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汽作为国内曾经盈利最佳的汽车集团,依靠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大王牌就足以让自己活得非常潇洒,单车净利润一贯来最高。依靠成功的合资经营,上汽集团就取得60分的基础分。
跟一汽不同,上汽几乎没有商用车业务,因此才会迫不及待到韩国并购双龙,开启自己的商用车征途。尽管并购双龙难以消化,一直跟韩国工会以及管理层斗个不停,但至少上汽是中国首家实现跨国并购外国汽车品牌的企业。光是这一点,就能够打上10分的奖励。
另外上汽还在跟南汽的争夺中,抢下罗孚汽车的优质资产,开始洋为中用打造自己的荣威自主品牌。虽然荣威还在秘密研发当中,但并购罗孚资产增强实力可以再加上5分水准。
跟一汽相比,上汽要显得更加有进取心,通用泛亚研发中心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向往的平台,后来成立的上汽大众技术中心也是合资品牌开启本土化的桥头堡。光是这两大合资品牌的中国研发中心,就足以让上汽再增加5分的优势。
因此,上汽在韩皓心中要比一汽分数更高,80分水平说明他们是对中华集团威胁最大的自主企业。
依照类似标准,二汽即东风集团在跟日产集团整体合资后,拥有了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悦达起亚合资品牌,达到了60分及格线。
东风集团在商用车领域,跟一汽实力不相上下,跟康明斯合资发动机后,有一条龙的卡车生产线,可以独立制造整辆卡车,获得10分的加分。
不过在自主品牌领域,东风除了东风卡车拿得出手外,在乘用车领域没有作为,自主品牌为零。
本来东风汽车应该只有70分标准,但去年在香港完成了集团整体上市任务,又把总部从大山变迁到城市,东风集团开始一步步走出困境,再获得奖励3分。
因此,东风集团的整体评分为73分,落后于上汽和一汽,但跟一汽相差不大。
以上就是国内三大汽车集团获得的综合评分,他们分数徘徊在70—80分区间,跟中华集团92分的高分有不少的差距。
光是中华集团自主研发的CVT自动变速器,就足以让三大汽车集团汗颜,这是他们现在无法触及的领域。
在上汽等合资巨头公司利润还要分给外方一半背景下,中华集团基本能独占全部利润用于再投入,高达156亿的净利润是三大三小汽车集团归属中方利润的总和还不止。
汽车被国家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每1块钱的汽车产值对上游拉动将近7毛钱,对下游大概是拉动3到5毛钱,1块钱的汽车投入额外还有6毛钱的其他社会经济价值的产生。
从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看,汽车行业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消耗系数为:第一产业(农业)为0。05,第二产业(工业)为2。55,第三产业(服务业)为0。37。
简而言之就是汽车业每投入1块钱就能整体给社会带来3块钱的产出。
比照中华集团约1500亿的销售收入,带动整体经济产值高达4500亿人民币。要知道浙海省2005年GDP金额为1。48万亿,而中华集团的收入金额就超过全省GDP的10%。按照拉动经济产值计算,中华集团至少能影响浙海省20%的GDP份额。
2005年中国制造业500强名单里,中华集团以1520亿收入屈居第二,排在前面的是举全国之力建造起来的宝钢集团,他们收入是1617亿,第三名是1252亿收入的一汽集团。
按照中华集团增长率50%计算,明年就能大概率超越增长率在10%的宝钢集团,正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领袖。
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但如果不努力的话肯定没有回报,中华集团经过十来年的努力,现在终于获得了超出预期的高额回报,各项数据都远超国内竞争对手。
亮眼的数据让中华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股价继续大幅攀升,中华汽车和华夏汽车两大平台市值分别突破了700亿和850亿,韩皓的整体身家也成功破千亿,蝉联中国首富不成问题。
第二十二章 学习榜样
中华集团在国内汽车界获得成功,自然成为其他车企的学习对象,其中学得最像的就是奇瑞汽车。
