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锦屏记 >

第46章

锦屏记-第46章

小说: 锦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的风俗,大户人家嫁女,为了女儿以后的生活着想,都会置办些宅子田地,让女儿一生无忧。方氏这是在表白,原是要给田宅作嫁,不过怕她管理不便,折成了银钱,都添在那些嫁妆里了。
只是真相如何,谁又知道,这样讨好又落便宜的话,谁都会说的。
“让太太操心了。”荀卿染低头道。
方氏又从手边的木匣子里拿出几张纸来。
“你贴身伺侯的几个丫头都跟你陪嫁过去,这是她们的卖身纸。”方氏抖了抖手里的纸,却不交给荀卿染,“安国公府是世代簪缨之家,家里从上到下,太婆婆,婆婆,妯娌小姑,规矩是一点都不错不得。你身边几个丫头还都年轻了些,我怕你嫁过去吃亏,还要有个懂的规矩经过世路的老人儿跟着你,我才放心。”
方氏说着便对身旁的常嬷嬷点点头。常嬷嬷出去,便带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婆子走进来。
“这是佟孝家的,也是我身边的老人儿。这些年一直在京城,她在府里帮着大奶奶管事,她男人也管着咱们家外面的铺子。两口子都是能干的人,尤其她,自小就在侯府里,大家族的规矩都懂得,也忠心可靠。我还真舍不得她,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想来想去,也只有她跟你过去,才有让人安心。你嫁过去,凡事要听你婆婆的,切不可忤逆不孝。要是你有不懂的事情就问她,内外的事情也让她去管,多听她的,你才不会吃亏。”
荀卿染早知道方氏会在她身边安插人手,原本想着会是个年轻貌美的丫头,却原来是早给了她定下个“教养”嬷嬷,还要全权帮她理事,这可比小丫头难打发多了。
“这是你的嫁妆单子,还有这几个丫头的卖身纸,如今都给佟孝家的替你拿着。你嫁过去,只要好好伺候夫婿,孝顺公婆,做个轻轻松松的少奶奶就成了,呵呵呵。”
方氏笑着将那匣子东西给了佟孝家的。
荀卿染三就不敢相信方氏会白白陪送那些嫁妆,果然是在这等着她了。荀淑芳出嫁,方氏是扣下了陪嫁丫头的卖身契,荀淑芝出嫁,妆匣半空。到了她这,干脆派个嬷嬷把她全给架空了。
佟孝家的接了匣子,一张脸笑的直发光,也不知她下了多大的本钱,才讨了这个好差事。
荀卿染起身向方氏福了一福,“太太对我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我这辈子都不敢忘。”又向佟孝家的行了半个礼,“我年纪轻,很多事情不懂,还请以后嬷嬷多教导我。”
荀卿染如此驯顺,方氏心中很是畅快,那佟孝家的更是把脸都笑成了一朵花。
荀卿染从方氏屋里出来,袖内只多了一本小册子,是方氏私下塞给她的,嘱咐她行夫妻之礼的时候再看,除此之外,再无别物。
回到水畔居,荀君晖还没离开,听荀卿染说了这些话,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岂有此理,哪有把嫁妆和丫头们的卖身契都给下人掌管的,这下人还不是姐姐的人,这是要架空姐姐,还有没有主仆尊卑。我去和她讲理,还要告诉父亲去。”
荀卿染拍拍弟弟的肩膀,“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她不过是不甘心,给我添堵罢了。你现在去说,她只怕早准备了多少条道理在那等着呢。人家没有尊卑不分啊,不过是心疼我,让我不用操心,把事情都交给下人去管罢了。只不过,她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出了这个门,事情就由不得她了。”
“我总要告诉父亲的,看父亲怎么说。况且,姐姐,你养在深闺,桔梗她们也都没出过门,外面那些婆子们什么事没见过,什么事没做过,姐姐你又经过多少事,她又有个教养嬷嬷的身份在那摆着,我怕姐姐吃亏。”
“她有身份,却还是奴才,我却是主子。你放心,姐姐总有办法的。”
“姐姐。”荀君晖显然并不放心。
“那我有应付不了的事,就派人找你帮忙,好不好。”
“嗯。”荀君晖这才点头,“我与齐仪交好,他为人赤诚,姐姐有事,也可找他帮忙。”
齐仪,那个开口就掉书袋的小男生,荀卿染一笑,为了让弟弟放心,满口应承下来。
转天就是婚期,天没亮,荀卿染便起了身,洗漱、梳妆打扮,穿上一层层嫁衣。就要离开这个家,到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荀卿染有些恍惚,少不了还有几分忐忑,几分期待。
喜娘过来给荀卿染盖上盖头,荀君晖特意从书院请了假,早和荀大老爷打了招呼,亲自背荀卿染上轿。
荀卿染坐在轿子里,不知走了多久,只听得鼓乐喧天,心知是到了安国公府。安国公府正门打开,从正门到仪门,一直到二门,都铺着厚厚的红毯。
花轿落地,荀卿染听得外面有些喧闹之声,不过片刻,就远去了,也听不清是什么事。喜娘过了一会才掀起轿帘,就有一个五六岁盛装打扮的出轿小娘,用手轻轻拉了荀卿染的衣袖三下,喜娘这才上前,递了条红绸带在荀卿染手里,扶了荀卿染下轿,先跨过一个朱红的马鞍子,这才走上红毯,一直到喜堂来。
有赞礼者高声赞“吉时到。”喜娘扶着荀卿染站到右侧,红绸带那段的人站到左侧,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赞礼者一声“礼成”。
荀卿染在喜娘搀扶下,感觉到红绸带那端有人轻轻牵着,往后面走去。荀卿染看不到,感觉是走进一个屋子里,被人扶着坐到床上。
“快掀盖头,大家好好看看新娘子。”有人笑着道。
盖头被掀开,满屋子都是或熟悉或不熟悉的笑脸,尤其身旁这张,笑的尤其开心,手里还牵着红绸。
却是齐仪。


