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琴岛爱情故事 >

第90章

琴岛爱情故事-第90章

小说: 琴岛爱情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了去了,还有外地流动人口的涌入,下岗工人的再择业……给这个城市带来了不小的冲劲。

步入市场,映入眼前的是一条相当长且摆满了路面的买卖带。说它长,一眼根本就望不到头;路面有二三十米宽,都摆了四五趟案子。连路牙边上都停满了小货车,直接就张罗着买卖。

路是一条土路,伴着人群的踩起飘泛一层尘土,浓厚的土味扑鼻而来。靠西侧的是一排排居民房子,也是那种大瓦房,不过却不像乡下那些拥有偌大的院墙,而初堂屋之外的大都是东南西三面的出租厢房。

再看市场东侧,一直往南是断断续续的商铺。隔不几十米就是一趟新的商铺,没有连接起来。不像最南头的商业街似的,让人看起来凸凹不平就有些不舒服。

街上摆摊的买卖人,占据了大道上的大半个市场,剩下的空间则是被来往的人流给划分了。做生意的啥都有,不光吃的,连用的玩的也应用尽有,孟林搞不懂怎么这个市场会摆在了路上。

孟林漫步在武夷山市场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深刻体会到来自社会竞争压力的激烈。他记得于海伟说过,武夷山市场的南端就是壕南头了。

快走到市场南头时,见到身着执法服饰的工商税务人员,在大声吆喝着驱赶着摆摊的小贩。在老家的大集上,时常见到过这类蛮横的执法者收地铺税,而这里是直接在赶,不走就踢摊子。看到的又是一番忙碌收拾摊子的景象,稍有慢些的就会被大声指责,年轻一些手脚利索的早就赶着车子离开了。还有些固执的傻愣愣的狡辩着,结果就是手里的称被没收了。

执法人员像一阵疾风从南端席卷而来。喧闹的菜场顿时陷入了慌乱,倒像是来了场瘟疫,买的卖的变得骚动不安。而席卷残云过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什么菜叶子、鱼头烂虾、鸡毛蒜皮了,都散落了一地。

废墟般的路面上,多了两个身穿橙黄色马夹背心的老人。正挥动着大扫帚,弯着腰一板一眼的清理着地面上的垃圾。

孟林推着车子走到南头站定,望着身后乱哄哄的场面,内心有一丝波动。看来做什么都不容易啊,虽然不明白为啥被执法者所追赶,但可见很不容易。做个小买卖也不得安宁,更不用说再干点别的了,孟林不禁对这群人感到同情。

慌乱的场面,执法的无情,小贩的争吵,在两位默默扫地的老人眼前,似乎不以为然。或许是习惯了,或许这事根本与他们不相干,只是低着头弯着腰,挥动着手中的扫帚,继续一下一下的清理着地面上的狼藉。

两位老人,看上去年龄相仿。近前的戴了个太阳帽,鬓角已有些白发,另一位没有戴帽子,白发里还有不少的黑发。差不多都在六十左右岁上下。

市场的马路很宽,一人一边,把中间零星堆放的菜帮烂叶,推扫到各自的路边成一大堆,十几步一大堆。

放眼望去,在刚进市场的门口的那头,人群中也有两位身穿橙黄色背心的,很是耀眼,但看不清是什么年纪,隔着有点远。

这么长又这么宽的市场,丢弃的垃圾足够使他们忙活一阵子的。垃圾也不少,劳动量看起来也不小,只要是摆过菜类的摊位上,总会有那么一些剥下来的“破皮”一层。

孟林走到一位大爷跟前,生怕打扰老人的工作小声的询问道:“大爷,请问这就是壕南头吗?”

老人的听觉很是灵敏,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停下手中的活,详细的告诉了孟林,看来每天向他问路的人不在少数。

老人是个热心肠,从他那一丝不茍的说话神态就看得出来。“小伙子,你是来找工作的吧?”

老人一眼就把孟林的来意看透。

一语就点出了要害,孟林含笑的挠了挠头,“恩,大爷,我也没看到哪里张贴着招工的吗?”

望着四处张望的孟林,老头也乐了。左手扶着扫帚,右手指着前面的一个巷子说:“呶,就是前面那条街了,向西那一排门面可都是招工的咧。这有啥不好意思的,谁不在找工作啊?你看,我们这不也在这扫地吗?”

