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造车 >

第459章

造车-第459章

小说: 造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车辆就寸步不离开到哪里!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全新形象,他们拿出了最好的产品。
  站在我左手位置这辆车头上印着中文‘汉’的轿车,是一辆纯电动汽车。而右边的这辆suv上面印着‘唐’字,是一辆搭载混合动力的新车。毫无疑问,它们代表了当今世界造车工艺的最前沿科技。
  对中国人而言,汉和唐是他们古老历史中辉煌的朝代。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这两辆具备国际一流水准的中国汽车,是否说明了远在亚洲的东方大国开启了复兴之旅?”
  国际知名媒体的一位记者在现场做出上述报道。
  圣火传递现场,除了万众瞩目的奥运圣火之外,当属搭载着中国文化的护卫车队最为引人瞩目。
  光是车头的汉字车标,就足以让人一眼认出这是来自中国的产品。
  一时之间,跟这些中国汽车合影成为当地国家居民的热衷之举,甚至还在网上成为流行时尚的象征。
  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平时中国汽车不会出现在自己生活之中,错过了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不过他们美好幻想可能很快就要破灭,因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中国汽车的踪影悄然出现在他们身边。
  利用奥运会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汽车的新征程,正式伴随圣火的传递开启。
  如果说以前中华集团只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试水,打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拥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后,韩皓打算正式向发达国家进军,主要目标就是美国和欧洲市场。
  欧洲市场已经小规模试水,在中东欧国家内部中华集团的产品已经达到年销量破5万辆的好成绩。口碑就是凭借时间建立起来,第一批出口到欧洲的新车历经3年时间,经受住消费者的严苛考验。凭借超强性价比的优势,中国汽车开始在激烈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未来几年,在欧洲大陆设立工厂的计划已经在韩皓脑海中落实,要想成为全球性车企巨头,欧洲市场至少要有一席之地。
  而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市场,中华集团一直没有涉足。要知道日韩两大亚洲汽车大国,都是在征服美国市场后才跻身全球巨头行列。韩皓非常清楚,中华集团迟早也要走上这一步。对比成熟的美国汽车消费市场,新来者要想挤进去估计难度非常之大。
  若是当时能对克莱斯勒出手的话,说不定是绝佳的好机会。不过一是美国政府未必同意,二是菲亚特已经先下手为强吞并了克莱斯勒。
  并购得来的路虎和沃尔沃,它们将作为先锋征战北美市场,后续中华和华夏两大品牌将以经济型家用车登陆入境,小规模尝试进入当地。不过到底如何打响第一枪,暂时还没有具体执行方案。
  目睹圣火采集之后,韩皓就动身飞回了江州,因为有重量级外宾指定要参观中华集团,他不得不准时赶回来陪同。
  对比香港、台湾经济增长陷入停顿,同属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经济却持续在增长,当然跟他们积极靠拢中国有关联。看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潜力,新加坡在中国大笔投资,淡马锡可是个中翘楚赚取了大笔利润。
  被誉为海外华人之光的新加坡领导人李广耀,他领导新加坡从一个弹丸岛国发展到比肩发达国家的经济体,是具有超人才能的大人物。
  曾跟中国第一、第二代领导核心亲自会面,又跟接下来的两任核心保持良好关系,可以说李广耀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之路。“先美后中,两边下注”策略,让新加坡在国际关系中如鱼得水,为自己国家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
  光从上述履历就可得知,历经多年风云后李广耀年事已高,他此次率领大批官员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有培养提携自己接班人之意。
  结束在中国首都的国事访问后,李广耀特意安排行程前往江州,说要亲自考察中华集团一趟。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加坡方面提出的要求当然在外事部门安排下很快同意,这便有了这次参观之旅。
  淡马锡入股了韩皓的投资基金,这应该算是双方联系的纽带。不过他们所占金额并不大,远没有新加坡在昆山搞的国家级工业园影响力大。这次李广耀路过昆山而不进,反倒直接来到江州说要参观中华集团,说实话韩皓也弄不清楚他的意图所在。
  李广耀率领新加坡官员浩浩荡荡抵达江州,浙海省一二把手亲自陪同,场面上要比其他外国元首到访高上半级。
  韩皓是首次跟李广耀这样的华人巨头见面,他虽然精神矍铄,但明显看出来年逾八旬的老人动作已经迟缓,需要有专人搀扶前行。
  “你好,韩皓董事长!”
