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田又田种田记 >

第10章

田又田种田记-第10章

小说: 田又田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十三岁跟着老板当学徒,到现在都有七年了。刚来的时候店里生意特别好,每天买烧饼的人排着长队,从门口排到街对面,这附近的老板哪个不羡慕我们店里的生意。那时候店里带上老板娘一共有四个人,忙都忙不过来。”伙计回忆当年的盛况,满脸怀念。

    “后来店里的另一个伙计自立门户去了,他新开的店就在我们斜对面。”说到这里伙计愤愤不平,“分走我们一半的生意,这也算了,还背地里找人陷害我们老板,把我们店里的客人都吓跑了。”

    “现在这条街不是只有你们一家烧饼店?”田又田饶有兴致地听伙计讲述烧饼店的历史。

    “哼,他做了亏心事,被我们老板识破,待不下去,自然去别处开店了。后来我们店的生意越来越差,你也看到了,几乎没有客人。”

    田又田注意到从他进店之后只有寥寥两三个人来买烧饼,他来时伙计刚出炉的那锅饼还剩下一大半没有卖出去,饼已经凉透了,这家烧饼店确实可以关门大吉了。

    田又田起身告辞:“等老板醒来麻烦你转告他,就说我明天上午再来。”

 第十三章

    田又田第二天来的时候老板已经在等着他了。

    看到田又田,老板脸上有些许赧色,大概想到昨天醉酒后的表现,言语间不太自然。

    田又田并不在意,他昨天担心钱不够才对老板提出租店铺,可老板却要把店铺卖给他。回去之后他又仔细想了想,租店铺的麻烦很大,目前店里生意不好老板才会出手,如果以后生意好了老板要收回去怎么办,所以能把店铺买下来最好。

    田又田也不绕弯子,昨天他已经说明自己的来意,不管老板记不记得,那都是事实。他相信,就算老板不记得他的话伙计也会提醒他的,想必老板心里早就有谱了。

    “我的来意老板应该知道,我想买下这家店。”田又田直截了当的说。

    见他这样,老板也很爽快:“我昨天说过了,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契。”这几年烧饼店的生意不好,老板娘没少跟他闹过,昨天和老板娘再次吵架后忍不住喝醉酒,没想到回来遇到田又田。

    他昨天虽然喝醉了,自己说过的话还是记得,这个店在他手里只能一点点衰败下去,现在更是到了不得不关门的地步,他自己也不想因为这个店闹得家庭不和,这几年他和老板娘之间的关系很僵。卖了这家店他就可以带着老婆去永昌府做生意,丈母娘早就说过很多次让他去永昌府跟着大舅子一块干了,一家人也方便就近照顾。

    “既然如此,老板开个价钱。”昨天回去的时候田又田到其他大小相似的店铺询问过,开的价格最低也要八十两银子,这让他有些惊讶,他以为买个店铺最少也要一百两银子。那些店的生意都比烧饼店好一些,还不至于到开不下去的地步,田又田心里把烧饼店的价钱压低了十两银子。

    “六十五两银子。”老板报出价钱。

    田又田没想到老板给的价钱比他预想的还低,一时吃惊的说不出话。

    老板以为他嫌价钱高,咬咬牙:“最低只能再便宜二两银子。”说完紧张的擦擦手,紧紧盯着田又田。

    田又田被他盯得毛骨悚然:“可以,但是店里做烧饼用的锅炉要留下,伙计也要留下。”

    最终以六十三两银子成交。老板把店里的东西基本都留下了,只带走一些自己的私人物品。伙计于林听到新老板点名要他留下,高兴坏了,他一直担心烧饼店被卖了自己会失去这份工作,现在得知能继续留下格外兴奋。他在这里待了七年,对这家店还是有感情的。

    田又田在何老爷那里赚的一百两银子加上郭氏给的三两银子,杂七杂八的花掉十五两,买下店铺后只剩二十三两。这二十三两银子要买面粉、猪肉和卤肉用的各种调味料,还要买一些其他东西,让田又田不得不省着花。

    办完店铺买卖的手续,田又田赶回虻山村搬家。他租了一辆牛车,赶回虻山村时已是日落西山,房子里的物品早已收拾完毕,赶车的老汉帮着田又田把东西搬上车。

    田又田在这里住了不到一个月,这两间土坯房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个栖身之地,也是他亲手把破败的房屋一点一点修补完整,他种的菜也渐渐长大,他在这里度过了一段世外桃源般美好的日子。

