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锦屏记 >

第41章

锦屏记-第41章

小说: 锦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怎样,我这次来,就是要妹妹再写一个帖子给我,只是再不能弄错了。老太太已经找人合过三丫头和攸哥儿的八字,说是极合的,才提出这件事,要我来,不过要走走过场罢了。可恨我被蒙在鼓里,你也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方氏呆呆坐在榻上,不知在想什么。
“三丫头品行如何?听不听话?”齐二夫人问。
方氏沉吟半晌,“要说品行,也说不出什么不好来,为人木讷,胆子小,没有大丫头机灵。平时也还听话。”
齐二夫人默默听着,也没说什么,拿了方氏新写的帖子就走了。
送走齐二夫人,方氏就坐不住,只在地上走来走去。一条人影从门外闪进来,轻手轻脚走到方氏跟前。
方氏抬头看见人,“怎么是你?”
“太太,我有法子,让她嫁不进安国公府。”


第六十一章 所谓搅合 (二)

荀卿染上床睡下不久,就被桔梗叫醒。
“姑娘,太太派了常嬷嬷带着人来叫姑娘。”桔梗站在荀卿染床前。
荀卿染眨了眨眼睛,就见常嬷嬷站在屋当中。
“三姑娘醒了,就赶快起来吧,别让太太等急了。”
不知道方氏有什么急事,这常嬷嬷都直接到她的卧房来了。荀卿染这么想着,和桔梗交换 了眼神,忙起床穿衣。
“要叫我,派个小丫头过来就好。这么晚了,怎么劳烦嬷嬷亲自过来。”荀卿染从梳妆镜子里看着常嬷嬷。
常嬷嬷脸上没什么表情。“姑娘客气了,老奴也不过是个奴才。听太太的吩咐罢了。”
“不知道太太找我有什么事,这样急?大姐姐,二姐姐和四妹妹可一起去?”
“姑娘不用多问,一会就知道了。”
常嬷嬷板了脸,再不肯多话。
要说对方氏忠心,常嬷嬷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荀卿染看问不出什么,也就不再问。让方氏半夜把她从床上叫起来的,肯定不是小事,也只好见招拆招了。
常嬷嬷在前面领路,将荀卿染直接带到思安院上房,就退了出去。
方氏坐在榻上,见荀卿染来了,笑着招呼荀卿染坐到她身边来。
“太太。”
荀卿染屈膝福了一福,走到方氏跟前。
方氏笑的春风拂面,一把将荀卿染拉到她身边坐下。
“这么晚找你来,是有桩大事,要问问你的意思。”
“太太请说。”
“你大姐姐已经许了人家,你也到了嫁人的年纪。我日夜操心,想要给你找个合适的人家。这可是关乎你一生的大事,这里没有别人,你心里可有什么人选,和我说说,我也好帮你筹划。”
荀卿染看着方氏一脸的慈祥,略作思索,恭敬地答道,“太太平时的教导我不敢忘。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全屏老爷和太太做主。”
“你这孩子,被我教的太听话了一些。这里只有你我母女二人。你有什么心里话尽管和我说,我能为你做主。你若是害羞,不说出来,可就误了你自己。你父亲有个老朋友,刚刚夫人去世了,想要续弦,跟你父亲提亲,你父亲要把你许给他。来问我的意思,我就想,还是先问问你的意思。”
荀大老爷的老朋友,这得多大年纪?
“一切听凭老爷和太太做主。”荀卿染告诫自己要冷静,依旧声音平板地答道。
方氏盯着荀卿染看了半晌,放开荀卿染的手。“你这孩子,这可是你最后的机会,你不说,明天就将你定给这户人家。”
荀卿染不说话,一副认命的模样。
方氏不耐烦地低哼了一声,看了眼旁边小桌上的银耳汤,见荀卿染依旧老实地坐在那里,并不知道起身伺候,反而觉得受用了些。
“你年纪小,太害羞。我就问你吧,你觉得朗哥儿如何?”
“哦?”荀卿染做茫然状,这话题似乎太跳跃了一些。
方氏等了一会,不见荀卿染出声,只好继续问道。“我告诉你,朗哥儿已经央了你郑家姨妈,来和我提亲,要娶你。你郑家姨妈说,朗哥儿早就看中了你,你也中意他,他是得了你的首肯,才敢来提亲的。”
方氏觑这荀卿染的脸色,“这桩婚事,我也极赞成,是亲上加亲的好事。我们是母女,你和我说实话。如果朗哥儿没说谎,我立刻就和老爷说,回绝了那门婚事,让你嫁给朗哥儿如何?”
方氏笑吟吟地看着荀卿染。
郑元朗会说这样的话,难道她不知道她在方氏手底下日志多艰难?郑元朗历来行事周到,不是这样粗心大意的人。
况且方氏会突然变的如此好心?荀卿染相信,就算最坏的人,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候。但是方氏……也许会,但是几率实在太小。
