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贤妻生存守则 >

第87章

贤妻生存守则-第87章

小说: 贤妻生存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嬷嬷想着二房那些事,心里就觉得痛快,这么多年,也该磨一磨他们的气焰了。
  崔嬷嬷吃了一盏茶便告辞,她如今是姜氏身边最得力的人,安静茹也不敢太挽留她,亲自将她送到门外。
  赵嬷嬷和品翠、春香还在清理箱子里的东西,这东西是太夫人赏下来的,自然是要入账。
  傍晚韩睿华回来,安静茹把记好的账本拿给韩睿华看,告诉他这是两人的共同财产。没想到韩睿华眉毛一挑,“这不是你自己那份单独的账本?”
  安静茹自己的账本那是她的嫁妆,这个不算嫁妆自然不能记在同一本账册上了,难道韩睿华怀疑自己私吞?安静茹没好气地道:“这不是我的账本!”
  韩睿华见状,知道妻子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趁着屋里没人,一把拉过她让她坐在腿上,问道:“这么多账本你分得清么?”
  这要是和前世那些文件比起来简直是小菜一碟,安静茹不冷不热地道:“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弄混的!”
  “我是说,这样记来记去你不嫌麻烦?记在一起不就得了?”
  安静茹顿时醒悟,却故意道:“记在一起更麻烦,以后扯也扯不清。”
  韩睿华饱满怒意地“嗯”了一声,还惩罚似的又加紧了力道,横在腰上的手臂,能把晚上吃的东西都挤出来。安静茹急忙告饶,“我记在一起不就得了,反正那些是我的东西,我拿去容易,要我拿出来就难了。”
  韩睿华松了一下手臂上的力道,安静茹顿觉舒服多了。而接下来,他就一口咬住她的耳坠,吐着热气道:“我要拿也很容易……”
  这意思大概也只有安静茹才明白,这厮如果只是腹黑狡猾就罢了,偏偏她对付安静茹就只用一招就能解决,安静茹绝对服服帖帖,而这一招还是最卑鄙无耻的!
  安静茹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韩睿华的气息却很快就叫她无力招架,只能软绵绵地扑在他怀里……
  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安静茹脑海里还盘旋着太夫人散财的事儿,她不想往最坏的方面想,但脑袋却不听使唤。
  再一次准备翻身,韩睿华按住她,恻恻地问道:“你不累么?”
  “别闹了,我只是在想太夫人。”
  她可经不起韩睿华折腾,如今是不忙,但她也不能因此就不去姜氏、太夫人那里请安。韩睿华只是抱着她,隔了半晌道:“祖母身子骨一直很好。”
  如今这模样还能说好?安静茹吐口气,“太夫人已经吃了快两个月的药了。”
  “那些方子我瞧过,都是调养身子安神的。”
  韩睿华笃定的语气让安静茹也有些相信了,只是,既然没有大碍,沈氏又如何会提出为太夫人预备后事的话,没有这话沈氏和二老爷也打不起来。
