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琴岛爱情故事 >

第55章

琴岛爱情故事-第55章

小说: 琴岛爱情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单位不知道,反正在长荣外运一公司,目前确实是这种情况。其实食堂也有他们的难处,本来只是为公司职工而成立的食堂,如今虽说是公家的吧,也有点转型就因为一点,承包这食堂的人就是先前孟辉去买菜票的那个胖子。

这胖子叫张德禄,他就是公司总经理唐峰的妹夫。就因为他有一层特殊的关系,没人去惹他,倒不是不敢只是觉得也无所谓的事。大不了到街上去买着吃就是了。

孟林、孟辉和杜姚来坐在集装箱的背风处,铺了张纸盒子。边吃着饭边听杜姚来的讲述,没想到这里面的关系还这么复杂。

环顾一下四周,工友们有坐在箱里吃的,有坐在台阶上吃的,还有坐在树底下吃的,老郭头光着膀子坐在箱门口的椅子上吃着一块馒头。

杜姚来告诉说孟辉:“下午没什么活的话,咱们早点下班,让大爷看看孟林,好把工作赶紧定下来。”

“喔,对了,码头上还有箱子没拉完呢?”孟辉望了他一眼。

杜姚来胸有成竹的说:“没事,才五六个箱子,吃完饭我就去找崔调度把车先申请好,一会就拖回来了。”

孟林低着头吃着饭,听他们俩说话,自己也不好插话。孟辉关心的问:“孟林,这活你能干得了吗?”

“哥,你能干了我应该也没问题吧?主要干些什么呢?”孟林刚到只是听他们说话中知道是装箱子,也没见过真正所干的活。

杜姚来对孟辉说:“孟辉,你下午把我那件外套给孟林,有活的话让他过去一起干干,先体会一下。”

“好啊,这主意倒是不错,反正我下午也没什么事?”孟林高兴说。

大家伙两个一堆,三个一伙围在一起吃着饭。说实在的,这菜炒的也不难吃,反而还挺香的,馒头也不错,又甜又软。唯一感受不好的就是,打个饭就好像抢饭一样。

杜姚家手里拿着个馒头,边吃着边往这边走来。孙建国正蹲在地上吃着饭,杜姚来从后面轻轻的朝他翘起的屁股踢了一脚。

孙建国早就有些感觉,预感到背后有人靠近自己,忙端起饭碗闪开了,杜姚家踢了个空。

孙建国转过身来,嘻嘻哈哈的说:“姚家,功夫不到家,可别闪着腰啊?”

“大孙子最近在我的调教之下,这灵敏度越来越高了吗?”杜姚家夸奖了他一番。

“嘿嘿,可别这么说,是我的警惕性提高了,时刻要防备着你下黑手啊?”孙建国眼睛一眯,哈哈的笑着刚才的逃过一劫。

“行了,别跑了!”杜姚家吩咐道,“赶紧吃饭吧,带会有五六个箱子要装呢。”

说完就走向箱里那去给老郭头安排工作去了。

孙建国端着饭碗凑到孟林这边来,挖苦杜姚来说:“姚来,你看人家来了也不带着下馆子去撮一顿,吃我们这腌糠菜。”

“你倒会说轻巧话,你大孙子也不请客,我们怎么下馆子呢?”杜姚来反过来来了一句。

“你们哥俩可真扣们,一说到请客都有理由了。”孙建国边吃着饭还不停的数落着。

杜姚来的性格就是嘻嘻哈哈,也不生气,谁要跟他耍嘴皮子更是来劲了。

“你放心好了,大孙子。等我请小孟哥俩吃饭时一定叫上你……”杜姚来打了个饱嗝,又接着说:“那是不可能的。”

把孟辉给逗乐了,孙建国也乐了,笑骂道:“我以为你会这么好心呢,小心别噎着,我看来就是撑死也不请我的。”

“行了,你们别侃了。快吃饭吧。”孙建国冷不防背后被杜姚家给揪了一下耳朵。

“哎呦,真是防不胜防啊,还是背后阴人了。”孙建国也不恼,嘻笑着说道。

杜姚家松开了胖乎乎的手就向办公室方向走去了。

不一会,老郭头站到箱子门口。朝着正在吃饭的工友们喊了一嗓子,大家快些吃饭啊,一会有六个地板胶要装。”

刚一说话,坐在地上的工友们都啊哟的叫起娘来。

“大晌午的也不让人歇会。”

“就是,上午忙死人了。”

“大爷,你得安排一下哎,我们上午到二公司装了两个棉布,也该换我们歇歇啦?”沂县的闵立青叫嚷道。

“就是!”有些人不乐意附合着。

郭成民有点听不下去了,埋怨这帮小子说:“你们吱吱什么,好像我没干是的。这么多活不干谁干啊?”

