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成土豪 >

第149章

重生成土豪-第149章

小说: 重生成土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子很清楚,婴儿的高烧太恐怖了,一般的医院和门诊部,根本治不好,而且会浪费时间,所以,她很果断的,到了大医院。
这一天,是周末,医院中,医生有点少,当时,也算婴儿运气好,一位医术很高深的老中医,看到了这一幕,主动将婴儿报到了病房。
他没有用测温计,而是用苍老的手,摸了一下,惊讶无比:“这足有四十五度了!”
常人体温,一旦上四十度,就会出现生死危机,更何况是四十五度了,这能在瞬间,夺走一个婴儿的生命。
听到这话,女主人吓死了,随即,她跪在地上,满脸泪痕,泪水如泉涌,祈求着:“医生,你一定要救他,求求你。”
老医生没时间搭理她,而是运用各种手段,来降温。
老中医的医术,真的太强了,竟然将婴儿活活从生死线,拉了回来。
只是,在救过来婴儿时,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欣喜,而是布满了担忧。
他朝女主人责问道:“孩子到底是受了多大的风寒,才会发这样的高烧,你这个母亲,太不尽责任了吧。”
四十五度的高温啊,成年人都会死亡,更何况是婴儿,老中医虽然救过来了婴儿,但天知道,婴儿会不会因为这场高温,留下巨大的后遗症,他的脑子会不会被烧出问题来。
听到这话,女主人才从孩子活了下来的欣喜中,平复过来,她颤抖着,很仔细的想了一下,肯定道:“不可能啊,为了照顾孩子,我没有去打工,一直在家里,每隔半个小时,就会看一下他的,他不可能会受到风寒的。”
“那是为什么?”老中医皱起了眉头。
“这……”
“好了,我跟你回家去看一下。”老中医这样说着,到了平房里,他仔细地看了一下,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间平房,虽然旧,但是在女主人怀孕后,就专门好好的修葺了一下,各个风口都是堵住了,而且,屋子里不仅有炕,还架着炉子,再加上女主人细心,屋子四处,没有一处是潮湿的。
婴儿的衣服,虽然破旧,但只要一湿,女主人就会急忙用热水擦干污渍,再给婴儿换上干净的衣服,那脏衣都是很快就移除到了外面,清洗了,屋子里连难闻的气味都没有。
正是因为女主人的细心,婴儿长的很壮实,身体很棒。
所以,按道理来说,他是不可能发烧的,而且还是发那么高温度的烧,还如此迅速,这是不可能的。
老中医仔细地看了一下屋子四处,眉头皱的更紧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后来,男主人回来了,听到了这件事,自然对医生是千恩万谢。
老中医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两人,两人听后,更加的谨慎,照顾着婴儿。
而老中医似乎也是被这奇异的一幕,吸引住了,他特意将自己的家,搬到平房旁,有空就来看看婴儿的状况。
这个状况,相安无事,又持续了半年。
婴儿一岁之时,他又是突然地发起了高烧。而且,这次的高烧,比之前那更加的猛烈,竟然足有四十六度。
也幸好,老中医就在旁边,而且,早就准备好了降温的东西,很及时的进行处理,才让婴儿有活了一命。
当天,他又是很仔细的,检查了一下屋子,可还是没有发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婴儿突然发烧的。
婴儿的奇异症状,引起了这位足有四十多年医龄的老中医的兴趣,他拜访了很多专家,与他们交流,进行研讨,而且,他还翻看古籍,从那古代的医术中,寻找着类似的症状。
只不过,很可惜,他始终没有收获。
一年半后,再一次的,婴儿突然发烧了,这一次,他的体温,也在上升,到了四十七度。
这已经是个极其可怕的温度了。
老中医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尽了各种办法,在累的快站不住时,终于救好了婴儿。
已经三次了。
婴儿三次莫名其妙的发烧,连续三次差点死亡,这让原本温馨的一家人,变得哀愁了起来。
男主人不要命的打工,疯狂的赚钱,终于,凑过了钱,他们用这些钱,将原先的院子,彻底拆除,重新修建了一间屋子,修了一间砖瓦房。
而且,在‘阴阳’的建议下,他们搬了家,换了一个好一点的位置。
在推到旧院子时,在男主人已死去的父母之前所住的屋子下面,找到了一箱东西,里面全是书,还有不少是医术,老中医如获重宝,全都搬到自己家里,研究了。
搬了家,换了位置,这一切,似乎真的好了,婴儿两岁时,他没有再发烧。

