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1358章

策行三国-第1358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治三人感激不尽,拜服在地。这个结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让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孙策随即和朱治商量,希望他能领一部分中军赶到他的家乡故鄣。南部的山越可能有异动,他需要一个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老将坐镇。
  朱治拍着胸脯保证,如果有丹阳豪强牵涉其中,他一定会将这些人绑到孙策面前。如果这些人不肯投降,他会砍下这些人的首级,绝不姑息。
  孙策很满意,让朱治休息两天。朱然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将与朱治一起赶往故鄣,上阵父子兵,争取早点解决山越的问题,一起回朝参加大典。朱治就是故鄣人,他出任中都护,就是对丹阳人的最大安抚,如果丹阳人还不识趣,不用他出手,朱治父子也会出手清理。
  如果一定要杀人,最好也是由本地人出手,以免引起新的矛盾。
  孙策在汤山为朱治三人安排了住处,让他们可以就近休息,随时请见。安排好之后,孙策随即请示了吴太后。吴太后虽然不愿意见韩当,却不能不顾大局,与朱治三人见了一面,设宴招待。
  很快,朱然赶到了建业,交接完公务后,与朱治一起赶往故鄣。
  十二月初,孙尚香返回建业,吴太后举行了一次家宴,没有其他人,就是孙家兄弟姊妹及小辈,吃了一顿团圆饭。袁衡、谢宪英等人都参加了,济济一堂,很是热闹。
  酒酣耳热之际,孙策正式任命孙权为侍中,伴随左右,见习军事、政务。


第2406章 余波未平
  与孙权同时成为侍中的还有十余人,其中包括吴景之子吴祺、徐琨之弟徐珙。
  侍中本是加官,任职内朝,汉武帝加强内朝的权力后,侍中地位逐步提升。孙策调整官制,恢复侍中原来的职能,与郎中一样,成为预备官员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郎中是从各地遴选而来的普通官员甚至百姓子弟,那侍中就是高官权贵的子弟,他们离君主更近,将来外放,起点也会略高一些。
  这当然是不平等,目前却不可能完全舍弃。真成了孤家寡人,孙策什么也干不成。
  吴太后且喜且惭,拉着小姑孙夫人的手,不停的抹着眼泪。孙夫人知道她心里的感触,笑着安慰道:“有子如伯符,兄长可于九泉之下安息,嫂嫂也可以放心享受富贵了。”
  “但愿如此。”吴太后含泪而笑。“这么多年了,我总算可以放心了,只是委屈了伯符。国事繁忙,还要为家事操心,我这个做母亲的不仅帮不上他,还给他添了不少麻烦,实在亏欠他太多。”
  “母子之间,何必如此。不过,嫂嫂,我有一句话,可能不太动听,却还是想提醒你。”
  “你说,你说。”
  孙夫人移近了些,与吴太后耳语道:“仲谋的性子,你是知道的,虽因许子将之言一时俯首,却难保以后不会反复。你以后可不能再一味迁就他。依我看,既然已经弱冠,便是成年。你还是为他寻一个知书达礼的女子,时时劝诫,让他不要再钻牛角尖。”
  吴太后连连点头,看了一眼正和徐节、孙尚香凑在一起说笑的徐华。“华儿倒是合适,可惜是姻亲,又岔了辈子。”
  孙夫人摇摇头。“华儿脾气虽倔,见识却是有限。依我看,还是世家女子最好。你看王后姊妹,那才是最理想的贤内助,既当得家,又明理,能时时查漏补阙。”
  吴太后笑了。“这样的好女子万里挑一,却到哪里去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的好女子,自然要与好女子为朋为友。”孙夫人笑了,看向不远处的袁衡。“你还不请王后为你特色几个,若是有合适的,我家那几个小子也能跟着沾光。”
  吴太后恍然,笑着指指孙夫人。“原来你是打的这个主意,果然狡猾。”嘴上说笑着,心里却深表赞同。她本人也对袁权、袁衡非常满意,觉得世家出身的女子就是见识广,明事理,孙策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她们姊妹的帮衬。遇到她们之前,孙策也是轻佻的性子,并不比孙权稳重多少。
  俗话说得好,贤妻在堂,避祸免殃,孙权这性子是要有一个人能时时耳提面命才行。
  吴太后将袁权叫了过来,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希望她能帮孙权物色合适的女子为妻。袁权欣然领命,却又说,婚姻大事,不能着急,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吴太后笑着点点头,连声说道:“不急,不急。若能如意女子,等个一年两年的也无妨。”
  “太后体谅,妾感激不尽。”
  ……
  家宴过后,一起回到袁衡的住处,袁权随即把吴太后的嘱托转告了孙策。
  孙策莞尔一笑。“这不是好事么,你就从汝颍系中找一个年龄、相貌都合适的嫁给仲谋,也算是两全其美。”
  “大王说得容易。”袁权嗔道:“能让太后满意的女子不难找,能让仲谋满意的就难了。”
  “仲谋能有什么要求?”
