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凤城花渡 >

第50章

凤城花渡-第50章

小说: 凤城花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保良侧头让着李阿珍的指头:“没有这么简单吧!你说,怎样劝?劝回来又怎样?”
李阿珍咽了一口口水,若有所思地说:“这个啊,年轻夫妻们之间的事情,两个人房门一关,睡一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合也好,分也好,总有个交代!”
陈保良望望李阿珍:“这个——嗯——也好!不曾看出来,李阿珍,你不笨!”
老夫妻俩连哄带劝说服陈家辉给李秋燕打个电话,陈家辉笑笑拿起手机。
2
龚宇廷的文化系列口罩生产线投产了,第一批五万只彩色印花口罩静静地低调投放市场,他不知道这次投资什么时候能够收回,但他坚信这批货一定会为他赚钱,这是来自他对商业的敏感。龚宇廷做梦也没用想到,他正在忐忑不安的时候,投放市场的第一批文化系列口罩三天之内销售一空,一个星期之后,积压在仓库里的普通白色口罩也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批发一空。
短短一个星期,龚宇廷足足回收了九百多万积压资金。
世界怎么了?难道今年春天真的流行戴口罩?
春末夏初,走在沪洲大街小巷里形形色色的人大多戴着口罩——“非典”来袭。李秋燕和很多人一样,不知道什么叫“非典”,只知道这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幽州、南州、成州……已经有人因此死亡。李秋燕庆幸陈家辉从幽州回凤城了,她担心起远在幽州的孔令锋,更担心妹妹李秋玲,电话里李秋玲说他们学生已经不准随便出校门了。
李秋燕的心一沉:这小丫头会不会已经感染?会不会——她不敢想下去。她迷迷糊糊地走到蓝色妖姬夜总会门口,一个戴着十字红袖章的大妈站在门口,她戴着大大的口罩:“娱乐场所一律停业!”说着递给李秋燕一张传单,传单上印着一些医学知识,大意是“非典”不可怕,众志成城就能战胜“非典”。
李秋燕不解:“怎么会这样呢?你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开门?”红袖章大妈摇摇头,看不到她的表情:“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蓝老板也戴着个彩色口罩从里间走出来,眼睛里注满了忧虑,往日的自信和傲气掩藏在口罩背后:“蓝色妖姬暂停营业!什么时候开业,要等到上级通知,你留个常用号码给我,一有消息就联系你!”
李秋燕兴奋起来,她猜想这个口罩是她的创意:“咦,这口罩买的哪儿的?真美!”
蓝老板摇摇头叹了口,他挥挥手转身关上门。
“水妹子”的大幅广告画悬挂在蓝色妖姬的墙上,往昔热闹非凡的大门紧紧地关着。
3
晚上,李秋燕正在无聊地嗑着瓜子,龚宇廷派他的私人助理何晏卿送来了一台金星电视机,一瓶84消毒液、洗手液,一瓶白醋,一只小小的抽拉式喷雾器,一箱子彩色文化口罩。还有一只精美的红色锦锻嵌花盒子,里面一条白金相连,白金鸡心挂件,两张发票也在盒子里,两样东西八千多元。一张卡片:“庆祝文化口罩系列企划成功,希望女儿收下这微薄的奖励。爸爸龚宇廷”
李秋燕喜滋滋地戴上项链,拿出小镜子照了又照。项链、耳环、手镯这些圆圈形东西,女人喜欢戴,男人喜欢买,很多女人就这样被这些昂贵的圈圈套住了一辈子。
何助理戴着口罩露出一双眼睛,默默地调好了电视机,收拾一下工具打个招呼就走了。正当李秋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龚宇廷打来电话说,感谢她的创意,因为抢在别的厂家前面占领了“高档、新颖”的口罩市场,文化系列口罩销路意外的好,这段时间他很忙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她,叮嘱李秋燕好好照顾自己。不要随便乱走,尽量呆在石库房里,预防感染“非典”。
