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贤妻生存守则 >

第46章

贤妻生存守则-第46章

小说: 贤妻生存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氏没有发话叫安静茹下去,安静茹也不敢走,一直走到荣景园外,门口静候的丫头上前见礼,小心翼翼地禀报:“二廊上先九老爷的夫人一直等着给夫人请安。”
  姜氏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反感,闭了闭眼朝安静茹道:“是你九婶娘,也是长辈,你见见也好,免得以后见了不认得!”
  韩睿华的亲生父亲韩秋芳,理论起来与韩国公和英国公的关系也不算太远。韩秋芳的父亲是韩国公的胞弟,韩家发迹于大周开国,在此之前,韩家也算是世族,却不及后来的鼎盛。韩秋芳的父亲曾经也是科举出身,韩家发迹也做过几年官,后来沉迷酒色,娶了好几房妾室,韩秋芳的母亲是丫头,生下他就没了。
  再后来分了家,韩秋芳是庶出,虽然有些家私,到了他哪里也所剩无几,在京城难易生存才搬去了外省。这些事儿,还是赵嬷嬷后来留心打听的。
  生恩,养恩,孰轻孰重?
  安静茹不再多想,跟着姜氏步入院中。夏氏在西厢房,丫头直接引领着姜氏和安静茹进去。夏氏忙搁下茶杯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堆满了笑,恭恭敬敬朝姜氏见礼,姜氏淡淡回了一礼。安静茹深吸一口气上前,朝夏氏福福身,道:“晚辈见过九婶娘,那日在府里偶遇,晚辈不识,还望九婶娘莫要怪罪。”
  夏氏脸上的笑容就有几分挂不住了,瞥见姜氏神情淡漠,暗暗地冷笑一声,笑容重新回到脸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安静茹一边,笑赞道:“模样标致,看起来性子也不错,为人知书达理,待人礼数周全,华哥娶了你是华哥的福气,这样我就放心了。”
  什么叫她放心?姜氏接过丫头递来的茶水,手紧紧捏着茶盏。
  安静茹唯有一笑,“九婶娘谬赞了,晚辈不敢当。”
  夏氏道:“那日你进门,我因有事不能来。”
  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对赤金龙凤头簪子,份量虽不足,做工却精巧。“本该早就给你的,总是一直来不成,今儿给你,你就收着。不怕你笑话,我也拿不出更好的来,可别因此就嫌弃了。”
  安静茹一边拿眼睛留意姜氏,一边笑道:“九婶娘可是折煞晚辈了,晚辈怎么好要九婶娘的东西……”
  且夏氏说的话也太禁不起推敲,什么叫总是来不成?她明明之前就在府里走动,不是存心暗示姜氏不愿见到她,也不愿她与安静茹接触。不过,话说回来,姜氏不愿她见韩睿华、安静茹也是情理之中,本来就把儿子过继给了别人,她经常过来走动,到底为的是什么?难道还想反悔把儿子认回去,叫别人平白无故地替她养一场?
  那夏氏听得姜氏介绍叫安静茹称呼她九婶娘,心里原就不受用,好容易陪着笑送东西,安静茹又不敢接似地。她是巴不得赶快把儿子认回去,可当初在族长面前立了契约,也上交文书给了衙门。
  她再不平衡,也不敢把这事儿闹到明面上来,因此生生将火气压了下去,任旧笑道:“不过给晚辈的见面礼吧,你是新妇,这也是你该得的。你若不收,可是瞧不上眼?”
  认亲哪天,长辈的确实都给了礼的,也是为了取个吉祥的兆头,给新妇添喜添福。
  姜氏淡淡道:“你九婶娘给你的,你就收着吧。”
  安静茹顺从地福福身,接住夏氏递来的赤金龙凤头簪子,又福福身谢过夏氏。夏氏欢喜地拉起安静茹的手,笑道:“这就对了,我也不是外人。”
  几句话说得赵嬷嬷等人都蹙起眉头,这个夏氏,是故意来让三奶奶难做人的么?
  安静茹只觉得头大,那怕点个头客套一句,也不敢说出口,唯有扯出一抹笑来应对。姜氏的脸色已经相当难看,虽然没有留意她们两个,谁知她心里怎么想的。
  “九婶娘请坐吧。”安静茹反应过来,笑着打了请的手势。
  夏氏“哎”一声,在姜氏下首坐下,笑盈盈十分满意地看着安静茹,姜氏仿若未闻,惯有的淡漠从身体里流露出来,一热一冷,屋里的气氛别提多尴尬了。
  安静茹额头冒出汗水,尴尬地站在姜氏右侧,屋里其他人皆不说话。这样的沉默维持了一盏茶的功夫,夏氏有些坐不住了,瞧了瞧窗外的天色,站起身赔笑道:“时辰不早了,我就先告辞了。”
  姜氏这才抬眼,“慢走。”
  别说挽留,连一句客套话也没有。夏氏脸色一僵,笑容有几分发虚,讪讪地离开。她一走,姜氏便冷淡地朝安静茹道:“回去歇着,不必在跟前伺候!”
