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锦屏记 >

第144章

锦屏记-第144章

小说: 锦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女子鱼贯而入,荀卿染挑挑眉,这是什么情况。
“妇好,我的好孩子,真的是你?”
“姨妈,姨妈。”


第二百零五章 不可说

四个女子鱼贯而入,荀卿染正要仔细打量,就见宋嬷嬷原本站在门口伺候,却和走在最后的一个女子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众人都不由得往宋嬷嬷那边望去。
荀卿染心下惊异,下意识地转头去打量齐攸。齐攸正低头喝茶,好像没注意到外面的情形。一阵微风吹来,灯影摇曳,看不清齐攸的神色。
齐攸和荀卿染都没有说话,这屋内外就听得宋嬷嬷和那个女子的哭声。
荀卿染皱了皱眉,目光在前面三个女子身上扫过。这三个女子,穿着各异,却都是绮年玉貌,环肥燕瘦,颇有几分姿色。
荀卿染叫过许嬷嬷来,“今个天晚了,嬷嬷先带这几个下去安置了。”
许嬷嬷答应了一声,“奶奶,北面的松涛院空着,先安置在那里如何?”
松涛院,在宅子的最北面,离这主院距离颇远,旁边就是府内下人的住处。
荀卿染看了许嬷嬷一眼,赞许地点点头,许嬷嬷果然明了她的心意,很清楚如何应对这样的场面。
“就依嬷嬷。那里就要嬷嬷多照看些。”
“奶奶放心。”许嬷嬷答道,就先将这三个女子领了出去。
许嬷嬷带着人走了,宋嬷嬷才收住了哭声,拉着那女子上前来行礼。
荀卿染不由仔细打量,这个女孩中等身材,一身的粗麻布衣裙,全身上下都无装饰,头发只用一只发簪挽着。面貌却颇为俏丽,鸭蛋脸,鼻染高挺,一双大眼犹带泪光,显得楚楚可怜,微微上挑的眉梢却又让她显得有几分倔强。
“……是奴才的外甥女,闺名叫妇好,是我那姐姐唯一的骨血。失散了这些年,总算苍天有眼,今天见了面。”宋嬷嬷眼睛含泪,情绪有些激动,握着那女孩的手,犹有握着宝贝般。
原来是宋嬷嬷的外甥女。
“奶奶不知道,奴才在府里,奴才那姐姐曾带她来看过奴才,四爷小时候也曾见过的,只怕不记得了。”宋嬷嬷又道。
不仅是宋嬷嬷的外甥女,还和齐攸有几分香火情。
“嬷嬷找到了失散的亲人,这是喜事,快别哭了。”荀卿染道,又招呼那女孩上前来,“过来让我好好看看。”
妇好犹豫了一下,裙角摆动,上前走了两步,到了荀卿染跟前,屈膝福了一福。
举止端庄大方,那个福礼更是规矩,就是许嬷嬷在场,恐怕也挑不出半点不好来。只是脸上皮肤微黑,略有些粗糙,但露出的一段脖颈却是白皙细腻。
荀卿染笑着站起身,拉着妇好的手。
手心粗糙,却没有做针线活计留下的老茧。
“就叫做妇好?姓什么?”
“姓、姓辛。”
“好名字。”荀卿染笑道。
辛妇好落落大方,回望着荀卿染,然后似乎是意识到这样不和身份,微微低了头,却依旧用眼角余光扫视着荀卿染。
“还得求四爷、和奶奶恩典。”宋嬷嬷躬身道。
荀卿染回到座上,询问齐攸的意见,“四爷?”
齐攸放下茶杯,只说“好生安置。”就起身去了浴间。
荀卿染略一思忖,就道:“妇好姑娘想必也累了。嬷嬷先带妇好姑娘下去歇息。你们分离久了,定有好多话要说,就先在嬷嬷那安歇,明天再做安排。”
宋嬷嬷忙不迭地答应了,便和辛妇好告退离开。
许嬷嬷从外面进来,正和两人走了个对面,许嬷嬷让到一边,等两人离开,才走进屋来。
“奶奶,那三个已经安置妥了。若没有奶奶召见,不会让她们出了松涛院。”许嬷嬷道。
“嬷嬷做的很好,就先这样。”荀卿染听得隔间的脚步声,知道是齐攸洗了澡出来,这才吩咐人去里面收拾。
“摆饭吧。”
齐攸换了身月白的府绸长袍,从隔间走出来。
“好。”荀卿染道。
许嬷嬷就退了出去,吩咐人摆饭。
齐攸脱了鞋子,先到榻上坐了,荀卿染见齐攸的头发还湿漉漉地,忙从旁边取过巾帕来替齐攸擦拭。
“唐大人那里,已经让人送去了酒菜,和咱们这一样的。”看着人摆上饭来,荀卿染说道。
齐攸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宋嬷嬷那里,也派人送桌席面过去?”荀卿染试探问道。
“哦,好。”齐攸点头。
“那松涛院那边……”荀卿染又问。
