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贤妻生存守则 >

第65章

贤妻生存守则-第65章

小说: 贤妻生存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很讨人喜。沈家出了一个沈怀筠,只能说沈家的基因本来就不错。她是集合了沈家和韩家的基因,动的时候眉间有几分英气,静的时候也能透出一股子温顺娴静来。
  太夫人正拉着容珠的手,嘱托她到了王府要规矩些,“……别还想着在家里,今儿王府还有别的客人,小心被人瞧见了笑话你不懂规矩。”
  刘氏不甘心地撇撇嘴,太夫人就是偏心,生怕姜氏不同意带容珠去似地,这会子又说这话。看看自己的女儿容蕙,刘氏便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姜氏。
  太夫人觉得,这是化解大房和二房关系的引子,沈氏和姜氏要像从前那样心无嫌忌是不可能了,可一个屋檐下,总不能连面上的和气也维持不住。好歹姜氏这边还无需她提点太多,对人还和往常一样。
  容珠垂着头低声道:“孙女知道了,今儿一定不会给王妃和伯母添乱。”
  得到了她的保证,太夫人才满意地抬起头,道:“时候不早了,路上小心些,到了王府只说我老太婆身子好着呢,叫王妃别挂在心上,好好养着身子。//
  众人皆站起身应了是,便鱼贯着从屋里出来,欧阳倩盯着朝外头走的众人,显得有些失落,太夫人擦觉到,握住她的手笑道:“今儿你就在这里陪我老婆子吧,她们都走了,到觉得怪清净的。”
  刘氏忙拿胳膊肘碰了一下容蕙,容蕙心领神会站起身道:“孙女也留在这里陪祖母说话解闷吧。”
  太夫人想了想笑道:“罢了,你母亲忙着钦哥的婚事,你去帮着你母亲吧。”
  刘氏的不平衡就那样写在脸上,太夫人却已经移开目光和欧阳倩说话去了,她也只带带着容蕙福福身告退。
  安静茹尾随这大队伍往垂花门赶去,前头姜氏、王氏、许氏一路说着话儿,大概是因为娘家人在场的缘故,姜氏的话倒也多起来,不再木着一张脸。
  “……也不知今儿王府还有那些客人,去年徐侧妃的娘家人来了,她娘家那个妹妹也不知今儿还来不来?”
  姜氏道:“岁数好像不小了吧,去年瞧着也差不多十五了……”
  王氏知道个中缘故,冷笑道:“他家是后起之秀,武行出身,祖上不是中原人,哪里会遵循咱们中原这些规矩?”
  许氏倒是头一次听说,道:“可看起来徐家和咱们中原人一样?”许氏虽不在多年不在京城,倒不是完全没见过徐家的女眷。
  当初,徐老将军求到圣上跟前,说她女儿仰慕庄亲王,情愿为妾也要嫁给庄亲王,后来圣上体恤他为国尽忠,年仅十八岁的小儿子战死沙场,也就允于了徐老将军,叫庄亲王娶了了徐家女儿为侧妃,也就是如今的徐侧妃。
  这件事传的很广,安静茹在南边也听消息灵通的陆青苑嗤之以鼻地评论过,说徐家真不要脸,哪里有赶着去做小的?虽然是个侧妃,以后生了孩子也能封个郡王,可毕竟是庶出。
  王氏道:“所谓入乡随俗吧,祖上不是中原人,如今经过三代,也成中原人了,可骨子里的野蛮还是没退化掉。”
  对徐家的人就是没好感,姜氏中肯地道:“徐夫人倒是和气的。”
  徐夫人出身名门,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出了名的柔顺贤良,徐老将军如今退居二线,封了个镇国将军,长子和二子坚守前线,驻扎西南一带的边防要害。
  说话间,已经到了垂花门,早就丫头婆子静立在此处等候。姜氏等人停止说话,又派安静茹和崔嬷嬷去检查了一下带去王府的礼品,王氏也许氏也检查了各自带来的东西,一切无恙才各自上了马车。
  安静茹今儿带的是春香和品翠两个丫头贴身服侍,容琳跟着刘氏,身边就一个小丫头,容珠也一样的规制,只有大丫头惠儿,算上后面三车礼品,和其他尾随的,十几辆车浩浩荡荡从韩国公府出发。
  王府虽不是皇家大院,却也不是随意能去拜访的,若不是王妃有孕在身,前面那两次机会根本就不会有。因此,今儿很是热闹,王府重地不宜喧哗,可外头还是能听到许多说话人。
  韩家一行人停在原地等候,前来迎接的婆子陪着笑隔着帘子朝领头的姜氏福福身道:“徐夫人她们的马车也才刚刚到……”
  姜氏淡淡应了一声,道:“等等吧,不碍事。”
  那婆子如获大赦,盯着角门入口,将徐家最后一辆马车进去,便指挥着韩家的马车进去。
  又行了一段路,外头热闹的问候声传来,马车刚刚停下,便有婆子利索地撩开帘子,春香和品翠扶着安静茹下了马车,一眼望去,人头攒动,锦绣珠环间,好一副群芳斗艳图!
