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锦屏记 >

第202章

锦屏记-第202章

小说: 锦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卿染想着心事,齐攸已经轻车熟路地将她身上的衣服都解了下来。 
 
这一路上,荀卿染贪看风景,忙于应付两个满肚子问题的孩子,回来后,也是事务缠身,两人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好生亲近了,齐攸动作不免有些急促。 
 
荀卿染眨了眨眼睛,游鱼般从齐攸身下滑出去。齐攸一愣,荀卿染却是反身将他扑倒。 
 
软玉温香,齐攸自然没有反抗。 
 
瑄儿亲近齐攸胜过亲近她,那么下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要更亲近她,荀卿染决定。 
 
“四爷,我要在上面。” 
 
齐攸方才还对荀卿染的消极态度不满,这时对着荀卿染一双满含热情跃跃欲试的眼睛,只觉得全身发热,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此处省略一万字) 
 
   …… 
 
   小剧场 
 
   因着荀卿染积极热情的态度,齐攸自然是不肯辜负的,大床摇啊摇,似乎没个尽头,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沉寂下来。 
 
又过了一会,床上传出一声略有些沙哑的声音:“四爷,压扁了。” 
 
荀卿染软软地趴在床上,头发湿漉漉地散乱在肩头。 
 
齐攸闻言,用手肘略微支起身子,将热吻烙在她的背脊上,一只手从荀卿染背脊上滑了下去,握住某处柔软。 
 
“胡说,明明还是圆的。” 
 
掌灯时分,石榴院,西厢房披红挂彩,人影瞳瞳,笑声不断。上房东侧卧房内,也点着灯,不过却是静悄悄的。 
 
齐二奶奶坐在床上,微微皱着眉头。屋内地下站着冬儿、严家的和两个小丫头。 
 
“去看看。”齐二奶奶冲着一个小丫头吩咐道。 
 
那小丫头转身出去,一会功夫就回来。 
 
“回奶奶,厢房那边已经熄了灯。”小丫头向齐二奶奶回禀道。 
 
齐二奶奶脸色更加的难看。今天是齐修纳妾的日子,齐修在厢房休息也算顺理成章。但是,她是正室,为这件事操持了一天,齐修好歹该来上房坐一坐,给足她面子,而不是一钻进厢房就不出来了。 
 
齐二奶奶将两个小丫头都打发出去,只留下冬儿和严家的。 
 
“你去,听听、二爷歇下了没有。”齐二奶奶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了一遍,还是指着严家的吩咐道。 
 
严家的抬起头,接到齐二奶奶意味深长的眼神,心领神会,就从上房出来。 
 
西厢房早就落下了窗帘,不复方才的明亮。严家的从上房出来,眼看着四下无人,顺着窗跟轻手轻脚溜到西厢房窗下。她试着透过窗户往里看,却是什么也没看到,只好将耳朵贴在窗户上,细听里面的动静。 
 
“爷的心肝,爷还是去上房歇着吧。”是二爷齐修有些粘腻的声音。 
 
严家的脸上闪过一丝奇怪的神色,这种腔调,曾几何时,也曾在她耳边响起过。 
 
“爷不要走,奴家一个人害怕。”是蔡氏娇滴滴的声音。 
 
“爷也舍不得你,不过爷若是留下了,怕管不住自己个。” 
 
“爷舍不得奴家,就更无需走。奴家伺候爷。” 
 
接下来是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严家的直起身,眯着眼透过窗缝向里面望去。许是习惯了黑暗的缘故,影影绰绰能够分辨得出屋内大床上两个人影。二爷齐修倚着靠枕,仰躺在床上,蔡氏穿着银红纱衣裳,跪在齐攸身边,低下头去。 
 
齐修呻吟了一声,脸朝窗户扭了过来。 
 
严家的吓了一跳,忙又矮了身子。 
 
屋内传出齐修高一声低一声的心肝、宝贝,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声,还有越来越响的品咂声。 
 
严家的听了一会,脸颊上泛出红晕,轻轻地呸了一口。 
 
一会功夫,屋内传出齐修的一声低吼。 
 
“爷,奴家伺候的好不好。”蔡氏的声音媚的几乎滴出水来。 
 
“心肝,你可是要了爷的命。不,你是爷的命根子。” 
 
“爷不是说还要去上房?” 
 
“今天是你我的好日子,去上房做什么?” 
 
严家的闪身从窗下离开,轻手轻脚地回了上房。 
 
卧房内,齐二奶奶铁青着脸听完了严家的叙述,不由得冷哼了一声,无意识地撕扯着手里的帕子。 
 
“什么听从父母之命,原来他和这淫妇两个是旧相识!”齐二奶奶恨声道,“将我当个傻子般的撮弄。” 
 
冬儿端了杯茶从外面进来,见齐二奶奶发狠,一进不敢上前,只将茶杯放在墙边的矮几上。 
 
齐二奶奶脸上忽阴忽晴,最后似乎是打定了什么主意。 
 
“这件事二爷身边的人少不得知道,却将咱们瞒的死紧。我痴心痴意,是个呆的,你们难道都是死人?” 
 
