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秀夫眼睛一亮,“陛下的意思?”
“朕只是觉得刘将军好象还是有点本事的,说不定他能给朝廷再弄个水军出来。”东一听有门,立马鼓动说。
陆夫子想了想,觉得现在朝廷真正自己掌握的兵力的确不足,陛下的想法如果行的话,还真的是可以增加朝廷的实力。再说像刘师勇这样硕果仅存的旧将,不用也的确可惜了,于是他说道:“嗯,臣以为可行。”
东打蛇随棍上:“那朕回头让他去见您”。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吉安通禀:“刘师勇将军前来觐见陛下。”东立刻让他把刘师勇请了进来。
刘师勇昨天听了东的最后两句话,真的是楞住了,这并不是说陛下的见解就有多高明。因为作为一个水军将领,在见识了大海的波涛汹涌后,作为一种习惯,他不是没有考虑过海上作战和江河作战的区别。
我们要知道,古今中外的很多名将,其实都是武痴。名将粟峪在进城的时候,非常注意房屋建筑,他并不是关心它的建筑式样,而是作为一种习惯,他注意的是它的地形位置,由此想到的是在这个地方应该如何进行火力配置。说是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反之,爱一行的才会干一行,您说是不是?
真正使刘师勇吃惊的是,陛下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解,看来朝廷还不是没有希望,这让他的心热了起来。人就是这样,一旦思想有了寄托,立马状态就不一样。这个颓废的大哥奇迹般的jing神好起来了,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赶到府衙,哦,现在是皇帝的行宫所在,等待觐见陛下。
君臣见礼过后,东也不废话,直接就将昨ri和陆秀夫商议的结果告诉了他。刘师勇大喜过望,立马保证为朝廷好好整军。随后,东又以向他讨教军队训练的名义和他聊了一会,但真正的目的,是暗示他兵不要多要jing。一群羊和一头狮子该选谁,这在后世有点军事常识的都知道。
其实东过虑了,作为一个军中宿将,这种jing兵思想刘师勇根本就不缺。反而作为一个官场上的老手,刘师勇替他想的比他自己还多。凭着对行朝境况的了解,他知道目前行朝根本无法养活庞大的军队,就是它自己的给养也时时需要地方大户和豪强的捐助。同时,行朝有这么多民团,一旦大张旗鼓,很容易引起一场大的风波。因此他的理解就多了一条:不要招摇。
但就在要结束这个闲聊的时候,东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他问起了采石矶之战。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初,金帝完颜亮亲率主力17万人南征,试图一举灭亡宋庭。由于宋担任淮西防务的建康都统制王权闻风而逃,致使金军轻易渡过淮河直逼长江北岸,宋军败退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而此时接替王权负责江防的诸军统制李显忠尚未到任,江防部队因此无人指挥,士气低落,一片混乱,长江天堑危在旦夕。
十一月初六,宋廷前来犒师的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见军无主帅,情况危急,便挺身而出,主动担任江防指挥,他召集统制张振、王琪、时俊、戴皋、盛新等人聚议,动员和组织部队抵御金军进攻。当时,宋军江防部队仅有集结后的王权余部一万八千人,只及金军的十分之一。
十一月初八,双方在采石进行了一场大战。虞允文以水军为主力,凭借水战长技,水陆结合,力克金军,取得采石大捷,保卫了长江防线,使得宋室转危为安。
就在此次大战中,宋军使用了装备在水师舰船上的“新式”武器“霹雳炮”。史载:“舟中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逐大败之”。
刘师勇发现陛下的眼中露出狂热的目光,他很奇怪。看到他询问的眼神,东尴尬地掩饰了一下:“朕……朕是为我大宋的军威所激动”。
停了停,他又说到:“刘将军,回头你派两个人到朕这里来,也好为我经常讲讲这些事情,可以吗?”
