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琴岛爱情故事 >

第58章

琴岛爱情故事-第58章

小说: 琴岛爱情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祝一下。

“好啊,我们请你吃饭。”孟辉慷慨的说。

杜姚来拦着哥俩往外走去,说:“怎么会让你们请我呢,今天我请你们。”

“哪怎么行啊,你帮我们找工作,理应请你才对。”孟林争执道。

杜姚来一眼认真的说:“都是自家兄弟,客气什么啊,等你们发了工资再请我也不迟啊,行了咱就别再争了,晚上我来请。”

走到马路上,孟林说:“哥,我想跟我叔打个电话说一声,别让他挂记了。”

“好啊。”

杜姚来想起上午孟林刚来时说过,昨晚在他叔工地上住了一夜。就到路边的小卖部,找了部共用电话。

一阵盲音,电话没有接通。

“算了,咱先吃饭吧,晚会再打就是了。”杜姚来跟孟林说。

孟林、孟辉跟着杜姚来,往东走去。真是走了几十米,孟林看到眼前买卖的市场,真是孟辉说的哪样,做什么的也有。正好赶上下班的时间,买东西的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慢慢的在市场的路上溜达着往前走着,看方向有点向南,这是孟林自己感觉到的,其实这方向也不是准确的南。

也不知道杜姚来要请他们到哪里去吃饭,反正天还有点早,没什么事闲着逛逛也好。



长荣外运(九)

市场的土路被昨天的雨水冲洗,更加泥泞。夹杂着一股腥味,偶尔把盛海产品的海水倒在地上,路过的人都绕行地上的水渍。

孟林望着市场的景象,不禁感叹的说:“市场也不小吗?”

“这不算大,前边过了马路的那个才大呢。前段时间孟辉也刚来没有去逛过,今天正好带你们去转转。”

杜姚来跟小哥俩说着周围的好去处,环境等等。像一个在传经的师者向他们传授着也不知何种经验。

听杜姚来说,现在所路过的市场叫小南山市场。路南边那个大的市场才是正经的南山市场呢。

走了一段路,就到了一个棚子里,两边都可以走。主要就是长期开铺的那种,倒像是副食品商店的集中地。当然也不光卖吃的喝的,什么报摊、书店、音像店、理发店,还有小吃店了等等。这里面的要比露天的干净些,毕竟这地方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

出了棚子,面前就是一条左右通行的宽马路。看到路旁的指示牌,上面写着抚顺路,东北西南走向。孟林这才辩清了所处的方向,不过看起来这条路倒是正东正西的,这琴岛的道路真是让人看不清啊。

过了马路,真是像杜姚来所说的。这个市场一眼望不到头,所处的路口又是在高处。看下去,最下面那段还有一块长长的大棚市场,要比刚才小南山市场的大的多了。

说实在的,这三个人也是闲逛。又不是菜市场买菜有什么好逛的,这不是无聊吗?对一个刚到陌生城市的人来说,城市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不用说是菜市场了,就连每一棵树、每一条路、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好奇心。

孟林的眼睛确实是不够用的,他四处乱望其实也没看到心里去什么东西。有点怪怪的,毕竟这座城市对他而言是陌生的,除了工地上的叔叔,再就是孟辉、杜姚来,其他人都是才接触的,要熟悉这这个城市就要像熟悉身边的人一样,要需要过程的。

不知不觉的孟林落在了身后。孟辉回过头来,看了看左右寻视的弟弟,催促道:“孟林,赶紧跟上,别找不到了。”

孟林这才小步跑了过去,杜姚来笑了笑说:“小孟,是不是看到漂亮的嫚了,呵呵!”

“哪有的事啊?”孟林一脸严肃的回答。

杜姚来又接着话题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看看漂亮的小姑娘也很正常啊,不过现在琴岛的外地人也蛮多的,说不准你看到是不是本地人呢。”

外地人真的挺多的,这不走在路上。身边就不时的传过来操着外地口音的聊着天,谈着价。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街上走的好多老头老太太,大都是琴岛人。要不怎么说,到了琴岛问路要问老头呢。

“想吃点啥啊?你们哥俩。”走到大棚前站住了脚,杜姚来用征求的眼光看着他们。

孟辉本来话就少,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也很简练。通常就是“干吗、看着办吧、不知道……”;这不,他又不紧不慢的说了两个字:“随便!”

