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寒堂梦回 >

第2章

寒堂梦回-第2章

小说: 寒堂梦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祈安…… 
叶祈安…… 
叶飞清寰送宁静,花落无声祈平安。 
真是好名字呢…… 
凌凤丘起身来到屋外。 
院子里的梨树有了些微的花苞,枝叶却还显得青嫩,被早春的风一吹,便轻轻的摇动。 
他向来比较喜欢梨花,觉得那满目的雪白,灿烂却又不染凡尘。所以才在这京城的宅邸之中,也命人种上了一院的梨树。 
等到四月花开的时候,会是灿若云霞的景象吧? 
那时,如果能和那位有着黑亮双眼的人在这树下畅谈对酌,也许是不错的主意呢? 
想到这里,凌凤丘不禁嘿嘿的笑了起来。 
虽然那笑容让旁边的小顺寒澈澈的打了个冷颤,然后拍拍主子的肩膀,发着抖说道:“那个……世子,您笑的……好白痴啊……” 
哗啦啦~~~~ 
凌凤丘脑海里美丽的画面顿时碎成了一片一片。 
于是尴尬的干咳了一声,拎着小顺就往外走。 
“天气很好,我们去街上溜达溜达吧!哈哈哈哈……” 
干笑声逐渐远去…… 


就在凌凤丘百无聊赖的逛着大街的时候,云来客栈内院的客房里,叶祈安和林秉哲正恭恭敬敬的伺候在房门外。 
云来客栈是京城最大的客栈,向来以注重客人隐私著名,尤其是在内院,厢房与厢房之间都隔着一个一个的小院子,以确保住在里面的客人能有足够的宁静,不会被外人所打扰。 
荆鹤鸣自半月前才搬到这里,之后就几乎不见外人。 
除了龙聿。 
此时,房间内,桌上是两杯热茶,上好的君山银针,碧绿的茶芽竖立悬于杯中,上下浮沉。 
“荆先生,这是清前的茶,你若喝着可口,我叫祈安再给你送些来。”龙聿一扫昨晚的傲慢之色,反倒是一脸的谦恭,对面前的人道。 
被称作“荆先生”的人,是位淡定儒雅的中年书生,文质彬彬,斯文和气。 
自半月前无意中结识了之后,龙聿一直以“先生”称之,敬而为师。 
而荆鹤鸣也毫不藏私,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在这僻静的一处,和这位小朋友谈天说地、纵横古今。 
以及……当前的局势…… 
屋内,荆先生侃侃而谈。 
屋外,叶祈安和林秉哲也循往日的模样,在屋外候着。 
他们知道里面的人在说什么,也知道,每天主子偷偷的溜出来的目的。 
少年凌云志,欲展天地间。 
但是此时叶祈安的心思却没有在屋内的两人身上。 
他现在想着的,是昨晚一面之缘的那个人。 
在听到那个人说出自己名字的一刻,叶祈安就明白了面前的人是谁。 
凌凤丘,凌安王世子。 
虽然在京城挂着的是个闲差,但是他的父亲──凌安王,却是当年因建国有功,故封为藩王,虽然不再沙场征战,但是封地内的兵力,以及他原来的旧部,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或许…… 
“祈安。” 
思绪忽然被人打断,叶祈安抬头一看,原来林秉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踱到了自己身边,正挠着鼻子一脸无聊状。 
“你说这荆先生到底是什么人物?主子每天都要偷偷跑出来和他会面?” 
祈安看了他一眼,耸耸肩,做了个不知道的表情。 
林秉哲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又慢慢的踱到另一边去了。 
叶祈安把头调过来看向屋内。 
就他所知,荆先生本有进士功名在身,但是却不屑为官,四海云游倒是乐得逍遥。自月前来到京城,后就与龙聿结识,流连至今。 
当龙聿没法子前来的时候,一切音信就都靠叶祈安来传达。 
所以,相比较来说,他才是和荆先生打交道打的最多的人。 
记得那天,他奉了龙聿的命令送来清前的君山银针茶叶,荆先生却忽然叫住了他,并给了自己一本手写的书,然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下有才,上位者可事半功倍。” 
祈安疑惑的接受了那本书,但是同时也开始怀疑,荆先生是不是已经猜到了龙聿的身份?否则为何会这样说? 
但是现在也无暇顾忌这些,龙聿每次只能偷偷出来两个时辰,要是超过时限,就有被发现的危险,到时候,自己和秉哲的脑袋可就有点悬了。 
而现在,时间已经快到了。 
于是照往常一样轻轻的敲了三下门。 
片刻之后,房门应声而开,龙聿抱拳向荆先生辞行,转身离开。 
荆先生也客气的微微鞠了一躬,在抬起头的时候,眼睛有意无意的看了旁边的叶祈安一眼,然后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祈安连忙也回了一礼。 
他明白为什么荆先生会冲自己点那一下头,也知道荆先生那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但是,对于荆先生的期望,他觉得自己似乎没有那个能力能够达到。 
“祈安?”龙聿此时已经走到了院门,见祈安还没有像往常一样跟上来,于是回头疑惑的唤了一声。 
祈安连忙小步跟了上去。 
荆鹤鸣见他们已经走的不见了人影,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抬头看看还算晴朗的天空,像是自言自语似的,道:“这天……怕是要变了……” 