  “年少慕艾,自然先要相貌出众。别说汝颍,就算是天下,相貌能超过冯宛、甄宓、桥氏姊妹的有几个?仲谋正是好颜色的时候,想找一个能让他满意的女子谈何容易。况且除了相貌之外,还要有手段,能管得住他,就更是难上加难。妾将熟悉的女子想了个遍,也找不到合适的。”
  孙策转过头,狐疑的目光扫过袁权、袁衡姊妹。他不相信整个汝颍系找不到一个既有相貌,又有手段的适龄女子,他也不相信汝颍系不想借这个机会与孙氏联姻,袁权再三推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她对此不热心,故意拿这个理由来说事。
  的确,要找相貌堪比冯宛等人的很难,国色就是国色,是稀缺资源,不可能随处可见。可是孙权纵然好色,也不至于非要那么美的吧。相比之下,倒是能管住孙权的人不多。
  “你是担心仲谋反复,连累了妻家吧?”孙策也不客气,一针见血。
  “妾可不敢这么说。”袁权敛容说道:“妾还是希望大王兄弟和睦,母子相安的。”
  孙策听懂了。袁权对孙权有疑虑,担心他只是一时服软,将来还有可能再惹麻烦。如果她将某个女子推荐给孙权为妻,将来出了事,女方的家族会恨她的。联姻是为了利益,谁愿意往火坑里跳。
  “以后的事,没人能保证,不过我倒是有准备。若仲谋仍不死心,还想和叔弼、香香一样统兵征战,我就将他封到海外去,随他折腾。若他转了性子,安心佐证,就封在国内,做个富贵闲人。你也不必过虑,有合适的就引荐一下,最后成不成,还要看他们双方能否看对了眼,你说呢?”
  袁权心领神会,展颜而笑。“还是大王说得有理,那就照此办理吧。妾告退了。”
  “等等。”孙策拉住了袁权,似笑非笑。“你跟着来,不会就为了这件事吧?”
  袁权歪头斜睨,同样似笑非笑。“大王觉得还有什么事?”
  “难道你不是知道阿衡刚刚有了身孕,不能轻动,免得动了胎气,你来替一替?”
  袁权愣了片刻,随即满脸通红,伸手在孙策肋下轻轻掐了一下。“原来在大王心目中,妾是这样的急色之人,着实可恼。”
  孙策不由分说,将袁权横抱起来,向一旁的温泉走去。袁权惊叫着,抱着孙策的脖子,在他耳边说道:“大王莫急,妾的确有事,却不是这件事。”
  “那就慢慢说。”孙策低头亲了一下袁权发烫的脸。“正好,我也有好几件事要和你说。”
  ……
  虞翻走进军情处的别苑,上了小楼。
  郭嘉远远地看见,招了招手,又示意属下出去。掾吏们纷纷退出,偌大的屋子顿时空旷了许多。虞翻缓步而入,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看到那些大大小小的红圈,苦笑了一声。
  “看来生乱的不仅是会稽啊。”
  “都是些魑魅魍魉,不足为怪。”郭嘉说着,示意虞翻入座,亲手给他倒一杯酱黑色的饮料,香气四溢,虞翻见猎心喜,端了起来,嗅了嗅,浅呷了一口,眉头随即皱了起来。
  “这是何物,为何如此苦涩?”
  “这是这十天来,我赖以提神之物。”郭嘉冷笑两声。“我苦了十天了,不让你尝一尝,怎能甘心?”
  虞翻盯着郭嘉,一咬牙,将整杯饮料都倒入嘴中,顿时苦得眉毛鼻子都挤到一起去了。他连忙倒水漱口,连喝了两口,才发狠道:“现在满意了吧?”
  “牛嚼香草,暴殄天物。”郭嘉哈哈大笑,端起自己面前的一杯,浅浅呷了一口,惬意地咂了咂嘴。“这是交州来的饮品,能提神,入口虽苦,却回味无穷。你这么喝,太浪费了。”
  虞翻眉毛扬起。“你又挪用公帑,擅购奢侈之物?”
