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造车 >

第460章

造车-第460章

小说: 造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一个财务官的角度出发,我必须劝你暂时中止芯片业务,毕竟其他投资没到位,光靠你自己撬动百亿资金是一项风险巨大的事情。
  可以等待时机明朗后再推进芯片计划,现在确实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时间点。
  别忘记我们正跟福特谈判收购沃尔沃,将来这里还需要大笔资金投入。”
  韩皓虽然身家巨大,但要拿出百亿真金白银来投入芯片业,实际上也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
  好比一个人身家百万,但接近80%都是固定资产不宜变现,只有20%左右的流动资金维持运作。如果突然将10万现金抽调出去发展高风险新业务,那对资金链要求更加严格,投资失利的话容易资金断裂造成危机。
  尹庆勋明白中华集团资金链情况,芯片巨大投资稍有不慎反倒会威胁集团安危。
  “我了解你的担心,不过芯片事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地步。如果我不能给张京儒吃上定心丸,估计他又要跑了。
  以前我说过,我个人的财富跟国家未来相比算不上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大智慧。我手中还有不少股权可以抵押,可以先用这笔资金来撬动芯片第一笔投资。
  个人有苦衷,国家有难处,但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摊上谁就是谁,逃避的话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希望。
  既然时代给了我这个机会,那我本人绝不会逃避。
  不是有句诗说得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韩皓表现出坚决意志,他进军芯片业的步伐不会拖延,反而会进一步加快。
  就任昆仑半导体ceo的张京儒,很快拿到了第一笔20亿人民币的注资,这是韩皓用自己股权抵押获得的资金。另外第二笔20亿的资金将在3个月后抵达,其中有10个亿来自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此外,昆仑半导体还将兼并新加坡芯片拳头企业——特许半导体,这是一个拥有6家晶圆代工厂的大公司。由此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芯片代工企业,仅次于台积电、联电和中芯国际之后。
  没错,韩皓最终接受了新加坡方面的投资,而江州也将很快崛起一座新加坡国家工业园,打造中国半导体工业基地。
  “半年前,谁会想得到芯片代工领域会发生如此大变动!中国和新加坡联手来对抗台湾和韩国,未来战场上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不过我敢肯定,就是台积电的张中谋师兄近段时间睡不好觉,因为对岸大陆突然崛起一个新的竞争巨头。
  赶跑了中芯,没想到又来了一个昆仑,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对韩皓跟新加坡方面联合,张京儒举双手赞成。
  相当于凭空多了一个王者级别的队友,有钱有技术,还愿意主动辅助新人。
  他还有好多旧账要跟曾经的师兄张中谋好好算一算,两人之间的芯片下半场战争才刚刚吹响号角。
  次贷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异常表现终于引起政府高层的重视。
  一个涉密电话将韩皓召到了首都,邀请他参加国家级经济座谈会。
  共计32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被集中到中南海,首长要跟大家座谈,了解国民经济基层的真实情况。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老总,韩皓当然被安排了发言时间。
  步入会场,中央各大部委一把手都在,显示出这次会议分量格外重要。
  既然是反映真实情况,为国家高层对经济把脉提供依据,许多发言的企业家都将真实情况一一道出。
  “寒冬论”是主题,无论外国客商还是国内消费者都变了一张脸,大家都觉得突然之间生意就不好做了。
