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投行之路 >

第64章

投行之路-第64章

小说: 投行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中方阵营面面相觑,王暮雪明白那些汇润高管心里肯定都炸了锅。
 这样的入股条件如果锁十年,那么作为控股股东的汇润科技,十年之内都拿不到这家控股子公司的实际经营权,所谓我是孩子爹妈,居然还不让我管孩子?哪有这样的道理?!
 只听Derik继续道,“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之所以几十年来都可以保持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就是因为他从不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说罢,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个微笑有点类似固执狡猾的老狐狸,谈判桌上还不忘把“股神”搬出来压场。
 沃伦·巴菲特,全球著名投资商,在王暮雪心中,沃伦·巴菲特从来不是赌徒,而是投资界的艺术大家。
 当11岁时的我们,还在砸沙包、踢毽子、翻墙、打电子游戏的时候,巴菲特大人已经开始购买他人生第一张股票了。
 王暮雪当初坚持一定要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也是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跟沃伦·巴菲特成为横跨半个世纪的校友,哪怕当时这位股神觉得老师讲课太过无聊,因此本科时候转学了。
 后来,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获得了硕士学位。
 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
 1965年至2006年的42年间,沃伦·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6%,累计增长361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为10。4%,累计增长幅为6479%。
 上述数据显示,相同时间内,股神的累计投资回报率是大盘的55。74倍,很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全世界最出名的投资大师,确实极少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几乎就是甩了钱就回家睡觉的节奏,对于派什么董事,参与什么高管团队的毫无兴趣。
 王飞能混到上市公司总经理,也不是吃素的,他的眼睛始终笑成一条缝地说话:“Derik先生,巴菲特他之所以能如此自信,是因为他投的几乎都是上市公司。那些公司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都是公开信息,他都是做了很彻底的研究才出的手,但是贵公司目前还没上市,我们手头资料有限。”
 “我说了,你们可以派尽调小组进场,可以派你们的会计师和律师团队,但是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月,因为我们等不了,尤其是我的病情等不了。” Derik道。
 一旁的Jason此时也接话道:“是的,我们希望尽快出售,如果说超过三个月,我们可能会考虑其他买家。”
 此话一出,王飞的脸瞬间黑了大半,而且还是朝负责翻译的王暮雪黑的。
 他心里咒骂这帮德国佬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火急火燎地抛出控股权本来就惹人生疑,现在还固执得跟块冰一样,一些价格之外的软条件都不接受,还怎么谈?!
第111章 中外的差异
 在谈判桌上,如果遇到硬骨头,最好的方式就是别去硬啃。
 “Derik先生,如果您不愿意我方干预经营,又要我方一下子收购70%的股权,那么我方就需要提出一些要求了。”此时憋了许久的胡延德终于开口道。
 汇润科技的高管们闻言,都齐刷刷望着这位全身上下圆滚滚的保代。
 胡延德的脑袋真的很大很圆,使得每次他吃饭王暮雪都觉得他面前的碗很小,小得好似一碗满满的饭他一口就可以塞完。
 “我想Derik和Jason先生应该都知道对赌条款吧?”胡延德笑道,“一下子让我们买70%的股权可以,但是如果第一年你们的净利润增长率不能超过10%,你们二人,或者其他老股东有义务回购45%的股权。”
 王暮雪看了看王飞,她不确定这样精确的条件能否直接翻译,毕竟这个条件不是由汇润高管亲自提出的,而是出自此时作为财务顾问的胡延德。
 没想到王飞听后思考了下,竟然朝王暮雪微微点了一下头,于是王暮雪便带着一丝忐忑,将胡延德的原话翻译了过去。
 果不其然,两位德国股东听后脸刷地一下比王飞还要黑。
 别的王暮雪不清楚,但她毕竟也在沃顿商学院研究了很多海外并购案,她深刻地明白外国人对于并购谈判,最反感的两个字就是:对赌。
 要知道“对赌”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一是“对”,二是“赌”。
 所谓不是同方,才会用“对”;
 所谓没有把握,才称作“赌”;
 故对于并购双方而言,一旦提出对赌条款,就意味着两方此次合并,立场是相对的,信任是缺乏的。
 给你一年,一年净利润增长率达不到10%,赶紧自己买回45%的股权,我们只要25%。
 王暮雪估摸着如果第二年还达不到,胡延德会直接说那你们全部买回去好了,我们0。0001%都不留,对了,别忘了给我们付资金占用的利息。
 此时胡延德提出的这个对赌条件,是一般性对赌条件的加强版。
 因为若仅是一般对赌,买家都会给卖家至少三年时间,比如第一年要求净利润增长率为10%,第二年为9%,第三年为8%(以上仅是举例,也可能是三年要求的增长率持平、甚至稳步上升),如果被收购公司三年之中每年都没达到条件,或者说三年总和没达到条件,投资方才会要求企业高管无条件回购股权。
 中国企业并购,普遍都对赌,但若对赌条款没有及时完成,普遍也都不撕破脸,总而言之就是给公司三年或者五年,实在达不到,投资方再把买来的股权扔回给公司的原股东。
 只不过,很多国外企业并非这么操作。
 比如Facebook斥资190亿美元收购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有任何对赌么?