第六十九章  花嫁(二)

荀卿染虽然有些害羞,还是忍不住用眼四下瞟了瞟,并没有齐攸的影子,不觉心中一沉。
“我如今可算服了老太太相人的眼睛。平时看着已经是个美人,现在装扮起来,更像是从那画里走出来的人。”
齐二奶奶笑着过来拉着荀卿染的手上下打量。
“可不是,那次妹妹来,我就想,像妹妹这样的相貌人品,如果能常常来往该多好。天从人愿,终归做了咱们家的媳妇,以后姐妹们在一起,真是让人高兴。”
齐大奶奶也笑着走上前来。
“四弟是个有福气的,得了这么个相貌可人的媳妇,看这模样,性格也是极好的了,可正配四弟那个脾气。”
说这话的却是有点面生的媳妇,五短身材,皮肤微黑,一双眼睛倒是颇为妩媚。荀卿染记得似乎见过一次,是齐家三爷齐俭的夫人,齐三奶奶。
“四嫂自然是好的。”齐仪还坐在荀卿染旁边,笑的眉眼弯弯。
“五弟,你不过是替你四哥拜堂,看你笑的那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你娶媳妇。”
齐三奶奶拿衣袖掩了嘴笑。
齐二奶奶伸手拉起齐仪,“瞧你这个傻样,这个地方可是你坐得的。等会你四哥回来看见,他揍你,我们可不拦着。”
齐仪便站起身,走到旁边去了。
齐二奶奶让人将绣墩搬到荀卿染床前,坐下拉着荀卿染的手。
“弟妹,今天是你和四弟大喜的日子。四弟高兴的觉都没睡好,早早就起来了,谁想到却被康郡王找了去,说有差事一定要四弟才能办的成。我就气了,什么样的大事,难道就不能找别人,非要在今天巴巴地把四弟叫过去!只是这上峰命令,也说不得。
弟妹放心,老太太、老爷和太太都派了人去,不管怎样,总要四弟快点赶回来。不过,春宵一刻值千金,只怕不用人去,四弟也正心急火燎地往回赶呢,呵呵呵。”
齐二奶奶一席话,说的屋里人都笑起来。
荀卿染埋下头,心里暗道,这个年代来说,齐二奶奶说起话来真够彪悍的,同时暗自祷告,千万不要有闹洞房的项目,否则一个齐二奶奶,她就难以招架。
“呵呵呵。”屋里都是女人的笑声,齐仪刚刚有些变声的公鸭嗓就格外突兀。
“唉哟,五弟,这早没你的事了,你还留在这做什么?我们姐妹们说话,你自己玩去。”
齐二奶奶推了齐仪出去,又嘱咐丫头婆子们好好照看齐仪。
“四奶奶,喝口香茶润润嗓子吧。”
旁边有人双手递了一杯茶过来。
荀卿染抬头,认得是孙姨娘。孙姨娘今天穿着件桃红色的妆花褙子,头上依旧是高高的娥髻,对着荀卿染善意地笑着。
荀卿染不好拂了她的美意,便接了茶碗。
旁边一个穿藕荷色锦缎褙子的女子,也笑着送上碟剥好的松子仁。
“四奶奶饿不饿,这松子仁是咱们家北面林子里产的,四奶奶尝尝。”
荀卿染恍惚记得这女子有几次跟在齐二奶奶身后,总是不言不语的。齐婉丽几个都叫她冬姑娘,是齐二奶奶的陪房,给了齐二爷做了屋里人。
荀卿染四下打量了一番,见齐三奶奶身后也站了三四个女子,俱都是打扮的花枝招展。荀卿染便猜到,那几个只怕也是通房侍妾的身份,应该是在各自屋里有些脸面的,又和她是平辈,才能跟着各自的主子过来。
外面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有丫头进来添了灯烛。
齐三奶奶看了眼荀卿染,忿忿道:“四弟平时就和康郡王交好,康郡王怎会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偏要叫了四弟去,好没有道理。四弟他们平时兄弟相称,不分大小的,说句不去就罢了,偏偏今天就不成了。天到这个时候还不让回来,可怜四弟妹这样的相貌人品,却要独……”
