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之路-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怎么可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你知道什么是更高的位置么?就是设定这个火车杀人游戏的人,他们凭什么操纵我的命运?凭什么只能有两个轨道?凭什么火车上不能有刹车键?”
王暮雪说罢,蒋一帆将她搂进怀里,深吸一口气道:“我明白了,小雪,我爱你。”
第451章 博弈与合作
国庆过后的第一天,金权大厦旁边那家高端健身房的意大利老板正在落地窗边喝着午后咖啡。
窗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不经意间,老板目光锁定了一辆红色法拉利Pininfarina Sergio,见其径直停在了楼下停车场。
毕竟2000多万的车,那老板忍不住伸长脖子继续多盯了一会儿。
从驾驶座上下来的是一位白领青年男士,戴着斯文的眼镜,他直接朝大厦门口走了进来。
意大利老板又小酌了一口美式咖啡,没多想,这栋大厦共45层,办公层、商用层和食街都有,类似刚才那样的白领人士遍地都是,只不过这种高品级的辆法拉利还是有些炸眼的。
约七八分钟后,老板惊愕地瞅见那位年轻男士推门走进了自己的健身房。
还没等前台小姐姐开口,老板就已经冲到了那男士面前,非常热情道:“先生是来了解健身卡的么?”
蒋一帆点了点头,因为国庆这几天宅在家里养病,他没少被王暮雪骂:
“一帆哥你知道你为何老生病么?因为你抵抗力太差,你要去健身!专门请私教盯着你,最好是死贵死贵的那种私教!代价越大你才越愿意坚持!”
“脑子那么厉害有什么用,还不是没有八块腹肌?”
“运动其实根本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如果不动,你每天的无效时间会更多。”
“其实婚纱照,我会比较喜欢能扛我在肩上的那种姿势。”
不知道是因为八块腹肌,还是婚纱照的刺激,蒋一帆活了这么大,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健身了。
“先生你够高,肩膀也宽,肌肉练起来肯定很好看。”意大利老板用流利但不是十分标准的中文笑着说道。
“谢谢,我想先了解下你们的私教都有哪些。”蒋一帆开门见山,但态度十分礼貌。
老板眼神清亮了起来,潇洒地打了个响指,示意蒋一帆跟他走。
健身房很宽敞,前台周边是一个敞开的沙拉咖啡就餐区,而后是专门做养生健身餐的西式厨房,穿过厨房,就是各种运动器材所摆放的器械区。
有跑步机、椭圆机、划船器、楼梯机、重锤拉力器、提踵练习器还有各种小型健身器材。
整个器械区大致有一个篮球场这么大,老板指着墙上一堆教练的照片和简介,让蒋一帆自己挑。
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教练的照片蒋一帆自动忽略,所有男教练里,蒋一帆由左往右依次扫过,其中不乏全国健美冠军,而后姜俞期的照片赫然出现在蒋一帆眼前。
蒋一帆原本以为自己看错人了,但一看名字是SEVEN,他就知道肯定就是姜瑜期。
老板见蒋一帆的眼神一直停留在SEVEN处,忙介绍道:“他的客户很多都是你们这种职场男性,适合初学者,不过他很受欢迎,课有点难约。”
“有多难?”蒋一帆平静一句。
老板连忙掏出手机打开了健身房的专用APP,查着SEVEN的课表,“这两月的话,只剩下晚上10点之后的时间了。”
蒋一帆听后微微一笑,沉默了一会道:“我也刚好那时候才下班,就他吧,明晚开始。”
这次蒋一帆见到的姜俞期,穿着这家健身房教练专用的外国品牌黑色紧身运动服,左手手腕处绑着一根红带,表情没有任何波澜。
“看到是我,不惊讶么?”蒋一帆笑问道。
“昨天就看到系统排了你的名字,有什么可讶异的……”姜俞期边说边示意蒋一帆去跑步机上热身。
“你一直在这里干么?”蒋一帆边快走边问道,走的速度和坡度是姜俞期帮他跳好的模式。
“嗯。”姜俞期的回答非常简短。
以上就是第一节课两个男人题外话的所有内容,这一节课以热身、拉伸和有氧运动为主,当然还有腹肌的部分无氧训练。
姜俞期的解释是:“你没有运动史的话,一上来就练器械,很容易造成肌肉损伤,尤其是体能和腹部力量没上去,很多器械用起来姿势很容易不对。”
健身这一行当然不是蒋一帆的专业,所以姜俞期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也没提其他要求。
“我跟小雪在一起了。”下课时蒋一帆突然说道,他仔细观察着姜俞期的表情,如他所料,姜俞期脸上没有任何诧异的神色。
姜俞期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道:“你以后都是一三五么?”
