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皇后娘娘每天都在艰难求生 >

第63章

皇后娘娘每天都在艰难求生-第63章

小说: 皇后娘娘每天都在艰难求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所料不错,只一大早司马戈起身便直接命龙虎卫将数名刺客的尸体扔到了连家和苏州府衙的门口。举止动作十分的粗暴,亦如他在宫中喜欢将死人悬挂在宫门口。
  可想而知,这赤…裸…裸的挑衅让连家人怒不可遏,连大人还未出门,先是惊吓了一遭,而后他怒往苏州府衙而去,不难猜到是要苏州知府立刻调查此事。
  从头到尾,他都没发现连夫人那苍白又怨毒的表情,即便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些人是自己夫人派去刺杀自己庶子的。
  同样的,苏州府衙门口的那些死人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苏州知府衣冠还未穿戴整齐就命仵作立刻对这些尸体进行检查。待仵作得出这些人都是被一击毙命,苏州知府头皮发麻,何时在他治安之下的苏州府会出现一群如此胆大包天的恶人!
  “不止,大人,属下有一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仵作面露迟疑,神色颇有些惊慌。
  见此,苏州知府的一颗心直直的往下沉,他有预感,对他而言这并不会是一个好消息。
  “说。”
  “大人,属下检查这些人的伤口像是,像是,训练有素的死士或者暗卫所为。”仵作语气艰涩地开口,死士和暗卫这等人是只有大晋的皇族才可以私下豢养的。
  苏州知府的心脏陡然一停,皇族!
  “查,立刻查清这些人的身份!”望京前不久才发生了一场大变故,他万万没想到苏州府也会出现皇族。
  “大人,不好了,城外的驻军守将余将军率着一大批兵马已经到了苏州城外!”