齐二奶奶这个时候正好回来,干咳了两声,齐三奶奶就住了口。
齐二奶奶依旧坐到荀卿染跟前,一会询问荀卿染这样那样,一会说个趣事。齐大奶奶和齐三奶奶也在旁边陪着,大家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屋里笑声不绝。
荀卿染暗自思忖,齐攸拜堂缺席,是齐仪代替,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没出现,礼数上很说不过去,也实在对不起她这个新娘子。齐家因此才让这几个媳妇来陪着她说话。
肯定是这样,不然,就算齐大奶奶和齐三奶奶有空闲,可齐二奶奶是管家的,这样的场合,应该要支应很多事情,结果也只留在新房,陪着她说笑解闷。
正说着话,有个丫头在门口探了下头,马上不见了。齐二奶奶眼尖瞧见,正要打发人出去看是怎么回事,就见齐婉容、齐婉丽、齐婉烟、容云暖、颜明月几个笑嘻嘻地走来。
“后面有事,太太叫嫂子们过去那。”
三位奶奶齐齐起身,要往外走。齐二奶奶突然转回身来。
“我知道,你们几个本来要好,这是嫌弃我们,说个谎赶我们出去,却要背着我们说悄悄话。我偏不走了。”
“只有你这样精怪,真是有事叫你。”齐婉丽笑着道。
外面又有一个婆子急急走来,到了齐二奶奶身前,低低说了几句。荀卿染只听得“侯爷”“醉酒”几个字。
齐二奶奶就不再说笑,率先走了。
“你们陪着四奶奶,我先回去了。”大奶奶也走了。
齐三奶奶站在门口,似乎并不想走。
荀卿染因是新娘子,不能出房门,只送到门口。
齐三奶奶就拉了荀卿染的手,“我本来为弟妹发愁,看了弟妹这个品貌,陪房的丫头也都出挑,我就放了心……相处久了,弟妹就知道,我是个实心人,不像大嫂满肚子的墨水,更比不了二嫂,精的跟猴子成精了似的。弟妹以后有事没事,尽管到我那边去,有不明白不知道的,也尽管来问我。”
齐三奶奶压低了声音说完了话,才有些恋恋不舍地走了。
送走齐三奶奶,荀卿染回到屋中。
“……早就想来看看你,只是听说她们在,没敢过来。”齐婉丽嘻嘻一笑。
荀卿染也笑了,她们几个还是没出阁的女孩,只有大奶奶还好,齐二奶奶说话彪悍,齐三奶奶也不像个腼腆的,这个场合不知会说什么,女孩子面嫩,如果在场只怕要尴尬了。
容去暖走到门边,看着人都走远了,这才冲外面招手,就有两个小丫头,提了食盒送进来,又把食盒里的饭菜拿出来,在桌子上摆好,才转身出去带上了门。
“我那天许了愿的,挑的都是你爱吃的菜,还是热的,你快些坐下来吃。”
容云暖招呼荀卿染。
前些天,她们几个在一起说话,说起了婚嫁习俗。做新娘子的颇为辛苦,早上在娘家吃了早饭,然后一整天都没机会吃喝的。
当时容云暖几个就答应,会带饭菜来给她。
屋里这几个都是熟悉的,荀卿染也没客气,坐到桌子边吃了起来。果然温热的汤汤水水才最合脾胃。荀卿染吃过了,就让桔梗几个把饭菜拿下去吃。
“嫁到我们家里,有好处吧。不说别的,你若嫁给别人,哪有小姑子那么好心,送你这热汤吃。”齐婉丽道。
“六姐姐是不是也急着要嫁了,说这些,太早了,五姐才最该担心那。”容云暖打趣道。
齐婉容自打进屋,并不像其他几个和荀卿染那么亲近,只是漫不经心地打量房间的布置,似乎并没有听到容云暖说的话。
“老太太心急了些,觉都不睡,急着来看新媳妇了。”外面传来齐二奶奶的笑声。
听说容氏来了,众人忙站起身。荀卿染偷偷从怀里拿出怀表来看,却是将近三更天了,一直有人说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