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203章

开局一条小渔船-第203章

小说: 开局一条小渔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1年下半年帆船酒店开业之后,差不多过上两年,就可以搞奔马礁棕榈岛别墅群的预售了——

    因为历史上,迪拜人也是在帆船酒店成功、为城市收获到名声之后,没过两年就开始大开空头支票画饼回笼资金了。

    朱美拉棕榈岛并不是房子开始盖了才卖钱的,甚至是连岛都没开始填就已经收钱了,好多销售人员都是指着一片空旷的大海、说这里未来会有一个棕榈型的岛,能盖够6万户别墅、你的邻居会是其他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他们或许不住这里,却会在这里置业一个度假胜地的落脚点、在这儿有房子就是一种全球身份象征……

    偏偏历史上这套说辞还真就吹成功了,套回本了不少资金,才让迪拜人没有资金链断裂。

    他们的朱美拉棕榈岛花费的预算,最终达到了恐怖的140亿美元。事实上直到顾鲲重生前,迪拜人也还没有完全把别墅区和酒店卖出去,140亿美元也没全部收到。

    而顾鲲要搞的话,就算他选址的环礁天然条件更好更容易操作、规模也略小一些,可顾鲲相信六七十亿美元的成本还是要的。

    所以吹牛逼骗人买期房、把其他人绑上战车,是非常重要的。

    前世那些被迪拜人骗买房的富豪们,并不是被房子本身打动的,说到底,他们是被“其他富人和名人也会在这里置业”这个噱头打动了。

    有尊贵的邻居,容易产生圈子,这才是这类项目值钱的地方。有了一小撮名人进来后,后续的名人就会出于攀比和进入圈子而买单。

    所以,信用和声望层面的滚雪球就很重要了,只要你能拉动第一波名人买房,效果就跟当年微博大战的时候,谁家的微博能拉到最初最多的一批大V,那么后续的其他大V也会跟着来这个最容易火最容易出头的平台,形成正反馈的飞轮效应。

    “应该怎么样为帆船酒店拉到第一批VIP死忠粉名人客户、然后把他们转化为奔马环礁别墅群的第一批买家呢?”

    顾鲲面临的一切竞争问题,抽丝剥茧后,剩下了最重要也最核心的一个。

    解决了这个,三大项目的带节奏联动,或许就找到了起飞的突破口了。


………………………………

第137章 文风转型失败

    “老公,这几天怎么忧心忡忡的?不是股市上刚刚套现了大笔的钱么?看你反而比原先更加焦虑了。”

    11月底的一天,清晨时分。顾鲲在陆家嘴的江景别墅里醒来时,就看到林莺轻柔地窝在他怀里,非常清醒而又小心翼翼地看着他,似乎唯恐吵醒了他。看到他眼皮扇动确已醒来,才赶忙关心地嘘寒问暖。

    又是一个得到充分宣泄的早晨,感觉不错。

    顾鲲嘴角抽搐了一下,手上紧了一紧,以示抚慰:“有么?你观察我很久了?昨晚有点失眠而已。”

    林莺表情微微一黯然:“最近你好像钱越多反而越不开心、越想得多了。我们这种生意,向来都是安安稳稳与世无争的,有什么好急呢?累了就走慢一点,窝在兰方岛上种田好了。”

    “种田”严格来说也是一个网络新兴词汇,林莺是刚刚学会的。因为她最近看顾鲲闲下来的时候,打过一款去年出的游戏《帝国时代》。

    顾鲲不喜欢暴兵快攻,而是每次都慢慢攀科技苟到帝国时代才出高级兵一波推平全图。顾鲲不仅玩《帝国》是这样,玩老游戏《文明2》也是这样。

    久而久之,林莺也就知道这种套路叫“种田流”。在她看来,老公没什么好急的,继续慢慢种田不就好了。

    顾鲲轻轻推开女人,自己披了浴袍走到窗边,倒了一杯琴酒,略带怀念的叹息:“我现在开始理解一位著名企业家的那句名言了:钱多到一定程度,就不是你的了,是社会托付给你管理的。你要每天想着如何让这笔钱和跟着这笔钱吃饭的人有前途,麻烦事就接踵而来了……

