哥了——”
  “我这不是提醒你们么,你们能看透那自然是好的,我这当娘还不是怕你们吃亏?”张婆子瞪一眼王永珠。
  王永珠立刻败退:“娘说的是,等宋大哥回来我保管提醒他!”
  说完看张婆子又倒酒,壶中却一滴不剩了,这才发现,张婆子已经不知不觉的喝完了一小壶。
  再看张婆子,已经两眼发晕,整个人晕晕乎乎的,甩了两下酒壶,整个人就趴在桌子上了。
  这肯定是喝多了!
  王永珠上前给张婆子把了一下脉,脉象平和,倒是无碍,也就放了心。
  让谷雨将吃食都撤了下去,将张婆子送回她房里去歇着了。
  那边吴婆子和丁婆子她们也吃饱喝足,见时候不早了,也都忙打起精神来,该上夜的上夜,该收拾的收拾,该当差的当差去了。
  王永珠安顿好了张婆子,又见吴婆子她们也散了,其他丫鬟婆子都有了几分酒意,唯独吴婆子和丁婆子眼神清明,身上也没有酒气,知道她们俩没喝酒,心中满意。
  将张婆子托给了吴婆子照看,王永珠这才回屋去,拿着医书上了炕,独自守岁。
  以前在现代社会,守岁一般过了12点,就可以去睡觉了。
  可过来这边后,王永珠知道,这守岁还有一个说法,年轻人守岁,守得越晚,父母越长寿。
  虽然这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可王永珠也愿意为了张婆子守到第二天天亮,只希望张婆子能长命百岁的好。
  因此即使她,还要安排这年后的事情,却也不觉得难熬。
  反倒是下面陪着的谷雨,实在熬不住了,靠在炕沿上只打瞌睡,
  王永珠好笑,干脆让谷雨下去歇息了,这院子中除了守夜的,也大都熬不住去歇息了,她们每日都要当差,晚上不睡,早上还要起来做事,实在是扛不住。
  守夜的就要不时的上下都要察看一下灯笼火烛,这一晚上,要通宵点着灯火,稍不注意,只怕就要出事。
  院子外头,也不时有管事的带着人巡查。
  一怕走水,二怕有人趁着这个年下,主子们没精力管着,偷酒赌博。
  守到了下半夜,天快亮了,才听到匆匆的脚步声。
  然后门被推开,宋重锦夹带着一身的寒气才回来了。
  原来宋弘那边要准备进宫面圣了,自然这些小辈们就被遣了回来,沐浴更衣了,又要到二门口去送宋弘他们进宫。
  好一番忙乱,终于将老国公夫人、宋弘还有高氏送上进宫的马车,众人才歇了一口气。
  等到宋弘他们进宫朝贺回来,又得开了祠堂祭祖,然后再给老夫人、长辈拜年,又还要受辈份低的晚辈的礼,散压岁钱。真是一口气都不能歇。
  好歹也不是没有回报,收了老夫人、宋弘他们好几个丰厚的压岁钱红包。
  忙乱了半日,总算是得了空,宋重锦和王永珠也懒得往正院去凑,告了退,拉着手,揣着几个丰厚的红包就回了院子。
  张婆子睡了个好觉,醒来都快中午了,见闺女和女婿都不在院子,找人一问才知道。
  因着是大年初一,张婆子也换了身新作的衣裳,又有那会梳头的丫头白露,给张婆子梳了一个如今京城最流行的发髻,细细的一打扮,倒是有几分贵气了。
  吴婆子在一旁一凑趣,说些恭维奉承的话,逗得张婆子喜笑颜开的,开口就赏了白露一个月的月钱。
  让其他几个丫鬟羡慕不已,她们来这院子几天,也都发现,这大少奶奶也就罢了,连大少爷都对这个乡下来的丈母娘十分恭敬。
  伺候好了这老太太,比伺候好了大少爷和大少奶奶都还得脸。
  一个个都暗暗憋着劲,服侍起张婆子来殷勤得不得了。
  见王永珠和宋重锦回来,两人先给张婆子拜年。
  张婆子笑呵呵的拉着两个人的手,早就准备好了一人五十两银票的大红包,虽然比不得老夫人和宋弘,可也不少了。
  那边,吴婆子和丁婆子早就带着院子里伺候的下人,一起在院子里磕头,给三人拜年。
  王永珠这进了国公府,就发了好几笔横财,手头宽裕的很,早也就准备好了,一人多发一个月的月钱。
  让下面伺候的人,都忍不住喜出望外。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信号?
  张婆子知道自己闺女一个人守岁,守到天明,女婿也陪着他便宜亲爹守到天亮回来换了衣服,又送便宜亲爹出门,然后回来又祭祖,拜见,从昨天起,到现在还没合眼呢。
  心中心疼,就忙忙的催着宋重锦和王永珠到房里去躺着歇歇去,“你们不用管我,我可听说了,这京城过年她们有不少花样,我一会子让吴婶子叫两个人来,陪我说说话,唠唠嗑就行。”
  王永珠和宋重锦虽然年轻,可熬了这一天半带一宿,也该养养神,也就回屋去了。
  洗漱了一番,躺在炕上,两人反倒没有了随意。
  说了几句话,王永珠就将张婆子的担心和提点也都说了。
  宋重锦将王永珠搂在怀里,亲了一记,才道:“让娘放心吧,我心里清楚的很,老夫人这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