“这两个月应该都是,因为暂时没有外地的项目。”
“好。”姜俞期说完就要走,蒋一帆却上前一把将他拦了住,“我的车因为前阵子撞了,行车记录仪也掉了,现在还在修车店。”
蒋一帆的那次撞车,其实撞的不是车,而是墙,原因也简单。
他累了足足五天,又发着烧,快开到一个丁字路口时完全经不住困意,失神了,看到是墙居然还错踩了油门。
不过如果不是这一撞,蒋一帆大概永远想不到他的行车记录仪被人动了手脚。
见姜俞期没接话,蒋一帆也不打算把行车记录仪上窃听器的事情抖出来,他说道:“我昨天又绕去了小雪之前住院的皮肤科,两个护士都说没借过病人手机,那我就好奇了,你当初是怎么知道小雪那个时候在医院的呢?医院是我临时定的,也没跟任何人说,她当时的手机在家里,身上除了睡衣也没戴任何配饰。”
姜俞期冷冷地看了蒋一帆一眼,只听蒋一帆继续道:“只有一种可能,我的手机也在你的掌控之内吧?你通过我的手机,定位了我们,早上听到我已经离开了,你才出现,你大概没想到我一直在医院,还很不巧地看到了你,你在她房里待了两个小时,还买了早餐。”
姜俞期沉默了一会儿,说出了一句出乎蒋一帆意外的话,“那玩意儿,你卧室里也有,书桌内角,我干的,去你家的那天,如果你不想孤立无援,应该将它转移下位置,还有小雪那里两块手表和项链里的,如果她还留着的话,你都不应该浪费。”
“这是违法的!”蒋一帆脱口一句。
姜俞期上前一步,胸口轻轻撞上了蒋一帆,眯起眼睛道:“怕的话,你就只记录你自己的生活,这不违法,不过你既然主动跟我谈这个话题,根本也没打算再跟原来一样打正面战场吧?你打得过么?”
第452章 疫情的看法
美国现在新冠确诊30万了,然后大家就说你看看这就是自由的代价。其实自由本身就是自由,是不需要给任何事物赋予代价的,美国这次搞得失控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家里开酒店的总统。
***不可能让民众恐慌,不然他们家酒店谁还去住?谁还旅游、群聚、搞party?
所以他与他的政客、媒体们鼓吹了两个月,不用戴口罩,不用担心这就是一般流感,这病到了夏天就会自己神奇的消失,美国民众也是被政府忽悠了。
如果这届总统是库默,拜恩,或者哪怕是***,美国都不会这样,毕竟你们要知道2000年也就一个***。
比起幸灾乐祸别国的疫情,大家更应该思考一下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经济病毒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全美银行统计美国有40%的人一个月无法拿出400美元的存款。
为什么?