  少说也有十来个人,加上王府里的丫头,真正是绿肥红瘦,应有尽有,如果不是安静茹姜氏不悦地送来一瞥,她会觉得自己可能走错了地方,不是来王府,而是去了某个选美比赛的现场。
  轻轻地吐出一口气,安静茹跟上姜氏的步伐,便立刻有人上前来与姜氏打招呼。“……这位是韩三奶奶吧?”
  姜氏微笑点头,那贵妇又将目光落到许氏和王氏身上,王氏自然是认识的,许氏就陌生了,姜氏略作介绍,那贵妇立刻朝许氏见礼,许氏忙回了一礼。
  品翠在安静茹耳边低声介绍:“这位是昌宁侯府的大夫人。”
  昌宁侯府与安静茹一个姓,可惜没有半点儿关系,不过安夫人倒是找到了更多的共同话题,只说有缘,还道:“兴许祖上咱们还是一家呢!”
  安静茹不敢高攀,微微一笑没说话,随着容珠、容琳叫了一声安婶婶。
  安静茹本来以为就是亲戚间的走动,类似家宴的一类,不过到场的人看起来不太像,有了上次太夫人寿辰,安静茹也模模糊糊认识其中一些。
  比如宁伯侯府的当家主母,以及她两位儿媳妇,今儿还多了一位,是二儿媳妇娘家那边的妹妹,说是正好来京城做客,于是就带着来见见世面。诸如此类的还有几位,有些也和容琳、容珠一样随着家里长辈出来走动的。
  在迎客处倒也没瞧见徐家的人,被王府的女官领着去了花厅。她们这一行人是大队伍,到的时候,花厅里只有盛装出席的徐侧妃坐在贵妃椅上,旁边一位四十多岁的夫人,根据之前姜氏她们的对话,大体可以猜出这位就是徐夫人了,虽然四十多岁却风韵犹存,放在京城贵妇里面,她的身形不高,浑身透着一股优雅温和。
  容貌上徐侧妃继承了她母亲的优点,徐夫人傍边是两位女孩儿,大的约莫十五六岁光景,小的与容琳、容珠一般岁数,也才十四岁的光景。两位女孩儿只有小的那位与徐侧妃和徐夫人有些相像,略大的那位,鼻梁很高,眼窝特别深邃,虽然穿着和其他人无异,都是京城人惯有的穿衣习惯,却任旧有股子异国风情的味儿。
  王氏憋见她们的时候,嘴里溢出一声不屑,徐夫人已经从坐处站起来,徐侧妃便是王府的侧室,但身份也不算低的,因此大伙儿先拜见她,她才反过来拜见各位夫人并以晚辈自称。
  这就是所谓的国礼在先,家礼在后,过了好一阵,这些礼才结束。徐侧妃便道:“王妃有孕在身不宜陪客,今儿就由我来招待众长辈姊妹,不周全之处,请多包涵……”
  众人皆已按照身份落座,姜氏和徐夫人一左一右坐了头首,其他夫人依次落座,姑娘们和媳妇们就只有站着了。
  徐侧妃说话,众人哪有不从的,皆说徐侧妃客气了。一声声的侧妃,入了徐侧妃的耳朵怎么听着都不舒坦,面上倒也没流露出来,等丫头们上了茶水,众人饮毕,她方才笑道:“今儿众人赏光肯来,正好昨儿府里买了一些新戏子,都是打西北来的,或许有不同之处,权当看个新鲜吧……”
  说完便有女官下去张罗,其实这样的走动,不外乎就是这样。徐侧妃说完了话,大伙便各自找相熟又谈得来的人说话闲聊,徐夫人对姜氏倒是十分客气,和姜氏攀谈起来,还赏了容珠和容琳一些见面礼。
  王氏和姜氏也赏了徐夫人身边两个徐家女孩儿,彼此便熟念起来,徐夫人又对来时当着姜氏一行人的事儿道歉,姜氏微笑道:“夫人客气了。”
  听到她们说话的徐侧妃,微笑着朝姜氏道:“姐姐在屋里静养,心里挂着韩伯母,方才还打发人来询问呢。”
  姜氏也想立刻去瞧瞧王妃,因此道:“那妾身就先失陪了。”
  许氏亦站起身道:“我也去瞧瞧王妃,许多年没见着了,怪想念她的。”
  徐侧妃随着王妃叫了一声姨妈,道:“姐姐早就知道姨妈来了京城,昨儿还特意叫我下帖子去请姨妈,我说姨妈定然会来。”
  许氏笑着应是,“有劳王妃这般惦记着妾身。”
  王氏笑道:“王妃静养,我就不去打搅了,容琳、容珠也留下来陪我吧。”
  容琳倒没什么,容珠明显很失望,可王府毕竟不是家里,今儿来了这么同龄的女孩儿以及贵妇,她不想失礼惹了笑话。只是,心里已经暗暗决定,寻着机会跟徐家两位女孩儿走在一处。
