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有种后宫叫德妃 >

第503章

有种后宫叫德妃-第503章

小说: 有种后宫叫德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珠却道:“如今形势不同,有些话实在急着要告诉娘娘,您不知外头的事,好些事都不能明白。”
    惠妃抵触地说:“皇上如今待我很好。”
    明珠担心的就是这些,不敢让惠妃不悦,婉转地说:“正因如此,娘娘更加专注侍奉太后和皇上,外头的事更加不知道了。”
    惠妃眉头紧蹙,问:“到底怎么了?”
    明珠便一一说起,先是说这次皇帝初到江南后就着手肃贪,结果震荡了京城,连带太子都被牵连进去。但事实上明珠手下的官员,甚至牵扯到大阿哥,但凡不干净的,大多没能幸免,虽然如今皇帝再无动静,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明珠又道:“皇上去年末才任命的两江总督张鹏翮,如今就要改河道总督。”
    惠妃不懂这些,摇头问:“这与我们什么相干,治理河工的大臣,皇上一直都殷勤在更换。”
    明珠连连摆手:“两江总督的确是冲要之职,但真正到前线治理河工的不是他们,这个官职若看做镀金的跳板,也未尝不可。娘娘可知道继任的两江总督是什么人?”
    惠妃已经很不耐烦,但听明珠说:“是瓜尔佳氏的陶岱。”
    “瓜尔佳氏?”惠妃这才有些触动,虽不认识什么陶岱,可这个姓氏近来听得很多。
    明珠忙道:“您想想,自从鳌拜倒台后,朝堂之内后宫之中,极少有瓜尔佳氏族人居显耀之位,可皇上先后提拔了太子妃一族,选秀最出挑的和贵人亦是出自瓜尔佳氏,如今两江总督也安插了他们的族人。您且看,和贵人默默无闻的日子,也该到头了。”