  李广耀主动用中文向韩皓问好,要知道新加坡规定英文是官方用语,他的举动算是一种额外善意。
  为了照顾对方年事已高,韩皓安排了30分钟的参观路线,最主要地点还是中华汽车研究院。
  兴致勃勃看了一大圈,李广耀的思维还是非常敏锐,他着重对新能源汽车、自主芯片零部件产品以及未来智能出行方面很感兴趣。
  “现在中国有两个首富,一个是我的同辈华人李首富,另一位就是你了。虽然跟身经百战的李首富相比,你的知名度要低一些,但让我在你们之中投票我还是选择你这边。”
  返回会议室座谈,李广耀主动说起了首富的话题。
  在现场旁听的人都以为原因是韩皓更加年轻,值得长远投资。没想到,这位新加坡领导人却道出另外的说辞。
  “李首富虽然财富满天下,在华人圈中排名第一,但他却没有创造出行销世界的产品,无论是房地产、港口和能源领域,都没有做到影响全球范围。
  反倒你们中华集团的汽车,已经开始现身全球五大洲,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中国行销全球的产品。
  要知道华人经济圈的产品,真正要做到让全世界接受,现在基本没有。跟日韩这样全球闻名企业众多的国家相比,明显还落后一大截。
  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尤其你近期的所作所为,发现中华集团最有成功的可能。
  在我看来,两位首富之间,格局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难怪李广耀指名要来江州,原来他是真正看到了中华集团未来的发展潜力。
  不过他亲口道明两大首富的不同,并清楚说出原因,无形中让韩皓的声望可是增长不少。
  当年投资中国让新加坡获得超出预期的回报,现在该不会又把目标对准了中华集团了吧?
  “你的战略眼光在同龄人中无人可比,今天我亲自走访了一趟证实了这个观点。
  如果贵方不介意,我们新加坡愿意跟你们集团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可以在资金、技术领域长期合作。
  刚才我跟书记也谈过,就是有可能准备在江州兴建第二个国家级工业园,作为新加坡的未来投资之地。”
  果不其然,李广耀趁此机会提出了要跟韩皓长期合作的意向。
  要知道新加坡一向来被誉为是亚洲半导体产业重镇和桥头堡,他们将半导体列为支柱型产业已经扶持近30年。面临韩日台压力下,李广耀口中设立的新江州产业园就是打算将其半导体工业转移到中国。
  韩皓很快明白了对方的想法,就是利用大陆市场来为新加坡半导体寻找出路,而中华集团就是他们准备找好的龙头带动企业。
  如果中华集团真能将汽车行销全球的话,那对相关工业的带动作用可谓巨大,新加坡可以将自己的支柱产业共生在其中。
  简而言之,就是新加坡发现光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跟韩日台竞争,他们必须要寻找新的帮手进场。
  “有好机会合作的话,我们不会拒绝。不过具体方式如何,还得实事求是地考虑。”
  敢于拒绝股神巴菲特的韩皓,当然不会轻易松口接受新加坡方面的投资。基于对方面子考虑,韩皓给出含糊的回答。
  反倒是浙海政府方面人士在一旁跃跃欲试,要知道新加坡在昆山的工业园产值超千亿,如果能正式落户江州将带来至少数百亿的工业增加产值。
  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新加坡工业园的落地,还得看韩皓的脸色来决定。
  当然工业园也可以强行落地,但今后若没有中华集团扶持的话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可是未知数。大家都明白,这次新加坡人前来江州,就是冲着韩皓个人而来。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建设,中国身为长工为全世界打工,还是缓慢积累了不少资本。
  好比韩皓个人就不缺资金,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轻松在国内融资,有底气拒绝新加坡方面的投资。
  另外一大原因是新加坡毕竟是外国,韩皓考虑要扶持中国自己的半导体产业,而不能为别人做了嫁衣。
  不过韩皓承认,李广耀评论两大首富的一番话,让他感觉十分舒服。当然,这不会轻易动摇他的决定。