孟林这才意识到已经耽误人家干活了。忙热情的说:“大爷,我来替你扫一会吧?”

老头听了很高兴,但他没有把扫把递给孟林。只是笑了笑说:“你干不来的,快去找工作去吧。”

孟林觉得这老人挺慈善的,就和他聊了起来。

“大爷,你在这一月得好多钱吧?”

“呵呵,多少钱是多啊?”老头卖起了关子,但也没有隐瞒,就指了指背心上的“开发区环卫”说:“要是真正式的话,是可以发不少钱的,还有不少福利呢?”

看出他的表情,刚才说话有些笑意,可突然脸色一沉说:“我是一个退休工人了,在家闲的无聊,就托人找了这么个活干干权当锻炼身体了不是。也没几个钱,四五百块。”

“四五百块?”孟林真不敢相信这些老人干这么辛苦的活才拿这么几个钱,“你们不都是正式的吗?”

“想的倒好,这年头哪里那么多正式的啊,像我们这些在大街上扫地的都是临时工,正式的是管我们那些人。”老头又乐了,拿起扫帚又扫了起来。

孟林和他道了别,望着老人弯腰的姿态,感慨万千。推起车子向壕南头的大街走去。

壕南头,其实是开发区的一个村。如今开发的速度,早已看不出哪是城哪是村了,都连在一起了。开发节奏的加快,像武夷山市场的平房早晚就要规划。

这条街是壕南头的主街,街南是村里集资盖的居民楼,街北还是一片平房一直延伸到市场北门的那条路。

借着交通的便利,主街上的住户都腾出了南屋搞起了出租。而这条街也就成了区里面闻名的找工作的点之一,因为这条街上都是搞中介的。

一步入街上。孟林就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息,这种感觉是来自工作,走在马路上除了在匆匆赶路的就剩下年轻人的,不用说多数是来寻觅工作的。

在孟林的心底,还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两年前第一次到开发区找工作的感受一样,只不过那个时候是在武家庄而已。

都是一个样,现在只要看到中介这类门面房。孟林就觉得有点像是进入火坑一样,毕竟自己在红岛的遭遇是使他难以忘怀的,是他忘不了的。这亏吃的就是这类中介,孟林怎么会再重蹈覆辙呢。

每家中介门口几乎都有块小板子,上面贴满了招工启示。房间里基本一样模子,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坐着两三个人。进进出出的男男女女,进这家又到哪家,就想选择一个合适的。听她们的口音,有外地的、本地的,还有听不出是哪个地方的人。

孟林不愿再进去任何一家,只是站在门口的小板前看了看。招工的项目满多,待遇普遍不高,高的都是要有学历,有工作经验的。多数是到企业里上班或做学徒的,看了几眼也没有很适合自己干的活。

又向前走了几家,大多数情况都这样。站在门口的小姑娘笑着向孟林招手,“这位大哥,进来看看吧,我们这保准帮你找到合适的工作。”

孟林心想,进去看看也无所谓。反正不会再在这些中介找工作了,冒着头皮就进了中介。里面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正在忙着给两个找工作的小姑娘说着什么,看见孟林进去。忙拿过一摞招工启示递给孟林,热心的说:“大兄弟,那儿有凳子稍坐会儿,你先看看有没有合适你的活。”

孟林翻看了一下,里面倒是有几个合适自己的工作。什么某厂招聘电工、某电子厂招聘箱包工人、某广告公司急需会打字人员了,真是挺吸引人的,看的的确有些让人心动。

等两个小姑娘走后,那男子走过来继续他的口才发挥。孟林有些故意表露出中意的神态,那男子倒是挺高兴,孟林问什么他就说什么。问起待遇来,保证到你放心工资发不下来就来找他,听起来还挺不错的。

后来询问起细节问题来,男子终于说出了低限。倘若你找的这家企业你不满意,在适应期结束之前,你还回来继续给你找,直至找到满意的为止。怎么听起来和两年前找工作时一个口味,孟林觉得有点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就表是为难的样子说:“不好意思,这位大哥。工作吗我觉得倒挺适合我的,不过今天我没带哪么多钱,也定不下来,你看……”

“没关系,你要觉得的合适呢,也不用一下子把钱交齐,先交个一百块钱作个定金,意思先把这工作给你占住了,别人来问就说有人了。”那男子倒是不吃亏,还真会想办法的。

但孟林也不傻,憨憨的说:“真是不巧,身上就几十块钱了。”

