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锦屏记 >

第205章

锦屏记-第205章

小说: 锦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非同一般的关系。”荀卿染有些紧张。

“也不过是个奴才。”齐攸道,“太后宫里的大总管,自先帝时候就在太后身边伺候,很得太后信赖。”

齐攸说的轻描淡写,但是荀卿染不会真的就那么认为,宰相家看大门的还顶个三品官,何况是总管太后宫里事务的总管太监,每天伴在太后身边的。原来杨家是有这样的背景,那么荀淑芳的婚事,还有后来所发生的一切也就解释的通了。

只是,不过是荀淑芳私人的小恩怨,她如何在杨家人身上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杨廷俊是他的侄儿,不过假托是淮阴大族杨家的人,活动了个侍卫的差事。他们来往私密,我也是无意间察觉到的。”齐攸向荀卿染解释,“御前侍卫,守卫宫禁,总能知道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荀卿染点点头。

“宫里。。。。。,太太只怕是做了什么蠢事,关系着宫里的娘娘,因而惧怕着杨家,如今见她们和德妃走的近了,怕危害到宫里的娘娘,因而想着通过你拉拢她。“

齐攸语气淡淡的,但是却掩盖不了这信息的沉重。荀卿染感觉被信任的满足、甜蜜,又觉得肩上有些沉甸甸的。

”原来一直没告诉你,就是怕你跟着担心受怕。“齐攸似乎是觉察到荀卿染的情绪,”太太以为瞒的严实,其实老太太也已经知道的。“

”太太到底做了什么?“荀卿染轻声问。

齐攸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太太不肯说。“荀卿染哦了一声,心情顿时更加沉重了一些。既然都被家里的人猜到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却还是不肯实言相告,就连齐攸也只知道大概,而不知道具体的情形,那么可以想见,那件事多么的要人命。

”卿染,你不用多想,娘娘也在宫里这么些年了。不管是什么事,杨家若是揭发出来,也肯定讨不了好。“齐攸又道,当然也不能全指望宫的贤妃娘娘,因为宫里那人实在老奸巨猾,他这些年只抓了些杨廷俊的把柄在手里,对方也是知道的,不会轻举妄动。但是相比起来,齐家还是处于劣势。

”这我就放心了,太太也该知道这个道理吧。“荀卿染松了一口气。

”老太太自然和太太说过,不过,太太的性子,她有自己的打算吧。你只不用理就是,若太太逼得紧了,或者说我,或者说老太太的话,她不能把你怎么样。“齐攸道。

荀卿染重重的点头。

”你大姐姐她是个什么性子?“齐攸问。

荀卿染想了想,如实答道:”人很精明,心狠手辣,睚眦必报。“

齐攸皱眉。

荀卿染便讲起荀淑芳在荀家时的一些事情,又将荀淑芳如何用手段,抢了杨家那门婚事的事情也和齐攸说了。

齐攸听得很认真,若有所思。

****************

第二天,果然齐二夫人就先提起,说是荀卿染和齐攸该回荀府请安。

”后天大老爷生日,也好,你们就今天去吧。“容氏道,又嘱咐荀卿染,”记得请你父亲、哥哥嫂嫂和弟弟来喝酒,热闹热闹。“

容氏只提荀大老爷、荀家大爷和大奶奶,还提到了荀君晖,却偏偏漏掉了方氏,荀卿染偷偷地瞄了齐二夫人一眼,齐二夫人脸上倒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

荀卿染忙打发人给荀府还有荀君晖送信,又和齐攸回宁远居收拾了收拾,才出门来,依旧是齐攸骑马,荀卿染坐了马车,带着福生和宣儿一起往荀府中来。

到荀府二门下车,彩鸾和绣凤带着几个丫头婆子迎了上来。

”给三姑奶奶请安,三姑奶奶里面请。“两人给荀卿染见礼。

荀卿染有些诧异怎么荀大奶奶没有出来接。

”可巧大姑奶奶来了,奶奶正在梧桐院陪着大姑奶奶说话。“绣凤笑着说。

荀卿染往四下打量了一眼,就见旁边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正是昨天荀淑芳所乘坐的那一辆。

”这么巧。“荀卿染笑道,心中却是一动,怎么会这么巧?