都拿去消费了。
美国经济90%都是靠内需拉动的,美国经济又是世界第一,所以可以说美国是全球消费的火车头,现在这个火车头全是病毒,没人消费了,其他国家,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比如我国,是根本无法幸免的。
何况我国自己也因为新冠,形成了经济病毒。
所谓经济病毒,就是只要一个产业染上,其他大多行业也就联动感染。
比如这次,经济病毒首先打击的是航空航天,美国波音的股票跌得上雪我想倾家荡产买进去,比批发价格还要低。
飞机都不飞了,人们都不群聚了,各国都闭关锁国了,那么旅游业一定被重创,那些跟旅游业配套的酒店、饭店、小商场、纪念品、当地土特产店通通都得慢慢关门。
说到饭店,依靠外卖活下来的都是极端low的,中高端的基本活不下来,厨师都不是一个价格,何况如果人民宅久了,厨艺逐渐提升,买外卖的几率就少了一些,我的好些朋友原来根本不可能自己做饭,刚开始还一周都点外卖,后面发现撑不住,还是自己做了,一个月后一周也就点一两次,所以外卖行业打击也比较大。
这些饭店、商店都不开门,自然就影响了各种产品的销售,尤其是那些需要上门安装的家电行业,现在国内还行,国外不可能还让师傅上你家安装。
这样家电、家具这类行业就会重创,如果大家要知道现在美国的情况,就看看格力电器第一季度的报告,那基本就是0收入,因为空调就算在网上被人买了,也无法上门安装,小区都封着呢。
一大堆货车司机啊,师傅啊,这种领时薪的,就要没有工作。
何况不安装,客户就不签收,你就没法确认收入,看过这本书的应该都知道,所以格力的业绩惨淡到了极致,更别说它的出口业务了。
你下游不好卖,存货自然就增长,都堆在仓库,那你工厂就要减产,不然你一直生产就一直卖不出去。
工厂减产的后果就是原材料需求少,这会影响到格力电器一大堆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的业绩会受到致命打击。
格力电器是这样,苹果也是一样,现在苹果大楼都封了,门店(除了中国)也都关了,苹果手机的销量肯定骤降,那么由苹果牵头,养着的这一大堆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肯定都要喝西北风。
这就是经济病毒。
国家一直拉内需,其实医疗体系上不去,没有办法让人们一年只话21000元看全品类的病,其他全部保险公司付,人民哪里敢花钱?
何况现在房价那么贵,每个月勒紧裤带还钱都不够,哪里有大的动力消费?就算消费也全投房子。
所以你们各行各业已经开始倒了,国家也没有大规模的QE,但是如果房价跌了,老百姓就很紧张,国家也紧张,因为大伙儿的钱大部分都在房子里,房价跌多了国家就乱了,你跌个其他行业顶多也就是不消费而已。
这是对于本次新冠疫情上雪的一些个人看法,因为经济全球化,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是孤岛。
中国现在控制住了,但大家依然要小心,小心外部输入,小心本土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个情况用模型算出来要持续18个月,所以防护出门会成为一种常态。
大家可以去看看美国的一部电影《传染病》,里面拍的情况跟新冠差不多了。
大家不要觉得疫情结束是疫苗出来的那一天,并不是。
你实验室宣告疫苗研制成功,你还要去审批,还要找厂家生产,各种材料还要找,生产出来也是一批一批出来,全世界这么多人呢,谁先谁后?
权富们肯定比我们先,到时候如果疫情还是没控制住,说不定还要摇号,跟你摇车牌一样。
然后其他人就慢慢等,至少要经过四五个月的生产周期,才有可能达到你去医院,就马上有空闲的疫苗等你的情况。
在这之前你还是要做好防护,尽量躲着。
国家不可能停转,不然经济病毒下打击的人会远远大于生物病毒,很多人还不起贷款就会跳楼,现金流断裂而自杀、失踪的人不少,因为没有工作,饿久了,去街上烧杀抢掠的也不少,所以一定要消费起来,转起来,不然就真乱了。
你乱一点警察还能抓,全乱了警察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大家还是多多消费吧,哪怕每天多买一杯奶茶,也算帮了国家一丢丢忙。
另外再说回到自由的问题,其实这个话题很敏感,如果我说多了,搞不好我这本书全书被封。但是我认为一个正常的包容的国家不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限制民众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果认为重大灾难面前民众乱发言会降低整治效率,可以立法,规定极端特殊情况下人民的言论自由收回,其他时候还是可以自由的,这样多好?
为什么我对这点特别在意,因为身为作家,我想写很多东西,但是都不能写。
有些读者说我书里有情节突兀,其实不是我想突兀,是我线索都串好了,上面就说你不能这么写,就封了。然后我就要删,就要改,改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尽如人意,都会留有一些尾巴圆不回去,因为整本书的架构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我只能说当一个作家,我不仅要满足读者、满足编辑,还要满足各种wangjing~将来如果变成电视剧还要面对各种监管部门以及广电。
基本上100分的作品能出来20分都是奇迹了。
所以大家就不要抱怨中国没有《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