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 >

第76章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第76章

小说: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了。”淑妃垂着眼帘,认命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皇上就直接挥退了太医,对秦策道:“把上次刺杀太后的刺客带上来!”
  秦策就去把人带了上来。皇上冷哼一声:“你们可是替谁办事!”
  一共是活捉了五个。那五个刺客此刻都是伤痕累累。他们一一地磕头说着,不出意外,都是淑妃和皇后所指使。
  皇上让人把他们推出去全砍了,然后道:“皇后,你可还要说什么?”
  皇后的心神俱灭,她没想到皇上竟然真的把这些事都给查出来了。她一直以为,自己隐藏地很好。
  皇上又看向淑妃:“淑妃你呢?”
  淑妃瘫坐在地上,一言不发。
  皇上清了清嗓子然后道:“从此刻起,朕废掉皇后和淑妃的名分,收回金印金册,贬为采女,迁到乾明宫后的偏殿。秦策,派人看好了。”


第八十二章 敲打
  是夜,无人入睡。皇后坐在窗户边上,看着紧闭的窗户,一言不发。
  沈嬷嬷站在她的身后,轻声道:“皇后娘娘!”
  “现下我已经是傅采女了。”皇后只说地那么一句,表情淡漠。
  沈嬷嬷一下子就跪了下来,两眼含着泪道:“娘娘,您不要这样。皇上只是说的一时气话。等到他回来了,您不仅依然是皇后娘娘,您以后还会荣华富贵的。您还会是尊贵的太后娘娘!”
  皇后仍旧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沈嬷嬷靠着皇后娘娘的膝盖,哭个没完。
  皇后轻声道:“哪里还有什么夫妻情分。自从我进宫后,他何曾有对我很好的时候。哪怕就连客气,也不愿意敷衍。”想当初,她也是满怀欣喜地嫁进来的。
  当时皇上还是太子,已经有了一个太子妃。她见过那个太子妃,温柔贤淑。在第一次遇到的时候,她就在心里暗暗地下了决心,以后自己一定要成为她那样的女人。
  自己时刻以那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直到听到了太子妃去世的消息。再然后,就是皇上登基。而关于皇后的人选,并没有从现在的淑妃和贵妃之间产生,反而是太后将自己的父亲叫进了宫,出来以后,就告诉自己,说自己即将入主后宫。
  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有多高兴,也有多担心。她更加恪守本分,想着要当一个好皇后。可是,在盖头掀开的那一刹那,她看着那双陌生的眼睛,她突然间觉得很恐惧。这样的一个男人,她爱地起吗?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她用尽了所有的努力,可是他却被一个新进宫的如美人拉去了视线。可是她看到过他看如昭媛的目光,有着柔情,却没有温情。
  她的心彻底冷了,以至于中了淑妃的计谋。等到自己发现过来,自己因为长期服用红花,已经失去了当母亲的资格。
  回忆在这里戛然而止。她轻轻地摇头,苦笑,然后道:“这样也好。否则我还不知道以什么理由,等他走后动手呢!”
  沈嬷嬷听到皇后冰冷的声音,怔了一怔,只觉得后背寒冷刺骨。
  却说淑妃不过是回到了自己的小房间里。她问知秋:“信到底送出去了没?”
  “回娘娘,已经送了。”知秋连忙回答着。
  淑妃的心里却七上八下的。她的目光盯着那一盏宫灯,只觉得身上寒浸浸的,不由地用手搓了搓胳膊。
  知秋给她披了一件外衣,然后又将火盆里的火给拨地旺了些。淑妃却觉得全身都仿佛在打颤一样。她的眸子映着火苗,也亮亮的。
  手边还有刚才送过来的饭菜。她看着那个食篮,心里一阵冷笑。到底是从哪里露出的破绽呢?
  回忆一幕一幕地在脑海里闪过。她突然想起了梅美人说过的太医叮嘱说是有身子期间不能喝茶。她的眸子蓦然一沉,难道是她!
