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琴岛爱情故事 >

第9章

琴岛爱情故事-第9章

小说: 琴岛爱情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早上天还没有亮,也不知是第一天上班的激动还是心里老是挂记着上班的事,除了胖子还在打着呼噜,其余的人都醒了。

赵彬边穿衣服边推了推还在睡梦中的张国忠,小声的喊:“胖子,起床了。”

赵彬怕吵醒了孟林,其实孟林这哥俩一晚就没怎么睡,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再说又是头一到社会上来,什么社会经验一点也没,只能是干什么事情都谨慎一点。不过说实在的,对于赵彬和胖子两人来说到是挺热情的,虽说是老乡,但有一点大家毕竟都是出来打工的。

胖子起来穿衣服,声音挺大的,赵彬轻声的埋怨他:“你小声点,小孟还没起来呢。”

孟林忙起身说:“赵哥,你开灯吧,我早就醒了,我想了想还是跟你一起过去的好。”

“你怎么不听话呢?”赵彬善意的责备着。

孟辉了解弟弟的脾气,就忙说:“赵哥,要不就让他去吧。他第一天上班就旷工也不大好吧。他去了也可以在旁边看看工作的过程,等他好了也好顺手就来啊。”

听了孟辉的话,赵彬也不好说什么了,“好吧,大家穿衣服麻利点,洗洗脸我们就走。”

等大伙收拾完了,初夏的太阳也爬上了地平线。

辛勤的人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尤其是做生意的人更是起的早。

到了北街上,路边的早点摊早已是擂占街头了。炸油条、炸油饼、蒸小笼包的花样挺多。徐庄是这周边最大的民工居住地,不光是在山禾打工的,再加上“双鱼”和“红鸟”厂子的,其实这个徐庄北街饮食一条街全靠这些民工支撑着。早上来吃饭的人特别多,每一家早点铺前都围着一群人。

早点摊也很简单,两张桌子几条长凳子,吃早点的人也不在意,都是快吃快走型的。流动的快,有时桌子上店里的人忙的收拾不过来,就往地上一扔就是,到了夏天,卫生也不注意,会引起不干净的虫子苍蝇。因此让那些爱干净的人肯定不敢在这样的店里吃饭,城里人包括徐庄村里的人即使上班赶时间也很少到这早点摊上来吃早点。

民工,大多数来自偏远农村。在他们眼里,吃饱饭能顶下来一天的工就行了,很少说是注意衣食起居。

但有些人认为民工便应该干脏活、累活,是不对的。更不能认为民工就低人一等,民工是凭力气吃饭,凭本事挣钱,照样应该活得粗声大气。

在孟林眼里,其实自己现在和他们这些吃早点的没什么两样,称为民工也不为过。即便是自己高中学历、大学学历也好,出来打工吗?不管民工不民工的,只要自己干的舒心,这也不妨是一种社会的磨练,不吃得苦中苦哪来的甜中甜啊。

刚下学就踏进社会,干什么也不容易。有的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知识,但却忽视了去争取和把握机遇,结果和幸运女神擦肩而过。当然,到这里来打工也不是说什么机遇,但是既然来了就应该放开去博一下。那总比有的人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拼命去占领舞台和获取权利,但却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结果虽位高权重,舞台宽阔,却是一事无成的好。

今天是头一天来上班,虽然还不知道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活,轻松也好、重也好、脏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适应下来,这恰好是人生的锻炼转折点。

孟林自认为来到城里,实质上和这些民工一样,都是从农村来,只不过是自己出来接受了两年的教育而已,其实都一样都是从农村走到城市,但在他心里可不想有些人一样觉得自己是民工,和城里没法比就瞧不起自己,而他认为,咱们是民工不可怕,可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咱要为自己争口气,堂堂正正,活得潇洒。高高兴兴进城来,风风光光回家去。

赵彬带着他们来到离山禾南门旁边的一个早点摊前,门口旁边树着个白牌子,上书“老王饭店”。

“老王,每人来半斤油条两个油炸饼,再来碗稀饭。快点啊。”

“好来,马上好。”答应的肯定是老王了,连忙张罗着。

赵彬说:“这个店比较干净,是我们常来吃饭的地方。你们吃啊,不够的话再要,一定要吃饱,我们干得可是体力活,别撑不下来。”

果不出赵彬所说,这店卫生是挺干净的。吃饭的人也挺多的,老王没有像其他店一样在门口一样摆上两张桌子几条凳子。客人们全部都在店里面吃,里面刷的白灰,一看是新刷的挺干净的,这样看起来也有食欲。

环境好生意当然也就好了,也有好几份还没上来的。过了不会,孟林他们桌上的已经上来了,一看这个赵彬在老王的生意经里面还是挺重要的。

大家都是小伙子,十分钟解决“战斗”了,赵彬问:“曹奎、常晟饱了没有?”

