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52章

开局一条小渔船-第52章

小说: 开局一条小渔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南洋这地方,各方势力鱼龙混杂,我不想在科考方面落下亲华的烙印。咱可以暗中合作嘛,这样阻力也小。”

    “我理解,我反正就是个打工的,无所谓,有机会一定帮你跟上面解释。”杜国伟回答得很敞亮。

    这也是对华夏人民的老朋友的一种保护。你可以暗中做老朋友,没必要嘴上说出来。

    就像香江的霍爷,那些年也是手里干嘴上不说,不一样是爱国资本家么。

    如此一来,顾鲲也为自己将来收到捞船文物销售收入后、转手买的高速科考船洗白了。

    咱是可爱和平的科学家。

    鬼刀一开看不见,手里继续干。
………………………………

第73章 给你喝口汤就能撑死你

    至此为止,顾鲲手头的几门生意,下家都已经全部谈妥,但钱还没有到手上。

    严格来说,要等到10月份,他才能让自己的净资产正式突破3000万人民币大关。

    华夏方面的有关部门,向他买海洋地形勘测数据的钱,要那时候才会正式到账。

    有关部门的账期是挺长的,而且人家也得核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些都需要时间。

    至于核验的方法,稍微提几句,主要是随机选点复查。

    比如在每片单位面积50乘50海里的海域里,随机选100个坐标点,然后使用比声呐探测法更精确的办法,诸如铅垂法放线测量水深。一般行业要求是抽查100个点,准确率在98%以上,就算数据完全有效,可以足额给钱。如果准确率只有95%,酬劳可能就要打个八折。再差就再打折,直到白给。

    这些都是涉及到海洋工程的专业知识,估计大多数人看不懂也不感兴趣,就不多赘述了。

    总之一句话,拿钱是要走流程的,流程还不短。

    相比于勘测费,沉船货物出货的回款会更晚,要到11月份。那笔钱到账之后,顾鲲才算是净资产突破1亿人民币。

    不过,钱没到手,不代表他不可以先把牛逼吹起来,先选择性高调起来。

    他对未来的处事原则很明确:白色收入,能多高调就多高调,要钱还没到手就可以先炫耀出去,更要尽可能在别人能相信的情况下,把这个数字多吹几倍。

    这样,才能换来另外收入的尽可能低调,甚至用白色收入彻底覆盖掉另外收入。

    而眼下,已经快9月中旬了,算算日子,顾鲲很快就要回华夏,去交大新生报到、并且处理跟设计院和有关部门的交易细节。

    所以,临走之前,他决定找萨武洋再聊聊港务筹备的新进展,顺便乐呵乐呵,把赚钱的消息散布出去。

    他给萨武洋打了个电话,却得知对方人在古晋。

    顾鲲反正也要去古晋坐飞机,同时送妹妹顾盼回古晋开学,倒也不麻烦。

    ……

    第二天晚上,古晋城北达迈海滩的某豪宅。

    顾鲲在萨武洋的外宅,跟对方进行了一次会晤。

    如前所述,古晋全城大部分的海滩,海水质量都不咋滴,这是因为砂劳越河冲刷来的泥沙和营养物质导致浑浊。

    不过,也有个别例外,城北山都望山西麓的达迈海滩,就是难得的清澈碧水海滩。

    这是因为砂劳越河的主流是从古晋的东北方向入口,河口被周边最高的山都望山隔到了东边,所以朝西的达迈海滩恰好就很澄净。

    这里是著名的高端私家渡假点,离市区有十几公里。只是规模太小,所以不接待营业,都是古晋的有钱人置业别墅的地方。

    萨武洋也在这儿有个别墅,就在山都望山西麓的半坡上。那格调,就像是在模仿香江有钱人在太平山靠浅水湾的半坡修别墅,非常明显。

    因为是第一次在这处别墅会晤,萨武洋难免要带着客人参观一下,显摆几句:

    “听说你又发了大财了,怎么,考不考虑也来这儿置业个别墅?不是我说你,千万富翁就要有千万富翁的体统。你妹妹也算在古晋念书常住的,就住那破房子……”

    顾鲲谈笑回应:“以后会考虑的,不过现在不忙。读书还是离学校近最重要。等她毕业了我就买。反正古晋的房子不会涨。”

    萨武洋眯了下眼:“你居然赌古晋的房子跌?这几年大马的经济形势都这么好了,你还看衰?”