东没有在意刘师勇走的时候有点疑惑的眼神,他努力地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应该说“霹雳炮”还不是他在意的东西,他更看重的是在宋《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中记载一种爆炸xing火器。这种火器是用粗约一寸半的竹管,外面以火药和碎瓷片、铁片等包裹起来,制成球形。在球的两头各留出约一寸长的管头,以便用一头作手持把柄,另一头装引火药和药捻。施放时它的爆炸声如霹雳,又像火球在翻滚,所以称作“霹雳火球”。而爆炸时,它she出的碎片可以杀伤敌人,与后世的预制破片手雷作用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手雷。
手榴弹啊,步兵的利器,多好的东东,怎么能不弄呢。东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急速地在屋里来回走了几圈。
转过身来,他对着有点奇怪的苏刘义又说到:“苏将军,你能不能选一些可靠的人来陪朕玩玩呢?”
陆夫子做事就是认真,昨天和陛下谈过后,他立刻就找来赵与珞一起商议了一下,决定将谢明、谢富兄弟俩的义勇交给刘师勇编练,成为朝廷的正式军队。谢明、谢富当然也大喜过望。
但当陆秀夫总算在百忙之中再次抽空给小皇帝上课时,他的课又上了个不七不八,因为他的“好学生”再次兴致勃勃地和他大谈起采石之战来。陆秀夫苦笑了一下,他知道这肯定是刘师勇告诉陛下的。
孩子总是好奇而又容易兴奋的,皇帝陛下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也许在思想上开始有些成熟,还有点迫不及待,这可要不得。
“陛下将来是要统御万方的,所以应该多了解些圣人治国的道理,而不应该沉迷在这些细末微节当中。”他温言说道。
东头上的黑线肯定又多了不少,他诺诺地说道:“老师,朕是想啊,按照刘将军所说,哪个,哪个霹雳炮要是我们能好好做出来,对付鞑子应该是不错的啊。”
陆秀夫并不是一个愚笨之人,但他的身上有着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通病,那就是对科技的忽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即使是在后人高度称颂,科技、文明发达的宋代,科技著作的数量说它可怜也一点不为过。但不管怎样,在眼前这种困难的时机,任何一种新的东西出来,只要它能对付北兵,这对士气和信心的鼓舞作用他还是知道的,于是他问陛下的意思如何。
“朕觉得是不是弄几个工匠给刘将军去试一试?反正朝廷也没有什么损失。”东笑咪咪的撺掇道。
陆秀夫笑了,他觉得这很可能是刘师勇的要求,也就是通过以往的战例,想找出对付北元的方法。这到也没什么不好,只是为什么不直接找他呢?这个刘师勇啊!
想了想后,他说:“那我明天给他调派几个工匠,陛下看好吗?”
东大喜过望,咧着嘴称:“谢谢老师,您让他们直接到朕这里来就行了。”他可是知道的,历史上陆夫子是行朝后期真正的中坚,史称其“外筹军旅,内调工役。”你办这些事,还就要通过他。
只是陆秀夫后面的那句话让他的脸苦了下来,因为老夫子“和蔼”地又说道:“那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吧。”
老师,改天行不?东痛不yu生。
西南有点忐忑不安,不知道写的到底如何?好像不怎么样。
………………………………
第七章 陛下爱玩
( )刘师勇给东派来了两个他的亲兵,他们都是他的族人,一个叫刘尚文,另一个叫刘尚武。// 高速更新//但他们去了才一天,尚武就回来了,说是陛下想见他。等他一头雾水赶到了陛下那,君臣刚见完礼,太监吉安又通禀陆秀夫派来的人到了。只见陛下大喜,连说:“快请,快请。”却见到进来的是几个工匠。
哪几个工匠也不知所措,连连给东叩首,对他们来说,这见到皇上可能也是一辈子第一次。但东却很在意,开玩笑,什么是工匠?在古代那就是高级技工,顶级人才。即使到二十一世纪,这高级技工的工资可也是比许多白领都要高的多了。
东异常客气地请他们坐下,那几个工匠是死活都不敢,搞的东也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让了一步,请他们站着说话。