可是摆在面前的选择,实在太有诱惑性。一边是郑元朗,一边是和荀大老爷年纪相仿的中老年大叔,甚至爷爷。
只要不傻,都知道该选郑元朗。可这建立在这两个选项都是真实的前提下。
“女儿年纪小,不懂事,一切都听太太的。”
“你呀,还不和我说实话。你说,你们一样的姐妹,怎么朗哥儿送你的礼物就和别人的不同,比别人的都好。”方氏说着向外招招手。
常嬷嬷捧着两艘西洋帆船模型进来。方氏接过去,仔细打量比较着。
“嗯,真是不一样。材质不一样,雕工也是这个更细致些。这船身上有小字,像画符似地,想来是西洋字。”
“太太,老奴已经试过了。您说好的这只,是三姑娘屋里的,另一只,是二姑娘屋里的。老奴把两只都放在水里,三姑娘这个,拨动这里,船就会走。二姑娘这只,却只能浮在水上。”常嬷嬷在旁道。
方氏点点头,放下帆船模型,对着荀卿染笑。
“你还不承认?”
荀卿染现在完全可以肯定,方氏找她来根本就不是好心,这是要往她身上波脏水。她接了这盆脏水,就能嫁给郑元朗吗?
荀卿染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恨。
“太太要我承认什么?”
这话问的房舍愣了片刻,“自然是朗哥儿待你和别的姐妹不同。你也喜欢朗哥儿,私下里有来往是不是?”
“太太,二表哥送的这个,我放在多宝格上,从来没动过。太太说的这些不同,我竟全不知道。太太可以问我的丫头,还是前天郑家两位妹妹来,说这帆船不一般,可我并没有放在心上。同样都是表兄妹,二表哥每次送我和大姐姐、二姐姐的都是一样,四妹妹那里却会厚上很多。就是相同的东西,四妹妹的也比我们的好。难道依太太的意思,就是死妹妹喜欢二表哥,私下来有来往是不是?”
我真的不想说话这么利,但是你逼得我不说不行,荀卿染心里道。
“你……你还嘴硬,这关你四妹妹什么事?”方氏沉下脸。“那我再问你,你那只木镯子哪里去了?”
“什么木镯子?”荀卿染不解。
“就是那次去庙会,你大姐姐和四妹妹买回来,送给你的那只母镯子。”
荀卿染心中冷笑,面上不动声色,依旧淡淡道,“那只木镯子,莫非太太忘了,我是拿起来看了看,可四妹妹喜欢,要了去,另外给了我一朵珠花。那珠花我送给红绡了,我屋里的丫头都知道。太太屋里的人也都见过的。”
“你四妹妹怎么会喜欢那镯子?是你喜欢,后来特意让你大姐姐从你四妹妹那拿去,给了你,是不是?”
“太太说的话,我不明白。我从没有过,或者戴过什么木镯子。”
这话千真万确,荀卿染说的底气十足。
“明明是你要了那木镯子,可如今那只木镯子,却在朗哥儿手里。你还说你们没有私情?”
荀卿染站起来。
“我是太太带大的,规矩都是太太教的。太太做什么,我都不能批评。太太半夜找我来,和我说了这一番话。我虽然笨,但是我不傻。太太口口声声说什么婚事,却是要污蔑我和人私下往来。这是什么道理?有做母亲的这样对待女儿的?难道这就是太太的规矩?”
方氏抬头看荀卿染,她突然发现,似乎昨天还伏在她脚底下的,面目模糊不清的女孩,突然不知什么时候,早已长的比她还高。那微微立起的柳眉,竟带着煞气,那双清澈杏眼将一切映的清清楚楚。此刻的荀卿染,哪里还有平时唯唯诺诺的样子。
方氏突然有些心虚,不过片刻就恢复过来。她手里长大的庶女,她有什么可怕的。
“你不承认,我就叫人来和你对质。”
方氏朝常嬷嬷努了努嘴。常嬷嬷转身出去,带着一个人进来。
“芍药?”荀卿染诧异。
“你把木镯子的事说一说。”方氏对芍药吩咐。
芍药一直低着头。
“……大姑娘见茉莉厌了那木镯子,就想起来三姑娘喜欢,就要了来。那天从太太屋里出来,大姑娘拉着三姑娘在亭子里说话,就把镯子给了三姑娘,婢子亲眼看见三姑娘收下了。后来,婢子看见朗二爷拿着那木镯子,宝贝似地看了好一会,又揣到怀里。”
“太太,我已经说过,我从未有过什么木镯子。如果不信,可以问我身边的丫头。倒是芍药,谁不知道她眼神不好。大姐姐时常骂她,就是因为她眼神不好,让她找个东西,就在她眼前,她却看不见。
不知道什么时候眼神这么好起来,二表哥住在外院,既然是宝贝的东西,怎么会当着个丫头的面拿出来,芍药姑娘又是怎样看的那样清楚的。”
“我……;我……”芍药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不知哪里惹太太生气,太太要怎样罚我,我都没有怨言。只是女孩家的闺誉,等同于性命。太太这样凭空污我的清白……我不能讨太太的欢心,宁愿一死,请太太看老爷的面子上,不要连累了大姐姐、二姐姐和四妹妹。”荀卿染说着,从旁边桌上抄起一把剪刀。
“你……”方氏想不到荀卿染如此烈性,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吓的,两手又哆嗦起来。
“住手!”有人大喊一声。