  皇上将她送了出去,还跟着太后,摆明了就是要保护她的安全。大皇子已经被赐了爵了,也许就没有被立为太子的打算。那么,皇上是想立二皇子为太子了!难怪把她弄出去。自己竟然大意了。没想到,皇上在走前演了这么一出戏,只是想把自己和皇后整下去,好让梅美人顺利上位啊。
  她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踱着步子。如果在这个时候动手,皇后肯定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要不要与傅家联盟?她转而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傅家的人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如果真的把皇上逼退了位,而那时他们反过来逼林家。那林家不是吃了哑巴亏了。而且到那,林家绝对全军覆没。
  那要怎么推到傅家的头上呢。淑妃的脑袋高速地运转着。
  一直到皇上出征的那一天,宫里似乎都笼罩着一种压抑的气氛。没有人敢大声说话,也没有人私下里交头接耳。大家都是急匆匆地走过,仿佛有什么要发生一样。
  出征的当天,大皇子由容充瑗和如昭媛抱着到了城外去送皇上。
  整装的大军的刀在冬日的阳光下也显得熠熠夺目。容充媛和如昭媛抱着大皇子,手里端着一杯酒,象征着凯旋而回。
  皇上清冷的眸子扫了一眼军队的士兵,只觉得心里涌动的全是豪情。他一个飞跃上了马,然后手一扬马鞭,飞奔而去。
  顿时,他身后的那些士兵也擂起了鼓,吹起了号角。那呜呜的声音直冲云霄。
  士兵们开始跑动,扬起的尘土直漫天际。如昭媛和容充媛望着那一身明黄奔向了那天与地的交接处,不由地都沉默了。
  这才是他心中所愿吧。一个握有实权的皇帝,能够带领着部下打江山守江山的皇帝,这才是意气风发的他吧!
  渐渐的,只见那些人影都远去了远去了。朝阳也似乎像血一样,那光芒,撒满了整个天朝的土地。
  “如姐姐!”双溶用手绢子抹了抹眼泪,轻声道。
  风呼呼地刮着。如昭媛轻声应了一声,然后说道:“回去吧。”
  双溶又望了望那已经看不见的军队,心里一阵难过:“如姐姐,你说我们能够打赢吗?”
  如昭媛却想起了那一封信。她沉默着,没有开口。她也转过头去,看着天边,那一抹朝阳,如此的耀眼。
  当天,容充媛和如昭媛回宫的途中,却遇到了刺客。所有的侍卫全军覆没,没有人知道,她们两人和大皇子到底去了哪里!
  却说前朝的战事。自从皇上说要御驾亲征之后,天朝的士兵的整个士气就不同了,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
  皇上领着兵加紧赶去,一个月不到就到了边疆。金乌国和另外两个国家却消停了一段时间,似乎是有偃旗息鼓的意思。
  而远在江南的青时,却天天跪在观音菩萨的面前,她的衣裳上都染满了松香的味道。她每日里虔诚地念叨着阿弥陀佛,就连饭菜也只吃素的了。
  这**刚用完饭,匆匆丢下碗就要走,太后却使了个眼色。邓姑姑拦在了门口,挡住了青时的去路。
  青时抬起头来诧异地看着邓姑姑。邓姑姑微笑着道:“少夫人,老夫人有话要与您说。”
  青时转过头来,走到了太后的面前,轻声道:“不知道老夫人有何吩咐?”
  “先坐下,等我吃完了饭再说。”太后仍然像是在宫里一样不紧不慢地吃着菜。桌子上虽然有荤有素,但是青时只吃了素菜。
  太后道:“再吃一点。邓姑姑,把那鱼给梅美人夹些。”
  青时看着太后,十分不解地道:“老夫人,我这几日都吃的素。等会儿还要去佰菩萨呢。”
  “邓姑姑,还在那里愣着干什么!”太后的声音里微微有些威严。
  青时有些急了:“老夫人,你也是知道我为皇上祈福的!”
  太后抬起头来,看着青时:“你有没有照过镜子,你这几日已经成了什么样子了!我看就连那白纸的颜色也比你的脸色来地有颜色些!”
  青时看着太后,坚持道:“老夫人,皇上在前方出生入死,我只不过是为他祈福,算不得什么的。”
  “到时候他回来,就看到一个风都能吹化的你。你想他会怎么样?难道你想把他推到别人那里去!”太后的眸子阴沉。
  青时吃惊地看着太后,一时之间不太明白她说的什么意思。
  太后示意邓姑姑关上门,然后语重心长地道:“拜佛本是一种心意,若是心诚,平日里就拜,那自然是灵的。可是你这样,分明就是临时抱佛脚。这样有多少诚心?”
  青时低下了头,半晌才道:“可是我不知道除了这个,我还能做些什么!”