 没有。
 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只是跟WhatsApp的高管打了打电话、喝了喝咖啡,跑去远足度度假,190亿美元的交易对价就这么抛了出去。
 扎克伯格之所以如此豪爽地洒银子,是因为:
 第一、他非常肯定WhatsApp的全球用户数立马能增长至10亿(即使当时WhatsApp月活跃用户人数仅为4。5亿,但WhatsApp增长速度要快于Facebook、Instagram、Skype以及Gmail)。
 第二、扎克伯格发现在这4。5亿活跃用户当中,70%的用户几乎每天都使用该应用,这种用户依赖是任何其他应用都无法比拟的。
 第三、扎克伯格相信Whatsapp能成为同谷歌搜索、YouTube以及Facebook一样受欢迎的服务媒介。
 不仅如此,扎克伯格还邀请WhatsApp的高管进入Facebook的董事会,所谓不仅不派人管孩子,还让孩子参与父母日常生活的监督管理,此等逆天操作满满地体现了扎克伯格对于并购交易方的六个字,那就是:信任!信任!信任!
 如果用九个字形容,那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一家人!
 对于WhatsApp这款软件,王暮雪出国留学时所有外国同学都在用,什么俄罗斯、日本、德国、西班牙、墨西哥、澳大利亚的同学,只听过WhatsApp,没听过微信,也就是Wechat。
 王暮雪为了不错过小组作业和小组讨论,不得不勉强注册了个WhatsApp账号,打开一看,惊讶至极,心想这不就是一款只能发短信、建立群聊和发语音的简陋版微信么?
 除上述功能外,朋友圈、理财、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功能都没有,更别说生活缴费、提取公基金、火车票机票、电影演出赛事这些功能了。
 一款如此粗糙、如此劣质、功能简单得惨不忍睹的即时通讯软件,为什么可以有如此之高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尽管谁都不可否认它是企鹅的启蒙爸爸,企鹅研发团队一定成分上学了它,但学习小能手企鹅秉承一贯的作风,学了之后往往开发得更好。
 我们微信确实全能,确实好用,确实大多数人离开它不行,如今聊了一两年的朋友,人家一时间微信没回你,着急想打电话过去才发现,从认识到现在,居然压根没问人家手机号……
 怎么这种爆款产品一出中国市场就碰壁?!
 原因居然是……晚了一步!
 当企鹅高管每天深夜不睡觉,研究这款通讯产品的使用如何才能更称心如意时,人家WhatsApp小团队在研究如何使软件支持多国语言的使用。
 企鹅大佬想,不急,我们先得吃遍全中国,才能打到国际不是?!自家人都不买账怎可能让外国人买?!
