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琴岛爱情故事 >

第81章

琴岛爱情故事-第81章

小说: 琴岛爱情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票的工作人员已经拉上了止步的塑料隔离带,孟林这才转过身来。正对着刚才跟最后一个检票的女孩子招手的人,咦!是她?

叶晓莉是来送郝燕的。郝燕是她同班同舍的同学,俩人感情很深,像亲姐妹一样。

叶晓莉岁数巧合的是比郝燕只大一天,因此每次过生日的时候都放在一起庆祝。郝燕多次邀请她去滨海玩耍,一直没得空去,今天有时间来送送她。

真是无巧不成书啊。叶晓莉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孟林,本来曾经想去公司找孟林的,可后来一直也没有去。

半年都过去了,孟林始终认为叶晓莉当时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她怎么会当真呢。以后,说不定再也碰不会碰上她了,就全当没有发生过,再说不就给人家捡了个证件吗?不至于要逼着人家和自己做朋友吧,以孟林的性格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那天的巧遇,又让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叶晓莉的脸上一直在不停的笑,把孟林笑得不敢用正眼去看她。

“你来送人?”俩人异口同声的问对方。

“呵呵……”俩人都笑了。

叶晓莉笑着说:“我来送我同学,你呢?”

“哦,送我哥。”孟林用手指了指刚驶离码头的轮渡,仿佛要找到孟辉的身影给他看。

“哦!我们走吧,在码头这里挺冷的。”叶晓莉把手插进了红色的羽绒服里,用眼睛看了看外面。

孟林把休闲服的拉链往上一拉,想挡住灌进脖子里的风。今天的北风有点大,海边的冷更加明显一些。

叶晓莉说:“你怎么不多穿点衣服啊,今天挺冷的。”

“出门时走得早,忘了。”孟林找着理由回答着她的问题。

叶晓莉跟孟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往码头外面走着,又问:“你哥哥,他来看你的吗?”

“不是,跟我一起工作的,他辞职不干了回老家了。”

“你亲哥吗?”

“不是,我独生子,他是我堂哥,我们是一起来琴岛的。”孟林的话都有些多余了,人家也没问他这些,自己倒全交代了。

叶晓莉把脸深深的贴在羽绒服领子的毛毛上,有点想笑但是还没有笑出来。

“你今天还有别的事吗?”叶晓莉站住了脚,一看走到了马路上了。

孟林摸不清她什么意思,说:“我请了假了,想逛逛前海这一带的风景,来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逛过呢?”

孟林真是个实在人,连自己要干什么都说了个大实话。叶晓莉已经慢慢的喜欢上了他的这种实在,望着他的眼睛说:“我给你做个免费的向导,欢不欢迎啊?”

“你?”孟林惊异的望着她,“你没有事吗?你还是忙你自己的事情吧。”

能陪你一起逛逛街,就是我最大的事。心里是这么想的,不过叶晓莉并没有说出口,她说:“我也没有什么事,正好我今天休息,算是我报答你上次帮我的忙。”

“不用哪么客气了,也没有什么的。”孟林嘴上说着,心里却在想也不了解对方,跟人家再交往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

自己看起公交车的站牌来,叶晓莉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你也太小气了吧,想让你请我吃个饭都要逃避呀!”

孟林心想,怎么会赚了个小气的名声啊!心想,也无所谓了,既然她不嫌弃自己是个打工的,姑且先跟她聊聊再说。

“行,你想吃什么啊?现在离午饭还早吧。”孟林看了下手表,一看还不到九点钟。其实他心里更是没底,口袋里只剩下一百块钱和不到十块的零钱了,要眼前的她要去吃饭店,估计到月底发工资前的伙食费可就要东借西凑了。

孟林从口袋里掏出张两块钱来,准备先为她付第一笔款,车票费。叶晓莉并没有注意到他手里紧攥着了领钱,望见102路沿海线驶了过来,拉住还在等8路车孟林的手说,“走,上车了。”

城里的女孩子就是开朗,这才是第二次见面,手就拉上了。孟林只觉得手中她的小手软乎乎、热乎乎,迈上了车。孟林才想起要付钱来,叶晓莉回头一笑说:“我已经付过月票了,走咱到后头去。”

由于102路的始发站也跟8路都在附近,车上的乘客不是很多,空着好多的座位。



长荣外运(三十)

