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空间之丑颜农女 >

第541章

空间之丑颜农女-第541章

小说: 空间之丑颜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的意思先保密,要和青璃小姐爹娘商议之后决定。”
    文氏身子不好,心思重,现在就有这么一个心愿,想亲自看着二人成亲,并且已经送信到了沐阳,最近几天,淳于老将军也会骑快马回来,这是文氏的执念,在仪式上,必须父母双全。
    至于要在城北大营面前见证,这点不会改变,文氏尊重二人的意思。
    “这事我会暂时保密,不和小姐说。”
    于嬷嬷权衡再三,决定装作不知道,她镇定自若地拉着旺财,去青璃大伯娘家,双胞胎兄弟还在那边,见到文氏还不知道怎么高兴的好,端午节,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怕文氏不习惯凤阳饮食,刘氏准备了几样京都的菜色,石榴和仙草都有手艺,再说这次来也准备入乡随俗,没有那么娇贵。
    简单地闲聊几句,文氏的体力不支,青璃进门请文氏休息,让出自己的屋子,茶水,点心,干果等等全部准备好,闲聊不急于一时,反正来了不会马上回去。
    淳于兄弟得知消息,一路施展轻功,进了院子被青璃拽到偏厅,一路车马劳顿,那边刚刚歇下,若是吵闹,这一激动又睡不着了。
    “璃姐姐,真是惊喜,我们兄弟下山还因为不能回家看娘苦恼呢。”
    淳于越很高兴,一直搓手,走来走去,眼里被激动和欣喜取代。
    下午,大伯一家也陆续地过来,家里怕吵到人休息,崔奶奶在门口看着,有族人上门打听,就解释几句,得知来了大人物,还是少将军的娘亲,族人很高兴,大人物见了不少,已经没有从前没踩在泥里的感觉,族人们行事大方,没有一点小家子气。
    文氏刚来,第一顿饭还是在家里吃,刘氏想了下,还是不过青璃大伯那边,那边人也多,怕万一文氏上桌,再让孙家的人感到拘谨。
    “小妹,你家地方够住不,人咋安排?”
    莫青菊从池塘里捞出来两条大鱼,带着念苹一起送过来,三人在门口的树荫下叙话。要是家里地方不够住的话,她家也得提前收拾出来,以免怠慢贵客。
    “恩,麦芽和麦冬去小花姐家收拾了。”
    目前算计,地方够住,青璃晚上进空间,在大哥的房间里凑合就可以,文氏和丫鬟住在她房间,正好安排的开。虽然紧张一点,不过在府里,也是丫鬟宿在外间,随时服侍的。
    念苹是最新奇的一个,她还没有见过京都的大官夫人,特地要求跟过来看看,临出门之前,爹娘还嘱咐她懂礼仪,唠唠叨叨一刻钟,好不容易耳根清净了,人在屋子内休息,还没有见到。
    “一路上奔波,睡不好,这个时候到村里,恐怕赶了夜路。”
    麦冬从京都带了不少新鲜样式的首饰,青璃抱着一个匣子,三人坐在树下挑拣,她让堂姐和念苹挑选自己喜欢的,“麦冬说,都是京都流行的款式,多宝阁的匠人打造的。”
    沈冰雨觉得北地样式差了点,就委托麦冬带回来一些。
    “看着就很贵,都很精致。”
    念苹每样都放在手里把玩一番,她是很喜欢,不过青璃还没挑选,也轮不到她这边来。
    “没事,你们挑吧。”
    青璃很大方,三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最后二人一人挑选了两样,心满意足地离开。
    于嬷嬷和麦芽在隔壁收拾妥当,又回到院子里,于嬷嬷想到旺财传过来的消息,试探地问,“小姐,您说文夫人的来意……”
    “应该是为了看看少将军吧。”
    青璃完全没有多想,她站在一个做娘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儿子离家良久,又在战场上卖命,不亲自看来一眼,始终放不下心,忧思成疾。新皇耶律楚阳不是那等小气又有疑心病的皇上,肯定会支持文氏的决定。
    半辈子都在和北地争抢夫君,争抢儿子,也该来看看这边的真面目,不知道为什么,想到此,青璃心里有种莫名的伤感。
    “可是带着太监来。”
    于嬷嬷试图引导,让自家小姐从中发现问题,这样以后她也不会得个知情不报的罪名,那旺财嘴没把门的,万一有一天自己招了呢。
    “肯定是新皇有密旨。”
    青璃早就发现宫里的太监,还是耶律楚阳从前做皇子时候身边常年跟着的人,过来传旨也不稀奇,她不知道于嬷嬷在那挤眉弄眼,眼睛和抽了一样是什么意思,也从未想到,在不久之后,她便奉旨成亲,正式成为少将军淳于谙的妻,也是北地将士们口中名副其实的少夫人。
    ------题外话------
    嘿嘿,看完这章你们就懂了,O(∩_∩)O哈哈~有票票的亲们赶紧砸过来吧,

