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贤妻生存守则 >

第187章

贤妻生存守则-第187章

小说: 贤妻生存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意从外面进来,正好一道管束打在太夫人苍老的身上,孤零零的让人不由得湿了眼眶。
  “去把所有人都叫来,我有话说。”
  众人很快都聚集在寿禧堂的正屋,人虽多却无一点儿嘈杂声,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也都不一样,但大家都意识到,太夫人同意分家了。
  心里有雀跃,可想到住了这么久的地方,突然要离开,多少有些落寞。太夫人还没从里间出来,韩明德和王氏匆匆赶来,这头闹分家,那边也略有所闻。倒也没有多惊讶,进来后众人互相见礼也不过点点头。
  又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太夫人在如意吉祥的搀扶下,姗姗从里间出来。一头华发绾了个高高的发鬓,让她看起来多了几分威严,同时也觉得精神抖擞。
  众人见礼,太夫人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犹豫,直接吩咐人去把总管请来,将府里所有的账目,田契、地契都取了来。
  庄子也有三六九等之分,这些却不好由这边的人定夺,交给了韩明德,叫韩明德分成三份。刘氏安奈不住露出喜色,这样分自然是平均分成三份,那么就不存在庶出的三老爷会比大老爷、二老爷分到的少。
  韩明德自然应了,大老爷和二老爷站出来道:“让三弟先挑吧。”
  太夫人木着脸没说话,三老爷忙推辞,“一切听族长的。”
  刘氏略有些失望,太夫人看在眼里,再去瞧安静茹,安静茹微微垂着头立着,反而是贺氏忍不住朝韩明德那个方向望去。
  韩明德与两位总管商议片刻,将永业田划出来,其余的很快就分成了三份,大老爷和二老爷让三老爷去选,三老爷犹豫着,刘氏恨不能自己去,到底压住了。三老爷见大老爷和二老爷坚持,硬着头皮随便选了一份。接下来则是二老爷去选,剩下的才是大老爷的。
  这些东西分了,就是官中的现银,同样也分成了三份儿,因为数量相等,且也不存在好坏,韩明德直接分下来。
  从申时一直到到二更天,才告一段落,中间大伙吃了一顿晚饭。气氛十分平静,到最后就只剩下大房和二房的问题。
  今儿家里分了,明儿还要请府衙得人上门做个见证,包括其他韩家的族人,也要通知一声。韩明德夫妇离开后,众人也都各自散了不提。
  整个韩国公府仿佛被那黑沉沉的苍穹压着,叫人喘不过气。就是朝哥儿也感觉到气氛的不寻常,晚上闹着和爹娘睡了一晚。
  太夫人辗转反侧,几乎一夜睡没,天蒙蒙亮就让下人们服侍着起来。天亮时,韩明德领着府衙的人来了,韩家族人也陆陆续续到了,由二老爷主持大局,略解说分家一事,知道的人不少,但乍闻还是忍不住惊愕。
  接下来的程序就简单多了,因为已经分好了,不过是请大伙做个见证,还没到午时,一切妥当,就连各房的下人们也都划分出来。
  由刘氏张罗着安排众人吃饭,大房、二房的人皆被太夫人叫去了正屋,太夫人仿佛考量了许久,款款说道:“老二媳妇没了,龙哥媳妇才进门,比不得你们。”
  目光落在大老爷和姜氏身上,“我也不怕你们说我偏心,不给你们留脸面,老二的情况你也看在眼里,我虽半身入土的人,总是不放心这一房人……你们要搬出去我不阻拦,但我绝对不搬!”
  贺氏抬起头,大老爷和二老爷皆说尊重太夫人的意思,其他人垂着头。贺氏紧紧捏着拳头,修剪整齐的指甲深深刺入掌心,她却好像没有感觉到一点儿疼痛,只拿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太夫人。
  太夫人还说了什么,她根本就没听进去,脑袋里只有太夫人那句——绝对不搬!
  ------题外话------
  终于分家了……
  