杜姚来又看了看孟林,孟林也来了句:“吃啥都一样。”

“好,哪我就带你们去吃锅贴。”

说着又带他们俩往大棚里走去。

大棚里挺宽敞,中间有两趟案子。靠东边的一排是商店,加上中间摆的都是卖衣服、鞋帽、布匹之类的,看样子一直到头都是。

不过,在西边高处的一排却都是饭店。像那种大排挡,门口也有两三张桌子,包子、面条、水饺的只要是吃的,卖啥的都有。

杜姚来迈上一家台阶,就领着孟辉哥俩进了饭店。现在来得早一些,吃饭的人还不是很多。

孟林刚才听杜姚来说吃锅贴,心里想从老家跑大老远就为了吃个锅贴啊,那种干巴巴的面饼子打小都吃腻了,但也不好说什么。

没想到等端上来,却令孟林哥俩眼前一亮。这不是饺子用油烙的吗?

不懂了吧?杜姚来说,你们真是外行,赶紧尝尝滋味怎么样。

好奇的夹起一个就塞进嘴里。孟林被里面的汤汁给烫了一下,不过不厉害。杜姚来笑道:“不用着急,慢慢来,没事吧。”

“没事!”孟林端起茶水咽了一口,又接着品尝。新鲜的馅味夹杂着油香,咬在嘴里真的挺好吃。

“嗯,不错,味道蛮好啊!”

孟辉也赞不绝口的说:“挺好吃的,大城市就是不一样,连小吃都这么可口。”

“好吃就多吃点,不够再要。”杜姚来高兴的说,然后又喊门口的服务员,“扎啤怎么还没来啊?”

门口的服务员忙陪着笑脸说:“正在打,马上就好啊。”

“菜够不够?要不再点两个吧?”杜姚来看着桌上的四个菜,问孟辉。

“够了,这都吃不了了。”

孟林第一次来琴岛就吃到这么可口的锅贴,真是不枉此行了。其实他还不知道,这东西什么价钱来。想想,好吃的东西肯定有他的价钱的。等付钱的时候还是让孟林大吃一惊,伸出了舌头。

十二块钱一斤。这个价钱可是不低的了,吃碗拉面也不过才四五块钱、半斤包子也不过三四块钱。三个人这一吃就逮进去一百多块钱。

等吃完饭,天就黑了。哥仨高兴,喝了不少酒但都没有醉。杜姚来说,今天刚来下午又干了不少活,回去休息休息,等安定下来有时间再出去玩。

回到南山村时,宁会臣正在门口的水泥地上摆弄着一个煤炉。看着旁边切好的白菜和肥肉片子,闵立青手里端着锅,着急的问:“小宁,煤着了没有啊?”

杜姚来醉熏熏的走过来,拍了一下闵立青,把小闵给吓了一跳。然后结结巴巴的说:“姚来,你们下…下馆子…也不叫……叫着你闵爷。”

“叫你个蛋,哪有你们炒的菜香啊?我们也没吃好。”杜姚来有意调戏人家,喝酒吃肉的上馆子谁不吃饱啊,要不杜姚来就精在这点上吗,说没吃好,他不说没吃饱。

孟林脸稍微有点红,他喝的少。掏出烟来发了起来,杜姚来拉着孟林一一介绍道:“这是宁会臣,他叫闵立青。”

孟林递上烟,客气的叫了宁哥、闵哥。

听杜姚来说,他们都来自沂县。接过烟,朝孟林点了点头,宁会臣把炉子放好,关切的问:“孟林,是吧,怎么样。大爷同意了吗?”

杜姚来接过话茬说:“有我他敢不同意啊?”

宁会臣嘴一撇,“咦,你挺吹吧。有什么好事还不被你说瞎了。”

杜姚来也懒得和他争辩,就问起他二哥来。闵立青说:“和你嫂子在夜市呢,我们回来时看到他们在摆摊呢。”

“孟林你把包先放他们屋里吧,咱到夜市看看去。”

孟辉把孟林带进屋里,是中间的哪间。头顶上的灯泡很低,把屋里的东西照得完无体肤。

里面是大半间,看来往里也没到墙根。东西也不是很长,比起杜昌禹的办公室还要挤。

“哥,你住哪儿啊?”孟林轻声的问。

“就这里。”孟辉蹲下身把包接过去放在木板床下。

说是木板床,因为看到了床铺底下露在外面的木头板子。说是床,真是有点赞美了。根本就看不出是个床来,倒像个炕,当然也不是。下面是用几块短木头棍支撑着,有点摇摇欲坠。

“也没地方睡,四个人挤在这上面一点也不舒服。”孟辉小声的发着牢骚。

“哪么多人就这一地方吗?”孟林边往外走边问。

“上面还一个大房间。”孟辉说了一句又不说了。

出来时,上午刚到长荣时看到的壮汉正在门口和他们说着话。

孟林掏出烟来递给那人,他忙呵呵的笑着双手来接。

宁会臣笑着说:“不用给他抽,老扣门。”

“谢谢,谢谢!”接过烟去还是不住的道着谢。

孟辉跟孟林说:“他是老刘,和他们俩一个地方的。”

闵立青正在翻炒着肥肉片子,抬起头来说:“嘿,我们可没有他这样的!”