第六十二章 搅合的结果

随着这一声喊,荀大老爷怒气冲冲迈步进来,身后跟着荀淑芳,还有桔梗、麦芽和宝珠三个。
三个丫头一进来,也顾不得尊卑,齐齐上前,夺了荀卿染手里的剪刀,几个人抱着一起痛哭。
荀大老爷看了一眼哭成一团的主仆四人,就冷冷地盯着方氏。
“这就是你让我来听的好戏,我听的再清楚不过。这几个丫头我也问过,和三丫头说的一样。你不用再狡辩,她们突然被找来,自然没机会串供。你,把我的话都当作耳边风了。我怎样跟你说的,你不仅不改,还单凭这两件东西,和一个下贱婢女的胡话,空口白牙地污蔑自家的女孩。你……亏你还是出身侯府,自称大家闺秀,你不配做我荀家的主母!”
荀大老爷是读书人,这时气急了,仍旧不肯骂人。
方氏这时惊慌了。她本来打算的很好,让荀大老爷亲耳听到荀卿染承认和郑元朗有私情。以荀大老爷的脾气,肯定再不肯待见荀卿染,也不会让荀卿染嫁到安国公府。只要荀大老爷不同意,那她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跟安国公府推了这门亲事。至于要不要把荀卿染嫁给郑元朗,那就全随她的心意。从此以后,荀卿染即便嫁出去,这辈子也被她抓住了短处,随时可以揪出来整治。
但是荀卿染不仅没上当,反而将了她一军。
这个时候再想抽身退步已经晚了。方氏看见荀大老爷身后的荀淑芳,心里又升起一线希望。
“老爷,您且别生气,妾身还有人证啊。请老爷问大姑娘,那木镯子是她给三丫头的,这些事,她最清楚了。淑芳,你快跟老爷说。”
方氏热切地看着荀淑芳。
荀淑芳自打进了屋子,一直乖乖站在荀大老爷身后,头都没抬一下。这时听方氏叫她,慌忙抬起头看着方氏,瑟缩的肩膀,恐惧的眼神,犹如受惊的兔子一般。
“我,我,太太。”荀淑芳磕磕巴巴,你你我我,语不成句。
方氏急的要上前来抓荀淑芳,荀淑芳身子一歪,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挪动身子,退到荀大老爷身后。
“一个木镯子,又不是三丫头的,你还一直往她身上混赖。欺负了三丫头一个还不够,现在还来荀趁大丫头。你好好看看你自己,成个什么样!”荀大老爷指着方氏的鼻子训斥道。
荀卿染这时已经不再哭,只偷眼去看荀淑芳。荀淑芳低着头,样子似乎十分害怕,可荀卿染却看到,荀淑芳的嘴角是往上翘的。
什么帆船、木镯子的事,只有荀淑芳一个最为清楚,芍药是荀淑芳的丫头。方氏给荀卿染设下这个圈套,少不得有荀淑芳一份功劳。只是现在风向变了,荀淑芳素来最机灵,当然要自保。
荀大老爷明显站在荀卿染这一边,要荀淑芳站到方氏那边去为方氏作证,那怎么可能!荀卿染相信,如果不是荀淑芳还没出嫁,如果不是方氏这个嫡母目前没有更换的可能,这个时候荀淑芳最可能的举动,是上前在方氏身上再踩几脚。
等等,或许荀淑芳已经下脚了,不是在众人面前,而是在荀大老爷面前。不然荀大老爷为什么问都不问荀淑芳,就出言维护荀淑芳。
方氏捂着胸口站在那,一脸的不可置信,气急败坏。然而荀大老爷的训斥还没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