从云来客栈出来,龙聿三人就坐上早就备好的马车,车夫一甩鞭子,向城中心的方向驾去。 
那是皇宫的方向。 
来到一处静僻的院门前,守门的人就像是没有看见似一般,任凭马车长驱直入。 
等马车一停稳,三个人就急急忙忙的跳了下来,三步并作两步的冲到了院子后面。 
“主子别急,还有时间呢。”林秉哲一边跑一边对前面的龙聿道。 
“能不急吗?他们马上就要来了,要是发现了我有什么异样,一状告到母后面前,不是让母后担心吗?”龙聿跑的最快,同时嘴里也没闲着。 
一个拐弯,他砰的一声推开房门,里面早已等候多时的侍女和太监,立刻围了上来,一个给龙聿脱下身上的衣服,其它人马上拿上来一件明黄|色的袍子给他换上。 
迅速的收拾妥当,龙聿便从这个房间的一扇偏门进去,经过一条阴暗的小巷,来到御书房中。 
林秉哲和叶祈安一直随侍在侧。 
刚在书桌前坐定,门外便传来小太监的通报声:“回皇上:吴太傅有急事要叩见皇上,在外候旨。” 
龙聿嗯了一声。 
只听得门外脚步之声越来越近,吴志伟走进书房,说道:“臣吴志伟叩见皇上!”,随后跪下行礼。 
原来龙聿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天子────明宏帝江隆聿。 
他见吴志伟跪下磕头行礼,便淡淡的回了一句:“罢了!” 
吴志伟应声站了起来,说道:“回皇上,城东郊外方圆三十里的居民,已经全数迁走,只待皇上正式下旨,定下春猎的日子。” 
江隆聿闻言微微皱了皱眉,道:“就为了春猎,何苦劳民伤财?而且本来就有皇家园林可供狩猎,为什么还要再动东郊民宅?大兴土木?”言下大有不忍之意。 
吴志伟却很不以为然,道:“皇上此言差亦,我朝以武功得天下,当年先帝东征西战,所向披靡,打下了这个大好的江山,如今四海升平,咱们也不能忘了根本才是,春猎是万万不可轻忽的。” 
听他一路说来,江隆聿不为人察觉的咬了咬牙,而同时,站在他两侧的叶祈安和林秉哲,也悄悄的对看了一眼。 
“……所以臣斗胆,下令御营官兵将方圆三十里内所有住户都通通迁走,并派兵驻扎,以防有不轨之人对皇上不利。” 
江隆聿听到“御营官兵”的时候,不由得眉头一皱,但是没有说话,等吴志伟说完,方才再次开口:“话虽如此,但是强行将他们从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上迁走,朕也于心不忍。” 
他停了一下,又继续道:“吴太傅,多给这些住户银子,妥善安置住处,别说朝廷亏待了他们。” 
听了江隆聿的话,吴志伟脸上闪过一丝讥讽之色,但是转瞬即逝,道:“皇上宅心仁厚,此乃万民之福!臣告退!”随后行礼退出了书房。 
听得脚步声越来越远,江隆聿才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冷冷的道:“这厮,当真是越来越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他此时的脸色十分难看,像是笼了一层寒霜,一双眸子也微微眯了起来,眼神冰冷,隐隐含有杀意。 
御书房里顿时一片沉默,祈安二人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皇帝的脸色。 
江隆聿一直阴沉着脸,再不发一语,也没有翻看桌上的奏章,只以手支颌,想着自己的心事。 
先帝遗诏四位大臣辅政,近年来,他虽然已经开始亲政,但是,朝政大权,其实还是握在辅政的手里,尤其是吴志伟,仗着曾随先帝征战,立下过功劳,且握有京畿驻兵的调动之权,不但是越来越目中无人,骄横跋扈,近来更是连其它三位辅政都不放在了眼里。 
甚至…… 
江隆聿不由得眯起了眼,半晌之后,才回头道:“祈安,和我一起去见太后。”说罢便起身走出门去。 
两人连忙一路小跑跟了上前。 