第214章 一场怪病(46)

这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只有两间房,一间是住人的,一间是厨房,也没有鸡鸭牛马之类的牲畜,其他的地方,都是院子,院子里,是柔软的松土,载满了药草,只空出一条路,供人行走。
满头白发的王公泰,搬来一张椅子,坐在屋子前,晒着太阳,他带着老花镜,正在翻阅着一些很古老的书籍。
这些书籍,都是从黄家的老院子下面清理出来的,黄父黄母也不想收拾,都给了王公泰,这些书并非全都是医术,里面还夹杂着一些很古怪的东西,有着族谱,有着很古怪的传奇,王公泰看的津津有味。
“窝窝,吃~饭~饭~啦”他看得很入神,时而蹙眉,时而恍然,时而摇头,这不,没一会,就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屁孩,就摇荡着,走了进来。
这小屁孩就是那个婴儿。
连续三次高烧,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温度高,原以为他都要丧命了,但幸好有老中医在,婴儿活了过来。
两岁之时,他没有再发高烧,而且,智力也没受高烧的影响,很活泼,很调皮,很健康。
“哟,小公平来了,让爷爷抱抱。”王公泰微笑着,放下书籍,将小屁孩抱了起来。
婴儿已经长大了,有了名字黄公平。
‘黄’是姓氏;‘公’取自‘王公泰’,是感谢他的三次救命之恩;‘平’是希望他一生平平安安的,不再受苦。
黄公平,也就是黄老,这是他婴儿的记忆。
“窝窝,妈妈,叫~吃~饭~”黄公平已经两岁了,但是会说的话不多,吐字不清,爷爷就叫成‘窝窝’了。
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黄父黄母让黄公平拜了王公泰做爷爷,而王公泰也没有家人,所以,就很高兴的收了这个义孙,对他很是疼爱,两家成了一家人。
黄父黄母,希望老中医能够搬过去,住在一起,不过,王公泰喜欢钻研医术,要看古籍,还要鼓捣花花草草,所以一直呆在自己家里,不过两家就是邻居,墙挨着墙,也说不上什么远不远的。
看到王公泰没有反应,黄公平很调皮的,抓住他的白胡子,拔掉了一根。
“呜~~~”疼的王公泰直瞪眼。
可是,他面对这那可爱的小屁孩,就是下不去手。
“好了,去吃饭了。”王公泰放下书,抱着小屁孩,到了黄家。
时间如梭,转眼间,三年过去,黄公平五岁了。
黄父黄母还是那样,在各自的工厂尽心的工作,不过也没赚多少钱,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似乎也怕养不动,所以,再没有生孩子。至于王公泰因为医术精湛,再加上医龄很长,还升了职,在市中央医院中,有了较高的职位,而且是只挂职很少上班,很清闲。
五岁了,是可以准备上学了,黄父黄母将之前攒下来的钱,交了学费,让黄公平上了学前班。
可是,上学第一天,黄公平蹦蹦跳跳的出去,又蹦蹦跳跳的回来,可刚一回到家,便莫名的昏了过去。
这一幕,吓坏了一家人,黄母赶紧叫来了老中医,可王公泰急匆匆赶来,号脉号了半天,却没有发现病根,最后,没办法,黄公平被送到了王公泰工作的市中央医院之中,用现代化的设备,检查了一下。
可是,设备检查过之后,还是没有一丝的问题,任何病症都没有,但黄公平就是不醒,医院也没辙,让他住院先看着,为了保持体内能量的充足,医院就给黄公平挂了一瓶葡萄糖,可没想到,在挂完这一瓶葡萄糖之后,黄公平就醒了。
可这次醒来,并不意味着结束。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隔两三天,黄公平就会无辜的昏倒,然后送到医院,医院再次检查,还是没反应,可是,在尝试着输送了一瓶葡萄糖之后,就又好了。
鉴于此,医院认为是黄公平从小吃的东西太简单,补充的营养太少了,所以,提醒黄父黄母,给皇公平买些高营养的产品。
黄父黄母照做了,不过,还别说,真有作用,吃了那些高蛋白的食品后,黄公平不昏迷了,好像病好了。
但是,好景不长,还没过一个月,黄公平再次昏迷,这一次,进了医院,他足足挂了好几瓶的葡萄糖,才醒了过来。
很明显,这,已经不再是营养,不营养的问题了。
王公泰彻底被这个奇异的病状拦住了,他查询了很多资料,和很多专家交流,但始终,找不到原因。