荀卿染被众人簇拥着往梧桐院来,刚走过穿堂,就见上房门帘挑起,荀大奶奶从屋里接了出来。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大姑奶奶和三姑奶奶都回来了。“荀大奶奶笑着迎下台阶,拉着荀卿染的手进了上房。

屋内,荀淑芳高坐在上,见荀大奶奶和荀卿染进来了,便对着荀卿染咧嘴一笑,”三妹妹。“

不知是不是外面太过晴朗,屋里就显得有些阴暗了,荀卿染觉得脊背有些发凉。

大家相互见过,少不得寒暄一番。

“三妹妹可是和我说好了,要回来家里,一定会捎信给我。三妹妹怎地不守信,自己来了?”荀淑芳嗔道,“若不是我忽然想回来看看,岂不是要和三妹妹错过了。”

“大姐姐走在我头里,如何知道我有没有捎信给大姐姐府里。”荀卿染笑道。

荀淑芳一愣,呵呵笑了两声,便不再提这个话题。

“这是宣儿吧,哎呦喂,好漂亮的小人儿。”大奶奶瞧着被奶妈抱在怀里的宣儿道。

荀卿染忙叫奶妈抱了福生和宣儿上前,“福生,宣儿,这是你们大舅母。”

两个小娃娃对着荀大奶奶行礼如仪。

“这是你们大姨母。”荀卿染又让两个孩子见过了荀淑芳。

荀淑芳视线黏在宣儿身上,上下打量。

“和三妹妹小时候长的一模一样。”荀淑芳道。

“可不是,真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齐大奶奶附和道,虽然,她根本就不记得荀卿染小时候是什么样子了。

荀大奶奶就忙让绣凤端了给福生和宣儿的见面礼上来。

“不知道今天能见到三妹妹,没预备什么礼。”荀淑芳笑道。

“自家姐妹,大姐姐何须客气。”荀卿染忙道。

荀淑芳却是笑着将腕子上带的两只翡翠镯子捋了下来。

“我也只这两只镯子还拿得出手,就给外甥女做个见面礼吧。”荀淑芳道。

荀淑芳披金挂玉,身上的装饰富贵已极,两只镯子更是晶莹剔透,绝非凡品。

荀卿染执意不要,“她们小孩子,哪里受得起这样贵重的东西。大姐姐心意我领了就是。”

“三妹妹不肯怍,可是瞧不起我?或是嫌弃这礼物薄了?”荀淑芳说着,就要摘头上的装饰。

荀卿染面色不改,心里却不高兴,荀淑芳又撒泼,好讨厌。

荀大奶奶笑着上前,拦信荀淑芳,一边打圆场。

“大姐姐盛情,却之不恭。”荀卿染笑了笑,让桔梗将两只镯子收了起来。

荀淑芳这才高兴了,指着宣儿道:“ 这么粉雕玉琢的小人儿,让我想起三妹妹小时候,那时候三妹妹非常听话,拉着我的裙角,我走到哪,她就跟到哪。”

有这样的事情吗?荀卿染腹诽。

“宣儿,过来,给姨妈抱抱。”荀淑芳伸出手,要抱宣儿。

宣儿却瞧着荀淑芳的手,她没见过谁留那么长的指甲,而且还涂的那样红。

荀卿染从怀里掏出帕子。

站在荀淑芳身后的周嬷嬷这个时候走上前来抱宣儿,不过却只碰到宣儿的衣角,宣儿已经被奶妈抱在怀里了。

“奶奶,该带哥儿和姐儿去前面,给外公,两位舅舅磕头去了。”许嬷嬷陪笑道。

“多亏你提醒我。”荀卿染道,“快去快回。”

许嬷嬷躬身答应了,奶妈抱着福生和宣儿,一众丫头婆子围随,出了屋子。

荀淑芳的脸色沉了下来。

荀卿染只当没看见,便说要见侄女侄子们。

荀大奶奶忙让人将大姐儿几个叫了来。

大姐儿已经十三岁,二姐儿八岁,三姐儿五岁,倒都是乖巧清秀。最后奶妈抱了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出来。

“这是凌儿。”大奶奶溺爱着笑道。

因为有荀君晖所说的传闻,荀卿染特意仔细打量了凌哥儿几眼,小男孩与她几个姐姐的细长眼不同,是大大的眼睛,样貌极是俊秀。

桔梗已经早就备好了礼物呈上来,荀大奶奶略做推让,高高兴兴的收了,就打发了几个孩子下去。

“我今个来,可有件好事。”荀淑芳笑道,“有一门极好的亲事。。。。。”  方才荀淑芳很是瞧了大姐儿几眼,大姐儿却也到了能议亲的时候。荀卿染想,莫非荀淑芳要给大姐儿提亲?

荀大奶奶似乎也想到了这里,不由得脸上露出些期盼来。

“大姑奶奶要说的亲事,自然都是好的。”荀大奶奶道,“不知说的是哪一家?”