☆、152:后续工作

  太夫人是浩封的国公夫人,住在国公府理所当然,她不搬也在大伙的预料之中。还有一件事让刘氏颇为不平,但还是答应了。
  “容兰年纪大了,小五和小六也快到了娶亲的岁数,官中嫁娶都有定例,那些银钱是已单独划了出来,账目和银子都在总管哪里。”姜氏等太夫人说完了,方说了这事儿。
  太夫人微微惊讶,虽说嫁娶花不了多少银钱,但三个人加起来还是不少,至少这银钱在外头置办两三处宅子是没问题的。姜氏看了安静茹一眼,说是大伙商议的结果,事无巨细,包括嫁娶要置办的东西,都细细列了出来,到时候只要照着单子置办就成了,若是有没想到的,到时候在补上。
  太夫人就有几分释然了,定是长子和姜氏的主意,老三就是不答应也没资格说不。其他人就更不敢有什么意见,又想到长子和次子都坚持分家,一时悲从心生,姜氏说到太夫人那几个交给安静茹管的庄子,太夫人才撑着道:“京城那三个庄子,仍旧你们管着吧。我还没死,我的东西你们别盯着!”
  除了不能站起身的大老爷,和不在状态的贺氏,其他人皆站起身行礼,请太夫人切莫动怒。太夫人冷哼一声,别过脸去。
  有了这件事儿,二老爷道:“现如今,大哥和三弟若是要搬出去,也需要时候收拾屋子,还要暂且住在府里,一日三餐仍旧从大厨房出,这些由我们承担了。”
  除了一日三餐,划分出来的下人们月例银钱就要各自承担,分家很快,分了家事情就多了。什么都要重新立账目,还有管家什么的,这些都要重新做安排。安静茹一边听他们说话,一边琢磨着现如今大房这头分到的人该如何安排。
  大老爷和姜氏都没说什么,分了家就见外,那就真成了人走茶凉。大老爷坚持分家,二老爷如何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现在想起以前听沈氏说得那些话,自己也对大老爷产生芥蒂,愈发觉得惭愧。
  钥匙已经交出去了,但太夫人说了,没有搬出去的这段时间,要多带带贺氏,安静茹想着就头疼。目光落在心不在焉的贺氏身上,分家并没有把韩国公府那些重要位置上的管事分给大房或者二房,就是贺氏暂且什么都不懂,韩国公府也能正常运转,所谓主持中馈,主要是管着那些管事、管家,管好领头的人,有什么话吩咐下去盯着他们做好的就成了。就是礼尚往来的事儿,那些在府里待得时间长的管事婆子也能出出主意。余下的就是些琐事,但现在分了家,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影响。
  到了晚间,大伙才从太夫人屋里散出去,太夫人仿佛一下子又老了许多,晚饭也没什么胃口,如意特意叫贺氏的陪嫁丫头做了太夫人爱吃的点心来,温声劝了一会儿,见太夫人无动于衷,如意叹了口气,道:“也不知怀哥怎么样了?”
  太夫人这才吃了一些。
  相对于寿禧堂的宁静,姜氏和大老爷回去后,也早早就歇下,安静茹回到屋里,吃了晚饭,就眼皮子打架,韩睿华瞧着夺了她手里的账册,命令似的道:“歇了吧,这些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料理清楚的。”
  安静茹点头,倒头就睡了。
  最兴奋的莫过于刘氏,将那些现银和卢氏一起数了一遍,放进了里间柜子里锁着,银票等物,也清点了一遍,叹口气道:“若不是把那头几个孩子的花费除开,咱们也能多得到一些。”
  卢氏不好搭话,三老爷听了“叮当”一声放下茶碗,不耐烦地道:“深更半夜还没折腾够?”
  卢氏趁机站起身笑道:“母亲和父亲早些歇着吧。”
  刘氏这才放了卢氏回去,晚上躺在床上,还是安奈不住,推着三老爷说以后搬了家该怎么搭理,三老爷直接背过身去,理也不理刘氏。刘氏撇撇嘴,想到自己终于可以大师拳脚,乐得怎么也睡不着。
  贺氏却是吃了晚饭才彻底醒悟过来,拉着韩睿龙道:“太夫人怎么会继续住在府里?她不跟着大老爷么?”
  韩睿龙淡淡看了她一眼,“太夫人喜(。3uww。…提供下载)欢住在哪里,就住在哪里。”
  说罢搁下碗筷去净房更衣,贺氏盯着韩睿龙的背影,抓着张妈妈的手臂问:“我是不是听错了,太夫人怎么会继续住在府里?”
  张妈妈也始料未及,没想到太夫人的态度那么强硬,作为儿子,大老爷就是想接她,也要她愿意。太夫人这般不顾大老爷的脸面,要坚持在府里住下,可一想到太夫人还有东西没有拿出来分,张妈妈安慰了贺氏一阵,道:“以后姑奶奶好好孝顺太夫人,让太夫人知道您的好,等太夫人百年之时,太夫人定然不会亏待了姑奶奶。”