    在我有100亿美元之前,我确实不用跟任何人是不死不休的竞争对手,我确实可以苟着慢慢种田与世无争,错过了一波风口,大不了就换一个赛道、下次来过、换个对手。

    可是,在我决定搞世界最高档酒店、最豪华富人聚居社区、世界第一高楼之后,这一切就不存在了,我已经把自己逼到了这条快车道上。想不招人嫉恨继续种自己的田,谈何容易。

    最晚从明年起,我就要跟迪拜人全面竞争,从拉高端消费者形成购物习惯、到拉高端名流置业,每一条赛道上,都要跟迪拜人争,还不能忽视传统老牌摩纳哥。”

    林莺并不太懂,静静地听顾鲲说完,始终没有插话。直到顾鲲端着酒杯望着窗外,沉默了十几秒钟后,她才谨慎地问:“那你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么?”

    顾鲲:“是有太多需要做的了,不知道先做哪个,想静一静。有些事情,直觉告诉我挺重要的,但是,跟现在做的事情,跨度又有点大,我怕自己摊子铺太大,不专业。”

    林莺展颜一笑:“那有什么,既然知道要做什么,一样样来好了。我相信老公最棒了,什么都学得会的。”

    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嘛。

    顾鲲听了,心中微微一动。

    林莺的话,着实给了他一些鼓舞。

    路走到这一步,作为重生者前世的经验,有些已经帮不上忙了。

    生意发展到这个阶段,顾鲲很想进入一些新的、对他建设兰方的整个布局很重要的行业,但他一直出于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担忧,而不敢贸然进入。

    比如说,兰方塔和兰方七星级酒店开始筹划后,顾鲲就想过涉足奢侈行业,因为奢侈业对于旅游带货、引领购物、帮助商业地产项目招商、提升国家旅游业GDP深度都有重大帮助。

    但他前世完全没有干过奢侈业,就算有点了解,也都是作为局外人的泛泛了解。

    那不像盖渡假村、搞商业地产和酒店。这些他前世好歹是做过的,有经验。即使前世的生意规模不太大,但依然能对整个行业走势和避坑有详细的认知。

    除了奢侈业之外,其他一些“这辈子走到这一步应该开始布局、但前世完全不懂”的深水区,还有好几个。

    比如一年多前开了坑的影视工作室、专门拍亚裔肌肉男“健美片”的那个事业。以及配套的高端健康管理、身材管理工作室,名义上一开始都仗着顾鲲个人的声望和圈内朋友规模,初步开拓了局面。

    但随着顾鲲本人名声热度的减退、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团队,那些生意并没有持续的发展,急需顾鲲重新整合投入。谁让顾鲲上辈子没拍过小电影、也没开过高端健康管理呢?他甚至连健身房都没开过,不知道这里面的坑。

    重生者的优势,已经被顾鲲用得差不多了,这是他目前最大的隐忧。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结局是被改变了的,未来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走势,历史说不定也就因此彻底改了,99年互联网泡沫收割完之后,顾鲲未来可能任何靠重生优势收获的重大利益,都不存在了。

    这是他目前烈火烹油现状下的主要危机。

    顾鲲这辈子接受的教育,也仅仅是读了一个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本科,对他的经商能力提升着实有限。

    偏偏奢侈业这些行业,还是全体华人的短板。以至于顾鲲就算自己不会、但是想找几个可靠的华人心腹来为他做事、他自己“术业有专攻”当甩手掌柜大股东,都不可能。

    全球就找不到什么在奢侈业领域有话语权和资深运营经验的华人。

    后世华夏制造经过几十年的攀升,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一张招牌,华夏货物也不再以“质次价低”而著称,而是扭转到了“价廉物美/性价比”的层面上。

    可即使如此,华夏人依然没有拿得出手的、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奢侈品品牌。

    恰恰相反,华夏制造越普及,华夏奢侈品的逼格反而越低越卑贱。以至于到了最后那些就是要变着法儿买奢侈品的女人,开始以质量低劣为荣,就是要折腾“质量差的才是真品、质量好的都是假货”这种与众不同,来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什么包包皮会开裂会掉色的才是“荷”马仕普拉达、走路会磨穿鞋底的鞋子才是香奈儿、经久耐用的都是下等人用的贱货……种种“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的段子层出不穷。

    说到底,奢侈品就是一个纯用来把人分出三六九等的东西,不需要使用价值。一个民族的制造业使用价值做得越好,奢侈稀缺度和装逼度就越低,这是无解的。

    自己不太懂,重金找人也找不到自己的族类,真要搞就只能自己当幕后隐形老板、重金雇佣一批掌握了国际档次逼格定义话语权的白人来为他做事了。

    不过,林莺的安慰,让顾鲲多少找回了点自信。

    不就是没有重生经验可以借鉴么?自己都已经有那么好的资源了,不开挂难道就不能趟出一条路来?