李秋燕撒起桥来:“爸——我闷得慌,我就要到处乱跑!”
龚宇廷急了:“好女儿,听话啊——爸爸很忙,要赚很多钱,给燕儿在沪洲买大房子!”
李秋燕故意逗他:“我不要沪洲的房子,我要姑苏的别墅!那里才是人间天堂呢——”
龚宇廷很是开心:“不喜欢沪洲啦?好啊,就给我的好燕儿在姑苏那边,买一座大别墅——”
李秋燕嘴里咀嚼着口香糖:“还要——哦——还有养一条藏敖,几条小猫——”
龚宇廷笑意满怀:“对对,在院子里再种一些桃花、梨花——”
李秋燕吐掉口香糖:“还要种一些——烟花——嘻嘻——”
龚宇廷兴致盎然:“烟花?好的,给你买很多很多的烟花——”
李秋燕喝一口饮料,说:“不嘛,我要你给我种很多烟花——买的不要!”
龚宇廷愈发高兴:“好的,宝贝女儿需要的,我都会做到,就给种很多很多烟花。”
……
很久没有人和龚宇廷撒娇了,这个年过半百的男人仿佛回到了年少青春的时代,沉寂很久很久的情爱被李秋燕从河底唤醒,他的爱泛滥起来,忘记了繁忙的生意,关上办公室的门和李秋燕煲起电话粥来。
李秋燕想不起来自己上次撒娇是在什么时候,或许在幼儿园的时候,和爸爸李荣富撒过娇,或许是在第一次戴文胸的时候,在妈妈刘正清面前撒过娇,或许在玩溱湖的时候,骑在陈家辉肩上撒过娇。当城里人家乖乖女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当城里姑娘在男朋友面前撒娇的时候,她流浪异地他乡,每天面对是疲惫不堪的丈夫和油盐酱醋。
女人撒娇是要有本钱的,天生相貌平平甚至丑陋的女人无论年老还是青春年少,撒娇就成了矫揉造作,就成了笑料,就成了罪过,东施效颦由此而来。相反,面目娇美身材俊俏的年轻女人撒娇起来就成了可爱的宝贝,就是天使的化身。倘若是一个貌若天仙、嗓音甜美的青春少妇撒起娇来,任何一个五十岁的男人都不会拒绝。
撒娇是女人的天性,是女人的权利。
女人需要撒娇,漂亮的女人更需要。
两人一直将手机打得电板发热才恋恋不舍地挂机。
4
李秋燕隐隐感到周围正发生着一件大家都无法预料的事情,让所有人都紧张害怕。
李秋燕看着电视,沪洲一台播着美国大兵正在巴格达放倒萨达姆的塑像,江海台播着怎样洗手,怎样清洗口罩,经济台播着过氧乙酸的消毒原理和使用方法。幽州台播放着阳山医院收留了几个“非典”病人,其中一人已经恢复,属于疑似病例。
电视里除了布什和萨达姆,就是非典和洗手,SARS,冠状病毒、果子狸成了臭名昭著的瘟神。
战争会死人,非典也会死人,李秋燕心神不宁起来。
一连几天,李秋燕蜗居在石库房里,浑身难受,这样的日子犹若她那年刚到幽州的那些岁月,孤独、郁闷,她不想回忆那段往事,打电话给龚宇廷总是占线,李秋玲的手机欠费,孔令锋的手机号码成了空号。
李秋燕度日如年,陈家辉打来电话,希望她回来,一起忘记过去的不快,一起回到从前。
李秋决定回趟凤城桃花渡,她很想儿子,她很想看看外婆、雨淇,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和陈家辉离婚。
她坚信:只有离婚才是对陈家辉的尊重,也是对龚宇廷的忠贞,她决定从今之后就是龚宇廷的人。
陈家辉在桃花渡满心心欢喜地等着她回家,一起过日子,一起开店铺,再生个女儿。
李秋燕从沪洲带着大大小小的包包回到凤城,一下车,黄庆标和陈家辉早已在车站等候。没有电影里的夫妻重逢时的拥抱,没有小说里的千言万语,淡淡的冷冷的几句寒暄,犹若一般熟人远客,记忆中的情爱快要消失得无影无踪,往日的欢愉恍如隔世。
后排座椅上塞满了行李,陈家辉拉着李秋燕的手想和李秋燕说些什么,李秋燕摔掉他的手,扭头望着窗外:“什么都不要说,我头疼!”
黄庆标开着新买的桑塔纳,故意把口哨吹得响响亮亮的,新修的国道宽阔平坦,现代、红旗、奥迪、东风日产往来穿梭,桃花镇的商铺、厂房向郊野处延伸着,杨树湾荒地上十几栋住宅楼拔地而起。
李秋燕外出二、三年,家乡变了,李秋燕想着。
过了杨树湾就是桃花渡村,陈家辉说:“回桃花垛?”
李秋燕从口罩后面清晰地吐出几个字:“桃花甸!我要回家看看!”