  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也被披露,业绩下降明显,出现销量腰斩断层。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数高负债面临倒闭的风险,带来了裁员降薪等负面效应。
  大家纷纷呼吁政府应该出手救市,至少要从国家层面给以大家信心。
  轮到自己发言,韩皓看了一下稿子,开口说道。
  “冬天,确实已经来临,但我觉得是一个暖冬。虽然寒气逼人,却依旧大有作为。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大雪冻死害虫滋润土壤,清理出新气象来年一定大丰收。
  坦率地说,跟刚才发言的各位同仁情况相比,中华集团表现还可以,增速下降但依旧保持增长态势。
  对当前经济,要用一分为二的角度观测。”
  首富发言,果然不同凡响,韩皓一说话所有人都等着他的下文。
  “保就业是我们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也是维持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前段时间,我就听到返乡潮带来失业大军的消息,因此特意委托刚成立不久中华智库的学者做了调研分析。
  一开始我也非常担心失业带来的风险,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是最先受到波及的群体,后来发现跟90年代末相比,局面显得异常稳定。
  因为国家经过村村通电、通水、通公路等建设,已经极大改变了农村落后硬件设施,让许多农民工可以在农村中暂时安置。换句话说,就是农村为我们失业大军提供了缓冲区,足以让我们国家趁此机会开展经济转型升级。”
  韩皓这番话是依据专家学者的调查结论得出,他们发现在危机之中隐含着机会。
  “国家救市很有必要,但不能搞大水漫灌,而要精准滴灌发展。要将资金引导向产业升级的企业和领域,为中国经济下一个十年打下基础。
  应该由国家出面扶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从而缩短我们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历经次贷危机,国外发达国家都面临衰退局面,正好让我们有机会追赶并超越。
  依靠技术升级带来的红利,可以让我们重新扩大生产,从而解决就业问题。
  中国经济东西发展不平衡,正好可以利用此次机会对中西部地区加大投入,以此拉平双方的差距,让返乡人才能就近解决就业问题。
  危机之中蕴含机遇,就看我们如何把握……”
  非常明显,有了智库的协助,韩皓的发言在所有人之中深度广度都是最佳,他的提议也得到现场诸多听众们频频点头。


第一百零八章 首富首善
  韩皓看得见的问题,座谈会其他人一样知晓,有资格坐在现场都属于金字塔尖的精英,只不过区别在面对纷繁复杂的选择时该如何决断。
  稳就业、保增长、谋转型,三大方向各有千秋,选择侧重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座谈会上畅所欲言火力全开,但真正落实国家救市计划却需要时间,关键在于政府手里也没钱了。
  为何中国经济gdp已经跃升全球第三,外汇储备达到2万亿美金,中央政府却拿不出救市的钱呢?
  简单来说,就是政府跟韩首富一样,挣得多但花得也多。大规模基建投资,供养庞大的财政人员以及偿还历史欠账的各种补课(建立社保养老体系、向农村再投入输血、追加国防现代化建设等),已经让政府财政支出不堪重负。现在让一向来遵循量入为出按财政预算运作的政府,拿出预算外的大笔资金救市,实属于强人所难。
  救市势在必行,不然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但如何救、救什么是一大问题。另外救市的话,政府要拿出多少资金来,这也是大家争论不休的焦点所在。
  中央政府调控宏观经济主要有两大手段,一是金融,二是财政,通过金融和财政的组合拳来保持经济增长。承担金融责任的主角就是央行,通过加减息等金融手段调解货币的市场流向。而财政方面就是财政部担当,通过税收等手段来对国民收入二次分配,并管理各级政府开支用于国家运行。简而言之,就是央行管印钱,财政部管花钱。
  没钱的话,开动印钞机不就行了嘛。
  钱可不能乱印,纸币以国家信用为保障,货币超发的话将来跟草纸没有两样,通货膨胀如影随形,曾经的金圆券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
  在没能确定具体救市策略之前,国家还是做了一些动作缓解当前市场焦虑。
  加息是不能再持续了,得先让市场缓一缓,同时降息的可能性已经在酝酿之中,以此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压力。
  另外用行政命令要求各地政府要将就业问题列为优先考虑,尽量要求企业不裁员,和扩大就业岗位数量。