那男子还不放弃,装作很遗憾的说:“啊呀,难得你看上的都是热门的工作,来找这类工作的人也不少。你要赶紧定下来,不然让别人抢去可就没机会了。”

“是啊,这我也知道,如今找工作确实不容易。我回去取钱尽快过来定下来就是了。”孟林也挺会打圆场的,说的中介的那个男子心里也蛮高兴的。

“行,那你可要快些,最好是下午过来,我给你留着。带着毕业证、身份证和五百块钱就行了。”男子拍了拍孟林的肩膀,把他送到门口,心里乐呵呵的又说服一个上套的。

孟林心里很清楚,也就是摸摸情况而,我才不会再上这个当的。心里不免惊讶,时间才过去两年,这中介费又涨了价,就是不知道这工作到底行不行哎!

孟林也不想那么多了,别的中介也一样。于是也不愿再进去,就顺着壕南头的主街走到了头。

看了看传呼机,快十二点了。这时间过得可真快,站在街头,孟林一下子也没了目的地。找了一上午也没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下午再转转吧。

想到这,孟林就骑上车子朝北行去。他在大道上他还是分的清楚的,从这条路直行就是开发区的主干道。

找了家面馆,要了份鸡蛋面。边吃着面孟林边在想:要尽快找到工作,这样拖下去可不是办法,身上的钱也维持不了多久。

去找杜昌禹把最后十天的工钱给领了回来,琴岛一趟的路费又花了好几十,其实工作不工作到还是问题,只是没合适的也没有法子,而是住在于海伟哪里也不太好,害得他和他的同学为了自己还得乱找铺。

孟林吃完面条,骑着车子到处串巷,希望能碰到如意的工作。反正还有一下午时间呢,即使回去也没事可干还不如转转,有车子也很方便。

走到一条不知道的路上,马路边有一个制作铝合金门窗,摆在一地。门口的墙上用粉笔写了找学徒工的广告。

孟林突然觉得有意思,虽然以前从没接触过铝合金和烧焊这些活,但是学徒吗也无所谓。停下车子,站在旁边看起了正在烧制门窗的工人师傅。

有两个年轻的师傅,一个在扶着,一个拿着电焊在烧架子。孟林也看不出谁是这里的老板,静观其变。

这会,从门面房里走出一个身体强壮的中年人,手里抱着两根不锈钢管,耳朵上还夹了支彩笔,约摸着这就是店里的主人了。

孟林向前两步,搭上话。

“师傅,你这里是招学徒工吗?”孟林试探的问。

他把钢管放在地上,站在孟林面前问:“你以前干过这活吗?”

“没!”回答的很干脆。

店主给他的答复是:“噢!没干过,那就得过来做学徒了,不过待遇可不高。”

还没等孟林问条件,店主很爽快的把学徒的待遇说了出来。

每天两顿饭,不过住,学徒期间每天十块钱。问孟林要是有意来干的话,明天就可以来上班。

孟林问,几个月出徒啊。

店主微笑着说:“这可说不准,脑子灵活点的吧,三个月就可以,不过大多数都是半年才让他们独立焊接。”

孟林心里有点犹豫不定,说等回去再心思心思。就离开了,然后又向别处逛游。

其实孟林倒不是怕辛苦,只是觉得这学徒期也太长些了,于是就打算放弃这类工作。

在开发区转了一天,孟林也没什么收获。大体上找工作的门路也不过如此,多数还是通过中介来完成的。不过对这一点,孟林早已不抱什么希望了,最起码在他内心深处不会再相信这些了。

回到57所临时宿舍,于海伟正在和张大爷在下象棋。看样子回来有一阵子了,都在将军了,为了一步悔棋争执不休。

“大爷,在下棋呢?”

老头抬头看了一眼,“噢,回来了?”

“孟林,你等一会儿,看我怎么把大爷的老头给将死的。”于海伟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句。

孟林把车子停在一边,蹲在旁边观起战来。

张大爷笑着说:“小伙子,屋里有马扎子,拿来坐。”

“呵呵,不了,你们下我看看。”

于海伟又跟他死杀起来,几个回合下来还没分出胜负来。见孟林有点待不住,笑着说:“孟林,我们俩你可谁也别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