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257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257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梁是建房子最重要的一步。
  早就选好了吉日,和上梁吉日这天相冲的人不能到新房子那里去,要避讳。
  上梁前,得先祭神,焚香祷告一番。
  然后,选出两位属龙和虎的上梁师傅,腰间要缠着红布条。
  最重要的那根中梁,是上梁师傅千挑百选出来的,中梁必须是杉木,要笔直参天,枝繁叶茂的那种,周围越多小杉树越好,象征着子孙茂盛连绵不绝。
  绝对不能选独木。
  砍伐的时候也有要求,不能压倒周围的小杉树,倒下的方向得朝着南方。
  制作中梁前,师傅得点香,放鞭炮,才能制作。
  梁的两端都要挂上用红丝线系着的平安铜钱,取平安和顺之意。
  吉时一到,两位上梁师傅要抬着中梁,一边唱着上梁歌,下面的人要喊着上啊,大吉大利!稳稳当当的抬上去放好。
  中梁放平稳后,上梁师傅还会将主家准备好的各种花生、干果之类的东西往下洒。
  看热闹的男女老幼都能去抢,越多人抢越热闹,兆头越好。
  这叫抛梁。
  抛梁后,大家都要退出新屋,让太阳晒一中梁,这叫晒梁。
  为了这一天,王家老早就准备好了鞭炮,红纸,红布条,还有祭天的香烛和祭品。
  又买了不少花生干果,预备到时候好抛梁。
  果然吉时一到,上梁师傅腰里缠着红布条,稳稳当当的就将梁放平稳了。
  前来看热闹的人不少,一是都想看看王家这大院子,二来经过来帮忙的人宣传,谁不知道王家大方,今天抛梁肯定不会小气。
  果然,抛梁师傅是提着箩筐上去的,大把的花生、干果,还偶尔有几个铜钱被抛落下来。
  不说小孩子了,大人都忍不住去抢,一时十分的热闹。
  只看得王老柱和张婆子喜笑颜看。
  那边抛梁师傅一边抛,嘴里还一边念念有词:“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
  等到众人抢完这些花生干果散去。
  大家才都退出这新屋,让太阳晒上一天,第二天就可以上其他横梁,檩条之类的。
  到了这一步,基本屋子就算差不多了,只需要最后盖上瓦片了。
  这些都是有蒋师傅带来的那帮兄弟负责了。
  所以上梁后,王家就要请所有的帮工吃饭,这叫酬劳,酬谢大家帮忙。
  这一日,来帮忙的几个婆娘使出了浑身的本事,治出了五桌酒席,院子里坐不下,直接就摆在了院子外面。
  每张桌上一大盆红烧肉炖土豆,一条鱼,一盆红烧鸡炖蘑菇粉条,再有一盘炸花生米,一盘子猪头肉,再配上三样小菜,比有些人家家里办喜事还强些。
  最让人高兴的是,每桌上还有一坛子酒,约两斤左右。
  庄户汉子,谁不爱喝点小酒,这在王家帮忙,每天都能咪上两口,一看到酒坛子,那酒瘾自然就上来了。
  不用主家劝,一个个就倒满碗盏喝起来。
  直闹得下午晌,才一个个酒足饭饱,满脸酒气的互相搀扶着回家去了。
  等酒席散了,等候多时的婆娘们利落的将桌子收拾干净,锅碗瓢盆都洗刷干净,地也扫了,结算完工钱,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王家的人还不能歇,要还人家的桌子,碗筷什么的。
  这还桌子碗筷也还不能空手,要在里面放上几个鸡蛋,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才行。
  跑腿的事情,就交给了几个孩子。
  蒋师傅他们喝得有点多,都回屋躺着没一会就鼾声大作了。
  王家的几个男人,也都有点高,除了宋重锦还保持着清醒,大都晕晕乎乎的,也回屋躺着去了。
  只剩下张婆子,林氏和江氏,小声的商量着晚饭和以后做饭的安排。
  今天以后,那些帮工们就不用再来了,以后家里就只有蒋师傅他们这些人吃饭,江氏和林氏两人就能支应过来了。
  王永珠在核算到今天为止,一共花了多少钱。
  除了蒋师傅他们的工钱,其余的材料钱,帮工的工钱都结算清楚了。
  那边林氏一边摘菜,一边念叨:“今儿个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来着?”