郭老头的话还是有分量的,别看背地里有人对他很有意见。但真正干起活来,那可是谁也不俱谁的,这些小伙子还赶不上这老郭头呢。



长荣外运(六)

正午的太阳露出了笑脸,阴霾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使人浮躁不安。装卸区的场地上,整整齐齐的排好了六个小集装箱。两辆拖挂车停在了箱前,占据了六个箱子的门口。

每辆车前都有近十个人,在不停的从车上卸着袋装货物,来回折返着往箱子里扛。

这就是杜姚家所说的地板胶,做什么用的,出口到哪个国家。无人问起,只知道这活是必须要干的,那就是从车上卸货从集装箱里装货。

杜姚家的装卸队员们分成了两路,一路由郭老头带领着沂县的那帮子小伙子们。

另一路就是由口头上的装卸队副队长孙建国领着,他领的这帮子人可谓是杂牌军,因为除了沂县的小伙子以外的都有,不过大家伙都挺卖力,他们都有些不愿意跟着老郭头干,因为他是个老古董。

什么事都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干,一点也不创新,死脑筋。就譬如说装这地板胶吧,一个劲的往箱里塞,最里面装的老高,不光累人还多出不少力,到末了靠箱外的几层地板胶也就比人高。

而在孙建国的装卸的字典里,却不和老郭头一个心眼,他不会去沿用那老式而费力的死法子。这不是来了四挂车地板胶吗,两车三箱。问过了送货员的货物吨数,先在里面打成一排,看看一排有几个地板的空,再从里面箱口排多少包,然后总吨数除以每包,得出总包数。计算出每箱所盛的包数,平均每一排的层数就出来了,很简单的事,倒省了不少心。

孙建国虽然不扛,只是数数包数记记数,但跟着他干的兄弟们也都没意见。比起跟着老郭头那死板的装箱,要轻松的多了。少一个多一个人扛货也就无所谓了,大家伙反而干得还挺起劲。

孙建国走到箱口,拦住孟林说:“小孟,来我跟你说说,这个袋子的底部稍往外侧侧,靠近肩膀的颊骨外一点,把袋子的重心往头部一靠,会省好多力气。”

孟林停下手里的一袋地板胶,仔细听他的讲解。孙建国扛起一包地板胶说:“你先看看我怎么扛的,翔子,发一包给我。”

“好咧!”站在车上的夏翔拎起一包迅速的扔到孙建国的肩膀上。

孙建国顺势把地板胶往头上一靠,右手一招就往箱里走去。不一会又出来,说:“小孟,先不着急扛,多看看别人怎么扛的。”

“恩,没事。孙哥,这东西也不累。”孟林扛了十几包后,没觉得累只是肩膀头有点酸。

“这儿有点酸了吧。”孙建国一语道破孟林的感受,拍了拍他的肩膀呵呵的一乐。

然后又接着说:“别看这二十公斤的一袋胶,扛起来不是很累,可是这么多,一人平均要扛二百多包,扛不累也就把你给压累了。你这才扛了几包啊?”

“大孙,赶紧数数要另起一摞了。”金海操着浓浓的东北口音从里面走了出来。

“噢,你们大家有空多教教小孟。”说着就跑进箱里了。

苏民生,五十一岁。下岗工人,来这装卸队干也才一个来月,他扛了一包走在孟林身旁说:“小伙子,悠着点劲,这活刚开始急不来的,别把筋给撑了。”

孟林继续来回一包一包的扛着,比起干得熟的人也慢不多少,不过看起来要吃力的多,方式不对,其实就是还不得要领。

过来装箱,也不是为了表现什么,只是提前体验一下这种工作。孟林不相信哥哥能干得活,他就干不了。既然来了琴岛,就要安定下来。并不愿意到工地上去,跟着叔叔去创建筑队,更不能空空两手再回胶原去。

叔叔说,去看看活要是干不了的话就过来吧,给你安排个活。跟着老电工串串线也不累,这其实倒是好差使,专业也对口。孟林心底也愿意,不过望着高高的楼房他心里没底,有些恐高症。

到了长荣,觉得这活要比起在楼架顶上爬上爬下的安全多了。

装了快满一个箱子的时候,孟林已经是汗流浃背了。说实在的大伙都一样也出汗了,想想来回不停的扛包,不断的走来走去,肩膀上还压着五十斤的东西,不出汗才怪呢。不过,孟林出的汗并不全是累的,一些汗也是些虚汗。

孙建国他们还在装第一箱的最后一排时,老郭头那伙已装第二箱了。

闵立青朝着这边哈哈的咧着嘴,“咳!大孙,我们装第二箱了!”