  黑暗中韩睿华仿佛知道安静茹在想什么,淡淡道:“睡吧,太夫人慢慢就能好起来。”
  安静茹怕吵着他休息,乖乖躺好闭上眼,不知不觉就睡过去了。
  隔天送走韩睿华,安静茹去姜氏屋里请安,半路上就遇见刘氏,拉着安静茹旁敲侧打地问太夫人总共拿了多少东西出来。安静茹那里知道,只当是没听明白,反正已经到了荣景园,这事儿是姜氏经手的,她总不好去问姜氏吧?
  刘氏虽口无遮掩的,不过安静茹早就发现,她在姜氏跟前还是比较谨慎的,除了说些挤兑沈氏的话,其他不该说也不会说。
  这事儿若她去问姜氏,必定是怀疑姜氏会私吞,刘氏还没有这么愚昧。
  到了姜氏屋里,刘氏便叫跟来的婆子将东西拿来,笑道:“是我亲家母那头叫人捎来的,今年才新出的织花缎,虽不是金贵的,摸着却很光滑质地又软,颜色也适合。就给大嫂送来两匹。”
  婆子将一匹宝蓝色和一匹玄色缎面放在桌上,刘氏道:“正好给晨哥儿做两身衣裳穿。”
  姜氏看了一眼,已经明白,问道:“卢家哥儿到了?”
  刘氏笑道:“还没呢,不过是这一两日了,前头跟着过来服侍的先到了。”
  姜氏理了理衣袖,崔嬷嬷请刘氏坐下,安静茹从丫头手里接过茶盏,递给刘氏。没想到卢家哥儿这么着急,只怕是过完年就动身了。
  刘氏吃了两口茶,将婆子进来摆饭,就有些不自在。频频打量姜氏,姜氏等晨哥儿来了,才回过神似的,道:“我与大老爷说一说,等他来了,就来见见大老爷吧。”
  韩睿华得大老爷亲自指导,考了个两榜进士,卢氏嫁过来得知后写平安信时,顺道提到这话。没想到卢老爷马上叫人送信回来,希望卢家大爷能来京城开开眼界,其实也是希望大老爷能指教指教他。
  卢老爷的身子是一只拖着,不好不坏,却不想因此耽搁了卢氏的哥哥,卢家大爷虽然不愿意,却拗不过卧病在场的父亲,只好只身前来。
  此事卢氏和刘氏商议过,刘氏的想法简单,觉得不管是什么事儿只要能和大房一直把良好的关系保持下去就好。三老爷却十分赞赏,因此又亲自求过大老爷一回。
  大老爷清闲,除了和海棠阁那边的先生讨论学问,便是督促晨哥儿的功课。且大老爷本来就喜(。3uww。…提供下载)欢读书人,因此也答应了。
  刘氏听得这话,立刻道:“那我就先提他大舅子谢谢嫂子。”
  姜氏微微点头,礼也叫崔嬷嬷收起来。刘氏吃过早饭才过来,便坐到旁边去。晨哥儿吃了早饭就去海棠阁那边读书,大老爷早就过去找先生说话了。
  一时屋里就身下姜氏、安静茹崔嬷嬷等。刘氏放下茶杯,安静茹知道她又要开始挤兑沈氏了。
  果不然,刘氏一开口就说起昨儿的事儿,也不知是她编造的还是听来的,说二房的人怀疑太夫人把所有人东西都给了姜氏,其他人那里的不过是个零头罢了。
  “……她们说这话也不脸红,真正冤屈的还没说什么呢,她们倒先开口了!”
  姜氏嘴角泛起一抹冷笑,淡淡道:“嘴巴长在她身上,她要说什么与你无关,管着自己的嘴就罢了。”
  刘氏脸一红,讪讪笑道:“我就是替大嫂难过,这么多年,她得到的还少么?并非人人都如她一般,总惦记着太夫人的东西。”
  ------题外话------
  今天实在抱歉了,明天小果尽量,这两天身子不舒服,思路也有些打结,哎……不过,还是谢谢大家的支持!
  


