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外星代理人 >

第385章

外星代理人-第385章

小说: 外星代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这种重大利空消息来牟取巨额利润。

鲍伯。加尔文详细分析了苹果和google这两家美国著名企业遭受到两次重大利空丑闻事件进行了论证说明,鲍伯。加尔文通过获得的交易数据证实,在这两家公司爆发重大利空丑闻事件之前,杜克旗下的金融投资公司进行了大肆卖空交易。

在苹果公司后门事件爆发之前,这些投资公司卖空了高达上千亿美元的苹果股票,而在完成了这些卖空动作后不久,YOUTUBE上就爆出了揭露苹果公司产品具有后门的视频,让苹果公司一时间陷于非法窃取个人私密信息的巨大丑闻之中,股价随之形成了巨幅震荡,而就在苹果股价暴跌过程中,杜克旗下这些金融公司选择马上获利平仓。

鲍伯声称苹果事件同google卫星图片造假事件如出一辙,杜克旗下基金都是在事件爆发前不久进行了大量的卖空操作,然后在丑闻发生后获利了结。

鲍伯以时间上极其“精准”的巧合,暗示杜克旗下这两起投机投资都是有预谋的金融交易。而鲍伯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具有“世界级”计算机水准的杜克身上,认为在这两起金融卖空投机活动中,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是杜克博士直接导演了这两起丑闻事件,但是诸多的间接证据说明了至少杜克博士旗下基金公司提前收到了相关的消息,才能够极其精准地把握住这种“百年难遇”的投机机会。

鲍伯。加尔文甚至通过交易信息推断出了杜克旗下这些基金在这两起阴谋交易中获利总数一一从做空的规模来判断至少获利300亿美元以上。

所以,在鲍伯。加尔文的笔下,原本令人尊敬的杜克博士,一下子被渲染成为一个贪得无厌的金融恶棍。而鲍伯。加尔文在后记中说明,现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杜克旗下在美国的几家投资公司的可疑交易活动,这就更是为鲍伯。加尔文的揭露文章增加了不少说服力。

蔡思强看完这篇长文,半天说不出话来,到了现在,连续两件非常蹊跷的大事情发生,蔡思强再看不出这是一个针对杜克和杜克旗下公司的阴谋,那就太迟钝了,蔡思强从这篇文章中仿佛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将SAL和杜克卷入网中。

在这篇文章中的引用的那些股东数据和交易数据都是真实的,甚至文章推测的一些内容也是非常逼近事实的真相,尽管这个真相的证据绝无重现天日的机会,但是蔡思强可以看出,每一个读了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对杜克旗下这些投资公司的行为生出极强的怀疑心理。

毕竟那两起交易的时间的确太过于巧合了。

“蔡总,我觉得我们应该马上发出律师函,控告时代周刊造谣诽谤,我们杜老板每天工作那么忙,旗下企业无数,怎么会荒谬到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求他们立刻停止刊登这篇文章,并赔礼道歉做出澄清。”一边的廖梦娜静静地等蔡思强看完后,才义愤填膺地说道。

在她眼里,SAL几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公司,同那些充满各种原罪的公司不同,SAL公司几乎完全是凭借超人一筹的技术实力在市场上一步步地走到今天,中间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杜克更是年轻一代青年才俊偶像中的偶像,这是廖梦娜这个女强人离开宝马公共关系总监宝座投奔SAL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鲍伯。加尔文用这种方式来抹黑杜克,对于廖梦娜来说就像抹黑她的偶像一样完全不能接受。

“即便文章里面说的这些公司是我们SAL旗下子公司的投资产业,但是这些公司都是独立经营的实体,同我们SAL公司之间只是一个投资关系,就算我们退一万步讲它们中间有些交易存在问题,也是这些公司自身的问题,跟SAL公司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更谈不上是杜老板策划指挥了这些行动,鲍伯这种毫无根据的推断完全是彻头彻尾的抹黑行为。”

作为康奈尔大学传媒系的高材生,廖梦娜太清楚这篇文章在欧美社会的杀伤力了,在西方社会,诚信问题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尽管也不断有人以身试法,但是一旦被发现下场都非常凄惨,年收入上百亿美元的大公司都能够瞬间倒塌。