  说完就回正屋里去,安静茹站在原地,眉心打成死结。赵嬷嬷走上前来,低声道:“姑奶奶,咱们先回屋吧。”
  金嬷嬷从外面进来,见姜氏坐在榻上,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地发怔,忍不住也是一叹,打眼色将屋里的丫头支退出去,走到桌前倒了一杯茶送到姜氏跟前,轻声道:“夫人先吃杯茶吧,这日头热,您润润口唇。”
  姜氏默不作声,眼神没有焦距地盯着前方。
  “都是奴婢粗心大意,没有好好嘱托门上的人……”
  话没说完,被一直不说话的姜氏淡淡打断,“她要进来,有什么难的?这府里也不是只有一道门。何况……”
  她与沈氏走得近,要进来更是轻而易举,安静茹之前也不是没有见过她!姜氏揉了揉眉心,“头疼。”
  金嬷嬷忙走上前去给她揉太阳穴,一边揉一边道:“奴婢瞧着三奶奶一直看夫人的脸色行事,想来,她和三爷,终究是会记着您的恩情。”
  他们在府里住着,自然会看她的脸色,谁知道以后?到底,那个才是他的生母,自己不过是养母罢了。当初韩睿华才过继过来的时候,还想过偷偷跑出去……姜氏越想越心烦,养子原就不比亲儿子亲近,为了王妃能有个依仗,她和大老爷尽心尽力培养韩睿华,更为了年幼的晨哥儿,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房一脉从此断了香火。
  她不指望韩睿华养老,不过是希望他能看在养育一场的份儿上,能多看顾晨哥儿一些,她和大老爷年纪大了,总不能守着晨哥儿一辈子。
  晨哥儿年纪小,他这一辈子才刚刚起头,这家里诚心实意肯帮衬他的有几个?偏偏,他又是个体弱的!
  “去将安息香点上,我养会儿神。”姜氏有气无力地道。
  金嬷嬷连忙去柜子里取了安息香出来,见姜氏已经歪着躺下去,便拿起矮几上的团扇送去徐徐凉风。
  正值酷夏,鱼缸里的鱼儿似乎也禁不住这酷热,纷纷躲到了石头底下乘凉,小丫头撒下鱼饵隔了半晌,才有一只个头小小的红色鱼鳞的小鲤鱼从石头底下游出来。
  正屋里传来一阵抽泣声,小丫头好奇地朝里头看。隔着纱帘,隐隐约约见夏氏坐在矮凳上抹泪。
  沈氏颇为不劳烦地闭上眼,陈嬷嬷嫌弃地抬头看了一眼夏氏,嗓音却是恭敬的,“九夫人,您知道我们夫人身子不痛快需要静养……您就别难过了。”
  夏氏止住哭声,拿帕子擦了擦泪,抬眼望去见沈氏眉头微蹙,似是睡着了,哭也不是不哭也不是,只是伤心地肩膀一耸一耸。
  陈嬷嬷劝道:“日头越来越毒,时辰也不早了,九夫人您瞧……”
  这便是要送客的意思,夏氏在姜氏哪里就被不客气地送出来。如今沈氏亦是如此,如果不是她没本事,留下的长子也没本事,哪里要受这些白眼!夏氏灰头土脸地起身告辞,陈嬷嬷忙叫门口的丫头送她出去。
  待夏氏走远,沈氏才睁开眼。陈嬷嬷将夏氏用过的茶杯叫小丫头收起来,见沈氏似乎要起身,忙上前搀扶。
  “夏氏走了?”沈氏一边问一边扶额。
  陈嬷嬷想着夏氏那些话,不屑道:“没见过她这样的人,当初将三爷过继,如今却又说后悔的话,若要后悔,何必当初呢。她已经走了,夫人又被她缠了这半日,要不就歇歇吧,今儿咱们老爷沐休,待会可能要回来用午饭。”
  沈氏嘴角泛起冷笑,笃定地道:“不必安排了,我这病恹恹的样子,老爷也不愿见。”
  “夫人这又何苦呢?”
  “我为他打算,为这个家操碎了心,他做了什么?晚上那么晚才回来,你道他之前去了什么地方?还不是那狐媚子的屋里!”
  陈嬷嬷不敢接这话,夫人老爷都是主子,主子做什么,做下人哪里敢过问?只是在心里,也觉得二老爷这事儿做的不够好看。儿子都成家立业了,他还这般,二爷瞧见了,还不有样学样。
  沈氏想起那狐媚子,就想起另一件事儿来,“我叫你买的人可买好了?”