“够了够了。”其实从他们面前碗里的稀饭就可以看出足够了。

又问顾冼海,“小顾,够不够?”

“够。”冼海说的也是实话。

对孟林哥俩来说,孟辉的饭量大点,吃了半斤油条四个油饼再加上一碗稀饭,也已经饱饱的了。

“我们饱了,赵哥。”孟林看了看哥哥,孟辉点了点头。

“好,既然饱了,我们就去上工了。”赵彬吩咐道。

常晟说:“赵哥,我去付钱。”

胖子一把拉住他,指了指赵彬说:“有我们的‘大管家’,还用你出面。”

出门的时候,赵彬说:“老王,挂帐!”

“好咧,慢走啊!”老王呵呵的送赵彬出来。

胖子的意思是说,肯定是由赵彬来记帐然后到薛穆那里报销了。

路过南门时,门卫热情的向赵彬打招呼:“老赵,又上工了,今天来了不少弟兄啊?”

“哎!队伍越来越大吗!小李今天值班啊?”赵彬和门卫寒暄着。

走在厂里,孟林心里美滋滋的;美中不足的是自己的胳膊昨晚给摔成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事。

由于昨晚天黑,没看清楚山禾的厂貌,现在一片崭新的厂景展现在眼前。

楼房厂全是新的,连厂房之间的阡陌交错都是水泥路,瞧这气派。

走进山禾,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宏伟。其不光在于新房新路,最主要也是占地面积之大,少说也得上万亩。

光进厂区的大正门就有两个,东、北各一个,面向着沿海公路,两个门的距离相隔也有三四里路。还有两个附门,赵彬他们上班进厂的南门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在厂区的西北角,同山禾内的火车道一条出口同门。

在厂区里从南往北一眼看不到头,徒步走遍整个山禾要个数小时,山禾的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全套流水线作业,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正式职工的待遇也很优厚,毕竟是台资企业,效益相对于一些国有企业要好的多。因此在招工方面的标准也相对要高。从文化水平上,专业技术上,包括个人素质上全面考察来确定员工。在这样一流的玻璃厂里怎么会有大量的民工在上班呢。

原因一,山禾刚刚起步,规模又大各项环节还并不完善。有些车间的工作也不可能全部由正式职工来操作完成。再说刚招收过来的工人吧,又没什么工作经验,大部分还处在实习阶段,跟临时工没什么区别。只有时机成熟能独立操作后才能签定用人合同。再者,像厂里有些全凭力气而技术含量较低的车间又没必要花高价钱聘请技术工人来做,开工办厂的老板又不是傻子,人家老板本来就是看重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投资政策。在这些投资者的心里,“小算盘”比谁算的还精呢。于是就出现了像薛穆这样的老板也就不足为怪了,这就是原因之二。薛穆的作用呢就是把厂里又脏又累而且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重活通过竞标把这活揽下来,然后到劳动力市场或中介公司招收一些肯出力又不好找工作的人过来充当起民工来,而像孟林他们之所以也到这里来上班,是不了解实情,中介公司的广告都不见的是真实的,中介也不过是吃人家饭办人家的事的。

像赵彬这样的都干了一年多了,也没有合同当然是合乎情理了。他薛穆在山禾也只是个临时的包工头,说不定哪一天山禾改制走上了正规或者他们工作没做到位了,那肯定是辞退,因此薛穆也不傻,才不会跟手下这些临时雇用的人签合同呢。

绕过大食堂,穿过了玻璃堆放间,顺着火车轨道向北走去。

“赵哥,听薛大爷说这火车道是刚修成的,咱厂里还有火车啊?”孟林好奇的问。

赵彬边走边回过头来,跟这些刚进厂的兄弟们说道:“火车没有,机车到有一辆。”

赵彬手指着停在轨道上的两节车厢说:“要出货时,机车把火车皮拖到胶北县挂上货物列车,有原料进来时,机车再从胶北县拉回来。”