林秉哲在太后寝宫外百步处便停步不再前行。皇宫的内院,除了后妃公主、太监宫女之外,外臣除非有诏,否则不得涉足。 
而叶祈安则是得了太后特许,才可以在后宫走动。 
到太后寝宫要穿过御花园,初春,树上已经发出了嫩嫩的绿芽,一派春意盎然。 
江隆聿走的很急,一路上,侍卫宫女们远远的见皇帝来了,连忙跪下行礼,他却理也不理,径直就走到了湖畔小路上。 
湖畔小路两侧种满了垂柳和矮树,向来比较僻静。 
待看不见了宫女侍卫的身影,江隆聿猛的一个转身,身后紧紧跟着的祈安来不及停下,便一头撞了个满怀。 
“哎哟……”祈安揉揉鼻子抬起头来,却看见江隆聿正睁大了一双眼睛瞪着自己。 
“昨晚的那个人,叫凌凤丘?” 
祈安点点头:“是的,外藩凌安王世子。” 
江隆聿嗯了一声,不置可否,转身要走,想了想又转过头来,问道:“你为什么一直看着他?” 
“呃?”祈安被问的莫名其妙,一抬眼,正看见对方抿着嘴,皱着眉,一脸不爽又别扭的神色,和刚才在御书房里简直两个模样。 
祈安不禁有点想笑。 
“就是昨晚,你怎么一直看着凌凤丘?”见祈安没有回答,江隆聿闷闷的又问了一次。 
“也没什么,只是没想到会在那种地方遇到,有点讶异,就多注意了他一点。”祈安笑道。 
“就是这样?”江隆聿似笑非笑的反问。 
“就是这样。”祈安上前一步,道:“皇上,我们还是快去见太后吧,已经比平时晚了时辰了。” 
江隆聿却一把抱住了祈安,把脸埋在对方的怀里,半晌,才小声的开口:“祈安,在这个皇宫里面,除了母后,我就只有你了……” 
祈安任由隆聿抱着自己,轻轻的、轻轻的回答:“……我知道……” 
其实,他在这个世上,又何尝不是呢…… 


从御花园穿过,便是太后所住的寝宫了。 
太后正在宫女的搀扶之下,给院里的花草浇水,细心侍弄。 
见儿子一路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便笑着对身边的宫女道:“你们看看这孩子,还是这么心急火燎的。” 
而江隆聿一见到母亲,便撒娇似的靠了上去。 
太后宠溺的摸摸儿子的头,然后笑着对一旁的祈安说道:“祈安,今天怎么这个时候才来?” 
说着,瞟了一眼身边的江隆聿,继续道:“是不是聿儿又做了什么淘气的事,所以不敢来见哀家?” 
叶祈安正要回答,一抬头,却见江隆聿正在使劲的给他挤眼色,于是轻轻一笑,回答:“回太后,近来政事繁忙,皇上日理万机,故此来的晚了些。” 
“真的?”太后抿唇一笑,倒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将手中的水瓢交给宫女,便在隆聿的搀扶下,回到了屋里。 
祈安也跟着一起进屋。 
“聿儿,今儿的雪蛤莲子羹,吃了没有?”太后一面柔声问道,一面在软榻之上靠了下来。 
“吃了。”江隆聿点点头,然后道:“倒是母后,今天的气色不错啊!” 
太后向来身体欠佳,近年来更是久病缠身,连太医也束手无策,只能慢慢的调养,而刚才大概是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下的关系,太后一向苍白的脸色,微微的带了些血色,看起来比往日健康了不少。 
也令江隆聿心安了不少。 
在这个世界上,太后是他唯一的血脉亲人了,也是在这个后宫之中,他唯一可以像个平常人家的孩子那样可以撒娇的人。 
但是,最近太后的身体每况愈下,这令他不得不为之忧虑。 
而这份忧虑,除了对亲人发自真心的担忧之外,还有对太后身后那一脉势力的担心。 
太后的身后,是关外最大的一支部落,当年,也是靠了这支部落的鼎力相助,先帝才得以顺利起兵,挥师天下。 
虽然在建国之后,这支部落以水土不服为由,谢绝了先帝邀他们入关的美意而继续在关外生活,但是他们所拥有的实力,却是不容小觑的。 
若是太后有个什么不测,他们还会像现在一样,支持皇帝一脉吗? 
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事情! 
江隆聿想的微微有点出神,没留心太后叫人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