☆、094:进退两难

  耳边听着刘氏絮絮叨叨地说话,安静茹盯着窗外天边太阳一点一点钻出云层,又是一个好天气。。
  去太夫人屋里请安,欧阳倩和沈氏她们倒是先到了。也不知太夫人说了什么,只见沈略微垂着头,一副认真受教的模样。她们进来时,太夫人已经停下不说了。
  欧阳倩过来见礼,见过姜氏和刘氏,沈氏也从矮凳上站起来,朝姜氏和刘氏微微点头。刘氏笑问:“二嫂子身子好些了么?我还想着得闲去瞧瞧。”
  沈氏道:“天天儿都能见着,有什么可瞧的?”
  “二嫂子是大忙人,那天天儿都能见过,我都好些日子没见二嫂子了。”
  前儿二老爷打了沈氏,安静茹虽然没瞧见沈氏的模样,不过也听下面的人议论,说二老爷太狠心,几个耳光子打得沈氏的脸都变了形。这自然是有些夸张,不过沈氏确实好些天没露面,二老爷虽然不年轻了,可毕竟是男人,就是一个耳光也要叫人脸肿的老高。
  沈氏笑容有几分勉强,只觉脸颊火辣辣的,仿佛被打的脸又被打了一次,不知不觉捏紧手里的帕子。太夫人听不下去,冷淡淡地开口,问安静茹:“听说安老太太经常去观音寺小住?”
  安静茹听见问,忙走过去福福身道:“老太太爱去城外走动,说城里闹得慌。”
  以前在南边,安老太太就开始礼佛,只是如今的天子不推崇,家里如果设了礼佛的堂屋,安老爷很有可能会被人参一本。南边还好说,天高皇帝远,安老爷一个小小的芝麻官也没人会去管。到了京城,安静茹嫁来韩家,安家也跟着要特别小心。
  老太太是去观音寺听和尚讲经,不过却不能说。
  太夫人会意,微微点头,笑道:“既然爱走动,得闲了接来府里逛逛,我们两个老婆子说说话。”
  安静茹点头称是,不知道太夫人突然问起这个,是不是有告诫的意思?不过,朝廷的政策虽然是不推崇却也没有完全禁止,老百姓遇上什么事儿还是会去寺庙上香祈福。就只官员,在这方面要小心些。
  安静茹吐口气,眼角余光却发现欧阳倩有些不自在,只是一转眼欧阳倩就朝太夫人道:“祖母身子好起来,孙媳来陪祖母多说说话。”
  太夫人直点头说好,很心疼欧阳倩似的。
  少了容珠、容惠,没想到一下子就安静了这么多,太夫人今儿精神好,看起来还真的就像韩睿华说得那样,会慢慢好起来。今儿说话就像是回到了以前,可人少到底热闹不起来。
  太夫人没说几句话,就露出乏意,大概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
  到了二月,便是春寒料峭的天气,一早一晚或者阴雨天冷得绝对和寒冬没多少差别,一旦太阳出来,多穿一件衣裳,或者多走几步路就热的冒汗。
  安静茹叫木槿将所有的窗户都打开,帘子也撩上去挂着,外头明晃晃的太阳顺着窗棂子钻进来,屋里就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空气也叫人倍感清新。
  安静茹叫春香和夏香搬了一张摇椅放在门外的回廊上,还没坐上去,赵嬷嬷领着陪房张家的进来。
  张家两口子都不年轻,这张家原还是安老太太身边的丫头,后来安太老爷没了,屋里的人就放出去,张家的不愿离开安老太太便配个了家里的下人。
  后来成亲就去安老太太的庄子上了,安家以前的情况不好,家里的下人也不是那种吃不得苦的,这张家的虽然是祖母身边的丫头出身,却真正是个勤劳忠厚的人。如今跟了安静茹,安静茹把自己的庄子交给他们两口子打理,他们也都是管事,以前也是管事,可与韩家的管事不同,管事负责管理庄子,其实根本无需亲自下地劳作,都是请长短工,只是请的少,他们两口子也要算上两份劳力。
  故此,常年在地里劳作,张家的看起来比实际岁数要老,眼角皱纹多,但看起来精神很好,人也很健壮。
  安静茹一直对安家的仆从很敬重,安家的人能吃饱穿暖,还有余钱给父亲大人谋官,焉知不是他们一点一点节约起来的。
  “快请坐下吧。”安静茹叫赵嬷嬷领着张家的进去,又叫春香去泡一杯大红袍来。
  春香笑着去了,大红袍不是什么好茶。当然对以前的安家来说,就是好茶。安静茹嫁来韩家,茶叶也是有份例的,安静茹叫人把多出来的送去庄子上,结果他们一致退回来,说还是大红袍喝着顺口。安静茹就拿钱赵嬷嬷去外头买,将大红袍给他们送去。
  张家的来过韩家两次,不过每次来都觉得云里雾里,仿佛每个地方都晃得她睁不开眼,此刻笑道:“姑奶奶还惦记这老奴就爱喝大红袍。。
  安静茹笑道:“不光这个,还有兴泉酒,回去的时候带回去吧。”
  安静茹一点儿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因酒误事,而且更知道与其给他们钱叫他们买,还不如送几坛子酒去。也只有看见他们,安静茹才会觉得这时代也有很淳朴的人们。
  张家的忙起身道谢,赵嬷嬷笑道:“您老就甭客气了,咱们姑奶奶的性子您还不知道么?这样客气,可不就是见外了。”
  张家的爽朗地笑道:“那奴婢就不客气了。”
  春香把送来,张家的复又坐回去。今儿来她特意穿了一身簇新的衣裳,还是年前安静茹送去的料子做得,身上也无多余的首饰,不过一根成色老旧的素银簪子束发,却疏得一丝不苟,更多了几分干练精神。
  路上赵嬷嬷已经说了来意,张家的长子张大贵也跟着一块儿来,安静茹打发品翠去姜氏屋里瞧瞧:“如果得闲就我就过去。”
  这屋里的丫头差不多都知道紫苏的事儿,品翠点点头去了。张家的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姑奶奶事儿多,却还惦记这奴婢们的事儿。”
  安静茹笑了笑,“正好也给我说说庄子上的事儿,老张还在地里忙活么?他年纪大了,该好好养养的。”
  张家的笑道:“姑奶奶发了话叫他好好跟着大夫人庄子上的人学,这些天庄子上的事儿交给大贵,他便又去了。咱们的庄子是才开垦出来的荒地,许多地方都要重新拾掇,只是京城和南边不一样,南边那一套搬来也未必管用。”
  老张、老李都是属于实干型的,安静茹惭愧道:“若是我懂得就好了。”
  张家的忙道:“姑奶奶那里需要懂得这些,这些都是奴婢们该做的。”
  说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