叶晓莉拉着孟林坐在靠后的临窗的位置上,孟林也没了羞涩。人家女孩子都不顾及,自己又是个男孩子太过于腼腆也不好,就跟叶晓莉聊了起来。

“怎么跟8路车跑的是一条路啊?”孟林这话问的也是挺没有技术含量的。

叶晓莉解释说:“下一站就不一样了,这条路是跑沿海风景线的,那里就是团岛了。”

叶晓莉伸手向往外面指去,突感手被什么拉着,一看还拉着孟林的手。俩人一窘,脸红着说:“呵呵,怪不得挺暖和的呢,这事给忘了。”

俩人把手松开,孟林尴尬的搓了搓手,要不是她要指什么团岛,估计两只手要握到下车的时候呢。

又过了一站后,前面的景色慢慢的清晰起来,迎入眼前的不远处就是一片碧蓝的大海。

“咱就在前面的海水浴场站下车吧,多数著名的景点基本就是从那里往东开始的。”叶晓莉拍了拍孟林的胳膊说。

有了向导,孟林旅游起来就感觉特别舒心,最起码不用去打听这是什么地方了。这一带景点,叶晓莉来得真是数也数不清了,从小就光顾,大了后就不愿意来了,还不如在家躺床上看看书的好。

但今天不一样,因为是跟一个男孩子在一起,她心里也蛮舒心的。很遗憾的是,没能带个相机给孟林留个纪念,因为听他说是第一次过来。

跟孟林说,去让那些摄影的给照张相吧。孟林摇了摇头,以后机会还多的是,他们照相蛮贵的,不至于。

叶晓莉当然不知道,孟林是不舍得口袋里的钞票。看看也就足够了,要是没有和叶晓莉一起,真有可能掏十块钱在栈桥上留着影,这样看来中午还有一顿饭,还是省着点吧。

这一带的旅游景点很多,但花钱的孟林说还是算了吧。其实叶晓莉也就想跟孟林多待一会,了解了解他,去哪里玩倒无关紧要,既然孟林想逛哪里就听他的。

不过看到孟林,被海风吹的有些发抖,有些心疼的想制止他前进的脚步,但又不忍心去打断他看海的心情。

这么冷的天,在海边来玩的都很多人,真不知道是景色迷人呢还是看景色的人更迷人。

快近中午的时候,孟林问想去哪里吃饭啊?叶晓莉见他认真了,就说你挑吧,我请你。

孟林也不外行,笑着说:“哪有女孩子请男孩子吃的呀,还是我请你吧。”

“不行,今天我请你。”叶晓莉态度坚决的说。

孟林说:“不管谁请谁了,咱还是先找家饭店坐下来再说吧,我对琴岛的环境也不熟,还是你来吧。”

以叶晓莉的身份,去路边那些大排档确实有些不妥,更何况她真还没有到那些路边店吃过呢。可是去大饭店吧,又怕让孟林猜出自己的身份来,这也是她所保留的秘密。

后来选来选去,找了家不大不小的中等饭店。主要是看中了里面干净还不吵,孟林跟着一走进去,心里就直打鼓:在这里吃顿饭可得花不少钱吧,还是个单间。这女孩子也太能消费了吧,孟林用手摸了摸身上的钱,心说这可坏了,一百块能够吗?

饭店的档次就决定了消费的尺度,同样是点一盘虾。在路边小店二十块一盘就能吃到,在高档一点的饭店里可能三十块也不止,要是到了星级酒店又是一种价。

孟林把菜谱让给叶晓莉来点,他不是不知道什么最好吃,望着前面那几页的菜肴,三四十一盘的菜点不下去手。

叶晓莉也没有多点,两个人三个菜一个汤,要的是大米饭。还问孟林,要不要喝酒。孟林心想,酒还没喝我都有些发热了,就拿沾酒就醉为由推辞了,叶晓莉也没过于谦让。

要了两杯鲜橙汁,橙汁就橙汁吧还要鲜的,这一杯又多出五毛钱来。再这么算下去,也太没有意思了,孟林表面还是要装出平静的样子,别让她看出自己真不舍得请客似的,以为自己是个小气鬼。等饭菜一上来,叶晓莉招呼着孟林使劲吃喝。

望着两人面前的菜,虽然不多。但孟林早已大体估算了一遍,离一百元也差不多少了。不吃白不吃,总比扔这里浪费的好,于是孟林也吃了起来。

刚咬了一口爬爬虾,孟林感觉到嘴唇火辣辣的痛。叶晓莉放下手里的虾,笑着问:“嘴是不是划破了?我看看。”

“没事,这小玩意还这么硬啊?”孟林把嘴唇往嘴里咬了咬,想止住带来的疼痛。

叶晓莉用餐巾纸擦了擦手,拿开孟林捂在嘴上的手,“把嘴张开,我看看。”

孟林不好意思的把受伤的嘴巴张在她的面前,叶晓莉用干净的餐巾纸擦了一下他的嘴唇,有点懊悔的说:“不要紧,划了一个小口子,都怪我没跟你说说这爬爬虾的吃法,我以为你……”

叶晓莉再也没说下去,她本想说“我以为你以前吃过这种虾呢!”