东开始连写带画地和那些工匠们讲起来。刘师勇听了陛下的意思,开始觉得陛下小题大做了,不就是做几个“霹雳炮”吗,用的着和那些工匠那么客气?但听着听着,他感觉不对了,陛下说的怎么像是别的东西,嗯,那应该是“霹雳火球”。如果按照陛下说的做,他的直觉告诉他,那东西威力比以前要大多了。
果然,那几个工匠互相看了看,然后其中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开口说到:“陛下所说的好象是‘霹雳火球’,这东西不难造,以前在军械监小民造过,不过好象和陛下讲的有点区别。”
东大喜,我靠,整到宝了:“没事,没事,只要造出来就行,不好的话咱们可以再改。”东相信这些人肯定能整出来,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是伟大地。
随后他又询问了一下他们以前都制作过哪些军械,结果使他惊喜的是,哪个年纪比较大的、姓许的工匠偶然提到了以前他还造过“突火枪”。
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宋军发明了一种管状火器。它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在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she出,这是世界第一种发she子弹的步枪,当时叫做“突火枪”。但因为其枪管为竹管,在she击了大约四到五次之后,枪管末段的竹质就会因为火药爆炸时的灼烧而变得十分脆弱,摔在地上就会折断,更有甚者,she击的时候会因为膛压过高干脆炸膛,另外它的she程也只有5--10米,所以后来就基本放弃了。
东的手不可抑制的抖了,这啥,这就是枪炮的前身啊。当年他偶然看到这记录时,他就奇怪,只要把竹管换成铁管铜管,这不就是枪炮吗?就这么一步,历史还会是原样吗?他说话也带了颤音:“许师傅,你现在,还能造这东西吗?”激动啊。
“小老儿不敢,这不是很难,”许老汉诺诺的说道。他觉得陛下的眼睛突然很亮,有点刺眼。
东定了定神,让老人画了一个略图。然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指着那图说到:“老人家您看,要是我们把竹筒改为铁筒,筒身造长点,多装点药,它是不是就更结实了,打的更远了呢?”
那许老汉眼神一亮:“官家圣明。”
东兴奋啊,哈哈,菜来了,上吧。
就在东偷偷摸摸地搞小动作的时候,行朝上下再度就未来的去向进行了商议。
在朝会上,大臣们还是分成了两派,以文官为主的那派仍然坚持赴占城。在琼州的这段ri子大家也看到了,整个岛上只有一万多户,不足十万人口,除了琼山县城稍微有点样子,其他地方荒芜人烟,岛上的出产,即使是粮食也无法满足行朝的需要,待在这地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有到占城尚可有转机。
可是反对的人也说了,陈宜中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过来,派去联络他的人也没有消息,你们怎么知道别人愿不愿意呢?
而武官们,主要是招抚翟国秀、团练使刘浚、王道夫、周文英、陈宝等人则坚决主张回沿海,他们可不愿意留在这穷山恶水的地方。他们的理由也同样充分:风雨难测,海上行船风险太大,诸位不见陛下都不得不在这鬼地方养病吗?此外,行朝的给养已经不足了,再不回去,怕不久兄弟们就要饿肚子了。
在这种情况下,陆秀夫、张世杰二人可以想见是如何的为难。但实际情况也是粮食难以支撑行朝庞大的消耗,如果不能得到补充,那眼下这十几万人的朝廷最后武力肯定也要散了。在经过了双方退让之后,朝议决定先找机会回广南西路。为此,先派斥候探察沿海情况,再定进军的方略。
不管陆秀夫和张世杰为此如何谋划,他们的皇帝陛下却在做“好玩”的事情。
苏刘义由于负责陛下的宿卫,所以并没有参加此次朝会,但他最近很忙,因为陛下很给他找了点事。
按照陛下的要求,他从殿前侍卫当中挑选了十六个忠心可靠的人,再加上刘尚文和刘尚武两人组成了一个小队,告诉他们陪陛下“玩玩”。可以看出来陛下对他挑的人很满意,只是怎么玩,却让他大跌眼睛。
开始的第一天,陛下说了,ri子过的有点闷,早上要起来活动活动身体,要这些人陪他跑步,他们这些人就跟在陛下的身后,在院子里面围着庭院开始慢跑。跑了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