“永庆郡王府上。”荀淑芳笑道,似乎对荀大奶奶的关注很是满意。

“永庆郡王府上?”荀大奶奶已经是睁大了眼睛,难掩一脸的喜色。

永庆郡王府,荀卿染心下也开始思量。她对永庆郡王府并不熟悉,但两家也有来往。据她所知,永庆郡王今年已经年过六旬,郡王妃建在。永庆郡王世子也有四十开外了,却是死了正妻,膝下有两儿两女。永庆郡王另外还有两个儿子,也都早就成亲,分府出去住了。若是给大姐儿提亲产,提的自然是永庆郡王世子的儿子。世子两个儿子,都是嫡出,也还没有娶亲,若提的是长子,以后继承了郡王爵位,大姐儿就是郡王妃了,便是次子,没有爵位,却也少不了一个清贵的官做,怪不得大奶奶这样高兴了。

只是,荀淑芳又如何有这样的好心肠?

荀卿染眼瞥荀淑芳和荀大奶奶,那个自打在二门听说荀淑芳也在,心中就有的一个疑问又在心头升起:荀大奶奶不是深恨荀淑芳骗走了一大片家私吗?这两个人什么时候好起来了?

 “郡王长孙今年十六,次孙今年十三,”荀大奶奶看来也对永庆郡王家里的事情很熟悉,“大姑奶奶提的是哪一个?”

“自然是长孙了,哪有哥哥还没定亲,就给弟弟说亲事的道理。”没等荀淑芳回答,荀大奶奶已经又笑着道。

荀淑芳扑哧笑了一声,“永庆郡王年迈,眼看着世子就能承爵,我要说的是永庆郡王世子。”

荀大奶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干咳两声,依旧对荀淑芳陪着笑:“世子是好的,只是,年纪大了些(而且已经有两个嫡子),大姐儿她。。。。”

“年纪大一些才知道疼人呐,况且,也并不大,和四妹妹不是正好?”荀淑芳挑眉笑道。

“四妹妹,淑兰?”荀大奶奶一脸的惊讶,“大姑奶奶这是给四妹妹说亲?”

荀卿染也很惊讶,不明白荀淑芳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荀淑芳确定的点点头。

荀大奶奶顿时心情十分复杂,不再吭声。

“大嫂,几个侄女也都要到了出嫁的年龄,四妹妹总在家里,只怕没有好人家肯上门给侄女们提亲吧。”荀淑芳抿了口香茶,慢悠悠地道。

“这个,”荀大奶奶语塞,有些话她自然不好明说,荀淑兰的事情,不只影响到了荀家男人的仕途,也影响到了荀家女孩的婚嫁,她亲生的这几个女孩,倒也不怕没人上门说亲,但是门第,人品却讲不得了。毕竟有荀淑兰的事在那里,那些高门贵戚难免会三思,三思过后,还有几个会上门提亲。

“若是能成,这倒是门好亲事。”荀大奶奶道。

原本以为要养荀淑兰一辈子了,现在能够将荀淑兰嫁出去,别说对方是郡王府,便是不名一文,荀大奶奶也是愿意的。

“只不过,郡王家可愿意?”荀大奶奶看着荀淑芳问道。

“他们若不愿意,我怎么会来说亲。”荀淑芳自信的笑道。

荀大奶奶脸上又露出喜色。

“这事还得和太太商量,我也正要去给太太请安。”荀淑芳站了起来,“三妹妹也和我一起去吧,总该给太太请安的。”

“正是,正是。”荀大姐姐也忙站起来,“正要带两位姑奶奶过去看看,太太也极相念姑奶奶们。”

荀卿染本不十分想去,却被荀大奶奶拉住了。众人一起往后面走,走过湖畔居旁边的甬道,依旧是长长的夹道,夹道尽头是那个有些荒僻的小院子。

“本来收拾了枫林晚给太太和四妹妹去住,”荀大奶奶边走边解释,“太太却说什么都不肯,只愿意住在这里,说是小巧安静。”

荀淑芳撇了撇嘴,转过头来对着荀卿染笑道,“三妹妹,可要记得问问太太,怎么放着好生生的枫林晚不住,偏喜欢住在这里。难不成枫林晚有鬼,太太是怕被冤鬼索命?”

荀淑芳语调怪异,似有所指。

荀卿染不免疑窦顿生,不过她却不肯如荀淑芳的意,表情依旧是淡淡的。

“枫林晚有冤鬼?咱们也在这府里住了些日子,怎么从没听说过。”荀卿染道。

“大姑奶奶莫吓唬人,哪里有什么鬼。”荀大奶奶虽然奉承荀淑芳,但也不好任由她说自家宅子里闹鬼,而且还是冤鬼。

荀淑芳却不理荀大奶奶,只和荀卿染说话。“咱们能住了几天,能知道什么?太太想必是知道的,难保府里也有些老人儿知道,呵呵。”

荀淑芳说到最后,却是有意无意地瞟了身后的周嬷嬷一眼。

周嬷嬷曾经是方氏的心腹,在方氏身边伺候了多半辈子,这府里有什么隐私,周嬷嬷很有可能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