“你随意安排,不用问我。”齐攸道。
齐家讲究食不言,饭菜上齐,齐攸端起碗筷,荀卿染便不再说话。
饭后,酒菜都撤了下去,荀卿染和齐攸就挪到内室说话。
“打发人去看看,宋嬷嬷那里可缺什么。”
荀卿染正要开口向齐攸询问那四个女子的来历,齐攸却先开口道。
荀卿染心中一动,这不是去看宋嬷嬷缺什么,而是那位妇好姑娘缺什么。
“四爷,那位妇好姑娘,也是犯官之女?”荀卿染问道。
齐攸一怔,望向荀卿染,随即点了点头,以荀卿染的聪慧,自然是猜出了这四个女子的来历。
荀卿染得到齐攸确认,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
平西镇是本朝流放地之一,那些流放的犯人在这里的地位极其低下,有的被役使淘金挖矿,有的就在军中充作军奴,都是任人奴役,没有任何尊严和人身保障的人。平西镇也有官员将这些人充作奴仆,那位蒋夫人家的粗使,据说都是被流放的家眷。用蒋夫人的话说,是省了一大笔银子,而且比买来的还好使唤,打死不论。
“妇好那边,你多用些心,不要当下人看待。”齐攸又道。
“既然是宋嬷嬷的亲戚,我自会另眼相看。”
“四爷就放心吧。”
齐攸道,“妇好,是客人。”
客人,即使是宋嬷嬷的亲戚,由齐攸郑重其事说出来要当客人待,这规格也高了一些。
荀卿染心中一动,依旧答应道:“好。四爷,怎地从未听宋嬷嬷说过这一门亲戚,那位妇好姑娘,四爷小时候也见过的?”
齐攸点了点头,“她受了不少苦,你待她好些。”
流放到此的,老弱病残自然凄苦不堪,但是那些年轻貌美的,才是处境最凄惨的。荀卿染虽然到平西镇的日子尚浅,这些却是已经了解到了。
“四爷放心,我会好好待她。”荀卿染道,又问:“妇好姑娘,家里还有什么人,是因为什么事流放到这的,还……”
连着家眷被流放的,可没有简单的案件,多是和政治沾边,荀卿染不能不担心。
齐攸阻止荀卿染继续问,“这些事不是你能操心的。你只好好待她就是了。”
“好好的,谁愿意操心那。四爷既然带她到家里来了,我不想操心也不成。四爷,我们是夫妻,你总该告诉我实情,这不仅关系你我,还有整个齐家。”
“我受人所托,你只知道她是宋嬷嬷的外甥女就是了。”齐攸神色凝重,又揽了荀卿染在怀里,道:“别胡思乱想,我做事有分寸,不会有事。”
齐攸将头埋在荀卿染脖颈处,抱了荀卿染,放到床上。
“那另外那三个女子,该如何安排?”荀卿染又问。
“你不是已经安排了吗,那样就很好。”齐攸道。
“四爷就没什么特别的要嘱咐?”荀卿染笑道,“都带到家里来了,四爷这些天在外面,少不得也有服侍的?四爷该提点提点我,哪个是有功之臣。不然我都当作一般仆妇对待了,四爷岂不是要心疼。”
齐攸也不答话,狠狠地吻住了荀卿染的嘴。
荀卿染挣扎不开,被吻的气喘吁吁。
齐攸已经褪了自己的长袍,伸手来解荀卿染的衣带。
荀卿染却突然起身。
“做什么?”齐攸问。
荀卿染伸手取过床头的烛台,借着烛光,仔细在齐攸身上从头到脚仔细照了一遍。
“你这是找什么?”齐攸失笑道。
找什么,找牙齿印,抓痕,吻痕等等一切可疑的痕迹,荀卿染自然不会说出口。
齐攸却被她看得浑身越发热了起来,也抬起身子,从荀卿染手中拿过烛台,吹熄了蜡烛,放回到床头。
“一会再看,现在,我想你的紧……”
齐攸语音渐低,翻身压了过来。
第二天早上,荀卿染睁开眼,齐攸早已不在身边。荀卿染唤进人来服侍,才知道齐攸早就去了总督衙门。
荀卿染一边洗漱,一边回想昨天晚上的事情,很多话她都没来得及问齐攸。
美男计啊,一定是美男计,荀卿染忍不住腹诽。
吃过了早饭,荀卿染将写好的信拿出来,将其中一封拆开,又在信的末尾加了几句话,重新放入信封封好了,这才交给宝珠送了出去。
“唐大人可在家?”荀卿染又问。
“今早唐大人出城跑马,刚刚回来。”许嬷嬷道。
荀卿染点点头,心中有了主意。
前院,唐佑年刚刚吃过早饭,正在院子里消食,就见许嬷嬷领着三个年轻女子进了院子。
“唐大人,”许嬷嬷屈膝向唐佑年福了一福。
“许嬷嬷不必多礼。”唐佑年忙道。
“唐大人辅助四爷,劳苦功高。夫人担心这里的小厮粗手粗脚,伺候的不周到,就让这三位姑娘来伺候唐大夫。”
许嬷嬷说完,又福了一福,留下三个姑娘,转身回了内宅。
唐佑年望着面前的三个女人,不由得苦了脸。