第一百零七章 高级座谈
  想不到刚婉拒了新加坡方面的投资,韩皓的芯片大业就迎头被浇了一盆冷水。
  在谋划对芯片投资百亿基金计划时,他做好自己出资60%,然后另外募集投资者认购40%的预期。当年在中华集团带领下,工商联各大企业家联手对阿里巴巴集团入股,既解决了对方的燃眉之急,又在阿里上市后获得超额回报,可谓是非常经典的投资案例。
  但这次芯片投资基金需要注资时,许多原本答应参与的企业家纷纷婉拒了入股请求,理由一是当前经济形势不好不敢越界投资;二是芯片投资风险过大,大家私下一合计觉得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反倒是吉利地产的李树富,义无反顾跟投了1个亿。他在韩皓大举清空吉利地产股份时,认真跟对方谈了一次,至少是明白了高卖低买的道理以及储备了一些过冬粮草,及时收缩战线导致日子过得还可以。
  自打跟韩皓相识以来,对方投资选择就没有失手过,李树富决定继续跟随下注。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家跟投,不过金额都大幅缩水,跟韩皓期望中40%的分担相去甚远。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现在看来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
  我们集团旗下工厂算是表现可以,据我了解省内许多做外贸出口的工厂已经给工人放长假,他们年后都没有回来上班。
  虽然我们汽车销量看上去还可以,但在大环境下行情况下,老百姓不敢消费的话,前景可不大妙。”
  集团财务官尹庆勋就融资问题特意找老板韩皓汇报。
  “国家从去年底开始不断加息打算为经济降温,没想到寒冷直接从欧美国家输入,不用我们自己降温外面已经变了天。
  继续这样加息的话,中国经济会陷入通缩前缘,大热大冷交替,普通人都受不了更别提一个国家了。”
  加息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支出增加,因为融资成本高了。尹庆勋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对金融市场动向掌握很灵敏。
  “等等——你说有许多企业都停工放假了吗?为什么我没接触到这样的消息!”
  韩皓很快抓住重点,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会影响他对大局趋势的判断。
  “一开始只是小部分企业调整,你又经常往国外跑,我们中华集团受影响不大,所以你没能及时掌握情况很正常。
  加上地方政府也不重视,后来各地情况汇总才有人发现了苗头。无论是我们省,还是南粤省,都出现了返乡潮,失业大军估计都沉积在农村之中了。”
  尹庆勋如实将自己掌握的情况跟韩皓分享,他私下也通过关系了解,许多外来工因为找不到工作又重新返乡了。
  “这可麻烦了,要是失业大潮降临的话,我们也不能幸免,更别提完成定下未来十年的目标。
  中国经济基本面我是依旧看好,但不能保证没有灰犀牛事件出现,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大幅波折。”
  一个企业的发展,除了自己努力之外,还得跟国运息息相关。若是国家动荡,它自然也难独善其身。
  韩皓非常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中华集团在未来十年后要成为国际巨头,首要条件就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能成为源源不断提供现金流的大后方根据地。
  “因此那些承诺投资的企业家们打退堂鼓也可以理解,他们必须要保证自己先活下去,再跟你来考虑国家工业前途的问题。
  实际上,芯片投资的风险确实非常高,基本上是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的境地。要不然新加坡方面也不会着急想把芯片业转移到中国,他们肯定感受到未来竞争的不确定性,打算把原有的支柱产业出手。
  从一个财务官的角度出发,我必须劝你暂时中止芯片业务,毕竟其他投资没到位,光靠你自己撬动百亿资金是一项风险巨大的事情。
  可以等待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