这个跟中华集团几乎同步成立的汽车企业,凭借当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迅速成长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一面红旗,获得诸多积极评价。
在中华集团集中力量先搞发动机再搞自动变速器的思路下,奇瑞也邯郸学步,先后成立了发动机和CVT变速器的项目攻关小组,甚至在自主车型研发上也跟随中华集团步伐尝试摆脱模仿痕迹,组织力量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车型。
就连“中华之夜”这般的产品发布会,也一股脑学了过来,开启“奇瑞之夜”的模式。
中华集团要走国际化,学习的对象是韩国现代起亚集团,而奇瑞汽车为了能在国内竞争中站稳脚跟,学习的对象却是中华集团。一内一外殊途同归,这在一定程度说明了后发优势的存在,跟着成功的典型过河,可以取得更快发展捷径。
在2006年初的“奇瑞之夜”上,奇瑞汽车公布了他们最新研发的成果——ACTECO发动机。该款发动机是在AVL的帮忙下研发而成,首款样机为1。6L排量,最大功率80KW,号称百公里加速13秒成绩。
之前奇瑞一直使用福特淘汰下来的1。6L发动机,以及向沈航三菱购买2。0L发动机,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主打发动机,ACTECO号称从0。8L—4L全系标配研发,当前率先推出1。6L机型装配在新旗云身上。
奇瑞风云和旗云两兄弟定位太过接近,于是该公司管理层把两者合二为一,统称为新旗云。至于风云品牌这个为奇瑞打江山的元老被封存,这样的操作让一直关注奇瑞发展的韩皓看不清楚。论知名度风云比旗云更大,也更受消费者欢迎,但最终胜出的却是旗云,奇瑞内部管理水平值得商榷。
另外奇瑞还公布了号称用10亿元打造的A5车型,这是奇瑞首款正向研发的车型,其刚亮相就获得业内高度关注。
A5样车搭载ACTECO第二款量产发动机2。0L的版本,奇瑞内部称其为A520。将来还会推出1。6L版本,称呼变成了A516。
实际上A5是借鉴了第七代三菱蓝瑟的底盘,车身内饰属于自主设计,是由一帮从日产汽车学习归来的设计师联合完成。
跟中华集团当初设计“秦”一样,高技术难度的底盘找个模板照搬过来先,奇瑞的前进之路果然吸取了中华集团不少经验。
不过A5一亮相,别扭的屁股让许多人感觉不好看,因为原本设计是两厢半车型,后来为符合国内市场需求改成了三厢版本,导致整体显得不协调。
中华集团给同行的压力过大,必须拿出与之相抗衡的竞品,奇瑞A5稍欠打磨就被催着上马,以求能抢到市场红利。
奇瑞第二任老总尹跃飞意气风发出席“奇瑞之夜”现场,并且公布了被他寄予厚望的A520售价。
“起步价是8。8888万元!”
光从配置上,A520属于低价上市的表现,它对标的主要对手就是中华“秦”。
用2。0L自主发动机来对打中华集团的1。8L,而且整车售价上还有低于对方一头,尹跃飞觉得A520将会是中华“秦”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每个月“秦”都能卖掉2万辆以上,这让同为自主品牌的奇瑞汽车很是羡慕,恨不得早日生产出替代品来证明自己实力。
不过韩皓却并未把A520放在眼里,因为跟第三代中华“秦”相比,对手的设计理念还停留在上世纪水平,外观跟漂亮的“秦”无法相提并论。要知道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外形要求很高,长得不符合大众审美的产品将被一票否决。而且,奇瑞汽车的稳定性还未达到主流标准,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可不是一句戏言。A520跟建立良好的口碑的“秦”相比,还有不少路来拼命追赶。
经过多年时间在国内汽车市场摸爬滚打,中华集团总结了畅销产品的三大要素:外观漂亮、稳定性好以及价格便宜。只要做到这三点,不愁产品不被市场热捧。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
虽然奇瑞还未能真正给中华集团带来麻烦,但自主发动机和自主正向研发车型的落地,证明奇瑞汽车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跟一汽等国企巨头相比,奇瑞的进取心更加强烈,假以时日他们可能会给业界带来更大的惊喜。
当奇瑞公布自己的新发动机时,在遥远的欧洲,大众集团也公布了自己的第二代涡轮增压发动机——EA888。