第四十七章 久远的梦魇

题字:“床第之间!”李秋燕眼睛里闪过一道不易觉察的光,悠远而又闪亮,那是少女时代才会拥有的甜美的光,那是情意绵绵地想起心上人才会迸发出的梦幻一般的光。
老婆悄悄地给老公戴上了一顶漂亮的绿帽子,老公最多感到不适,不会看到帽子的颜色,把帽子颜色看得一清二楚的往往是局外人。女人出轨,最后一个知道的是老公。即使老公一不小心知道了,也不会百分之一百的相信,还得从老婆的嘴里得到证实才会绝望,然后摇摇头说:“这不是真的!”
1
陈家辉不说话,将早就准备好的钥匙递给李秋燕,他知道李秋燕说的“家”在哪里。
在李秋燕的记忆中娘家永远是她的家,陈家辉家只是姓陈的家。黄庆标不再吹口哨,桑塔纳缓缓地停在桃花甸李家门口。
李秋燕打开大门上锈蚀的铁锁,无人料理的庭院里满地残花败叶,青砖缝隙里残留着细长的陈年枯草,如今又新长出星星点点的马兰头,井台斑驳,井盖上铺满红艳艳的铁锈,堂屋大门上残缺不全的对联红色已经褪尽,鱼鳞瓦楞里的青苔绿意盎然。
昔日熟悉温暖的家,如今物是人非,李秋燕眼泪夺眶而出。
一只瘦骨嶙峋的白猫跑到李秋燕面前,“喵呜喵呜”地围着李秋燕转着,在她裤腿上蹭着,李秋燕俯身抱着白猫,那白猫乖乖地依偎在她臂弯里。
黄庆标、陈家辉将行李搬进堂屋,李阿珍拉着杨杨的手走进来,杨杨跌跌绊绊地跑到妈妈身边,李秋燕丢下白猫笑着抱起杨杨,她感到很吃力:“杨杨长大了,妈妈快要抱不动了”。杨杨摸着妈妈的脸:“妈妈,你再也不要出去了,杨杨天天想妈妈呢!”
杨杨站到地上,李秋燕拉着杨杨的手。
李秋燕和杨杨说着话,母子俩格格地笑着,陈家辉的心情好起来,仔细地打扫堂屋、卧室。李阿珍清洗厨房里餐具、厨具,陈保良来了,默默地打扫起院子来。
李荣贵家的听到动静也来了,拉着李秋燕的手连声说:“我家秋燕啊,越长越漂亮,好标致人儿。”李秋燕询问着叔叔李荣贵、堂弟情况,两个女人拉着家长里短,杨杨拉着妈妈的手倾斜着身子晃着脑袋,眼光不离李秋燕的脸。
每当有人进来,杨杨会大声说:“我妈妈回来啰!我妈妈回来啰!”
闻讯来看望李秋燕的亲友都是桃花甸、桃花渡、桃花垛的。
李秋燕把准备好的礼物一一分给众人:亲戚朋友每家两瓶84消毒液,十副口罩。另外公公陈保良、舅舅刘正洵、伯伯李荣贵每人一件米黄夹克、一件全棉衬衫、二条牡丹香烟,婆婆李阿珍、婶娘、婶婶每人一双皮鞋,黄庆标、张小渔、顾尹军、韩平每人一条沪洲产红双喜香烟,周素萍、刘雨淇、舅母林秀红每人一瓶玉兰油,外婆一包脑黄金组合,杨杨几套衣服、一双鞋子,一堆巧克力、麦片、肉铺……
唯独缺少陈家辉的礼物!一包香烟或者一条皮带也没用。陈家辉心里不开心,陈家辉嘴里什么也不说。
预料中会来的朋友,有些没有来,李秋燕就和陈家辉挨家挨户地送去。陈保良、李阿珍抱着杨杨回桃花垛。陈家辉蹬着自行车,他明白:自己没有李秋燕会做人,情商远远低于智商。
周素萍不在桃花渡的家里,她和顾尹军结婚后一直住在凤城的丽和小区里,李秋燕就将礼物托她爸爸周振洋捎去。韩平夫妇在外国打工没有回来,李秋燕向韩师娘要了电话号码丢下礼物,韩师娘推辞不掉连声道谢。
刘雨淇在凤城私立双语学校读初中,舅舅、舅妈收下礼物说要请陈家辉他们吃饭,外婆躺在床上,已经一年多没有起床。李秋燕责怪自己这么多年没有回来看外婆,陪着外婆流泪。林秀红忙着端茶倒水,连连夸奖李秋燕的衣服面料、款式是多么的好。
陈家辉和刘正洵坐在堂屋里烧滥烟,默默地。
2
陈家辉、李秋燕跑完一圈,快要到午夜时分了,李秋燕坚持要去爸爸妈妈的墓地敬香烧纸。
陈家辉说:“夜里不作兴烧纸钱,明天一大早我陪你去!”
“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李秋燕白了他一眼,从旅行包里拿出从沪洲城隍庙买的檀香、纸钱,推开门往村东头走,陈家辉紧紧跟着他。
三清寺在清朗的月色中黝黑的轮廓,在旷野的雾气中海市蜃楼一般,从花格木如意的窗子里透出几点暗黄的灯光,隐约传来罗大师诵读经文的梵音佛语,木鱼声声。
陈家辉怀疑自己听错了:“这夜里,罗大师怎么还在诵读经文?”
李秋燕什么也没有听到:“不要吓唬我,安安静静的哪有什么诵读经文的声音?”
陈家辉再听听,什么声音也没用,他断定是自己的听错了,或者是看到寺庙就想到梵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