这不,在一次的偶尔的机会下,他翻看从黄家旧屋子下挖出来的一箱书时,发现了一件事情。
在那本书里面,记载了很久之前黄氏族谱中一人的事情。
当时,黄家还是大家族,在当地,是一个地主,家财很多,而故事中的那人,便是当时黄家的少爷。
这位少爷小的时候,也出现过怪症,不过他和黄公平突然发烧、突然昏迷不一样,他是身体无辜的瘦小,不知原因的瘦小,无论吃多少食物,无论吃什么食物,都是瘦骨嶙峋,都是饿得要死。
就好像他的体内,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人,他吃的食物,都被肚子里的那人吃了一样。
当时黄家的家主,找了很多郎中,可都是没有办法,这可急坏了只有这一个儿子的黄家家主,他的头发,因为担忧,在很多的时间,就变成了白发。
但担忧一点用的都没有,到了后面,几乎所有人都没辙,准备放弃时,出现了一个转折。
有一次,黄家少爷实在饿得不行了,就溜到家族的厨房里,去偷吃,原本,他吃什么,都是吃不饱的,可是在发现了一株灵芝,将它吃了之后,他瞬间就不饿了。
连续好几天,他都没有饿,而且,那身体,竟在慢慢的恢复,壮了起来。
似乎吃灵芝,便能改变这一切。
在下一次,他又饿的时候,他又偷偷的吃了一株灵芝,果然就好了。
他找到了窍门,知道了让自己恢复正常的办法。他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在亲眼见证过之后,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儿子恢复正常,他花费了大力气,去各地寻找灵芝。
可是,即使是地主,钱很多,但灵芝又能有多少,他吃了几次,家里的灵芝被他吃光了,他便把目标转向了何首乌等珍稀药材。
没想到,这些药材,也有用。
所以,他一饿,就去家里吃珍稀药材,这不,一吃就是三年,最后,他的病好了,可是家族也被他拖得走下坡路了。
最后,黄家慢慢没落,到现在,只剩下了黄公平一家人。
“他吃了灵芝、何首乌就慢慢的好了。”
“小公平,也是挂了葡萄糖就好了,而葡萄糖中,虽说多是能量,但也勉强算一种药材。”
“难道说,小公平也要吃这种珍稀药材,才能恢复?要为时三年?”
在看完了这个故事之后,王公泰皱起了眉头。
虽说这件事情很诡异,但既然后代黄家人将其记载下来了,也有一定的可信度,所以,王公态起了尝试的心理。
他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些药材。
在下一次黄公平昏倒时,他安抚住了黄父黄母,将买来的灵芝,喂给了黄公平。
果不其然,在吃了灵芝后,黄公平好了,而且,足足有半个月,没有再昏迷。
自己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可是王公泰,没有一丝的欣喜。
因为,若真的和书上记载的一样,要吃足足三年的灵芝,以黄家和自己的财力,又岂能承担得起。
毕竟,他们不是地主。
王公泰将这个看似荒谬的事实,告诉了黄父黄母,两人闻言,都是傻眼了。
灵芝?!
他们俩连普通的生活,都是过不起,又怎么有本事,让儿子吃三年的灵芝。
这个任务,难度太大了吧。
可是,这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啊,是他们的心头肉,难道要放任不管?
他们陷入了纠结。
在下一次,黄公平昏迷后,再次服用了一株灵芝,便醒了过来,又好了半个月。
这件事,彻底得到了证实。
黄公平要想活,就必须半个月吃一次灵芝,或许,到了后面,这个频率会更加频繁。
两位父母苦笑一声,点了点头。
至此,他们便将儿子,交给了王公泰照顾,他们分别找了好几份工作,用自己的命,用自己的身体,来赚钱。
黄父,在工厂上班,虽然钱不是很多,但工厂制度很不错,每天准时早上八天上班,中午休息俩小时,晚上六点上班,是严格的八小时上班制度,从不拖延,所以,在上班前和上班后,黄父便去煤矿挖煤,在那个充满了危险的地下,赶着不要命的工作。
黄母,因为是女性,干不了太重的活,在织毯厂工作,这里倒是没啥时间限制,做得多,赚得多,为了赚钱,她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