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有种后宫叫德妃 >

第485章

有种后宫叫德妃-第485章

小说: 有种后宫叫德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45六哥早就不在了(还有更新

“可是德妃娘娘看起来很普通。”八福晋凭着印象说道,“虽然时常进宫,可我与德妃娘娘说的话并不多,但明明好像从前听过她许多传说,她却和想象的很不一样。”
    胤禩自小在宫里,见得多反而不知怎么比较,但问:“你眼里,德妃娘娘是什么模样?”
    妻子想了想说:“一直觉得,所谓相由心生,不单单指自身因心境而长成什么模样,自己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别人,别人的相貌也会因此而变化。在我眼中,德妃娘娘只是一位贤妻良母,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光芒万丈。”
    胤禩笑:“所以你也想做贤妻良母?”
    八福晋莞尔,双颊绯红:“眼下还只能做贤妻。”
    胤禩亦有些腼腆,便贴心地岔开话题:“这次皇阿玛留我和四哥在京城,四哥依旧如年头时入九门大营,而我则是在宫中待命,圣驾东巡途中有任何缺损,京内要立刻补给。此外还要看守内宫关防,皇阿玛启程后,我大概要住到紫禁城里去,不能再每天在家陪你。你若觉得闷,我禀过惠妃娘娘,带你一同出门也不难,反正你在京城也不会时常见到我了。”
    “在不在京城,可大不一样,我倒乐意独自在家等你,你总不会天天不回来。而我不必应付宫里的事,还能清闲一阵子。”八福晋不愿意随惠妃同行,反而提醒丈夫,“既然要管内宫关防,就找机会去看看额娘吧,宫里人走了一大半,也没人在意了。”
    胤禩道:“不知额娘此次是否随扈,早年皇阿玛东巡时,都曾带着她。”
    说话间,八福晋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两方盒子,打开里头是一片片精细的燕窝,她笑着说是胤禩晋封贝勒后,家里陆续收的贺礼中挑出来的,本打算中秋时让他带给觉禅贵人,燕窝养颜,她必然喜欢,但是如今既然不知道贵人是否随扈,若是随扈中秋可就见不着了,不如让胤禩先送进宫去。
    “额娘不是说,咱们之前送的料子太精贵,她不能用,收着怕放坏了,都做了小物件分送给了几位娘娘公主,是我没考虑周到。”八福晋小心翼翼将盒子收起来,笑着说,“往后难得送一次东西,要送到额娘心口上才好。”
    胤禩欣慰地说:“有你在背后为这些事操心,我如今越发不搁在心上了,这算不算是被惯坏了?没想到我也会有被人惯着的时候。”
    八福晋甜甜一笑:“我自然事事都要惯着你。”
    胤禩凝望着妻子,不自禁地开口道:“额娘与我说,当年见到你时,是冰雪一样清冷孤傲的女孩子,那会儿牵着你的手都被你带得有些发冷,她完全不敢想象,如今你我是这样过日子。”
    提起往昔,年轻的小妇人终究苦涩,垂下眼帘:“那时候我无依无靠,现在有你呀。那会儿我被欺负惯了,不做出那种模样,就怕谁见了我都能欺负,你知道这世上大多数人欺软怕硬,我哪怕假装得厉害些,也能少被欺负些。”说着又抬起头,信心十足地道,“可现在我不用再故作坚强,你会为我遮风挡雨,是不是?”
    胤禩伸手与她十指紧扣,深情地说:“往后的日子,不论经历什么我们都一起面对。”
    深宫之中,闹腾了一天的十四阿哥终于老实了,晚膳时和哥哥姐姐坐在一起,乐滋滋地吃着饭菜,温宪怎么逗他都不上当,问额娘怎么回事,岚琪也只是摇头,他们母子说好了的,绝不告诉别人。
    原来岚琪哄儿子时,听说皇帝让他来问自己明年开春能有什么奖励,与玄烨默契如她,自然晓得能让儿子高兴,并与东巡相比肩的事是什么。便悄悄把来年皇阿玛要南巡的事儿告诉了胤禵,说草原虽美,可皇阿玛每年都要去一两趟,不稀奇,江南走一遭则不容易,又说自己去过知道那一路风光多有趣新鲜,哄得儿子眼睛发亮,便敦促他要安心留下念书,若学得让皇阿玛赞许,明年就能随扈南巡。
    胤禵继承了父母的聪明,虽然骄纵些,可脑筋清楚得很,从小明白求不来的事他就是满地打滚都没用,额娘说到这份儿上了,他立刻调转枪头,把对草原的热情转到江南风光上去,答应额娘一定不叫皇阿玛失望,那之后都乐呵呵地把不高兴的事都忘了,真真还是个孩子脾气。
    只是岚琪提到他今天在乾清宫顶撞兄长的事,责备了儿子无礼,要他明天去向胤禛道歉,见儿子勉勉强强满面不情愿,更把胤祥找来说:“明儿你带着弟弟去找四哥,让他向四哥陪个不是,回来告诉额娘他们说了什么,你看着点胤禵,别叫他又跟哥哥顶嘴。”