  ……
  想不到奥运之年,中国经济就进入冰火两重天之地,算是真正全球化了一把,切身体会到次贷危机的破坏力。
  祸不单行的是5月初西南地区又遭遇到8级强地震的袭击,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州都能感受到震感,让恶化的经济局面雪上加霜。
  在举国悲痛悼念之余,奥运圣火的传递让全国人民更加紧密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接未知挑战。
  圣火在江州传递,正好是国家为地震死伤者举行连续三天哀悼日后恢复的首站,所有人只能抹去泪水继续前行。
  韩皓理所当然成为江州站火炬手之一,在家人陪伴注视下,他独自护送圣火跑过中华集团总部正门前的道路,后面赫然是自家品牌的护送车辆。
  在不远处道路两边,挤满了来自各地的媒体记者,他们都将韩皓作为江州之行关注的热点,因为韩首富又多了另外一顶帽子——韩首善。
  在3天前的央视赈灾晚会上,中华集团连同旗下各控股公司联合捐赠3亿人民币,同时免费将5000万的机械工程车辆运往灾区投入重建工作,另外韩皓个人额外捐赠1个亿,合计4。5个亿的捐赠额震惊了全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韩皓及中华集团都是捐赠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从首富到首善的称呼转变,只需要一晚时间。
  其实每年韩皓都会拿出部分利润注入自己的慈善基金,捐资助学扶持弱势群体,论金额投入他一早就已经把中国首善之位占据。只不过这次举国上下关注的赈灾晚会,让他的善举一夜之间天下闻而已。
  “平时我们共享祖国的荣光和骄傲,所以今晚让我们共担祖国的痛苦和灾难!”
  当主持人在台上及时采访韩皓感受时,他只说了这样的话。
  历经多年风云,韩皓早已褪去年轻激情,捐赠如此之大的金额也只不过是淡然一句。
  10年前,也是在首都,98大洪水同样给中国经济重创,韩皓彼时也在赈灾晚会上一鸣惊人。
  十年岁月悠悠,沧海变换桑田,但他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如果不是为了配合政府方面宣传的要求,韩皓其实并不想对捐赠之事过多渲染,不过念及能为灾区人民多出一份力以及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他还是点头同意了记者团采访要求。
  树立典型来宣传,是中国官方的一贯手法,虽然手段老土,但有时却挺有效。
  “我跟所有为灾区捐赠献爱心的人们一样,都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作贡献。其实我和那些拿出自己零花钱来捐赠的小学生们相比,精神觉悟都一样。
  人的能力有大小,捐多捐少,都是一片心意。10元和1亿元,在精神和爱心程度上没有区别。只要有所动作,就是好事,不应该对人吹毛求疵,也不应该对此进行道德绑架。”
  韩皓这段话若有所指,他实际上是在为另一位企业界的大佬级人物开脱。
  吉利地产风光无限,但与其并肩还有另一家被誉为地产黄埔军校的企业——万科地产。
  祸从口出,万科的老总王军磊在自己博客随口说了一句“万科捐款200万合适,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想不到却惹恼了广大网友,要知道其他地产公司纷纷慷慨解囊,万科作为龙头企业之一,净利润超过50亿为地震灾区捐款却只有200万出头,对比吉利地产的2000万很是惹眼。
  “公然和主流舆论唱反调”、“为了一己之私而搏出位”、“冷血吝啬一毛不拔的资本家”……
  各种指责接踵而至,让王军磊猝不及防。一直以来他都以积极健康的面目出现在公众之中,但此次捐款门事件,其个人形象遭遇重创岌岌可危。
  话是实话,有一定道理,但选错了时间和场合发声,那就可能是一场灾难。
  舆论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尤其在大家纷纷为灾区慷慨解囊献爱心之际,王军磊成为公然的反面靶子,已经开始对万科公司产生负面影响。普通人捐款都是百元大钞起步,而万科员工这样高收入群体却只拿10块钱表示,尤其王军磊还在网上以教导后辈的语气说话,让许多网民咽不下这口气。
  捐赠了4。5亿的韩皓声望可谓是如日中天,许多网友都自发呼吁购买中华集团旗下的产品用来支持“国产良心”。今天韩首富兼首善特意为万科的捐款门发声,可以说相当大程度减轻了公众对王军磊的愤怒和压力,避免他进一步身败名裂的危险。
  一直以来,出身军旅的王军磊个性强硬从不轻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