因此,廖梦娜知道一旦让鲍伯。加尔文这篇重磅抹黑文章得逞,SAL公司在欧盟西方国家中的形象会一落千丈,对SAL公司声誉的伤害和产品销售的损失简直无法估量。

而且这篇文章矛头直指当今财经界风头最劲的SAL和其创始人杜克博士,毫无疑问是一个极具爆炸性的大新闻,消息一出必然是西方各大新闻媒体的财经头条,影响之大令让从事公共关系多年的廖梦娜都有些头皮发麻。

这件事发生太突然了,时代周刊在发文之前完全没有遵照惯例同SAL公司方面进行一些沟通核实,这就让廖梦娜是完全措手不及,一般来说媒体拿到针对大公司的重磅新闻通常都会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查证才会发表,因为这种文章引发的后果非常严重,稍有不慎对于媒体都会是灭顶之灾。但是现在时代周刊完全不顾惯例,单方面强行刊发了对SAL极其不利的消息。

使得SAL现在只剩下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对时代周刊还是对SAL来说,这都是最糟糕的一个选择,因为这将使得时代周刊和SAL公司之间再无回旋余地,除非时代周刊对于自己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有着绝对的把握,否则面临SAL这种大公司发起的诉讼攻势,以这种文章对于SAL公司和杜克本人声誉上的伤害来说,怎么估计损失都不过分,如果一旦败诉,时代周刊无论如何都赔偿不起这么巨大的损失,只有关门大吉不说,相关责任人也会被SAL追究,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翻身。

所以不知道斯奈德使出了什么样的手段,竟然能够让鲍伯和时代周刊的编辑们做出这种后果极其严重的决定。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手机txt小说下载网—http://。。net

千亿工程第七百一十二章针锋相对

'手机txt小说下载网]更新时间:2013…1…2323:36:44本章字数:4454

不过现在,蔡思强感觉是自己已经站在了悬崖上。

一个后门丑闻可以重创苹果,同样如果让外界认为杜克为了牟利不惜以黑客手段攻击竞争对手,并让旗下海外投资基金借机进行内幕交易,这样的重磅丑闻也可以让SAL和杜克在西方世界声名扫地,对于SAL公司旗下的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来说那可是非常致命的影响。

蔡思强将杜克树立为SAL的产品形象代言人,以年轻的顶尖科技偶像快速建立起SAL旗下消费电子产品的高端市场形象,对于SAL产品前期的推广来说,这是走了一条捷径,尤其在杜克获得诺贝尔奖后,杜克的形象在东西方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成为新时代的顶尖风云人物。

可以说在鲍伯。加尔文抹黑文章出现之前,蔡思强的这一手营销手段是相当的漂亮,通过杜克粉丝上千万的博客,几乎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让产品具有了很好的市场影响力。

但是这次斯奈德假手鲍伯。加尔文使出的这一招,让蔡思强明白在事情聚焦在杜克身上也具有巨大的风险,那就是一旦杜克的声誉出现问题,就会连累到旗下所有产品,杜克这个支点在公司中占据的份量太过于重要了,反而让他成为了SAL公司的要害。

而斯奈德这次就直接攻击了SAL的这个要害之处,SAL公司旗下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在欧美市场的销售占了总销售额的六成以上,可以说欧美市场是SAL消费电子产品的根基之所在,现在随着鲍伯的这篇重磅抹黑文章的问世,如果应对不当,SAL的这个根基就会变得不稳了。

“廖总监,这件事情列为公司最紧急事情,现在由你负责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危机处理,有什么需要和问题可以随时找我。

我建议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汇同公司法律顾问团队,从法律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文章中不实之处和涉及侵犯我们商业经营秘密的,要尽快组建律师团提起法律诉讼,通过法律渠道讨回公道。

另外一方面,公司的公共关系团队要尽快拿出一个危机处理方案,反驳对手的抹黑,然后联系各种媒体尽量淡化对这件事的传播,减少对公司的负面影响,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消除媒体和公众对公司可能的质疑。”

仓卒之际,蔡思强也只能够想到这些,时代周刊这次做得如此绝,使得SAL和时代周刊之间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所以在蔡思强看来,这已经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商战,中间没有什么和解的余地。