    等东南亚金融风暴来的时候,就知道了。

    不过顾鲲也懒得回答,这事儿不好说。

    他顺势岔开话题:“萨叔,这次来,是顺路跟你谈个事儿。不瞒你说,我跟华夏方面有关部门的海洋勘测合作,第一期就非常成功。不但我赚到了不少钱,还让中远公司进一步放松了在兰方港项目上的合作口径——

    华夏方面,现在已经正式同意以入股的方式投资港口建设了,只要我们答应,他们立刻就能出钱,这都是昨天我跟他们电话联系,对方刚刚通知我的,是中远华东公司叶老板亲自拍板的。”

    顾鲲说的都是真的。

    这就是他与北国在国防合作上和睦友好带来的额外利益。

    在此之前,中远的态度要更加暧昧,倾向于提供一些融资帮助,而不是亲自投资。

    萨武洋听得暗暗惊心。

    小顾这家伙,不得了啊,这才几个月,跟华夏方面合作的话语权,又变重了。

    他不由试探:“先不忙说那些,你就说说,那个海洋勘测,具体赚了多少钱吧。”

    顾鲲毫不脸红地吹牛:“两千万!马上就要到账的。另外,我还额外租了别的船、马上还准备买一条,扩大这个生意的合作规模,还有大约一两千万,也能在下个季度很快到手!”

    事实上,他还一分钱都没拿到呢,仅有的一千多万,也要等一个多月。不过他有信心提前把牛吹出去。

    萨武洋就算不信,想查,等他查到的时候,顾鲲那些牛也都实现了。

    吹一个自己即将能做到的牛,那就不叫吹牛。

    “原来是金额规模这么大的合作……都做到这一步了。”萨武洋不知不觉认为顾鲲的可信度又高了几分。

    而且他也不至于嫉妒,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斤两。

    如果顾鲲是靠外贸垄断赚个几千万,那就不一样了,说不定会影响萨武洋跟他的联盟关系。但科学勘测萨武洋本来就不懂,也就没什么可眼红的。

    “那中远方面,最新开出的条件,大概是什么样的?”

    顾鲲:“他们愿意在将来兰方港落成后,大力扶持这里的散货船中转业务,并且优先把他们经营的马六甲航线散货船,都挪到我们这儿中转。

    代价是,他们会出四分之三的建港资金、并且要求成立合资公司,并且在合资公司里占51%的股份。”

    萨武洋一愣:“之前还说融资支持,这就直接变成想控股了?他们步子倒是迈得够大的呀。”

    顾鲲劝说道:“你不能这么想,之前他们也没承诺把华东公司旗下马六甲航线的散货船,都尽量优先挪过来呀。只有让他们占了大股,分享到港务经营利润的大头,他们才舍得把源源不断的货轮优先放过来。国际惯例都是这样的。

    我们才一个八万多人的小国,就算是在我们的土地上建港,我们凭什么跟一个有13亿人外贸市场的国家竞争航运港务的主导权?萨叔,眼光放远一点,他们漏点汤给我们喝,我们就能喝撑死了。”
………………………………

第74章 这都是上面的主意

    顾鲲说的国际港务建设合作方式,在后世是很常见的。不过在1994年,绝对是新颖超前的模式。

    事实上,他跟萨武洋说,“这是中远集团华东公司叶总的意思”,这句话只能说是半真半假。

    叶老板的原意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他想不到这么超前的模式。

    是顾鲲在达成之前的海洋勘测合作后、跟中远华东公司通气的时候,诈称萨武洋和兰方大公有“考虑过这种可能性”,然后叶总才觉得“这条路子貌似也还行”。

    而到了萨武洋这里,顾鲲直接就把话传成了“这是叶总提出来的意思,我觉得也不错”。

    谁让他顾鲲是居中的联络人呢,把上下其手皮里阳秋狐假虎威的功夫,玩到了极致。

    就像50年初的时候,某位友邦同志跑到莫斯科,说“华夏方面也支持我揍李承晚”,莫斯科方面只能半推半就地说“亚洲问题我不是很熟,如果那位同志也觉得这样可行的话,我不反对”。

    而再到华夏时,话就传成了“是史泰林同志希望我揍李承晚的,他已经同意了”,从而成功把两个邻居都拉成了盟友。

    顾鲲今天干的事儿,仅仅从外交手腕上来说,已经有不亚于上述操作的枭雄魄力了。

    虽然做的事情还不大,只是几个亿的合作,有点大材小用。

    “这种合作模式,具体有什么好处、如何确保中远一定会帮我们拉港务订单呢?这个规模能有多大?我现在心里完全没底啊。李家坡家大业大,专注抢占马六甲周边航运转口二十余年,是那么容易撬动的吗?”