第五百三十二章 结余
  这话一说,大家都一愣,今天特别顺利,虽然是个好兆头,可是,对了!孙家人今天居然没来?
  都醒悟过来了,林氏眨眨眼睛:“孙家今天怎么舍得不来?今天可是好肉好酒,就孙大明和孙老二那两个酒鬼,闻着酒香爬都要爬来的。”
  江氏细声细气的道:“会不会是孙家有事耽搁了?”
  张婆子冷哼一声:“他们孙家不来是好事,怎么,你们还念着不成?”
  林氏和江氏忙低头不敢做声了。
  王永珠看向旁边坐着的宋重锦。
  宋重锦无辜的眨眨眼睛,回看过来。
  王永珠掩在袖子里的手,戳一下宋重锦,小声的问:“是不是你?”
  宋重锦一笑,微微侧过身来,一张口,一股酒气夹杂这他身上的热气扑面而来,王永珠顿时脸上一热,想将宋重锦推开,手伸出去,却软软的没有力气。
  “今儿个可是咱们房子最重要的日子,怎么会让孙家的人来?岂不是晦气?”宋重锦微微一笑,整个人就靠在了王永珠的肩膀上。
  王永珠紧张的看了看院子里,张婆子正在念叨两个儿媳妇,没空看向她们这边。
  热热的体温,夹杂着酒气,将王永珠包围。
  以前王永珠最讨厌别人身上带着酒气,只觉得一股臭味,闻着就难受。
  可如今,宋重锦虽然也喝了酒,但是这股酒气,却让她头晕乎乎的。
  手脚都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放。
  犹豫了一下,王永珠就感觉到宋重锦的呼吸越来越平稳,扭脸一看,居然睡着了。
  还重来没看到过宋重锦睡着的样子,王永珠定睛看去,睡着的宋重锦没有了醒着的时候那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气,多了几分平和。
  长长的睫毛铺在眼睑上,勾勒出阴影来。
  平日里绷紧的眉头,睡着后也松懈下来,此刻才能真正看出他的年龄来,还透着一点少年之气。
  王永珠正看得入神,就听到一声:“珠儿,你——”
  抬头对上张婆子和林氏还有江氏三双眼睛,顿时一窘,不过很快她就恢复了镇定,起身将宋重锦扶着:“宋大哥喝醉了,我送他回房休息,一会再说。”
  然后再三人注视下,十分冷静的将宋重锦送回房里让他和王永平一起躺在炕上,摸了摸脸颊,深吸一口气,才走了出去。
  她一出房门,本来睡着的宋重锦就睁开了眼睛,露出一丝笑意来,翻了个身,又沉沉睡去了。
  王永珠忍着不自在到院子里:“娘,找我啥事?”
  张婆子在闺女送女婿进屋后,就瞪了林氏和江氏一眼:“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
  林氏和江氏忙低下头去。
  此刻见闺女出来了,忙拉着王永珠进了屋。
  犹豫了一下才道:“虽然你们已经定亲了,可也要注意些,家里看到了不妨事,只在外面可得注意…”
  王永珠还能说什么,只得点头说好。
  张婆子也是点到为止,她本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问:“我先看你在算账,这眼看就剩下其他横梁和檩条,还有盖瓦了,就只剩下蒋师傅他们的工钱还有这几天的伙食费了,这些都是有定数的,你拢一下,咱们起这屋子,花了多少银子了?”
  张婆子心里没个底,这每天银子钱流水一样花出去,她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花超过了,到时候又要闺女贴补。
  王永珠拿出记账的本子来,一笔一笔的算给张婆子听,到最后一合计,就算加上蒋师傅他们的工钱和预留的伙食费,总共花了四百四十五两五钱。
  这还包括了宋重锦那边的一个小小的院子。
  宋重锦那边的院子,王永珠也是今天才去大致看了一眼,他只有一个人住,弄了个四合院形式的。
  有正房,有东西厢房,还有倒座房,在正房后,还有后罩房,整整齐齐的。
  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
  面积和王家这边一进院落差不多大小,坐落位置略微在王家院子第四进靠后些,两个院子间,修了一条走廊,走廊两头,就是两家各开了一个扇门,来往便利,又各有隐私互不打扰。
  这么一算,还略有结余,张婆子才放下心来。
  心里盘算了一下:“这剩下的五十来两银子,还有不少的家具要打出来,你爹如今倒是先将老四结婚的家具打得差不多了。家里如今木料多的是,我看蒋师傅那帮人里,倒是有两个木匠师傅手艺不错,那门和窗户上雕得花我很是看得上,比你爹那手艺可强多了。不如咱们留人家在家里几天,把紧要的家具先打出来?”