如果时代周刊肯给自己留一份余地,在发表之前同SAL进行一定的沟通,那么蔡思强也愿意尽量采取一种合作的态度,同时代周刊就文章中的某些地方进行沟通核实。但是时代周刊却一反常态单方面采取了这种行动,蔡思强除了采取强力手段反击,再没有别的途径。

“是,蔡总。”廖梦娜得到蔡思强的授权,点头表示自己明白该怎么做,然后转身离开。她是SAL公司专职负责这方面问题的高管,当然知道类似事情的处理程序,只是这件事实在有些影响太大,还可能需要动用公司很大一笔资源,所以她才来找蔡思强报告和请示。

廖梦娜走后,蔡思强拿着那本周刊陷入了沉思中,鲍伯。加尔文的这篇文章通过七、八分真凭实据加上二、三分臆想推测,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和说服力,在逻辑推理上蔡思强自问没有多少破绽,因此要从法律上讨回公道难度很大。

蔡思强虽然经过多年市场竞争打磨已经算得上商场老将,但是面对这样一场危机仍然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这件事实在太棘手,现在采取的措施在蔡思强看来只能算不是办法的办法。

静静地坐了一会儿,蔡思强觉得还是应该给杜克打一个电话。

“有人在抹黑我?”杜克静静听完蔡思强的转述,有着一种出乎蔡思强的意料之外的平静,仿佛这是一件小事一样。“这应该是就是我们暗藏的对手的第二波动作了,不过这种小伎俩能够成什么气候,没有真凭实据,你尽管下手同他们死磕,美国人不是很喜欢打官司吗,这次我们奉陪到底好了”

杜克云淡风轻地说道,“菜菜,你就按照自己正常应对方案处理这件事就好了,我觉得,这还不算最糟糕的事情,你用不着太放在心上,依靠这些小手段搞不垮SAL,就像我给你说的那样,今天的SAL已经不是任人宰割的小公司。任何人动手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杜克知道蔡思强可能是对两次投机事件郁结于心,现在被人揭出来,心理上始终有些放不开,“那两件事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真凭实据,就算他们猜到了一些真相又如何,菜菜,你就当不知道这回事好了,美国人打官司是重证据而不是推测,在这一点上我们同联邦调查局官司有得打。

倒是时代周刊这件事可能会麻烦一些,按照你说的来看他们是相当狡猾,并没有下什么明确的结论。要想抓住他们的痛脚一击得手可能很难,这些事情你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另外,在公司经营方面你也要心里有数,做好公司销售大幅度下降的应对预案。”

说到这里,杜克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件事说白了SAL公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克早就知道中情局针对自己有一个级别很高的对付计划,还差点为此丧命,原本在提高了警卫措施后风平浪静了很长一段时间,杜克都有些淡忘了这件事,但是现在接连出现的新事件,让杜克终于确定对手其实仍然一直窥伺着,准备随时发出致命一击。

现在他们企图通过抹黑和经济方面进行打击应该只是计划中的一个新环节,就再自然不过了。

斯奈德这次出手,在严重打击SAL和杜克的声誉的同时,的确可能会让杜克旗下消费电子产品在西方市场大受影响,在这个数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空间中,竞争对手肯定会抓住机会进行反击,因此短期内SAL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额损失二、三百亿美元都不稀奇。

如果SAL公司只有这些消费电子产品,突然面临这样的打击当然是一种灭顶之灾,不但每年可能为此损失上百亿美元的利润,更可能对公司整个现金流形成极大压力。

所以在蔡思强等人眼里,这才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因为这意味着SAL旗下产业三驾马车中一架马车失去控制,颠覆SAL好不容易在手机市场和智能电视市场中取得的领导者地位,所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蔡思强更怕这件事如骨牌效应一般继续殃及到其它产业之上。

“杜克,你觉得他们会不会继续攻击我们的其它产业?”蔡思强对于杜克的云淡风轻有些不适应,担心地问道。

“应该不会,”杜克停顿一会儿,想了想道,“其它产业是我们同两家极有背景的家族合作,况且主要市场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