EA888用来替代EA113发动机,采用了缸内直喷、涡轮增压与可变气门正时等最新技术,油耗更低但动力输出更加强劲。可以说,EA888是当前全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同时集成在一台发动机上,创造了新的历史。
在技术上,当美系汽车陷入停滞,日系汽车日趋保守,韩系汽车仍在追赶,代表欧系的大众集团开始显示出激进的一面,大举把许多前缘技术应用在汽车身上。
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以及平台模块化生产等概念,都是是大众集团第一个试用量产,他们充当了技术领先者的角色。
这款全球最先进的发动机——EA888,率先搭载在奥迪旗下明星车型A4身上。作为研发EA888的主力功臣,大众集团旗下奥迪汽车的工程师为EA888贡献大部分成果,自然新产品要用在自己的品牌明星之上。
搭载EA888发动机的奥迪A4显示出强劲的性能,一举拉开了跟同级别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
就在大众集团宣布EA888正式上市同时,两辆更换了全新心脏的奥迪A4被运上了飞机,直接飞抵遥远的中国江州。中华集团早就盯紧大众的动向,一有动静就赶紧下手,把急需的样品想尽办法从欧洲运回中国。
跟积极进取的大众集团一样,中华集团也把下一代发动机技术放在了涡轮直喷领域上面,在自吸发动机被各大巨头广泛使用普及之时,中国人打算在涡轮发动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追赶的目标。
但是从零开始的探索实在太过艰难,没有太多涡轮增压技术储备的中华集团,在面对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两大技术叠加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因此,这次从欧洲第一时间把大众EA888带回来拆解,就是准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
在全球汽车巨头中,只有大众集团孤注一掷开启了涡轮发动机的不归路,他们开始把其应用到旗下各款车型产品。其他汽车巨头都在冷眼旁观,只有来自中国的中华集团开始跟进,打算跨越式发展跳过自吸阶段直接进入涡轮发动机领域。
在自然吸气发动机领域,中国人落后得太多,因此韩皓决定战略性放弃这个领域,直接跳入下一个跑道来竞争。
大众为何孜孜不倦要采用新技术,就是为了通过技术创新脱颖而出来争夺全球第一的宝座。“全球第一”这个皇冠已经被美国通用汽车戴得太久,现在以通用为代表的美系车势力在摇摇欲坠,德国人看到了追赶的希望。就算日系老大丰田更可能捷足先登,但大众依旧没有放弃成为全球第一的梦想。
作为中华研究院的涡轮增压团队领头人,薛建斌从美国回来后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发新一代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当初他豪言2年时间上马中国自主涡轮发动机,没想到技术难关逐个接踵而来,用了整整5年时间才把涡轮这块基础弄明白,但承诺可以量产的自主产品还未面世。
“我觉得嘛,也没太大压力,集团方面给了我们足够的资源来打这一仗,成功就在不远处对我们招手了。”
连续5年投入不见产出,这让涡轮增压团队身上压力倍增,作为领头人的薛建斌嘴巴虽然倔强,但不满四十岁的他已经小半头白发还是出卖了其真实境遇。
韩皓确实没有给他们过多压力,他明白这种前沿性技术研发需要时间和耐心,以及大量的资源投入。从CVT研发过程就能得知,平时每一点进步都是最终成功的积累,一旦技术获得突破,那么收益将是不可估量的巨大。
“中华集团给了我难以想象的平台,这样独当一面的机遇是我在美国不可能享受的待遇。我承认回国前对涡轮增压技术过于乐观,但现在我和我的团队已经调整的认知,时刻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
当得知大众EA888终于量产,薛建斌亲自到机场迎接搭载全新心脏的欧洲版本A4归来。
有学习榜样比自己无头绪要好,从EA888身上,薛建斌觉得可以找到一把打开自主涡轮直喷发动机的钥匙。
当2。0T的EA888发动机被安装到研究院发动机台架上一测试,其爆发出来的强劲动力真是镇住了一帮中国工程师。
该发动机最大功率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