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琴岛爱情故事 >

第1章

琴岛爱情故事-第1章

小说: 琴岛爱情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琴岛爱情故事

第一章



楔子

孟林在给朋友们的书信中,写出了他的不告之别;写出了他深深地歉意,写出了他的甘苦之情。

谈起从戎,话还得从九八年深秋说起。当时刚刚十八岁的孟林,在长荣外运上干着与自己不太适合的工作,维持着比较风顺的1997和1998。

离校那年的夏天,也就是在香港回归的第二天。经朋友的介绍到了外运干着劳苦的装卸工,孟林便栖身于辛劳的民工大潮了,到参军前整整两年半的时间。

打工的头一年,凭着自己的干劲和努力,得到了长荣公司头头们的赏识,受到工友们啧啧的夸赞。可他们并不知在孟林成功的背后,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孟林有时候真想辞去这份工作,可是良心不容许他做对不起朋友的事。又加上自学电脑,孟林还是咬咬牙,把苦水往肚子里咽,把剩余的琴岛九八年的秋天过完。孟林最感激的是父母给了他一幅坚实的好身板,干什么事也不想落到别人之后的倔强性格。

可是,久而久之,在外运那种单调的“城低民”的眼皮底下做事,加上事事有些不顺,看来似乎真的是无容身之地了。

工作上的失意,有些事过分地迁就,越是难以下手。为了学业而默默而谨慎的做着临行前的每一件小事,既便是如此,孟林希望走后本不图什么名,其实更不希望别人议论就心满意足了。

初冬,在建工学院里的电脑培训班结束后,孟林毅然向杜姚家辞了职,踏上了回乡的路。回到了本该属于他的那块黄土地,回到了离别三年的孟家村,心情格外的亲切,暂时脱离了喧闹的都市。

自此,短暂的打工之旅告一段落。在迷漫着乡土气息中慢慢的回味,品尝着这几年的苦涩,休闲之余盘算着来年的谱子。

家中的空虚和乏味,长久在外的孟林心中很是难耐,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于是,心中就有了来年的打算。

近两三年来,看到身边的好几个朋友为了自己的理想,踏入了绿色的军营,孟林心中也有了一丝波动。年底在和父亲聊天时,无意中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倘若明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打算当兵去。没想到的是,这句话就成了日后的伏笔。

爆竹声声除旧岁,辞旧迎春喜新逢。转眼到了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乡下过年,确实要比城里头热闹的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谈酒畅饮,互相讲述着一年的收成,还有来年的开春地里的农活,其乐融融。

新年的祝福,就像春风一样飘进了千家万户。街头巷尾,一片贺新年的景象,男女老少都沉浸于甜美的欢乐之中。真是好不热闹,浓厚的乡村气息,展现出一幅欢庆与祥和。

然而,孟林并没有因为春节而放松自己的学习,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为了今年的计算机二级考试,还得抓紧看书,给自己拟定了时间表。既便如此,光读书——这些枯燥乏味让人头痛的理论性文章,在没有上机实践的情况下,自学的难度更可想而知了。

为了学业,只好无师自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尽量把书本上的知识弄懂学会。春节过后,离全国等级考试的日期就越来越近。

正月十五元宵节,刚过去三天,孟林家迎来了自打他记事以来的第二次有关房屋的大事。第一次孟林还小,大概有六七岁,家里分家。父亲到处筹建,盖起了当时八十年代初,农村算是不错的房子啦。过去的往事,已不那么清晰,但孟林的印象是深刻的。随着时代的迈进,老式的房屋已经落伍,大包干后盖的房子已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家里积蓄稍宽欲的就翻新了旧房,有钱的人家,在原有的地基上矗立起了大瓦房,拾掇的不亚于城里小洋楼的布局。大瓦房面积也不小起楼房,里面不仅是分的几室几厅,门窗也是铝合金的。从这不难看出,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村的整体水平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齐步向城镇化水平迈进。