    他还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也是夕阳西下,他背着硕大的包袱傻乎乎站在门口,那时他以为自己至少要在这里住上一年或者几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么快的时间就会搬走。

    跳上车,吩咐老汉赶车,再也不回头的离开。

    烧饼店后面有两间屋子,一间作为仓库,放面粉和一些杂物,另一间被原来的老板改成卧房,里面有一张床,还有桌椅等家具,店里忙的时候老板都会在这里休息。卧房里的东西被清理干净了,床和桌子都是光秃秃的,田又田把自己带来的被褥铺到床上,把桌椅擦拭干净,摆上自己带来的物品。

    这种事他不到一个月前刚做过,现在做起来倒也顺手。

    整理好卧房已经大半夜了,田又田就着凉开水啃了几个烧饼,填饱肚子才躺到床上睡觉。他仍然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买了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住处,谁也不能把他赶走。

    前世他在孤儿院里住了十几年,直到上大学才彻底离开。后来一直租房住,隔几年或者几个月就要搬一次家,直到快三十岁贷款买房,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来到这个世界他没有真正融入生活,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有人要赶他走他也一笑了之,起身拍拍衣服不留下一丝怀念。现在他有了房子,有自己的店铺,在硬板床上滚了几滚才有一层真实感。

    开店前期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店里的大致格局没有变化,添置了卤肉的大锅,加了一个切肉的案板,店铺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净整洁。把门外招牌换成“好吃肉夹馍”,这个没新意的名字是田又田想了两天才想出来的,在开业前夕挂到门外。

    关于开店的事田又田只告诉了王阳,他认识的人本来就少,还有许多极品人物,田又田不想和他们扯上关系。王阳得知他开店的消息,嘴里责怪他不早点说,他也好尽一份心意,话锋一转就聊到以后一定每天都去吃肉,让田又田多准备肉等着他。田又田一巴掌拍到他头上,他不是卖肉的啊。

    王阳没有问他开店的钱从哪里来,他知道田又田和过去不一样了,有自己的秘密,他作为朋友只希望田又田过得好,并拍着胸脯表示有困难他一定会帮忙的。

    田又田剩下的二十三两银子很快花了个见底,“好吃肉夹馍”也要开张了。

    田又田提前几天雇了十几个小孩子在街上四处宣传“好吃肉夹馍”,遇见一个人就用稚嫩的童音告诉他一定要去吃红石街的“好吃肉夹馍”,到开张的时候城里几乎一半人都听过“好吃肉夹馍”这个名字。

    开业第一天王阳就带了一群人来给他捧场,这些人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却是生活在清远县城里各行各业的人。王阳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只要是他走过的地方都能交到一堆朋友。他们听王阳说这家店要推出一种新型小吃,都很感兴趣。

    这些人平时把清远县各种小吃都吃了个遍,这些小吃历史悠久,很少有人能够创新,对王阳所说的非常好吃的小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有人让王阳给他们形容一下,王阳保持神秘,说必须亲自看到吃到才是惊喜。

    走到店门口,“好吃肉夹馍”五个大字映入眼眶,再走近几步闻到一股喷香的肉味,几人不约而同的深吸几口,就连王阳这个吃过肉夹馍的人也忍不住流口水。

    伙计于林这几天跟着田又田练习往烧饼里夹肉,动作很是熟练,看见有客人来立刻招呼道:“几位尝尝本店的肉夹馍吧,这是我们老板最新推出的小吃,把卤过的肉夹到烧饼里,好吃又饱腹,只要五文钱一个,便宜实惠。”这话是田又田和于林商量后得出的,既能够让别人了解肉夹馍的做法,又宣传了肉夹馍。

    田又田对卖肉夹馍不太了解,于林毕竟卖了七年烧饼,经验充足,有他在前面一边卖肉夹馍,一边和客人说话逗乐,田又田也很放心。

    有人奇怪道:“伙计,你家店里的肉是什么肉,闻起来怎么这么香?”