 于是乎相同的一段时间内,企鹅就在迎合中国人的需求上精益求精,WhatsApp就在一款粗糙的小软件上默默地实现了支持全球语言的技术。
 若干个月过去后,企鹅大佬认为时机成熟,他们这产品无敌了,可以踏出国门横扫世界了!结果一出去才发现,人家国外市场已经被抢光了。
 所谓先来后到,客户粘性这种东西一旦建立,就很难被打破。
 就如同你去理发店遇到了一位不错的理发师,给你剪得又年轻又漂亮,态度还特热情,很大程度上你就会一直一直找他剪头发,尽管有人告诉你隔壁那条街有一位理发师技艺如何高超,得过什么什么大奖,你都不一定会心动。
 所以,就因为客户粘性,无论后来企鹅怎么想方设法地迎合国外当地人的需求,改良产品,别人都不太买账。
 一步错失,步步错失,机会真的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会让一款2011年后惊艳几亿人的产品,悲剧地化作只适合中国人使用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WhatsApp这款软件的创始团队初始策略是完全正确的,且他们所依托的资本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足够多的信任和尊重。
 190亿美金大致相当于1300亿人民币,就被WhatsApp这么妥妥地收入囊中,还不带任何附加的业绩对赌,这要放在国内市场,几乎不可能遇见。
 不知为何,王暮雪看着脸黑如炭的两位沉默的德国人,心里想的尽然是:不要答应!不要对赌!要有骨气!
 而也就在这时,那位财务总监Jason开了口……
第112章 估值的倍数
 “要不这样吧,如果我们这次只卖45%,你们愿意出价多少?”
 听到Jason这句话,Derik露出了诧异的神色,刚想说什么,但Jason立即做了一个让Derik不要插话的手势。
 “Jason先生的意思是,您不打算立即出售自己25%的股权了?”胡延德面色平静,但说完话后嘴角忍不住向上翘的弧度,颇有几分逼退了对手的得意之色。
 “我只是想先咨询下你们能够提供的报价。”Jason道。
 事情很明朗,德国方面为了不对赌,有妥协的迹象,而妥协的内容就是:作为即将退休的财务总监Jason,愿意延迟出售自己手中的股权,让身患癌症的Derik先将其拥有的45%的股权全部出手。
 先不论他是不是一位好的财务总监,至少刚才他的那句话,体现出他是一位好队友,他与Derik之间的情谊在王暮雪看来,一定早已超越了上下级的关系。
 王飞此时拿起了手机,又黑又粗的手指简单敲击了几下键盘,门外那个身材瘦小,戴着眼镜的朴素女生便走了进来,她的举止依然斯文谨慎。
 王暮雪看到她将一张印有表格的A4纸递给了王飞,而表格上印着的内容,从王暮雪的位置无法看清。
 “Jason先生,这是我们近段时间收集的市场上LED行业并购案例的估值倍数。”王飞笑着将A4纸直接站起递给了对面的Jason。
 企业估值,就是对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
 也许你会问,凭什么现在才能赚1个亿的企业,A股上市后身价就变成了23个亿?多出来的22个亿哪里来的?
 明明企业还是那家企业,既没有多卖出多少新产品,也没有设立更多的子公司,盈利能力更没见有什么质的飞跃,怎么平白无故就多出22个亿?
 这时行内人就会告诉你,因为上市之后,所有企业都会将自己现有的利润,乘以一个行业平均值,而这个行业平均值,被称为企业估值倍数。
 而王飞此时给Jason看的,就是若干家LED公司并购案所使用的估值倍数。
 为什么这种倍数会被发明出来呢?凭什么每家上市公司都要乘以一个倍数才能得到最后的估值呢?
 因为你说某家上市公司今年只能赚一个亿,那它就只值一个亿,它的股东会不服,会说:“明年我的公司就能赚两个亿,后年能赚三个亿,大后年还能赚十个亿……如果现在我一个亿卖给你我不就亏大了?”
 我们必须清楚,如果我们是买家,我们在购买一家公司时,买的不是这家公司现在的赚钱能力,而是这家公司未来所有年限赚钱能力的总和。
 仔细想想,这与一些父母选女婿的标准是一样的,小伙子正直勤奋,刻苦优秀,现在工资五千没关系,以后铁定破百万,女儿嘛……
 嫁!
 所以,一家公司估值倍数高,无非就是买它的人觉得,这家公司赚钱能力强,能力越强,估值倍数就越高,最后企业总价值也就越高。
 行业内称企业的这个总价值为“内在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