第九十二章 
  城外的守将余成山苏州知府是打过交道的; 此人性格稳重谨慎,如今也定不会贸然带兵进城,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接到了调兵的命令。
  而能够调动大晋军队的人只有一个; 那就是陛下!
  “快; 立刻备马; 本官要去余将军那里。”顾不得再思考下去,苏州知府立即反应过来; 陛下若到了苏州; 那可是大事!
  “大人; 同知大人来访。”正当这时,又有人上前禀报; 而苏州知府已经顾不得了; 他皱着眉嗤了一句; “连状元的证据确凿; 今日还未处理他们连家的事情他这就找来了。我这苏州府衙可不是任由他们连家指挥的地方; 本官可顾不上他们。”
  以往连正道虽为他苏州刺史的副职同知一职; 但他上有岳家王氏一族在京中根基深厚,下在苏州这里也与萧刺史称兄道弟关系甚好。到苏州任职这两年,苏州知府竟被他一个同知生生压了一头; 心中早有不满。
  如今连正道的岳家已经倒了,苏州知府便懒得再与他摆下好脸色了。
  说完他就翻身上马; 径直从府衙大门疾驰而出; 正好经过连同知的面前,但却一个眼神都未给他。
  “同知大人; 知府大人有要事要去处理; 无论您有何事都还请您明日再来吧。”府衙的人微笑着说道; 脸上的表情滴水不漏。他们才不会将陛下有可能到了苏州的事情透漏给此人知道。
  连益的父亲连正道自担任苏州府的同知将近十年以来,还未受到如此明显的怠慢,他面皮有些涨红,看出了苏州知府对他的敷衍,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苏州有暴徒在城中流窜,今日针对他连家,明日也许是布政司、刺史府。知府大人不以为意,那他就拿着此事上告于刺史大人,只愿到时知府大人莫再找理由抵赖。
  然而当他乘上马车到刺史府上的时候,却看到刺史大人同样是要骑马远去,身后有数人皆是面容严肃,他连忙下车拱手道,“刺史大人,可有十万火急之事?下官正有一件要紧的事要与您相禀。”
  “原来是正道兄,”萧刺史居高临下地骑在马上,想了想皱眉道,“既然是要事,正道兄就同本官一起吧,等见了余将军之后你再说要事不迟。”
  话罢,浑身乌黑的骏马就飞奔远去,快的让人猝不及防。
  连同知脸上微微有些愕然,他略一细想也让随从驾着马车跟上去,他不比萧刺史是世家子弟,擅长骑射马术,此时要他骑马跟随是做不到的。
  不仅是知府,就连萧刺史也是这般的急切,可见苏州城一定即将有大事发生,相比之下,区区几个毛贼的尸体就算不得什么了。
  马车疯了一般的跟在后面,一同往城门处去。
  在苏州知府到了城门的时候,余成山带着兵马正要入城,远远地看到苏州知府,全然置之不理,只带着人跟着帝王的近卫往一处行去。
  苏州知府眼皮跳了一下,他张口唤了一句余将军无人理会他,于是咬咬牙也跟了上去。
  “余将军,你行色匆匆率兵入城可是出了何事?”作为江南东道的刺史,萧瑜的父亲萧歧赶来的时机正好,开口唤住了余成山。他们二人同为四品官职,余成山可以不理会苏州知府,但不能不理会他萧歧。
  果然,余成山被唤住的时候一看来人是萧歧,就勒住缰绳停下了马,语气有些古怪,“萧刺史竟不知本将到苏州城是为何吗?”明明你是陛下的正经岳父,皇后娘娘的亲生父亲。
  闻言,萧歧脸上不动声色,镇定自若地道,“余将军凌晨率兵前来,本官有如何能知晓?不过听将军的语气,这事似乎与我萧歧有关。既然如此,本官就随将军一同前去,看看究竟是发生了何事。”
  听到这里,余成山并未一口答应,而是先看了一眼身旁的黑衣男子,明显是要征求他的意见。这一幕被苏州知府和萧歧都看在了眼中,不由心中一凛,开始认真打量此人。
  黑衣男子正是宫中龙虎卫的一员,他面不改色地点了头,惜字如金,“无妨,尽快。”
  “萧刺史便跟着本将军吧。”余成山也有意卖一个人情给萧歧,面容和缓地开口。毕竟此人是皇后娘娘的父亲,陛下在苏州定是会去刺史府上的。
  于是,苏州的官员们跟在余成山之后一同策马往位置不起眼的小院子赶去,苏州知府也静悄悄地跟在后面,心跳如雷。余成山对刺史大人如此客气,如此……刚好验证了他的猜想。
  刺史府上出了一位皇后娘娘,听说在宫里颇受陛下宠爱。
  好不容易赶上的连同知,顾不上喘上一口气,又急忙地跟着他们颠簸。
  小小的两进宅院,萧瑜不知道她的爹爹过上一会儿就要与她见面,她正费劲地要穿上自己昨日在华裳阁买的裙摆繁复的衣裙。因为这里没有春花和秋月在,萧瑜又不要陛下发现肚子里面的小公主,只好自己穿衣梳妆。
  衣裙好不容易穿上了,她坐在巴掌大的铜镜面前,东扯扯西拉拉,将一头乌发弄得乱糟糟地也没弄好最简单的发髻。
  肚子里面已经咕咕地叫了,陛下又警告她未穿衣梳妆不准到外间,否则就将连益扔出这处宅子让他露宿街头,萧瑜一张小脸苦巴巴的,使劲地凑过去脑袋往小铜镜的里面看,结果还是只有乱七八糟的头发。
  梳妆怎么就这么的难呀!可是让她萧氏阿瑜费劲脑汁了。
  “陛下!夫君!帮阿瑜吧,阿瑜不会,一点都不好看呀。”她双手捂住发髻,从屏风的后面悄咪咪地探出一颗小脑袋,眼睛期期艾艾地看着正在品茶的陛下,语带恳求。
  而此时,刚好何忠在门外禀报,“陛下,余将军率着兵马已经到了门外,还有,萧刺史、苏州知府等也随之一同前来。”
  闻言,司马戈的手指一顿,慢悠悠地放下手中的茶盏,忽而脸上露出冷笑,“让他们全部在门外等着。”
  何忠恭声应是,转身走了一步,脚步停了一下。
  “小傻子,把你的手从头上放开。”
  “可真是丑!”
  “琴棋书画样样不会,如今连梳妆打扮都要朕帮你,你这个皇后可真是名副其实。”
  身后的房中传来陛下不留情面的嘲讽,何忠的一颗心总是落不到实处,他开始乱七八糟的怀疑,陛下是不是因为皇后娘娘腹中有孕才会对皇后的态度恶劣?
  因为担心,他在门口传陛下的旨意的时候脸色阴沉,语气也硬邦邦的,“陛下有旨,诸位大人就先在这门外等候吧!”
  说完看到面前一群人脸上带着明显的惊惶之后,他又突然开了口,声音尖利,“这苏州城的风采本监第一次见识,当真是无法无天!昨夜,竟然有匪人胆敢刺杀陛下!”
  此话一出,即便是余将军和萧刺史都脸色大变,一群人齐刷刷的跪在地上。
  何忠甩了袖子离去,就让这苏州城的官员跪在这里,如此他心里也爽快了一点。