正月十八这天,老天也似乎深知人意,有些皮软的寒风偶尔夹杂着一些砂砾席卷下来。冲洗一番,卷走那些在空中漂游的尘埃,从这一天起,孟庆安家翻盖新房的工程就算是上马了。

邻里百家,一家两当,在孟庆安家的东间火炕头上,喝着茉莉花茶,计议着开工所需。孟庆安也开始了他最忙的一段日子,出来进去,跑里跑外,为施工的老少爷们张罗着。孟家富,是孟林大伯家的大哥。从始至终精心照料并帮助孟林家房子的事忙里忙外。让孟林最敬佩他的一点就是,有着几十年的社会阅历,还有他身上那种当兵所留在骨子里的气质,足以让孟林所敬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孟家富上有老下有小,上上下下一家人全靠他一个人支撑着。压力大不大,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在外面,孟家富话语不多,别人还以为他不热乎人,其实每个人的性格也是受家庭环境影响,默默的做好家里的事是他无法推掉的责任。后来在孟林当兵的事情上,孟家富一直是很赞成,当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告诉孟林,到部队锻炼锻炼无常不是一件好事,部队的发展靠自己的努力。他那暖人心的话语时常在孟林的耳边响起,孟林为拥有这样的好哥哥而感到自豪。

翻盖新房以来,母亲更是闲不着。光是在那两间小南屋里,进进出出多少次,数不清留下了她多少个辛勤的脚印,不知付出了多少的辛劳和汗水。虽然有的时候,大娘和嫂子,婶婶都过来帮一下手,可长时间必竟还得自己忙碌。母亲为此操碎了心,每天睡眠不足,眼圈发黑,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可还是得干,孟林尽量抽身来帮母亲,来为她分担一些。

工程进行的很快,整整十一天,房屋的大样就竣工了,大体上收拾的也就差不多了。

看到父亲,望着眼前换作以新的房子时,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新年后的第一次笑容,像一个可爱的孩子。

“小林,你几号去拿准考证啊?”

一直在望着新房子的父亲,手里的烟屁股快要烫着手指的时候,懵然地问孟林。

孟林从父亲的笑容里拉了回来,打乱了他的思路。孟林一时愣住,还没反应过来,望着父亲。

“是20号吧,今天18号了。”

“时间不多了,这些天你也够累的了,你准备准备去琴岛吧。”

……

和父亲简单的几句谈话,孟林特意观察了父亲的表情。经过这十几天的日夜奔波,风里来雨里去,父亲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好几条,白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好几缕。什么大事琐事,父亲都要考虑周详,在这百忙之中,他还不忘挂念着儿子的学习,孟林感动的心里快要落泪了。

孟庆安,年近半百,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从没进过大城市,最远也就到过胶原,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他为了生存,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尽心尽力的。孟林小的时候,就已深深地印在他那幼小的心灵里,使他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保留着父亲的传统,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在他的骨子里留的是孟庆安的血。

母亲站在南屋门口叫他爷俩吃晚饭,孟庆安用磨成茧子的大手拍了拍儿子日渐结实的肩膀,示意进屋。

一家人,住在临时搭建的南屋里,屋里空间不是很大,三口家围坐在一起也略显有些挤,默默地吃着晚饭。

“爹,我还是过两天再走吧,反正也得到三月份才考试呢。”

儿子在想什么,孟庆安心里其实是一清二楚。

“家里的事你就不用挂记了,你就放心的去吧。好好地看看书,到了琴岛,你不愿意去外运的话,就到你叔那里住些日子,等你考完试再说。”

一直默默吃着饭的母亲,关心地说:“小林,这次去琴岛,再到你原先单位问一问,看看能不能再去干。现在找个活也挺难的,有工作干着总比没活干强啊。”

“恩”孟林勉强的回答了母亲,只是不想让她担心罢了。

如今,不愿再回到外运的孟林心里想的是,不想让做苦工的日子把自己给束缚起来。趁着年轻出去闯一闯,但想归想,他不想在没铺好路子之前把自己的想法跟家人说,免得父母担心。

孟林说:“我去拿了准考证,先到开发区看看,实在没有落脚的再回琴岛。”

孟庆安跟老伴说,“孩子的事,咱就不要操心了,他又不是小孩子。从这次咱家弄房子看的出来,小林在办事上,已经长大了。”

对儿子的肯定,其实最感到欣慰的还是孟庆安自己。昨天夜里和父亲的畅谈,第二天孟林才决定到琴岛去的。

次日清晨,蓝黑的天空中,启明星还挂在西边天的时候,孟庆安就起床了,还有好多的活要去干呢。

寒冬的清晨,呼呼的北风撕裂,像刀子一样深深地刺进开往春天的脚步。

孟林从南屋里出来的时候,孟庆安已送了好几车碎砖砾了。跑过去接过父亲手中的车,车把已是热呼呼的了。

“怎么不多睡一会?”