  陈嬷嬷忙回道:“已经打听了好几个,不过价钱却不便宜,最少的那位就需要一千两银子,少一分也不同意。”
  一千两?不过是粉头罢了!陈嬷嬷原还想着这事儿沈氏不过问,就算了,没想到沈氏又问起来,因此琢磨着道:“老鸨说,这些姑娘几岁时就卖了去,从小请师父教习,虽不比大户人家的姑娘,琴棋书画、吃穿主行,样样都是花钱的,虽然还没……”老脸一红,却说不下去。
  沈氏咬着牙道:“不要那么多,两个就足够了,你给外面的人说,务必要好的,价格方面都好说。相信那些姑娘,也不愿身份下贱至此。良家妾,总好过万人骑……”
  陈嬷嬷暗暗地叹口气,沈氏初当家那会子,她说什么沈氏还肯留神细听一二,如今……哪个好歹是沈氏的亲妹妹,这样做传出去岂不是徒惹笑话?
  沈氏仿佛知道陈嬷嬷在想什么,道:“朝廷惯制三年一次考核,他在那地方已经呆了五年,这次升迁虽说不比前面的容易,他的资历也够了。怕是心里比谁都着急,否则也不会,也不会做出这么没脸的事儿来,我不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送了一个狐媚子来,她就以德报怨,送上两个!否则,如何去解她心头的火气。
  沈氏主意已定,陈嬷嬷心知说什么也扭转不过来,沈氏叫她问清楚就把银子给了,人也快些送去。陈嬷嬷也只好照办,幸亏那样的人是不能带进府里来的,最终决定用什么样的人也是自个儿说了算,送去了,沈氏也见不到。
  午后,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明晃晃的太阳让人往外头一站,就觉得头晕目眩。春香端着解暑的银丹草凉茶匆匆进了屋,瞥见安静茹手里拿着针线,坐在榻上发怔,窗户开着,窗帘子拉开,明晃晃的太阳荫过去,送进来的风却带着滚滚热浪。
  “姑奶奶,您喝些凉茶就歇歇吧,这大热的天儿,手心出汗,也拿不稳针,小心别扎着手了。”
  安静茹闻声抬起头,轻轻一笑,将针线放在榻桌上,从春香手里接过茶盅。春香端看她的脸色,小心翼翼问道:“姑奶奶还想着那位九夫人么?”
  是啊,安静茹一直在想,要不要将这件事告诉韩睿华。可告诉韩睿华又能如何?自己面对姜氏和夏氏,已经够尴尬了,韩睿华是当事人,岂不是更尴尬。那夏氏虽对他没有养育之恩,却有生育之恩。便是过继了,不认她。那份亲情又如何去割舍?
  过继,韩睿华怎么偏偏就摊上这样的事儿。
  “姑奶奶,奴婢觉得,对那位九夫人。您只需礼数周全就成了,总之都是长辈,您如何待其他长辈就如何待她。否则……您是没瞧见咱们夫人的脸色。奴婢说句实心话,咱们夫人对您才稍稍好一些,若是生出其他事儿来……”
  那还不如安静茹初进门那会子,且韩睿华通过这次考核,就要授予官职,虽是两榜进士出身,如果没有人打点,要得一个前途好走的官职也不容易。
  姜氏和大老爷苦心栽培他,定是希望他走的好才好,不说别的,单就为了王妃。王妃身份尊贵,给韩睿华带来好处,可韩睿华走得好,对王妃也有好处。这些是利益关系,抛开这些,姜氏和大老爷对韩睿华的再造之恩,那也足够韩睿华用一生来报答。
  安静茹深吸一口气,抿了一口茶笑道:“还不错,你叫人多采摘一些给夫人那边的小厨房送去。”
  春香见安静茹笑容轻松,也跟着舒了口气,笑道:“奴婢这就去吩咐。”
  一杯茶很快见底,安静茹搁下茶杯,起身将夏氏送来的簪子收捡起来。她已经很难做了,韩睿华更难做,虽不知韩睿华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昨儿瞧着他的神情,当年的生离死别对他打击挺大。
  他表面淡漠,却不是没有感情的人。
  傍晚,韩睿华还没回来,安静茹单独去姜氏屋里请安,走到门口却被品菊拦住,朝屋里望了一眼,示意安静茹到旁边到一旁说话。
  “二廊上的荣大爷在里头。”
  安静茹不知这荣大爷是什么人,却隐隐约约听到一道粗犷的陌生男子说话声,那话竟好像是来道歉的。
  品菊料定安静茹不知道,也不隐瞒,低声道:“是二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