第九十三章 
  门外那么大的动静连益身在前院只会更加清楚; 两进的小院子只有那么大,他煎好了汤药端给娘亲服用,不可避免地就要从大开着的门口经过。
  而门外跪了一地苏州的官员,有他相熟的萧刺史; 也有他……的父亲连同知。
  他突然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不夸张地说; 所有人都一齐看向了不敢置信的连同知那里。这是今年的新科状元,也是连同知的……庶子; 此时此刻他随在陛下的身边不得不令人多想。
  苏州距离望京虽远; 但他们的消息只比京中的百姓迟了几日。礼部侍郎公报私仇污蔑举子反被陛下斩杀的事情无人不知; 当时他们还感慨连家庶子福大命大,一本《为母传》扭转了风评; 还有不少人看连家的笑话。
  后来; 连家庶子在科举中高中头名的状元; 连家的内宅之事在苏州城传得就更广了; 甚至有人暗中将此搬到了戏台之上。
  这些人都期待着接下来的发展; 究竟是连家一家重归于好还是嫡庶反目父子成仇; 万万没想到状元郎早就回到了苏州,还是随在陛下的身边。
  他们顾自思量着状元郎明显是得了陛下的赏识,那么接下来很可能倒霉的就是连家; 不约而同地离连正道远了一些。
  “益儿,你居然回了苏州; 为何不回府告知为父?”连正道不管此时还是在等待陛下觐见; 张口就开始指责。
  然而,连益的脚步不停; 脊背挺直; 端着药进了房间; 只把他生气的父亲当作了尘埃。
  “原来你就是状元郎的父亲,本监可是久闻大名。”何忠在一旁看着阴阴地笑了一声,昨夜跑来的刺客和连家的正室夫人脱不了干系,妻不教夫之过,犯下滔天的大罪,此人活不长了。
  内监独有的尖利声音让上一刻对着庶子严厉喝问的中年男子脸色大变,眼前的人是陛下的亲信,他对着自己这般语气,定是那庶子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
  一瞬间,连正道的心中是既悔又恨,后悔他自己纵容正妻苛责庶子,恼恨庶子不敬父母在陛下面前诋毁与他。
  然而此刻说什么都晚了,他只能祈求陛下未听信那庶子的话。
  看着这一幕,众人不禁唏嘘,内心暗暗记下一定不能重蹈连家的覆辙。苏州知府想的还更多些,既然如今状元郎更得陛下的看重,那他状告连家夫人谋害庶子一案也得有一个让陛下满意的结果。
  “敢问这位公公,胆敢刺杀陛下的贼人在何处?陛下可曾受伤?”萧岐身为刺史便是江南东道,包括苏州在内的最高行政长官,陛下在苏州遭遇刺杀他难辞其咎。
  顾不得身旁连同知与状元之间的恩怨是非,他急忙开口询问。
  当然这么多人中也只有他敢直言不讳,毕竟他是靖国公的嫡子,皇后娘娘的亲父。
  果然,换了一个人当对着萧刺史的时候,何忠的态度就明显缓和了许多,“贼人已经全部诛杀,陛下和娘娘有龙虎卫相护自是安然无恙。”
  娘娘?!萧岐的心中起了波澜,脸上也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分真心的笑容,“皇后娘娘也来了苏州?这当真是极好,极好。”
  阿瑜离开苏州数月,若说萧岐对她没有想念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阿瑜都是他的亲生女儿,在幼子出生之前也是他手中的掌上明珠,爱宠异常。
  奈何那道士的批语让他的夫人顾氏深信不疑,竟走了偏路,趁她出外公干之时,将女儿阿瑜一人关进了黑暗的小佛堂。等到他回来的时候,阿瑜的性子就受了刺激发生了一丝变化……
  他虽对女儿有愧,但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内院,后来幼子出生后又分走了他一半的注意力,对女儿也就更顾不上了。
  夫人有意让阿瑜嫁给她的娘家亲侄,一个未成婚之前就有庶长子的男子,萧岐是万万不会同意的。细想之下,他便向自己的父母写了一封信让阿瑜回京,又将她的婚事托付给母亲。
  他萧岐的嫡女,出身靖国公府,如何能与一个商户相配?便是日后低嫁,夫君也要是世家子弟。
  令他惊喜不已的是,阿瑜居然被一封圣旨册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今日帝后一同回苏州,也算是一种别样的省亲吧。至于为何皇后回来苏州,没有第一时间到刺史府上去,反而通知了城外的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