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造车 >

第527章

造车-第527章

小说: 造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手中一大筹码就是将准备IPO的沃尔沃汽车基石投资股权,可以跟Cevian基金、Industrivarden基金进行互换,把他们纳入战略投资者的行列。
  Cevian基金非常乐意这样做,他们左手出售AB沃尔沃的股权,然后右手买入准备IPO的沃尔沃汽车的基石股权,一进一出之间至少有数亿美金的收益。
  Industrivarden基金的投资脚步从瑞典扩展到整个欧洲,然后又从欧洲发展遍布全球,充分阐释了资本扩展的力量。它对中国市场其实并不陌生,也包含中华集团。
  通过香港这个资本自由港,Industrivarden基金其实一早就在港股购买过像中华汽车、维达纸业等中国内地的优质H股投资,并且获得不菲的收益。
  但要说服他们放弃AB沃尔沃的控制权,将瑞典工业明珠交到中国人手中,确实很不甘心。
  要知道去年即2011年,AB沃尔沃的全球营业额是367亿美金,净利润15亿美金,位列全球500强第247位,属于瑞典排名最前的工业集团。
  正是因为AB沃尔沃体量太大,属于瑞典工业的龙头,所以Industrivarden基金才不愿意将控制权交给中国人。
  “我们欢迎中华集团进入AB沃尔沃,也期待跟中国市场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但要将整个集团的控制权一并转交,我们觉得太过匆忙。虽然AB沃尔沃的营收有下降趋势,但这跟国际大环境分不开。
  相比激进的经营策略,我们更希望能平稳过渡。也就是说,你们可以先进来,但经营方面还是按照现有规则运行。”
  Cevian基金退意坚决,Industrivarden基金无力阻止,只好采取折中之策力图先稳住局面。他们不反对中华集团进入,只希望能保住自己的企业控制权。
  “先生们,我们当前讨论的并不是盈利多和少,而是企业生或者死的问题!大势所趋情况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AB沃尔沃必须抓住时机改变自己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你们可以等,但美、德、日三国的竞争对手可不会留给你们时间,最终承担一切不利后果的还是AB沃尔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实我也可以等,等上两三年时间有很大机会以更少的代价获得更多的股份。
  但我没有!
  因为我是真正希望AB沃尔沃能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工业集团,能问鼎全球第一的宝座!
  从长远来看,我们双方的目标完全一致!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在细枝末节的地方过于纠缠,而应该联合起来向前看。
  既要将AB沃尔沃推向全球第一,打败美、德、日三国竞争对手;又要抓住投资机会,用丰厚盈利来回报投资者。”
  跟Industrivarden基金最大的不同,就是韩皓首要看的是企业发展,而对方这样的基金更看中投资回报率。
  就算企业不赚一分钱,只要能提升中国工业水平,那韩皓认为并购就是值得。但如果不赚钱的话,Industrivarden基金就会及时止损抛弃股权,寻找下一个盈利目标。
  韩皓的话中意思也很明白,就是跟中华集团合作的话,Industrivarden基金不但可以入股即将IPO的沃尔沃汽车,也能伴随中华集团有效整合AB沃尔沃获得股价提升的收益。
  到底是要钱,还是要面子,就看Industrivarden基金如何选择。
  最终,在国王古斯塔夫的撮合下,Industrivarden基金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同意将投票权削减转交给中华集团,毕竟中国人确实是AB沃尔沃最好的新东家。
  不过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补偿,将手中掌握AB沃尔沃的5%股权和10%投票权,以现金加股权互换形式转给中华集团。因此一次性获得18亿美金的收益,并且还加上IPO前期沃尔沃汽车2。5%的股份(如果港交所同意AB股规则,则份额上升到4%)。
  而中华集团如愿以偿入股AB沃尔沃这个全球排名247位的500强企业,获得两大基金一同转让的13。2%股权,并拥有25。6%的投票权,成为名符其实的大股东,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
  有了沃尔沃汽车这个珠玉在前,因此消息公布后AB沃尔沃的股价随即上涨,表明大家都对中华集团入主持肯定态度。
  许多国人听到收购的消息第一念头就是中华集团不是已经收购过沃尔沃了嘛,怎么又来收购一次?后来一了解才知道此沃尔沃非彼沃尔沃,竟然还是世界500强之中的巨鳄,不由更是佩服韩皓的能耐,硬是将对方鲸吞拿下。
  远在亚洲的徐工、玉柴、中华卡车和中华客车这四大股票都随之涨停,因为它们都有产品升级往上走的巨大想象空间,让韩皓的产业帝国更加强大。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参会发言
  沃尔沃S60和中华“秦”的接连上市,又收购控制了AB沃尔沃这个巨头,让韩皓终于可以喘口气,为自己的2012年圆满划上了句号。
  不过在年末之际,一通紧急电话将他召到了首都,参加中央最高级别的经济座谈会。
  伴随中国愈发融入全球经济圈,国内经济形势也跟国外风云变化联系日趋紧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埋头拉车不看路搞好自己的事情就行。现在是躲在长颈鹿背后的大象再也藏不住肚子,中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各方关注,在立足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之外,还得抬头看路适应世界潮流变换。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了解国内经济情况,中央特意邀请了像韩皓这样的工商业巨头代表参会,集体座谈共同为国家大计献言献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重视调研是中国政府决策层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
  参加中央级别的经济座谈会,韩皓已经是轻车熟路的老面孔。
  上一次还是在次贷危机时,他就曾列席会议,并且做了重要发言:提出了要求国家出面扶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并且支持企业走出海外大胆进行并购抄底优质产业,从而缩短我们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可以说,他的建议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反馈。很快中央和地方就纷纷成立了政府产业基金对一些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攻关扶持,并且还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
  这次经济座谈会由新的国家领导核心赵国平指示召开,一共邀请了10位企业家代表,都是各自行业领域的龙头。
  身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并在国际上都赫赫有名,中华集团的掌舵者——韩皓,当然是不能缺席的代表人物。