    自己还年轻,还能学习。

    最关键的是,心里有逼数,知道敬畏,知道对未知保持警惕。

    “谢谢,我心里好受多了,你真是我的贤内助。”顾鲲奖励地深吻了一下林莺,然后决定迈出关键的一步。

    反正钱往基建设施上砸,还有一年的窗口期。这一年里,从股市里抽出来的钱,闲着也是闲着,就先布局一些原先不太敢进入的行业吧。

    反正输了也亏不了多少钱,他玩得起。

    ……

    也是顾鲲命好,就在他下定决心之后,没过几天。一些下属和朋友,就有事儿主动找上门来。

    12月初的一天,身在香江、已经两三个月没跟顾鲲见面的梁劲松,打来一个例行报喜的电话,说是之前香江股市上那些金融股和其他杂七杂八板块的股票,已经出得差不多了,完成了“彻底还清此前为了买股票而借贷的资金”。

    这事儿并不意外,早就是按计划说好了的,无非原计划要拖到年底,现在算是提前了大半个月。

    报喜之余,梁劲松还例行请示,问顾鲲是否有意去一趟香江,或者需不需要他本人飞到沪江来当面汇报细节。

    接完电话,顾鲲心中一动,灵机反问:“我们之前持有股票的那些香江金融机构,尤其是投行一类的,他们在海外的投资是怎么布局的?有没有投高端健康管理、特殊影视行业、或者是奢侈品牌的?”

    梁劲松并不知道顾鲲要干什么,稍微想了想才如实回答:“有肯定是有的,只要是优质资产,那些投行持一定量的股也很正常,香江也是购物天堂嘛。不过就算有,肯定是在15%以下的吧,没听说有什么国际一线品牌被香江投行举牌的,他们应该没这个野心,就是搭便车赚点快钱而已。”

    顾鲲:“我明白了,这样吧,我来一趟,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长期持有和置换的筹码。如果可以的话,不把所有金融股全部卖完,而是置换一部分,也能减轻减仓的压力。”

    这或许是顾鲲转型、扩大事业范围的一个抓手,找熟人总比找陌生人方便。

    ——

    PS:上面已经三千字了。我有罪,我知道这是过渡章节,要换地图,写得不太好。

    其实,我本来设想过写得更加戏剧化一点,多一点意外,让主角靠运气,走了狗S运进入新行业,显得他尽量不那么全知全能一些。而且根据。asxs。现在的行情,运气流的无能主角也更吸订阅更有代入感。

    但是挣扎再三我还是放弃了,删了几千字重新瞎几把写。我忍受不了自己写出一个无知的主角,有些别扭。

    本次文风转型尝试失败。


………………………………

第138章 奢侈品的水太深

    两天之后,香江半岛酒店。

    再次飞抵香江视察取经的顾骜,得到了梁劲松的殷切接待。

    “怎么转型得这么突然?就算有钱了,也不能想一茬是一茬儿。顾生,恕我直言,您对奢侈品行业原先几乎是一无所知啊。”

    两人一见面,梁劲松听取了顾鲲的意思之后,就先审慎地给他泼了一点冷水。

    这是老熟人、对朋友负责才敢这么说的。顾鲲那些下属的话,估计听了顾鲲的决策,肯定只会直接吹捧老板的英明决定。

    顾鲲也知道这些话乍一听不靠谱,便把自己的前因后果思考都陈述了一遍。

    “……我这也是为了未来的兰方高级商业地产能够有足够的变现渠道、并且便于优质招商和套现。你应该知道,今年去兰方的游客人数虽然不少了,光是大陆就有超过50万人次去兰方,可是人均消费太低了,平均下来一切开销都算上,连机票在内,才2000块美元!

    内地人来你们香江,一次平均消费多少呢?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