冬儿和严家的都低下头,不敢言语。 
 
齐二奶奶喘了口气,招手叫严家的到跟前。 
 
“你男人就跟在二爷身边,怎么知道了消息也不来告诉我?”问的颇为和颜悦色。 
 
严家的却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奶奶明鉴,我那男人不过是个会出气的木头,亏得奶奶提携,才在二爷身边寻了差事。二爷知道奴才受了奶奶的恩典,并不将他当做心腹。二爷身边那几个,哪个不是几千几万个心眼子,惯会蒙哄他一个老实人。奴才因他不争气,也不知跟着生了多少闷气。”严家的可怜巴巴地说道。 
 
齐二奶奶看着严家的,“你起来说话,我又没怪你。” 
 
严家的却不敢起来。 
 
“罢了,二爷身边那几个,你自来和他们都好。这差事就交给你,将来龙去脉都打听清楚了,算你将功折罪。”齐二奶奶又道。 
 
严家的有些犹豫,没有立刻答应。 
 
齐二奶奶嘴角漾出一丝冷笑,让冬儿将银子塞给严家的。 
 
“新奶奶进门,雀儿自然拣着旺处飞、你是聪明人,或许也打着这样的主意。我历来不强迫人,只由得你去。” 
 
严家的忙磕头,“奴才自当为奶奶效命,奴才的一切全是奶奶所赐,奴才就是奶奶的一条狗,只听奶奶的差遣。” 
 
齐二奶奶冷笑了一声。 
 
“去吧,悄悄的,别心动了二爷。这事办成了,少不了你的好处。” 
 
严家的忙低着头退了出去。 
 
冬儿这时才转身又将矮几上的茶端在手里,打算递给齐二奶奶,一抬头,却见齐二奶奶脸上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容,顿时觉得毛骨悚然,差点失手将茶碗摔在地上。 
 
“做什么毛手毛脚,还不把茶端过来?” 
 
…………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京西秋月湖上有龙舟赛。康郡王妃打发人送了帖子来,请荀卿染一起去观看。 
 
荀卿染便拿了帖子来请示容氏和齐二夫人。 
 
“这是极热闹的事,我若年轻几岁,我也去的。”容氏听了笑道,“既然王妃下了帖子,你就去吧。记重在家宴前赶回来就成。” 
 
龙舟赛是端午节这天上午就开始,齐府的家宴却是在傍晚,自然是赶得回来的。 
 
“这样吧,你把你几个妹妹都带上。”容氏想了想又道,“让她们也去看看热闹。” 
 
“好。”荀卿染忙答应了,“我正想着和老太太说,要带她们一起去。” 
 
“恩,”容氏点头,“再把珍姐儿也带了去。她不小了,也该出去见识见识。” 
 
容氏又将荀卿染叫到身边,“你是做嫂子的,好生照看她们几个,多留些心。”容氏说着拍了拍荀卿染的手,若有所指。 
 
荀卿染心中明白,自然是笑着就了。 
 
………… 
 
五月初五这天一早,荀卿染和齐攸都是早早地起身,两人在宁远居吃过早包,穿戴好了,便叫人抱了瑄儿和福生来,今天自然也是要带上她们两个。瑄儿今天穿了一身鹅黄色的小衫裙,脚下是同色的绣鞋,福生则是穿了一身宝蓝色小袍子,脚下是鹿皮小靴子。两个孩子站在那里,粉雕玉琢,好像是画里走下来的金童玉女。 
 
这边收拾妥当,麦芽也带着人过来了。荀卿染就到宜年居来,颜明月、容云暖、齐婉烟,还有珍姐儿也已经收拾妥当了,正在容氏这等着。众人辞别了容氏等人,到二门坐车。 
 
荀卿染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坐了一辆马车,颜明月几个分别坐了两辆马车,麦芽自己坐了一辆马车,后面跟随伺候的丫头婆子等人整整坐了三辆车。齐攸骑着马,还有步下围随着的小厮家丁等,这一路浩浩荡荡地就往秋月湖而来。 
 
只是坐在车里,就能听得到外面越来越热闹的声音。马车行了有半个时辰,才慢慢地停了下来。 
 
荀卿染从马车上下来,这才看清,马车是停在湖畔,前面一座三层高的楼阁,正中牌匾上写着三个大字“得月楼”,正是康郡王妃帖子上写的所在。 
 
齐攸下了马,走了过来。早有康郡王府的管事媳妇带着人在楼前迎着,将众人一直引到三楼,康郡王和康郡王妃已经在回廊上等着了。 
 
荀卿染忙和齐攸上前见礼,“郡王、王妃安好。” 
 