☆、672留得青山在(三更到

“瓜尔佳氏一族沉寂那么多年,皇上当真要重新复用?”惠妃反问明珠,说着话心内便发紧,皇帝如今能对他好,不也是重新复用?她做过什么足以万劫不复的事,自己最清楚,她若都能翻身,瓜尔佳氏一族其他无辜的人,何必要继续为鳌拜付出代价?
    明珠则道:“皇上当政将逾四十年,历朝历代做皇帝四十年的也不多,我们这些老臣都渐渐要退出,新一代权臣浮上来,皇上当然要培植自己信任的势力,我们这些老家伙,早该消失了。”
    惠妃不自觉地定神看明珠,堂兄果然是见老了。再反观自己,早过了四十,眼角唇际的细纹无论如何掩饰保养,依旧每天见长见深,岁月匆匆他们年华不再,但事实上,皇帝也老了。
    “皇上再过几年,也要五十岁。”惠妃脸上不再有方才的不耐烦,叹了口气将心一沉,“可这些日子他对我好,我竟不自觉地以为回到了从前,心想着是不是真的能够从头再来?”
    明珠却道:“娘娘与皇上和好如初,并不是坏事,老臣只是担心您因此蒙蔽了双眼,耽误了大阿哥的前程,更耽误了您自己。”
    惠妃忽然变得眼神犀利,直直盯着明珠道:“若非儿子争气,我早就因为你们被皇上抛弃了,我怎好为了一己私欲耽误他的前程?”
    明珠不以为意,冷漠地说着:“那就请娘娘千万小心,更仔细看清楚,皇上对您的好,是真心的还是绵里藏针。”
    “我记下了。”惠妃但觉心寒。
    “娘娘,新势力的崛起,必然象征着旧派的消亡。”明珠满面正色,竟有几分悲壮,字字沉重地说:“老臣猜想便是几年内,索额图或是我,必有一人落马。皇上为培养新的足以支撑朝政的势力,一定会为他们披荆斩棘开山铺路,若不幸是臣,还请娘娘保重,大阿哥保重。”
    “何至于此,之前皇上也没有将你怎么样。”惠妃听得心惊胆战。
    “之前皇上是激进冲动了,或是想试一试水,此一时彼一时,再有一次,臣就无法和您这样说话了。”明珠看淡了这一切,叮嘱惠妃,“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大阿哥,留得青山在。”
    惠妃心内已是五味杂陈,和明珠分开时,一路回自己的屋子都呆呆地不说话,可后来经人提醒,这样子难免叫皇上生疑,她才缓过神情。这里地方就那么大,难保他们相见不被皇上知道,虽然知道了也不要紧,他们本就一向有往来,可不管未来如何眼下如何,惠妃只有矜矜业业做到最好,明珠之后不管遭遇什么境遇,她还能保存一份生的希望。
    而让她想起来就会在心中打颤的事,这次南巡时常见皇帝与永和宫诸子在一起说话,皇帝言谈之间流露出的神情,让她意识到皇帝对于六阿哥的死至今耿耿于怀,那一份不经意的哀愁和恨意,总是触动她心内最怯弱的地方,惠妃今日没有对明珠说的话,是她担心皇帝总有一天还是要为六阿哥报仇。
    这也是多年来,明明有千百种法子让永和宫消失,却始终无人敢动手的缘故。乌雅氏在,虽然碍手碍脚,可她若不在,别的人也别想存在了。
    而明珠的预言,很快实现了一部分,圣驾返回姑苏,驻跸苏州织造府,当天夜里和贵人就去了皇帝身边,之后一连数日都没再回到佟妃身边,一直不被眷顾的小贵人,终于得蒙圣恩。
    女眷们聚在太后屋子里时,太后则笑悠悠地说:“和贵人得宠并不是坏事,江南水美人美,这一路多少官员巴望着把家里年轻漂亮的女子往龙榻上送?皇上身边留着密贵人,那些人就会有念想,和贵人去了才好。瞧这架势,皇上是不会带新人回去,这样你们回去了也不会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你们没用,和贵人终归是名正言顺的,又年轻漂亮,早该这样了。”
    太后如此态度,底下的人还敢说什么,至于随扈的皇子们,更管不得皇帝这些事,相反那些官员没有在皇帝这里走通门道,但皇帝也没有太过冷漠无情,而是先后指了两位汉家女子给大阿哥和三阿哥,自然这事儿不会太张扬,可随驾行从的人里头,大多都知道直郡王和诚郡王会带新人回京。
    三阿哥甚至私底下与四阿哥玩笑说:“皇阿玛怎么偏心呢,该给你们也各选一个。美人虽好,可我带回京城,你嫂子得疯了,大家都有,她才怪不得我。”
    等和贵人得宠的事传回京城,圣驾已经先到了江宁,永和宫一早就知道皇帝回程中还会在各处驻跸,岚琪看信时掐算着日子,觉得玄烨和太后眼下应该在江宁织造府。至于和贵人得宠,她并没有在心里掀起什么波澜,仿佛是顺理成章的事。而皇帝南下时经由江宁未停留,如今返程途中却到了那里,想来是要停留数日,而那里是曹寅的地盘,想到曹寅,自然会想到另一个人,也不知这一路她是否走得安好。
    对于觉禅氏来说,江宁织造府并不陌生,她虽然不得宠,却跟着皇帝南来北往走了不少趟,昔日南巡就曾驻跸此地,如今不过是换了人,而换的人,却是她熟悉的曹寅。阔别数年,故人再见,觉禅氏看到曹寅如今的气度模样,想到容若要是还活着,会比他更荣光万丈,心中便如剜肉剔骨般疼痛,一路好好的她,到了江宁竟是病了。
    佟妃不知那些事,只当觉禅贵人真的病了,张罗着要宣太医为她诊治,却被觉禅氏苦苦阻拦。她在这里犯毛病,势必勾起皇帝对她和纳兰容若旧情的记忆,皇帝可以十几年不计较,也可以在一念之间起杀意,她的复仇尚未实现,如何能栽在这里。便不敢再为她的爱情悼念,打起精神陪在佟妃身边,佟妃见她好了起来,自然就安心了。
    但既然身在江宁,抬头不见低头见,觉禅氏跟着佟妃,不可能不见到故人,她再如何回避,也少不得与曹寅几次接触,而她不敢想的事,曹寅却胆大地做到了。
    那日皇帝带诸皇子检阅江宁驻军,半程中因有八百里加急送来,曹寅赶回府中为皇帝取送,等候的片刻功夫,曹寅让亲信把手,自己匿行至觉禅贵人的住处,这里是他的家,他当然知道怎么做才不被人发现。
    乍然见到曹寅,觉禅氏惊愕不已,立刻担心他们这样相见会不会被人察觉更引起什么误会,曹寅却自信地说:“这里是臣的家宅,贵人大可放心。”
    觉禅氏苦笑:“可不是,那日初见曹大人,心中不禁震撼,岁月匆匆,您越发像一个朝廷重臣,皇上对你实在恩宠有加。”
    曹寅谦辞几句,眼神一晃,忽然道:“贵人可知,沈氏去年没了。”
    “你是说……沈宛?”觉禅氏心头微颤,昔日那个美貌而骄傲的年轻女子,那个趾高气昂宣判自己的感情毫无价值的女人,竟然已经没了?
    “臣到江宁后,一直对她有所照顾,不论如何她曾是容若的女人,即便没有名分,可还为他生了子嗣。臣与容若兄弟一场,照顾一个女眷实在不难,她一直过得很平静,前两年得了病,久治不愈,拖到去年没熬过冬天,虽然辛苦,也算走得安宁。”
    提起旧日兄弟,曹寅不免几分悲伤,更是道:“如今四海升平国运昌隆,容若要是还在,必然更有一番作为。”
    觉禅氏悲凉地说:“可他早就不在了。”她缓步走向一旁,仰望漫无边际的天空,仿佛想在一丝一缕的云彩中找寻他的踪影,可这一切都是她的幻想,曹寅如今已是年过四十做了祖父的人,模样气度都有所变化。而她心中的容若,却停留在了十几年前,她都无法想象,容若还在,会是什么样子。
    曹寅不能久留,有些话就直说了,站在觉禅贵人身后道:“听闻八阿哥对贵人十分孝敬,臣有些事,还想与您商议。”
    觉禅氏霍然转身看着他,冷笑道:“曹大人竟然连八阿哥对我孝敬的事,都知道?”
    那一日,曹寅取了八百里加急再匆匆赶回校场,仿佛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回到府中做了什么,佟妃那日陪太后和几位官夫人看戏也不在跟前,谁也不知道花园深处,曹寅和觉禅贵人说了什么,而远在京城的八阿哥,更不会知道,母亲已经为他牵线搭桥,铺下日后的路程。
    而随着圣驾已经踏上返程的消息传入京城,九阿哥十阿哥的阿哥府和五公主的公主府都加紧筹建,皇帝回銮后,就该操办皇子公主的婚事,岚琪一直缓慢有序地安排着所有的事,总算一切都顺利妥当。
    只是女儿却没有学得母亲的好性子,温宪从父亲离京起到现在就不曾安分过,如今知道了他们就要回来,竟变得更急躁。那日小姨进宫向母亲禀告公主府修建的事宜,她便缠着小姨,想去看一看自己未来的家宅。