第二百零六章 不得不说

荀卿染正将从京城带来的各色上等尺头,拿出来比较。外面小丫头来报说:“唐大人求见奶奶。”
来的倒快,荀卿染暗笑。
“请唐大人到书房暂侯。”荀卿染吩咐道。
唐佑年是齐攸的挚友,又一直在齐家居住,现在也是和他们一起住在总督府,算得上是通家之好,见一见并不违了规矩。
荀卿染换了见客的大衣裳,这才带着许嬷嬷、麦芽等人到书房来。
“见过夫人。”
唐佑年已经在书房内等候,见荀卿染来了,忙站起来,躬身行礼。
荀卿染微微屈膝,福了一福。
“唐大人不必多礼,请坐下说话。”荀卿染道。
两人分宾主落座,寒暄了两句。
“唐大人辛苦了。”荀卿染笑道。
“不敢当。属下牢记夫人的嘱咐,大事不敢说,小事也做成了一两件。夫人要大人少喝酒,属下一直记着。这次在城外大营,凡要喝酒,十有六七都是属下替大人挡了。”
唐佑年陪笑,向荀卿染表功。
“知道唐大人是个可以托付之人,唐大人辛苦了。”荀卿染笑道。
“那个,军营之中,官场上面,有些应酬在所难免。”唐佑年又道,“比如说,那几个姑娘……,大人是不愿意收的,我也帮着大人推脱。不过,这却是平西镇官场上的规矩,大人若是不收,那些人难免心中不安,生出别的想头来,反而不好。大人初到此地,人心还要收扰,只得与光同尘。夫人蕙质兰心,定比属下看得还要透彻。”
荀卿染失笑,望着唐佑年,问道:“唐大人过奖了。我能知道什么,比如说这样的事,我可是第一次遇到,该如何处置,还望唐大人指点。”
她将那三个人送到唐佑年的院子里,倒也不是真的要祸水东引。唐佑年住在总督府,又是齐攸的左膀右臂,荀卿染心里已经将他划在自己势力范围内了,自然不会真的将麻烦给唐佑年。之所以要这样做,好罢,是有那么一点迁怒的意思。因为她早就向唐佑年嘱咐、暗示过,不仅是不想让齐攸喝太多的酒,当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她都希望唐佑年在其中周旋、帮齐攸挡掉。
当然,她这么做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在唐佑年这打探打探消息。
唐佑年是个聪明剔透的人,这不,宋嬷嬷刚送了那几个人过去,他就来求见荀卿染了。
“不敢,不敢。大人交给夫人处理,自是相信夫人能妥当处置,哪些用属下多嘴。”唐佑年道,他也知道荀卿染这样问他,这样的话就搪塞不过去,就又说道,“那几个的身份,属下也查问过,没有妨碍,夫人随便安置在府里哪处,不碍事就是了。”
荀卿染轻轻叹了口气,那三个人不管碍事不碍事都要留在府里了,不管怎样,让不能碍事也就是了,她有些在意的是另一个。
“那位辛姑娘,和另外三个不同吧,唐大人可认识她?”
唐佑年脸上陪着笑,心却咯噔一下子。他就知道荀卿染会问起,他想装糊涂,却明白那样在荀卿染面前是糊弄不过去的。唐佑年暗自叹气,那件事,以齐攸的脾气,肯定是不会告诉荀卿染,他也不能说。但是荀卿染问了,他也不能什么都不说。
“属下也是今个一早才知道,辛姑娘原来是大人奶嬷嬷的亲人。”唐佑年道,“属下只听说辛姑娘从前锦衣玉食,流放至此,很受了些苦。夫人待人宽厚,是辛姑娘的福气。其它的,属下也……一无所知。”
只怕不是一无所知,是不好再多说吧。
荀卿染一时没有说话,咀嚼着唐佑年话中的含义。
“夫人,有些事,不是越知道的多就越好的。”唐佑年又似无意地低声道。
这却和齐攸的口气一样。
“这几位姑娘,原来都是在军营中?是哪个大营的?”荀卿染笑道问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唐佑年不需太做挣扎,就道:“夫人,都是老邢送的。”
“呵呵呵。”荀卿染意味不明地笑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