“好,好。”康郡王妃屈膝向荀卿染还礼,就拉着荀卿染的手,“怎地还如此客气。”说着话,责备的眼神却是扫在齐攸脸上。 
 
荀卿染瞄了一眼齐攸,忙笑着改口道,“鸾玉姐姐。” 
 
“这样才对。”康郡王妃笑了,又将站在身后的一个小男孩叫过来,“快来见过你齐叔叔、齐婶婶。” 
 
“见过齐叔叔、齐婶婶。”小男孩过来行礼。 
 
“这是我的梓儿。”康郡王妃向荀卿染道。 
 
原来是康郡王府的小世子,荀卿染少不得多打量了几眼,这孩子约有七八岁的样子,长眉凤目,与康郡王妃十足的相像。 
 
众人进了屋子,荀卿染叫过麦芽、容云暖和颜明月几个。一一介绍给康郡王妃,又让奶妈抱了福生和瑄儿来,两个娃娃早被教导好了,规规矩矩地给康郡王和康郡王妃行礼。 
 
康郡王妃喜得将瑄儿抱在怀里,“我四处求神拜佛,只盼着能得个这样的小闺女,乖巧听话。” 
 
“这个就是福生?”康郡王的眼睛却落在福生身上。 
 
齐攸点头,冲福生招了招手,福生往前走了两步。康郡王弯下腰,打量了一会福生,又一把将福生举了起来,连说了几个好字。 
 
康郡王妃也在打量福生,尤其在福生的眼睛上很是盯着看了一会。 
 
“这样也好。”康郡王妃对荀卿染道。 
 
荀卿染笑笑,也没说什么。 
 
旁边早有康郡王妃的贴身丫头,端了两个托盘上来,是送给福生和瑄儿的见面礼,荀卿染这边也有桔梗将准备好的送给康郡王世子的表礼送了上来。 
 
“那些土仪,我们早得了,比什么都好。”康郡王妃对荀卿染谢道,“外放了一遭,觉得如何?” 
 
“是和京城不同的一番景致。”荀卿染只说道。 
 
康郡王妃便笑了,“都说那里蛮荒,可我还是羡慕你们。” 
 
康郡王作为皇家子孙,外放为官却是不要想的,就是有皇帝差遣出京去办差,却也少有带着妻儿的道理。 
 
坐了一会,康郡王妃找了个借口拉荀卿染到一边说话。 
 
“应泽和宁馨的事,小齐都和我们说了。我们真真大吃了一惊,那时还都是小孩子那,谁能想得到那。”康郡王妃叹了口气说道。 
 
一会,又说:“我也不瞒你,那里我与丹枫两家已经私下定了亲事,也都想着小齐和宁馨也会和我们一样。” 
 
虽然早就知道是这么回事,虽然康郡王妃这样说算是和她开诚布公,将她当做自己人了,荀卿染还是忍不住心里有些不舒服。 
 
“不过我们也都知道,小齐是没有那样的心思的。”康郡王妃马上又道,“遇到这样的事,没人能比你做的更好了,小齐娶了你,是他的福气。” 
 
………… 
 
荀卿染和康郡王妃又回到窗边的座上,齐攸和康郡王却已经不知去向了。 
 
这楼里也越发热闹起来,荀卿染一问,才知道,得月楼并非康郡王一家。比如说这视野最好的三楼西半面是康郡王一家,东半面却是勇毅亲王一家。二楼则是德妃的母家,户部尚书王大人一家,还有永安县主一家。 
 
康郡王妃先带着荀卿染去见了勇毅亲王王妃,又去见了永安县主,接着便有王夫人带着媳妇、女儿过来请安,荀卿染自然是将麦芽、容云暖都带在身边。麦芽跟着平西镇是习惯应酬的,又是性格爽利,容云暖却是人头熟,颜明月虽不喜应酬,但却容貌妍丽,又兼饱读诗书,也是让人喜欢,相比起来,齐婉烟略微逊色,却有齐家教出来的规矩礼数,在众人面前也被人连连称赞。 
 
来往热闹了好一阵子,众人才又在阁子里坐定。 
 
湖面上靠着岸边,早停了十几艘的龙舟,此外,不远处还停着几艘画舫,更有小船在画舫间穿梭,听得那吆喝声,却是卖酒肉小吃的。 
 
“看,”康郡王妃指着一艘红色,船顶垂着流苏的画舫,“他们兄弟就在那艘船上。” 
 
荀卿染顺着康郡王妃所指看过去,那画舫上却是早就摆了酒席,一群人正在说笑吃酒,齐攸举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