  跟之前荣氏等红色资本家不同,韩皓代表了更能适应时代需求的企业家形象,即通过市场化手段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一己之力打造龙头企业来拉动中国工业水平提升,属于新时代的人民企业家。
  从参会发言的企业家代表身份来看,足以代表中国企业界最为顶尖的实力,在全球范围来看都具有相当强大的影响力。
  中华集团,位列全球汽车巨头销量第三位,在中国汽车市场牢牢占据第一名宝座,在全世界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毫不夸张地说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经济旗帜。
  华为公司,全球通讯行业巨头,刚超越爱立信成为世界第一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在4G技术上足以媲美国际巨头。
  福耀玻璃,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在中国、欧洲、美国都拥有生产基地,正朝着行业第一名发起冲击。
  阿里巴巴,世界最大的B2B网上交易平台,也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垄断王者,属于新兴产业之中的佼佼者。
  联想电脑,世界最大的电脑生产商,收购IBM业务后迅速国际化,击败戴尔、惠普等竞争对手如愿登顶,成为IT硬件行业的巨无霸。
  海尔电器,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商,在空调、冰箱和洗衣机领域开始在全球挤占日韩企业份额,出货量跃居全球前三位。
  格力电器,全球销量第一的空调品牌,在立足中国市场之余大跨步开始了国际化。尤其获得中华集团支持,开启了多元化的征途,有望成为家电行业新的全球巨头。
  新希望集团,中国最大的农牧业公司,也是最大的饲料生产厂商。多年耕耘农业领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产业的带头人。
  万向集团,全球汽车零部件万向节细分市场当之无愧的垄断者,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镇企业进化的典范。
  振华港机,连续10年在港口机械市场位居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突破75%,成功实现了有港口的地方就有振华港机的身影,属于细分市场之中的绝对霸主。
  十大企业家之中,论年纪的话韩皓最小,但论资历的话他可是带头大哥级别。不提首富的身份,光是十大企业家之中,直接间接跟韩皓有关系的就占到了五家。
  福耀玻璃、万向集团都是中华集团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华为公司和中华集团一起搞出了海思芯片以及鸿蒙系统;阿里巴巴和格力电器,韩皓都是其中的大股东。
  “人民企业家”这样的头衔称号落在韩皓身上,可不是动动嘴就能入围,没有真金实力的话想都不要想。
  既然是中央级别的经济座谈会,也是一次上达天听的机会,所以包括韩皓在内的参会企业家们利用如此宝贵机会,纷纷敞开心扉说真话。
  率先发言的是福耀玻璃的老总曹福旺,他刚跟随韩皓赴美投资兴建了新的汽车玻璃工厂,已经隐约有成为行业龙头老大的趋势。
  “这次赴美投资,我发现除了人工之外,国外的水电煤等都比国内便宜,在税费负担上也要少上一大截。
  当前在国内做企业负担很重,各种各样的税费折算下来比国外要多,万一将来人工继续上涨的话,我们国家的竞争优势就会消失。这样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就是产业链会向国外转移,资本向成本低的国家流动,对我们国家工业化会带来不利影响,从而极大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
  跟新闻上大谈成绩不同,座谈会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曹福旺直接就火力全开。
  “我不是为了个人和自家企业抱怨,而是代表中国企业界借此机会表露心声。如果为了私利,我大可以退休回家抱孙子,不用遭受这么多的压力。所以,我说的话都是肺腑之言,大公无私。”
  也许觉得自己一开始措施太过强硬,在国家领导面前,曹福旺还是不由多解释了两句。
  “闭门会议就是为了发现问题,从而解决它们,更好为中国经济政策出谋划策。
  曹董事长刚才的一番话,我觉得很入耳,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就是要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下面请你继续发言——”
  赵国平伸手揽过面前的话筒插话,正式打消了曹福旺以及现场所有企业家们的顾虑。
  得到赵国平的肯定,曹福旺不由底气充足,话题也更加放得开。
  “因此,我提议国家应该重视企业负担过重的情况,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帮忙企业降费减税,从而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轻装上阵,就能激发活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能走出国门跟国外对手一较高下。
  这是我发言的第一方面。”
  包括韩皓在内的所有人听完都不由暗自点头,中国企业的税负放到全球来看都是出于高水平行列。如果不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红利丰厚,高税负早就无法持续下去了。
  高速增长的局面不可能一直继续,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已经保持9。8%多年。但从全球次贷危机后,即2009年之后增长率开始下降,尤其当前2012年可能破8,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步入转型期。
  保8增长率是国家经过精密计算得出的数字,足以吸纳中国每年新增的就业人数,从而保证社会稳定,是多年的经济安全红线。
  破8表示中国经济开始刹车,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放弃固守的经济战线,稍有不慎可能迎来经济硬着陆的结局。
  “第二方面是严格控制房地产行业,大力扶持制造业。
  现在中国人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离不开房子,而中国人的财富也基本体现在房子之上。我并不眼红房地产行业的赚钱速度,只是看不惯所有资源都一股脑向房地产行业涌去,银行资金大多数都流向了房地产企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造成了挤出效应。
  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造成人工费用飞速上涨,客观上也抬高了制造业的用工成本。制造企业用工荒的一大原因就是房地产导致,他们不但拉升了劳动力成本还抢走了劳动力资源。
  国内招不到人,企业运营成本增加,老板自然会将工厂转移到境外成本低的国家,这将导致中国去工业化。
  劳动力成本太高,经济就艰难。经济艰难,问题还是在房地产。
  我们和美日欧竞争,总不能拿造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