说着话的工夫,就到了车间了。说是车间吧,也不是什么正规的车间,就是一个大的仓库,里面堆放着一批沙袋,旁边还停着一辆前式翻斗车。车身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早已看不出车的真实面目了。

刚到了仓库,见有几个人正往外拿筛子和铁锨。

“赵哥,来了。”有人热情的打着招呼。

来到外面的场地上,早已来了七八个人了。

“来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赵彬招呼着站在场地上的工人,用手指着孟林他们,说:“这是刚来的,他叫孟林,孟辉……”

这时有三个人骑着自行车刚到,把车子往场台下的墙边一靠,从不算高的台阶上跳了上来。

“韩荣振,这是前几天刚来的。”赵彬介绍着刚走过来的青年。看起来,也就是二十五六的样子,显得比较稳重。

“李涛、张海生”

指着和韩荣振一起过来的两个中年人,一个有三十来岁,另一个四十多岁的样子。

赵彬看了看手表,吩咐站在面前的十几号人,安排着工作。

“今天薛大爷有事还没过来,我来安排一下活。”赵彬说道,“今天来的人是挺多的,活虽然不是很多,但新人就有五六个,大家帮着互相带带。”

“赵,今天干多少啊?”不知谁问了一句。

“今天就三吨,不多。”赵彬吩咐道,“这样吧,我安排一下,咱不是三个筛子吗,你们三人一组,顾冼海、曹奎、常晟你们每人到一组去。这里由韩荣振组织一下就是了,孟辉你跟崔明军到电梯那边吧,怎么干明军你安排就行了。”

“大杨?大杨?”赵彬喊着,没人应声。

张国忠大喊了一声:“杨磊”

“唉!来了”从库里的南边扒提着裤子跑了过来。

“干吗去了?”赵彬问道。

杨磊笑嘻嘻的回道,“去拉了泡屎。”

“真是懒驴上磨屎尿多,干活给我麻利点,别给我耽误了楼上的料。”赵彬训道。

“他们只要筛出来沙,我保证给你拉过去。”杨磊一边束裤腰带一边说。

张国忠哈哈的拍了一下杨磊的屁股,“老刘,拉屎擦腚了没有?”

杨磊的娃娃脸长相,并不是有多大年龄,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而已,还有一脸孩子椎气,把屁股朝张国忠面前一蹭,“死胖子,没擦你来擦啊!”把大伙逗得都乐了。

“再让我抓到你们打扑克,耽误了活,看我怎么收拾你。”赵彬严肃的说,“还有你,胖子。待会你到九楼去倒料,省得你们扎在一堆又胡折腾。”

“行了,开始干活吧。”赵彬吩咐完,来到孟林旁边说:“小孟,你就坐在旁边看看吧,让你在家歇着吧,你又不听。”

孟林说:“赵哥,我胳膊没事的,你看筛沙又不累,你就让我干吧。”

“你老老实实的给我在这里待着,现在天又慢慢的热起来了,你得赶紧好了,要不夏天一到,胳膊的伤口可不顶捂。”赵彬叮嘱道,“过会天要是热了,你就到里面沙袋上坐会。”

“杨磊,你现在没事先给他们拉上车沙子出来。他们筛一袋抬一袋,多麻烦啊。”

赵彬走到翘着二郎腿靠在门口抽烟的杨磊旁,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半包老刀牌烟来,递给他。

杨磊把烟放在自己口袋里,朝着场地上喊了一嗓子,“快点过来人,给你们拉沙子。”

李涛跟常晟说:“小常,走去抬沙子去,难得杨磊给我们拉回沙子。省着咱住外搬了。”

“你们每组先去两个人到仓库往车上装沙袋吧。”韩荣振在场地上吩咐着正在支筛子的活计们。

“荣振,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到楼上看看去。”赵彬朝场地上的韩荣振说了一声。

“去吧。”

“小孟,你在这好好看看吧。我到楼上去,你待会要是嫌闷,就在厂子里转转。”赵彬跟孟林说完就顺着仓库往里走去。

翻斗车“鼓冬鼓冬”的跑了两三趟,场地上每组旁就堆了六七袋,大伙就开始了工作。

九楼上,张国忠和崔明军还有小鹏在“拍三张”呢。

“快压,快压。”张国忠在吆喝着。

“你激动啥!”小鹏嚷着说,“小心把你手里的半拉子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