  贺氏自然明白张妈妈的意思,伺候好了太夫人,太夫人的东西说不得就全是二房的,贺氏的嫁妆很丰厚,但谁会嫌弃钱多?她以后也要生儿育女,总要多给自己的儿女留些东西。可一想到太夫人几个庄子仍旧是大房管着,她冷笑一声道:“我也是才知道,太夫人的东西原是入了官中,现在虽没言明,可瞧来,那几个庄子也是给了大房的,那里还有咱们的份儿?她住在这里,却把东西给了旁人!”
  张妈妈忙扯了扯贺氏的衣角,嘴巴朝净房的方向努了努,愈发压低声音道:“这话姑奶奶心里想想就算了,千万别叫姑爷知道。”
  养儿防老,就是太夫人什么东西也没有,二老爷养活太夫人也是理所当然。贺氏没好气地叹了口气,原以为分家后太夫人要跟着大老爷,却没想到太夫人非要跟着二房。又想到韩睿龙说,她若是管不好庶务,就什么都不用她管,定然是说服了太夫人帮着打理,没道理娶了老婆,这些事儿还让韩睿龙打理的。
  贺氏等韩睿龙出来,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让自己眼色好看些。软声细语说了好些体积话,韩睿龙似笑非笑望着她,那模样让贺氏忍不住发虚。贺氏强忍着,说到现在大房和三房不搬出去,本来就住着韩国公府的宅子,还管一日三餐,二房是不是太吃亏了?
  韩睿龙冷笑道:“大伯住的地方,原就是大伯的。”
  贺氏没想到这一点,她只知道大老爷身上也有个爵位,那边是大房的宅子,那么分了家大房还是不会搬走?既然不会搬走,怎么还从这边大厨房送一日三餐过去?岂不是让二房养大房一辈子,难怪大老爷要分家!
  贺氏正要发作,转念一想,大房不搬,三爷夫妇也不可能搬……
  隔天,安静茹早早就起床了,送走韩睿华,带着朝哥儿去姜氏屋里请安,然后有一起去太夫人屋里。接着就看到贺氏满脸是笑地望着自己,安静茹也朝她微微一笑,上前给太夫人见礼,太夫人神情淡淡地哼了一声,安静茹知道她的气还没消,不由得看了贺氏一眼。
  不多时,刘氏和卢氏也来了,众人都坐下来,丫头奉上茶水,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太夫人就朝安静茹和刘氏吩咐道:“多带带龙哥媳妇,虽然分了家,到底是同宗,别人也都盯着咱们,别叫外人看了笑话去。”
  刘氏立刻笑道:“我那里还有好些事儿没有料理清楚呢。”
  眼看着太夫人脸色不好看,刘氏才叹口气,一副很给面子的模样道:“太夫人吩咐下来的话,儿媳定然不敢怠慢。”
  气得太夫人变了色,卢氏只在心里叹气,好在三房的宅子已经收拾的差不多,择了日子就要搬出去。
  说了一会儿闲话,太夫人露出乏意,众人起身告退,赵嬷嬷已经打发了人去各处通知管事婆子们,除了大房和三房要带走的人,其他人都在寿禧堂外头候着。
  目送姜氏离开,安静茹便扭头问贺氏:“二嫂定个回事的地方吧,以前是寿禧堂后面的那个花厅,离二嫂也比较近。”
  她好心推荐,贺氏却道:“虽然近,一大早地人来人往,却打扰了太夫人休息,不如去我那里,院子比较宽,腾出两间屋子就是了。”
  其实不用路过寿禧堂也能到,安静茹原本想说,看到贺氏一副当家主母的模样,现如今分了家,她们还住在府里,就是客,客随主便因此也没说什么。大伙朝新房那头去,下面的管事婆子们却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安静茹理家的时候,基本是请安之后才等那些婆子回事儿,现如今听贺氏这般说,指不定一大早就要起来回事儿,倒不是她们偷懒不想早起,即便是回事的时辰晚,她们都是卯时前就起床了,盯着各自手里的人把日常要做的事儿做完。
  这人无论身在什么位置,都有几分好强的心,生怕自己做得不好,被别人比了下去,因此自己手里的事儿,皆面面俱到,叫人挑不出错。到了安静茹那里,要操心管的就少,有安排不得当的说两句,叫改正过来。这样以来,又起到别样的作用,下次遇见同样的事儿,就又会多一份心去分析,力求做到最好。如此循环,比照别人,完善自己,主持中馈的人,就更剩下了不少的心力。
  新房还是贺氏没进门的时候来过一次,安静茹和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