  “行啦,你先管好自己的事吧。快说,查得如何?”郭嘉伸手一指地图。“十天已经到了。”
  虞翻的神色立刻缓了下来。“这件事我已经查过了,很复杂,一时半会的还难说清楚。这里面既有利益之争,又有蜀国细作蛊惑,当然也有人不自量力,贪得无厌。奉孝,大王登基在即,这件事不宜扩大,还是以安抚为好。”
  “安抚?”郭嘉放下杯子,冷笑道:“中都护父子率领中军赶往丹阳,你觉得只是为了安抚?大王是什么脾气,你们应该清楚。登基不急在这一天两天,甚至可以说不差这一年两年。如果你们以为可以用这件事来做筹码,那是会失望的。”
  “我懂,我懂。”虞翻连连拱手。“奉孝,我绝无此意,该杀的肯定要杀,只是不希望杀戮太多,连累大王英名。”他顿了顿,又道:“会稽也好,丹阳、豫章也罢,郡界太广,郡治偏于一隅,对偏远地区管辖不够。以前也就罢了,穷山恶水,得失无济于事,如今开山种茶已成国计民生之要害,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任其自由,我想着,趁些机会重新划分郡界,加强管理,或许才是治本之道。”
  郭嘉笑笑。“新割来的郡,新设的县,正好有来安抚那些生事的家族,是吧?”
  虞翻也皱起了眉。“奉孝,你这么说,可就是欲加之罪了,我何曾说过这样的话,有这样的意思?”
  “没有最好。”郭嘉端起杯子,呷了一口饮料,眼睛眯了起来。“大王仁慈,不代表大王就没有原则。有意见不通过正常的渠道反馈,偏要杀人越货,那就要看看他们的刀够不够快,脖子够不够硬。”
  虞翻心里咯噔一下,一阵寒意从后前升起,直冲后脑,瞬间头皮发麻。
  他意识到,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低估了孙策的决心。


第2407章 一以贯之
  一直以来,除了当初在襄阳,孙策从不轻易杀人,更愿意一步步的造势,以形势迫使世家就范。
  为了使豫州世家接受新政,他前后经营了五六年,反复三四次,直到击败袁绍父子,才彻底清理豫州世家。初入江东时也是如此,只要不撕破了脸,举兵反抗,他通常不会赶尽杀绝,更愿意用利益交换。
  所以很多人都忘了,孙策也是会杀人的,他只是不轻易拔刀而已。
  孙策为什么设计相一职?自然是因为孙策知道工商业涉及到大量的利益,迟早会引起冲突,所以孙策要任命一个计相,专门负责协调工商业的平衡。论实力,江东人无法和中原人相提并论,如果公平竞争,吃亏是必然的,所以孙策任命他为首任计相,让他方便为江东人争取利益。
  这些年来,但凡江东人与中原人、河北人发生利益纠纷,小事由他直接处理,大事则由孙策本人出面协调,不遗余力的维护江东人的利益。再加上层层累进的税制,遏制了商人的无限制扩张,才保证了工商业的稳步发展,也让江东借势崛起,实力猛增,在十年间增加了两三倍,与中原人的差距迅速缩小。
  可是江东人忘了这一点,他们急切地想和中原人、河北人平起平坐,甚至做出联络山越杀人,以武力相威胁这样的办法,无疑触及了孙策的底线。孙策如果不予以惩戒,势必会引发中原人、河北人的反击,之前的事都有可能一起被翻出来。
  虞翻脸色苍白,冷汗涔涔。
  郭嘉将杯子轻轻放在案上,发出清脆的轻响。“增设郡县的事更重要,你就专心本职工作吧,这件事涉及到蜀国细作,你就不要管了,由军情处接手。”
  虞翻还在犹豫,郭嘉眼皮一抬,眼神凌厉。“仲翔,你主动些,不要让大王等得太久了。”
  虞翻心中一紧,不敢再迟疑,躬身致谢,起身匆匆离去。
  郭嘉转身,看着墙上的地图,拍了拍额头。
  ……
  虞翻出了军情处别苑,放慢了脚步,看了看不远处孙策正常处理公务的大殿。
  他知道孙策不在殿中。今天吴太后举办家宴,孙策肯定会在那里,说不定还要和孙权喝两杯。为了这个弟弟,孙策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