孙建国站在箱旁,让站在车上的往箱里扔。距离较近,扔完再找两人一整就成了。

“嘿!别高兴的太早,最后看谁先干完的早。”孙建国给他们回应了一句。

“司机师傅,麻烦你向前提提车。”汪林峰跑到驾驶室喊了喊司机。

孟辉走到孟林身旁,关心的问:“吃得消吗?”

“还行。”

“悠着点,慢慢来,别闪着劲。”

“哎!”

“小金子,赶紧卸吧,早干完了早休息。”正在计算第一箱子地板胶数量的孙建国跟汪林峰说道。

还没等歇息会,卸车的卸车,扛包的扛包,这第二个集装箱也开始装了。

“夏翔,你真会挑轻快的,下来扛会。”孙建国关上第一箱子后,走了过来朝着站在车上的夏翔喊。

“嘿嘿!”傻笑了一会,还是从上面跳了下来,还念叨着:“发肩也不轻啊?”

发肩,是装卸队里常说的一个名词。顾名思义,就是到车上去,把货物往车下的人肩膀上放。

“小孟,你上车上去吧。”

大家没想到,说这话的人竟然是孟林,好多人都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

汪林峰那动听的东北腔又来了,“我的个乖,看不出来我们这翔子是个志同道合的好同志吗!好事还想着我们新来的兄弟。”

话有些讽刺的寓意,但没人去在意。都会意的笑了,夏翔反而更得意的说:“那是当然的,也不看看跟着谁干呢。”

说话的时候眼睛直看着孙建国。

孙建国明白他的意思,笑着骂道:“行了,别瞎咧咧了,多扛两包没人说你不好。”

“那是当然的……”还以为是孙建国赞扬的话,夏翔的话刚一出嘴,才明白接错话了,又引来大家伙一阵嘲笑。

“光带着他们在这玩行了?”

孙建国冷不丁被扭了一下大腿,痛的他“哎哟!”叫了一声,忙回头一看是杜姚家。

忙争辩道:“天地良心,我们可没有偷懒啊?”

“老郭头那边第二个箱子都装一排了,你们这才刚开始,还在这侃天。”杜姚家有点不高兴的说了一句。

“嘿,我不是吹牛,最后先干完的还是我们,不信就走着瞧。”孙建国有点不服气的说。

然后冲着身旁的民工们说:“兄弟们,加把劲。不就是一排,超过他们。”

“姚家,俺不跟你侃了,扛货了。”说着身体就站到车旁,从孟林的手里接过一包来扛在肩膀上。

其他的工友们真是加快了速度,年轻一点的就呼呼的往里跑。

杜姚家打开手里的蓝色文件夹,记了下箱号。然后把一根铅封插在门上,又走到下一个未装的集装箱那里,同样登记了箱号,把记完的另一根铅封插在那个门上。

拦住扛着地板胶匆匆往箱里跑的孙建国,叮嘱道:“大孙,铅封都插门上了,装完了你锁死就成了。每个箱装了多少包用粉笔写在门上。”

“好的,你就请放心吧。”说完话就匆匆跑里面去了。

杜姚家看了看车上的孟林,胖乎乎的脸上露出微笑:“小孟,歇歇就是了,一来就干。”

“没事,二哥。”孟林用袖子擦了把额头的汗,笑了笑。

“小孟,来给我一包。”杜姚家把蓝夹子往门上一别,走到车跟前来。

从里面走出来的汪林峰朝着里面喊:“大孙子,头帮我们装货来了,快接啊?”

在箱里头数包数的孙建国,正指挥着往哪层上加。扭过身来一看,杜姚来已经快步流星的走进来了。

孙建国呵呵一乐,忙给他闪出个空来,笑道:“姚家,行不行啊,可别闪了腰啊?”

“哼,小样。我扛包那会你还没来呢,哪边?”

“这层。”

杜姚家顺着孙建国的指向就往上扔,身体虽然矮些,但后座力蛮强的,“嗖”的就不偏不依的扔到上面去了。

孙建国笑着拍了拍杜姚家的肥腰,“劲蛮大的吗,呵呵!”

跟着他就往箱外走。

“大孙子,还有哪层要放啊?”

刚走两步,就有人喊了一句。

孙建国忙站住脚朝着里面外面的说:“放第二排啊!”

怕别人听不到,连说了几遍,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