  王永珠想了想:“也行!不过得先打宋大哥那边的,搬新家的话,咱们都还有旧的能凑合用,可宋大哥那边什么都没有,全要重新置办,不然搬进去空荡荡的,怎么住人?”
  “再说了,这亲兄弟还明算账,他那边的开销我单独列了一本帐,总共也不过花了七十来两银子,这余下的钱里,一半都是他那边结余的。”
  张婆子是个明白人,听到这里也连连点头:“你这话说的很是,不过这话不能你说,交给娘来办,总归娘不会让你们俩吃亏!”
  母女俩计议已定。
  到了第二天,张婆子就开口请蒋师傅那帮兄弟里,她冷眼瞧中的两位木匠师傅,帮忙打家具。
  这是送上门的生意,两位木匠师傅门窗已经做好安好,正是清闲的时候,本来王家不提这个要求,他们原来想请蒋师傅给偷偷问问。
  这么大的院子,想来也是要打些家具的,看能不能接点活计。
  只不过这些日子,看着主家王老柱自己会打家具,虽然手艺比不上自己,可在乡下也能过得去,就没好意思开口。
  今儿个听主家邀请,喜出望外,都忙答应了。
  王家人一听,要打家具,这些天也看到了木匠师傅那手艺,门上,窗户上雕的花,那个好看,比人家屋里的家具都好看。
  纷纷围了上来。
  王永贵就先开口了:“娘,我们那屋里的家具都不成样子了,给我们屋也打一套呗,这搬新家谁还带旧家具啊?孩子们也大了,也得给他们打两样吧?”


第五百三十三章 明算账
  林氏这两天因为怼孙家人卖力,让张婆子给了几天好脸色,忍不住也兴兴头起来:“娘,金斗他们也大了,要相看了,说不得明年就要娶孙媳妇进门,不如给他们俩兄弟一人也打一套呗?”
  反正木料如今家里都有,师傅也有,这么好的手艺,谁不想沾个光啊?
  张婆子只当没听到,跟两个木匠师傅交待:“两位师傅,你们先紧着隔壁我那女婿屋里的家具打,他那边啥都没有,你们一会跟他去看看,量量尺寸,看需要打些什么。材料咱们都有,工钱你们也放心。”
  王家的大方,这些天来,大家都知道的,两位木匠师傅也没多想,答应了一声,就往宋重锦的那个院子去了。
  先得量好屋子的尺寸,有些大家具才好打,不然打出来了,抬不进去,可不成了笑话?
  蒋师傅他们也都去上横梁和钉檩条去了。
  就剩下王家人,大家没敢说啥,也都知道,新房子一盖好,能住人,宋重锦马上就要搬走。
  他家什么情况,谁不知道,那是净身出户,什么都没有。
  全部都得重新置办,先给他打家具,那才是正经道理,不然搬进去屋子空荡荡的也不像话。
  王永富就要跟在后面去新房子那边,被张婆子给拦住了。
  “都先别忙着走,我还有话说。”
  看张婆子的脸色不好,谁还敢走,都老实站在院子里。
  “昨儿个我跟永珠拢了一下帐,等房子盖上瓦全部完工,结算完蒋师傅他们的工钱,一共大约花了四百四十五两左右的银子,差不离就这么多,多少也就几两银子的事。”
  大家一听,都露出笑容来,盖完这么大的院子,还能余下五十来两银子,这给全家都换上新家具都够了。
  王永贵最按奈不住:“那不正好,让那木匠师傅把咱们全家的家具都打出来呗,人人都用新的。”
  林氏也忙点头,一边心里就美滋滋的想着,如今可真是苦尽甘来,住上了新房子,还能用上新家具,到时候再娶进来两个新儿媳妇,这日子可真有过头!
  “我话还没说完,这其中,重锦那边的房子单独记账了的,一共花了七十多两,还结余二十来两银子。这银子,是重锦的,咱们自然不能要!”张婆子就知道自家人的德行,一瓢冷水泼了下去。
  王永贵脸也垮了,林氏也傻了。
  宋重锦忙道:“婶子,咱们如今还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