  ☆、第019章 将嫁

正午时分,莫家村里一片宁静,忙碌了一上午的族人正在歇晌。
    旺财一个人走在村中的土路上,四处打量着。一路上从繁华的京都赶往北地,越往北越荒凉,中间走了几次小路,见识的都是破破烂烂的茅草房子,温度也低,在京都穿春衫,往北边还要再加厚。
    诚然,哪里都有穷人,可是北地也太荒凉了吧?旺财不只一次的撇嘴,想找人交流,无奈和他一个马车的张公公晕车,动不动呕吐,车厢里的味道不好闻。
    人家张公公是宫里出来的,也是新皇耶律楚阳身边的红人,和他这种下人自是不一样,旺财要敬着,伺候着,不过二人没有共同语言,张公公总是说宫里太监宫女对食之事,这点让他很不爽,太监不是没有男子的功能,还总想找伴,那不是坑了人家闺女?
    皇宫里有规定,宫女之要在宫中服侍十年便可以出宫,一般最晚也就二十五岁,还是能找到好人家的,万一想不开,跟了太监,那真是一辈子没有幸福和性福。
    虽然心中如此想,这样得罪人的话,旺财没胆子说。他一向认为自己是个识时务,机灵的小厮,喜欢看人下菜碟,也只好忍受着,听了一路,也就是一个来月太监与宫女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路波折,好不容易到了莫家村还是没有人陪着说话,旺财一边走,脚下踢着小石头子儿,双手背着,眼睛四处张望。
    莫家村里的条件,应该是北地最好了的,家家青砖大瓦房,小路边花花草草,农历五月初,正是茉莉开花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幽香,旺财突然想到了红鲤,那丫头最喜欢采摘茉莉花,然后放在窗台上晒干,每次泡茶的时候放上几朵干花,喝过那茶汤之后,唇齿间留着香气,若是在这个时候亲上小嘴儿……
    旺财脸色瞬间爆红,他用手轻轻地拍着脸颊,觉得自己想多了。
    一路上,遇见几个提着篮子去地头送水的年轻媳妇,见到旺财这身打扮很稀奇,打过招呼之后,多看了几眼。
    旺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昂首挺胸,继续在村里转悠。这些北地的姑娘们,一定没有见识过他这么英俊的小伙子,他观察了一下,村中的汉子人高马大,皮肤黝黑,长得蠢笨,哪能如他这般风流倜傥?
    走了一圈,见识了莫家村的景色,旺财准备回去补眠,为了赶上端午到村里,一行人不眠不休赶了两天路。刚才他发现总是有人带着含情脉脉的眼光看他,听说北地民风彪悍,女子强了男子这样的事儿时有发生,他在成亲前务必守身如玉,只能让这些少女放心碎一地了。
    哀叹之后,旺财顺原路退后,暗处出来几个莫家村里的媳妇,几个人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你说刚才那个干瘦的小白脸儿是京都人士?长这样,恐怕一担柴火都挑不起。”
    “可不是咋的,小眼珠乱转,一看就是一肚子坏水。”
    “啧啧啧,中看不中用,一看就不是个旺妻的面相。”
    几个新媳妇交流点评一番,这才散去。
    这边,青璃送走了堂姐莫青菊之后,来到偏厅,陪着淳于兄弟一起聊天,文氏到来,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大惊喜,现在二人如坐针毡,一会儿站起身出门一趟,在院中张望青璃的屋子。
    一直等到晚膳之前,申时前后,仙草和石榴打开了屋门,按照青璃给出的地点,去灶间打了热水,伺候文氏起身。刚才简单聊了几句,还没来得及告知双胞胎就在这里,现在两个丫鬟见到兄弟二人,傻傻地愣在原地。
    “二少爷,三少爷?”
    仙草揉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面前的人正是自家夫人日夜想念的,这么一眨眼的工夫就出现在眼前了呢?难道是做梦?
    “石榴姐姐,你怎么不认识咱们兄弟了?”
    淳于恭上前一步,面带笑容,对着仙草点头,转过来看着呆愣的石榴,“不会是不认得了吧,我可记得你做的石榴饼最好吃。”