杜姚来接过来说:“什么老刘啊,老刺猬,老杂毛也行。”

孟林只是笑笑,当然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老刘反而也不恼火,一个劲嘿嘿的笑,不理论也不争辩。

估计可能是与他满头黑白发有关系吧,感觉老刘给人的印象得有五六十岁,一身古铜色。还是光着个背,束着那根透红的绳带子。

老刘趁小闵不注意,把粗糙的手伸进锅里捡了块大肉片子,也不怕烫就忘嘴里塞。

宁会臣看见后,有点不高兴的攥着拳头喊:“老刺猬你,手洗没洗就往锅里伸啊。”

闵立青愣过神来,拿着锅铲就打他。老刘趁机躲闪开来,把刚才拿过肉的手指头放时嘴里舔了舔,还不住的说:“恩,挺香就是没盐味。”

然后又自语道:“替你们尝尝,不熟怕药着你们。”

呵呵,挺好笑的。别人的菜他挺勤快帮忙来尝,扭头一看,他早走到厕所旁边了。杜姚来也不管他们的事,转身就带孟林哥俩顺着石子路向下走去。

穿过南山村,家家户户门口的小路干净的都扫不起点尘土。这里的房屋大多数也没有院子,开门直接进屋,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盖的这房。

在路上,杜姚来给孟林哥俩讲起刚才那老刘的故事。他叫刘根水,今年才四十二岁。是沂县来的,但和他们不一个镇。

家里种着十几亩地,父母都健在。还有个女儿才六七岁,大家都取笑他是不是找不到老婆去云贵买的,因为听说他媳妇挺能干的。

真像他老乡说的那样扣门,不过在杜姚来的眼里他不扣那是会过日子。毕竟四十多岁的人不能和年青人比,人家还要养家糊口。一天二十块钱,他怎么会大手大脚的花呢。

通过杜姚来的讲述,对刘根水的同情。孟林心底里也改变了对杜姚来的看法,别看杜姚来有点喜欢玩,但还是很明理是非的。

还是杜姚来比较了解刘根水,说他扣,那是因为从他饮食和抽烟上说的。是啊,到了像他这个年龄的人,靠点力气出来挣点钱的确是很不容易。听着听着,孟林心中对刘根水也有点敬佩,一个大男人出门在外挣了钱从不贪图享受,心里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和老爹老娘,这样的人难道不可敬吗?

到了大路上,孟林想起了昨天就在这个北头下的车。那时候天还下着不雨,路上除了跑着的车和赶路的人,这边都空着。

如今,这条人行道上都摆满了小摊贩。

现在正好晚上黄金时间,吃完饭逛马路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杜姚来顺着地摊寻找起二嫂来。这人山人海的也不知道摆在哪个地方,他让孟辉看着左边他看右边。

孟林跟在孟辉的身后,穿过拥挤的人群。这夜市的生意满不错的,买东西的人也不少。

“哎!姚来,二哥那不是在那趟案子上吗?”孟辉眼睛发现杜姚家的身影。

杜姚来走回两步,顺着孟辉的指向。一看,就是他。又自语道:“早知道走那边就好了,走我们到前面转过去。”

来到摊位跟前时,孟林跟着他们叫了二哥、二嫂。

李金秀一看就是个爽快人,一边忙活着给顾客拿鞋,一边答应道。

孟林发现李金秀的身段不光比杜姚家肥胖,还要高半个头。

杜姚家从里面跳了出来,望着老三问:“小孟的铺安排好了吗?”

“还没有,三哥。大爷同意了。”

“我知道了,他给我打电话了。”

孟林一看,李金秀面前摆着好多布鞋。

“吃饭了吗?”杜姚家终于说了句关心的话。

杜姚来呵呵一乐,李金秀眼尖嘴快的说:“我在这里都闻到一股酒味了,还没吃饭啊?”

“嫂子,我帮你卖会吧。”杜姚来在哥哥面前更像是要讨好二嫂。

没想到碰了壁,“行了你就别给我添乱了,赶紧回去给人家小孟找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