☆、673废了太子妃(还有更新

堂堂公主岂能随意出宫,岚瑛没有胆子背着姐姐带温宪出去,被缠得受不了,便与公主说:“你缠着我没用,要你额娘点头才好,可哪儿有待嫁的新人亲自跑去料理新宅的,更何况你是公主呢。挺高兴的事儿,可别闹得不愉快了呀。”
    岚琪因看她们姨甥俩总一见面就凑在一起,知女莫若母,温宪的心思她猜得透透的,可是女儿和妹妹都没敢开口,她便越发担心女儿到后来要动歪脑筋,只得将温宪叫到跟前说:“皇阿玛不在家,你想做任何事,额娘都要托人情,麻烦不麻烦?额娘也想看看你往后的家宅是什么模样,你安心等皇阿玛回銮,到时候额娘带你和小宸儿一道去,有皇阿玛做主,还需要什么托人情的事?额娘不为难你,你也别为难我。”
    温宪这才喜笑颜开,只可惜等待的日子太磨人,终日带着妹妹们在宫内四处游荡,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皇阿玛和舜安颜早日归来。
    转眼已在五月,今年天气热得早,五月初的光景,日头就十分毒辣,因太后和皇帝都不在京,宫里没做什么过端午的准备,倒是城郡王府传来好消息,三福晋顺利分娩生下小阿哥,母子平安。
    但这虽是好事,温宪姐妹俩却撞见荣妃对母亲叹息,说三福晋又有了儿子,往后更加要趾高气昂不把她放在眼里,絮絮叨叨都是那些话。
    姐妹俩私下里议论时,都知道荣妃娘娘这个婆婆当得不好,小宸儿问姐姐嫁了人会不会遇见坏婆婆,温宪却笑:“我们可是公主,下嫁之后哪里有什么婆媳之道,他们见了我们都要行礼的,只有皇阿玛和额娘能管我们,旁人管不着。”
    妹妹却说:“一家人,和气一些才好。”
    温宪笑悠悠道:“也不知你将来的婆家是何处呢,姐姐既然留在京城,没有把你远嫁的道理,我和舜安颜是一道长大的,你呢?难道将来皇阿玛为你指一门婚事,额驸却是从来没见过面的?”
    小宸儿却骄傲地说:“皇阿玛和额娘不也从来没见过面,可是他们见了就喜欢上了,所以我才不怕呢。”但毕竟还是不谙人事的小姑娘,说这些话时,禁不住眼神闪烁,温宪满心以为妹妹害羞了,逗着她大笑,妹妹却软软地应付着姐姐,悄悄就把心事藏了。
    那日岚琪要到乾清宫料理事务,圣驾已经离开江南在返程路上,十来天功夫就能到京城,宫里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