“睡不着。”

“年纪轻轻的不要想得太多了,凡事想开点,即使考不好,下次再努力。”

吃过母亲赶早起床包的水饺后,孟庆安送儿子上车的时候。恰巧刮起了东北风,卷起的沙土掠过脸庞一阵刺疼。孟林本来不让父亲到公路上送他的,可是他还是拧不过父亲的执意要来。

上车时,父亲迈着沉重的脚步向前挪了两步。抬起了结实的右臂,随着向前跑动的汽车用力挥动着,透着玻璃向外张望的孟林,泪水湿润了眼圈。

孟林告别了父亲,汽车很快地驶上了进城的高速。坐在车上,不禁让他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中和父亲在车站分别的情景,虽然自己无法相比,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离别之情。

几经周折,接近正午的时候孟林到了琴岛。曾经熟悉的街道,依旧是那么地亲切,似乎在向老朋友欢快的打招呼呢。

建工学院,坐落于四方区,位于山东路立交桥南侧的山东路和抚顺路交叉处。是一所高等建筑工程系学府,每年向全国输送许多优秀的工程人才,为祖国的建筑事业培养了莘莘学子。

建工学院门前的路是抚顺路,是孟林在长荣每天上下班常走的路。当再踏上这块熟悉的道路,心中不免有一种别样的心情。深深感触到的是自己为什么没能到这样的高校读书?是笨、还是自己不行呢?……这都不是理由,是自己当初不努力!怨不得别人,怪就怪自己上学的时候不用功,没有进这样的学院进修也是情理之中的。

自从职高毕业后,又经历了山禾玻璃厂事件,对孟林的打击太大了,在以后的寻找工作上变得不再有自信了。

那是离香港回归还有不到两个月的五月里,在二职中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大事。从此也改变了孟林一届学生的命运……





第二章



离校往事(1)

“五一”刚过,将要踏上工作岗位的九五届毕业生,在职业二中校园里沸腾起来了。

两年的专业理论学习,枯燥乏味的书本早就厌烦了。而今终于熬出头了,等待的就是校方的分配工作。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都能分到一个好点的实习单位。当然这一切的决定权都在校方,对孟林他们来说就只有等待。

专业课早在三个星期前就结束了,毕业考试也过去了。真正在学校的日子也就不多了,学校分配实习生的工作也展开了。

同学们呆在班里基本上也没什么事情可做,用坐立不安来形容他们是最恰当不过了。担任孟林那个班的班主任是周志学,作为班主任来说,在这个时期也是最忙的。忙归忙,但是班里的工作也要时常过问,毕竟这是在学校,再乱也不能让学生“放了羊”。校方领导就是担心这群即将离校的毕业生弄出乱子来,影响了下届学生的正常秩序。别搞出是是非非,就安排那些九五届专业任职的留校教师,到班上讲解一些社会上的常识。当然,能让这些教师再回到课堂上来,校方不免也下了不小的功夫,说是来讲经验,也未必见得,有的老师也是刚从大学出来就来任教,谈什么社会经验?可以说,与其来交流经验,不如说来陪着同学们玩一玩。都到这份上了,谁都明白,只不过消遣日子罢了。

安排实习生到厂方是校方领导近期的主要工作,各项工作都在如期进行着。突然在一个周三的下午,校园的院子里来了好多的小轿车……

好打听消息的‘快嘴’徐明,上气不接下气的从外面跑进机电三班。几乎是从教室门口跳到讲台上,两只手不停地拍着桌子。霎时下面鸦雀无声,大家都明白,又有什么特大新闻了。

‘快嘴’从讲台上又跳到门口,把门关上又回到讲台,看他这架势这新闻肯定小不了。

班长韩涛说了一句,“徐明,什么事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下面不少人也着急的想知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