    于林笑着回答:“本店的肉是卤出来的猪肉,请各位放心食用。”

    “什么,卤肉也能这么香?”那人不太相信。

    田又田吃过清远县第一酒楼客来酒楼的卤肉,肉都嚼不烂,没有入味,口感也不那么好,四百文钱一盘客人吃的津津有味。他不知道是不是大夏国都是这种做法,有商机他不会放过,自己卤肉的时候就放的调味料十足,火候也掌握的很好,肉炖的又香又烂。

    “没骗您,这是我们老板的独家秘方。不怕您笑话,我第一次吃的时候连着吃了六个还停不住,要不是老板看不下去把肉夹馍从我手里夺走,只怕我肚子都要撑破了。”于林毫不避讳的把他第一次吃到肉夹馍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没错没错,我第一次吃的时候也停不下来,心想世上怎么有这么好吃的肉呢,回家的时候把他们老板做剩下的半锅肉都带回去了,结果我一口没吃上,被我爹娘还有我大哥抢走了。”王阳也跟着大家一起凑热闹。

    说话间于林做好一个肉夹馍,被一个小个子抢过去,这人是王阳带来的人之一,最爱吃肉,一进来闻到肉香早就忍不住了。他三五口吃完舔舔嘴唇,大叫一声:“我还要吃!”

    店里的气氛热闹起来,于林一上午忙的满头大汗,光是王阳带来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吃,不知吸引了多少顾客。午饭过后半个时辰,客人才慢慢减少,于林也得以歇口气。

    田又田早就买了个西瓜,没客人的时候切开和于林吃了。

    于林吃的很兴奋,他好几年没见到这么火爆的生意了,以前的老板是个老实人,即使没有客人也死守着自家店,但他认为田又田是个有干劲的人,跟着他一定会把生意越做越好。看到有客人来,于林丢下手里的西瓜上前招呼,生意好他也高兴,干活有精神。

    田又田很满意自家伙计的态度,从之前的烧饼店就能看出来,于林绝对是个对店铺对老板对客人负责的好伙计,就算生意不好也会把留着自己吃的烧饼送给他,在生意冷清的烧饼店一干就是七年,这份耐性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晚上关了店铺,田又田数着今天一天赚的银子,除去成本赚了四百文钱。对这个成果他不太满意,“好吃肉夹馍”的名气还没有打出去,今天来的人大多是在凑热闹,但是他们吃了之后都赞不绝口,他相信自家店的生意以后会更好的。

 第十四章

    不出田又田所料,接下来的几天,“好吃肉夹馍”生意越来越好了。

    自从第一天开张之后,凡是吃过肉夹馍的客人纷纷向亲朋好友推荐这种新型小吃,他们自己也跑去买了一个又一个解馋。不是他们没吃过肉,而是这种好吃又新鲜的肉夹馍完全把他们征服了。

    特别是一些干力气活的人,平时不舍得吃,现在花五文钱就能吃到肉,夹在烧饼里还吃得饱饱的,味道也是一绝,吃完之后还会带几个回家给家里人吃。

    一些半大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还爱吃好的,闻到“好吃肉夹馍”店里卤肉的香味就走不动了,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犒劳肚子。

    很快“好吃肉夹馍”风靡整个清远县,有大户人家听说城里人人都在夸赞肉夹馍好吃,派下人拿钱来买。于林特意告诉他们回去加热,凉了就不好吃了。

    田又田每天晚上数钱耗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卖肉夹馍收到的钱一般是铜板,很少有人拿着整块银子过来让他们找钱,白天装铜板的小木盒子到了晚上收的满满当当,田又田抱着怀里的盒子喜笑颜开。

    从第一天开张赚的四百文钱,到后来最多的时候一天纯收入将近二两银子,如果能够保持下去,不出两个月田又田就可以收回本钱。他知道“好吃肉夹馍”的生意不可能一直这么红火,现在是个开端,以后大家的新鲜劲头过去,每天净赚一两银子就不错了。

    大家都喜欢跟风,别的商人看到他卖肉夹馍生意旺盛,都会跟着他学,区别是他卤的肉好吃,别人家卤的肉未必比得上他家的,这样一来大家都会盯上他卤肉的方子。

    田又田想的没错,“好吃肉夹馍”的生意堪称近十年来清远县最火爆的生意之一,背地里不知多少人都盯着呢。特别是一些卖烧饼的生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