    “真的是少爷。”
    石榴用力眨眨眼,差点扔了手中的水盆,等反应过来之后,快速地冲进屋子里大叫。仙草还镇定一些,在院中嘲笑石榴没有规矩。
    等了片刻,文氏这才出门,母子相见,三人都激动地流下眼泪。
    一年不见,青璃突然发现,文氏似乎老了一些,眼角有了细纹,黑发中隐约有白丝的痕迹,刚才文氏没有马上出来,应该是在上妆,想要自己的气色好一些吧。
    “娘,娘,真的没想到您能来北地!”
    淳于越站在原地,没有拉着文氏撒娇,毕竟在双胞胎中做哥哥,比淳于恭稳重点,而淳于恭,直接凑了上去,拉着娘文氏的手嘘寒问暖。
    自小离家,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不了解娘的苦心。那时候还小,爹爹骗他们说要带二人去看庙会,结果就送到山上,从此一去不回。当时有一起练功的师兄们说,他们是被爹娘抛弃的娃。
    后来慢慢长大,才懂得道理,但是一直都对爹娘的做法耿耿于怀,下山回府也对文氏不亲近,直到有一次,得知当年爹骗他们上山习武,娘差点哭瞎了眼睛,才慢慢理解她的不容易。
    爹爹外出打仗,大哥镇守边疆,他们在山上苦练武艺,偌大的护国将军府,只有娘亲一个人操持。
    好在大哥淳于谙定亲了,未来的嫂嫂也是能干的,可以帮娘一把,也能陪着娘,大哥也有了自己的家,那么守卫边疆就让他们兄弟来吧,他们会快速成长起来,不拖后腿。
    “是啊。一直没有来过,进宫求了太后娘娘说项,皇上就同意了。”
    文氏避重就轻,众人一起进入到偏厅闲聊,这会莫如湖和刘氏也早早地回来,文氏说着一路上的见闻。
    在京都,文氏接触的都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等到出京都之后才发现,原来天空可以这么广阔,一路上遇见很多好心人,得到善心人的帮助。
    记得一个下雨的夜晚,马车轮子陷入在一个泥坑里,由于车上货物繁多,又怕雨淋湿,所以必须这么抬着出去,麦冬,车夫等人一起使力,总是差了一点点,眼看着要到了关闭城门的时候,若是出不去,只能在原地休息一夜,又要耽搁一天。
    那天众人运气不错,正好遇见几个路过的行脚商人,众人冒雨,帮着把马车抬出来,文氏想要请几个人喝杯热茶,每个人给一个荷包,等到察觉过来的时候,人已经走远了。
    这样的事情很多,有阳光的地方,也有阴霾的角落,路上也曾经遇见过山匪,被麦冬一人解决,后来遇见威远镖局的队伍,便跟着队伍一起。
    晚膳摆在了偏厅,文氏入乡随俗,让仙草和石榴不用伺候,众人围坐在一桌,开始的时候,刘氏还有点担忧,二人接触的不多,在京都讲究规矩,乡下地方,可没有谁食不言,那样会被认为没气氛。
    “这个时候,还是北地气候好,这会京都已经很热了。”
    文氏首先打破了沉闷,从小受到的教育,让她谨守礼仪,后来想在席间闲聊,才发现桌上之有她自己一个人,那个时候她就想,或许嫁给一个普通人,是不是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夫妻二人互相扶持,粗茶淡饭也吃着也舒心。
    “最近气候不错,前几天总是下雨,天还挺凉的。”
    一般闲聊都是从天气入手,这么东扯西扯的,话题就广阔了,淳于兄弟二人插言,讲述山上的生活,一些趣事,还有一路上的见闻。
    “你们两个,也该学学人情世故。”
    文氏点点头,赞赏地看了青璃一眼,家中未来有这样的儿媳撑场面,她也就放心了,当初看上青璃,就是眼缘,觉得这丫头不错,出身低点没关系,自家也不靠着女子的门户发达,只要不卑不亢,没有小家子气就好,事实证明,还是她眼光独到,后来在京都夫人们的聚会,她时常在白家族长夫人米氏那里炫耀,先一步抢了这样的儿媳。
    “娘,我和老三端午之后就要去平阳参军。”
    淳于越和文氏报告未来的安排。虽然心里早就有准备,听说儿子又要上战场拼杀,她多少有点酸涩,顿了一下,仍旧坚定地点头。
    青璃怕文氏担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