  安静茹估摸着大概姜氏批准了自己也跟着去,因此就跟在姜氏和许氏身后,徐侧妃安排了女官引领,从花厅出来,安静茹才得以观察周围的地形。
  来了两次王府,她还是有些摸不着方向,直到后面嬉笑声渐渐远去,拐了几道弯,走过长长的回廊,又越过一座花园,眼前的布局景物才有几分熟悉。
  不多时,就到了王妃住的院子,相对于外头的热闹,这里实在冷静的有些渗人。女官进去通报见,许氏和姜氏低声说话,“那徐家的三姑娘看着不像中原人……”
  姜氏淡淡地道:“她母亲是胡人。”
  也就是庶出了,许氏叹了口气,姜氏的神情也随着她那一声叹息凝重了几分。安静茹倒有些诧异,不是胡人和汉人素来不和,徐老将军竟然纳了一个胡人为妾?!这因该不会被大周朝所接待的吧?却好端端的一点儿事儿也没有,还公然带出来走动。
  这位徐老将军竟如此深受天子器重!
  虽然徐家本来就不是中原人,可既然在朝为官,就应该适应中原人的礼教风俗才对,这些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安静茹记得以前的西席先生说过,大周朝是不允许胡汉通婚,当然和亲公主是例外。
  只是,西席先生也说,底下的平民通婚的话也不会受到很强悍的约束,也就是说边际地段,还是有平民通婚的,但朝中官员却绝对不允许。
  安静茹以前也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她只是小小的六品官家女孩儿,在女子不宜妄论朝政的管制下,她没哪方面的的头脑,也没哪方面的兴趣,总之她觉得她是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里,她所担心的不过是家人平安,然后嫁人生子罢了。
  思虑间,女官已经从屋里出来,领着她们进去。
  王妃穿着便服,见姜氏、许氏、安静茹进来,忙叫洪嬷嬷扶着站起来,作势就要见礼,姜氏和许氏忙拦住她,朝她见了礼,王妃便忙叫旁边的人扶着她们起来,上前一步立在许氏和姜氏跟前,满脸皆是见到娘家人的满心欢喜,“母亲,姨妈,你们可算来了。”
  许氏多年不见,如今见着少不得抹了一把泪,道:“还是你大婚的时候见过你,没想到如今再见也做了母亲了……”
  王妃便叫人去将两位郡主带来,扶着姜氏和许氏挨着她坐下,只问许氏这些年可好,许氏一一答了。王妃又问过太夫人、沈氏诸人,两位郡主被带进来,安静茹也是第一次见,王妃的两个孩子,皆长得粉雕玉琢,大的四五岁的光景,十分懂事地见过姜氏和许氏,叫了“外婆和姨婆。”
  小的才两岁多,屁颠屁颠地扑进王妃怀里,身后的乳娘生怕她碰着了王妃的肚子,却见她快靠近的时候就小小翼翼地了,还用胖乎乎的小手轻轻摸了摸王妃隆起的肚皮,口齿不太清晰地说:“弟弟乖乖……”
  姜氏和许氏笑起来,许氏道:“小孩儿说话最是准确,王妃这一胎定是位小世子。”
  王妃笑而不语,叫她过来见过姜氏和许氏,小女孩儿才学会走路,就已经能有模有样地见礼,惹得姜氏搂住她心肝肉儿地叫。那孩子兴许有些怕生,一直紧紧抿着嘴唇,许氏拿出一个用红宝石镶成的石榴,逗她玩儿,她才笑起来。那石榴做得极其逼真,红彤彤的红宝石仿佛看着就觉得飘香四溢,于是,她拿着看了几眼,就咬了一口……
  结果,这不是能吃的,她委屈地扑扇扑扇着大眼睛,却把大伙儿都给逗乐了,她迷糊了一会儿也憨憨地笑起来。
  众人逗了她一会儿,乳娘便上前抱起她,“王妃要静养,奴婢带两位郡主下去吧。”
  王妃点点头,目送一大一小离开,脸上的笑容任旧不减,她盼着生个儿子,但两个女儿也同样是她心头的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