    萨武洋心中颇为意动,但觉得顾鲲画的饼还不够现实。

    让华夏入股,华夏方面的决心是不用担心了,可是,在商言商,自己如何操作,才能彻底弥合李家坡方面的竞争呢?

    就算华夏肯支持,那也是先试试水,要看他接不接得住。

    萨武洋有点怕了,怕自己能力有限,给了太大的机会,正面干也干不过李家坡。

    “这个,我觉得问题不大,完全是可以操作的。萨叔,我给你详细罗列几点华夏方面提出的合作细节……”

    顾鲲知道说服工作已经到了关键要点,所以也不吝多吐露一些干货。

    其中细节,自然不用多说,说了诸位看官也看不懂。

    不过任何人,只要知道了顾鲲的方案干货来源,就绝对不会轻视这些干货的有效性和说服力。

    原来,这都是他重生之前,调研复盘了同行的成功案例时,学到的。

    第一个例子,是历史上即将在数年后发生的、马来亚的“丹绒帕巴帕斯港”,攫取李家坡转口港务贸易量的案例。

    这个案子,主导方一开始是马来亚的马士基海事公司,是2001年的事情。后来华夏方面的中远,也介入了其中,算是对李家坡反华的一种敲打。当时的主要操作方式,就是让“丹绒帕巴帕斯港”大量接受马士基海事和中远的投资,让这两家海运公司能够从港口收益中分走38%股权的好处,从源头倒逼这些海事公司主动更换中转港。

    加上历史上那一年,正好赶上了华夏刚刚加入WTO,后续外贸规模增长极为强劲,让同属马六甲海峡沿岸、但在90年代寂寂无名的“丹绒帕巴帕斯港”,一年内集装箱吞吐量从15万标准箱猛涨到205万标准箱。

    一年之内,就从全球吞吐量排名108位的小港,猛涨到第26位。同时这笔迁移也让马士基等公司的中转费用确实下降了30%。

    理由主要也是“李家坡的泊位效率,过于迎合适配五大湖/巴拿马标准”,而对于新时期的中式船舶而言,泊位与港务设施利用效率不高、冗余浪费较大。

    当然了,“丹绒帕巴帕斯港”的成功,不只是一个让中方和马方海事公司入股这么简单,还有很多详细的操作。

    这里面的时机也很重要,是因为当时东南亚刚刚经历了索罗斯金融风暴、所以“地主”们普遍比较弱势,愿意低姿态让渡出权益,而华夏方面又刚好加入WTO,非常强势,才一拍即合。

    但因为专业的关系,顾鲲前世就是干了多年航运业的,所以他已经把这些历史案例吃透了,现在拿来反哺,当然是很轻松。

    后世他虽然没上过大学,但也很注意学习自己事业用得到的知识,注意终生学习。在兰方没什么好的终生学习渠道,他就通过网络,在华夏的网课平台找有价值的内容挑着学。

    这个案子的分析,他就是后世在华夏某APP知识服务平台的线下分享课“得到大学”上,听两名同期学员、中远公司的经理人刘某谦和罗某亲口分享的,非常详细。

    他们当时分享的还有一个案例,就是2011年希腊债务危机后,中远出海抄底优质资产、重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案子。

    这个案子,机遇跟上面那个性质是一样的,也是因为“欧债危机后,地主方弱势,而华夏方面恰好又因为一带一路、要打通中欧走廊而强势,一拍即合”。

    后续操作上跟前一个案子略有异同,中远公司从2011年起,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攫取了67%的控股权,然后把自己的涉欧海事业务放到那儿中转,加上其他一系列操作,把比雷埃夫斯港的吞吐量从2011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