  太后的脸色严肃:“身为一个女人,妇德行工,你什么都得顾着。现在你有麟儿,你就当好好地抚养他。女儿家,最注重的是容貌。哪怕你有再好的性情,却是一张让人一看就不欢喜的脸,再深的心意,也总有一天会消磨怠尽的!”
  青时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吃过一餐饭好好睡过一觉了。她的脸色很暗,颧骨都突出来了,真的找不到半分的灵秀气。听了太后的话,对她的触动,真的是太大了。
  太后见她不说话,知道她是个聪明孩子,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什么事也别求佛祖,你得相信璋庭。他既然把你安排地这么好,那么什么结果,你都得承受,不是吗?”
  青时的眼泪终于止不住地往下流。她一下子就扑到了太后怀里。这些日子的担惊受怕和牵挂,让她真的不敢去想那个坏的结果。现在太后的话,将她心里最深处的想法暴露在了阳光下。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现在终于有一个人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她觉得所有的心思都不用隐瞒了。
  太后轻拍着她的背:“好了好了。这凡事也要往好的方面想不是?这皇上举全国之力去对抗那几个小国。再怎么说,我们也有很大的把握的。”
  青时噙着泪点点头,慢慢地直起身子,坐到了桌子边,听话地吃起饭来。


第八十三章 战乱
  前方的战事似乎偃旗息鼓了下去。皇上坐在帐内,翻看着探察的兵送回来的情报。
  金乌国果然停兵了,可是却在边境线后三十里驻扎了下来。另两国也在金乌国境内驻扎。可是却有些不太平的样子。
  皇上将那些情报全部都给烧了,又拿出了地图细细地看。
  这次的战场,是天朝和金乌国交战的。另外两个国可以说是跨越了千山万岁过来的。两国的交界,是一条河。那两个支援的小国,一个在河的上游,一个在河的下游。皇上的手指移到了河的上游,眼里眸光一闪:莫不是,有人想要分一杯羹?
  他思索着,便叫了人进来,吩咐道:“立刻派探子去灵影国的驻扎地探察,尽快回来。”
  那兵领了命,去了。
  皇上坐回了椅子,双手撑在桌案上,手指伸进了自己的怀里,取出了一个小巧的玉佩。
  他的手轻轻地摩挲着那玉佩上的络子,眼里闪着柔和的光。
  这是青儿亲手给自己打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到。那几天他去看麟儿,青时一见到他,就在藏什么东西。他也狐疑,但是没有细问。若是她要告诉自己,不急在那一时,若是她不告诉自己,那自己问了还反而惹地彼此不愉快。他也就装作没看到。
  青时本来是微微红了脸的,被他撞见几次后,见他没有开口问,才松了一口气。
  谁知道几天之后,他的生辰。晚上,太后将皇上唤了去。然后他去青时房里的时候,青时忸怩着取出了一根玉络子,支吾着说:“这是我第一次打的络子,也是找她们学的,也不好看。我也没多少好东西送给你。就送这个成不成?”
  他接过了那根络子,看到的确不是很精致,但是第一次做东西,就是为自己。他微笑着把自己玉上的络子取了下来,然后把她的给系上,佯装生气地道:“就这么一点小东西啊!”
  青时红了脸,搓着手:“其实,我还为你准备了一碗长寿面,也不知道你吃不吃地下。”因为一个时辰前才吃了寿宴。
  他坐在了桌子边,摸着肚子道:“我吃那寿宴从来就没吃饱过。你还不速速端上来。”
  青时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回身就去端了一碗面来。
  皇上看时,却见那面就是一碗汤,加上一些青菜,没有什么特别的。他有些意外地看着她:“你确定就给我吃这个?”
  “你尝尝再说嘛。”青时眨巴着眼睛,充满了期待。
  皇上就依着她的性子,夹起了一些面,送入口里。登时一股子香味溢满了嘴里。而面也不像之前自己想的那样,倒像是什么滑滑的东西做的。
  青时搬了一个绣墩儿,依偎在他的身边,趴在他的肩膀上问道:“好不好吃啊?”
  皇上的左手却将她揽在了怀里,让她坐在自己的膝上,笑问道:“这是怎么做的?”
  “好吃吧?这汤可是熬了一天呢。我可在厨房门口守了一天。”青时拿着手绢帮他擦拭着嘴边的汤汁。
  皇上却把汤都给喝干净了,然后意犹未尽地道:“真希望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