通过聊天,叶晓莉知道了一些孟林的事,家庭啊,上的什么学啊,但孟林也保留了一件事没有讲,那就是在长荣干什么工作没有跟她说。

孟林知道叶晓莉是本地人后,更没想把自己工作的事跟她讲了,怕她瞧不起自己那的工作。

说白了,叶晓莉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这座现代化的城市里。接触的又是社会进步的气息,孟林那非常普通的生活在她看来,都是充满好奇和新鲜的。

叶方的公司,叶晓莉也是去的次数最多的。不过她去的目的基本上是去看望二哥的,除了眼底尽收的集装箱也没什么好留恋特别的东西。

至于孟林所从事的工作,还真没有往装卸那方面考虑。叶晓莉以为孟林在办公室呢,既然他不愿意说也没有去追问。

叶晓莉很大方的跟孟林谈这说那的,第一次孟林显得很拘谨,刚开始也不怎么爱说话。

叶晓莉没有怪他,也没什么好怪的。爱不爱说话那是每个人的性格而已,也不能强求。

买单的时候,服务员说:“一共七十八块。”

孟林暗暗高兴没有超过自己所承受的价格,匆忙从口袋里掏出钱来递给服务员。

“服务员,请你把钱还给这位先生吧,钱我来结。”叶晓莉站起来从钱包里拿出张卡来,然后又问:“你们这刷卡吗?”

“对不起,小姐我们这里不刷卡。”服务员很有礼貌的答道。

孟林说:“我付就是了。”

这时孟林也表现出了一副大度的绅士,催促服务员赶紧找零钱。叶晓莉笑着说:“那怎么成啊,上次的事我还没有好好感谢你呢,再让你请我吃饭这不合适。”

叶晓莉还是让服务员把钱退给了孟林,非要自己买单。孟林又推辞了几次,只好把钱装了起来。

孟林跟叶晓莉坐公交车回到了四方区,在海泊河公园门前分手之前,叶晓莉给孟林留了联系电话。孟林很抱歉的说,自己没有联系电话,工作太忙也没时间,其实是不想让叶晓莉去公司找他是真的。

戊寅虎年的正月初七,同样也是孟林复工的日子,同大多数上班族一样。

往外走,三六九。初七上班初六走,这也是相对路程近一点的人而说的。倘若相隔几天的路程,肯定是要提前出行的。

孟林在家渡过了一个安静祥和的新年,虎年新气象,争取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始。

正月的前两天,同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玩耍。初二一过就走亲戚的多了,还有赶早初三就上班的。因此过了初三,一起的好伙伴也渐渐的就凑不齐了。

孟辉从琴岛回来后到春节的这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在开发区漂泊了一段日子就回来了。春节后再打算到开发区寻觅一下,不行就回胶原。

而姜小波的运气就要好一点,开着个小面包车跑了一年也能收入个两三万,在同村的同批学生中也算是排在前列的了。于海伟的情况相比要乐观一些,过完春节就托他小姑准备给找个好一点的实习单位。

还有初中毕业后再没上学的成江,准备去胶北县发展。同村的还有几个在读重点高中的男女同学,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要参加人生最关键的高考了,今后的前程还是个未知数。

孟林回到琴岛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七就到长荣上班了。由于春节刚过,各行各业正在恢复生产,出口的业务较少一些。

回来上班的民工也不是很多;零零散散的装箱。同孟林回来初七上班的也没有几个人,因为烟厂是正月十六才开工。杜姚家索性就让刘根水、宁会臣这些外省人和家人多聚聚,回来早了也得早发一份工钱。

杜姚家使人把孟林叫到理货科,“小孟,给你安排个轻松的营生,去进口调箱去好不好?”

孟林知道这个活杜姚来年前还干着的,也不清楚是咋回事。不明白的问:“杜哥,这活不是姚来哥干吗?”

“噢,他这小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