    但是隔天不等他们从书房抽出空去找哥哥,四阿哥却主动派小和子来书房传话,说一会儿在额娘那里见,胤禵当时就对十三哥嘀咕:“四哥肯定要找额娘告状,一点也不像个大人。”
    胤祥向来崇拜四哥,又不愿与弟弟争执,就没理会他的埋怨,待书房散了后回永和宫,四哥却还没过来,兄弟俩在门前徘徊好一阵才见到四哥的身影。胤禛先给额娘请了安,禀告了圣驾东巡后他在京城要做什么,岚琪听着,叮嘱他别为了差事把家里忘得一干二净,见他要和弟弟们说话,也就不管了。
    俩兄弟在门外等好一阵了,胤禵怕热,又闷出一头汗,见了兄长就说:“四哥我们去屋子里说,那里有冰。”
    胤禛摇头:“这点苦都吃不得?你可知道随扈可不是游山玩水,日日夜夜骑马,颠得你骨头都要散架,你这么娇生惯养怎么成,还自不量力地一门心思要跟出门。”
    但做哥哥的心情不坏,示意小和子上来,捧过一方盒子,他在两个弟弟面前打开,里头卧了两把带鞘的短刀,他拿过一把给胤祥,又拿过一把给十四,说道:“十三这把刀已经开锋,这次随皇阿玛东巡,你就带在身边,要好好保护阿玛额娘。胤禵你的刀还没开锋,几时你也能跟着皇阿玛出远门了,四哥再为你去开锋。”
    十四阿哥欣喜不已,抽出短刀,亮闪闪地晃了晃,差点一兴奋就说明年春天他就要跟皇阿玛去江南,却先听十三阿哥指着盒子说:“四哥,那里为什么空了一个位置?还有一把刀吗?”
    四阿哥眼神微微黯然,但很快就提起精神,点头说:“还有一把,四哥放在别处了。”
    这一打断,胤禵冷静下来,到底没把与额娘约定好的事说出口,反而记起额娘让自己道歉的事,深深给兄长鞠躬道:“昨天是我错了,四哥别生气,额娘狠狠说我了,往后我再也不跟您顶嘴。”
    胤禛满不在乎地笑了笑,拍拍他的脑袋瓜子说:“阿玛额娘离宫后,我也不进宫了,这紫禁城里暂时没人能管你,你只管撒野,等我们都有了空,回头来收拾你。”
    十四嘿嘿笑着,捧着刀要去跟额娘献宝,心里则有底,边跑边骄傲地嚷嚷:“我才不犯浑,我听额娘的话。”
    胤祥跟着弟弟一道跑去要献给额娘看看,可进门时往四哥这里望了一眼,瞧见他正冲着空了的盒子发呆,他禁不住把这一幕记在了心里,这晚临睡前来向额娘请安时,等十四弟走了,他又折了回来。
    “心里有事吗?”到底是自己养大的,即便不是亲生,也一眼就能看出孩子有异样,胤祥又那么乖巧,更叫人舍不得忽视他一点点,这会儿挽着儿子地手在窗下凉爽处坐,岚琪问道,“晚膳时就瞧见你心事重重,现在要跟额娘说吗?”
    胤祥点头,见额娘如此温和,便大胆地说起今天的事,说那盒子里还有一处空着的位置,他问道:“四哥说还有一把刀他放在别处,是不是留给六哥了?”
    岚琪从开始听孩子说这事儿,就猜想到可能为什么,这会儿听到十三亲口说“六哥”,她心中一阵痛,痛得几乎要喘不过气,好半天见胤祥越来越紧张,才缓缓道:“兴许是,兴许不是,可你六哥早就不在了,现在四哥最宝贝的弟弟,是你和十四。”
    胤祥眼睛微红,认真地说:“我听姐姐还有宫里的人说,四哥最喜欢六哥,他们说我和六哥很像。”
    岚琪无奈地含笑摇头:“你小时候爱跟着四哥身后跑的模样挺像的,其他都不像了,六哥他没有胤祥你这么懂事。”
    胤祥却眼睁睁看着母亲笑着笑着就落泪了,岚琪察觉到自己掉眼泪时,慌忙转身掩饰,孩子却追过来,认真地说:“额娘,我会好好跟着四哥,听他的话,我好好念书好好练骑射,不让他再为了六哥难过。”
    岚琪渐渐平静下来,心中却另有一个念头,语重心长地对孩子道:“谁也替代不了你六哥,胤祥你也不能。额娘相信,四哥疼你,是因为你是他的十三弟,你能明白吗?”

☆、646重情义的哥哥(还有更新

胤祥真诚地望着母亲,用心想了想她说的话,点头道:“额娘,我懂。”
    岚琪欣慰,难抑的心痛也减去泰半,亲自将孩子送回他的住处去,折回来时,不自觉地走去胤禵的屋子。儿子怕热,暑天窗户全开,屋内灯火未灭,她站在暗处将里头看得清清楚楚,却见儿子捧着他四哥今天给的短刀,在烛火下翻来覆去地把玩,冷不丁地抽出来,当空比划几下,伸出手指摸摸还未开锋的刀刃,对一切都那么新鲜。
    环春跟在身后,连她都被带动着想起六阿哥,又要如何去开解主子的伤感。六阿哥若是还在,到如今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必然意气风发器宇轩昂,与四阿哥年纪相仿更谈得来,兄弟俩互相扶持得皇上重用,将是何等风光。十三十四阿哥虽好,到底太小了,四阿哥这些年出入宫廷,总有几分形单影只的味道。
    “环春,你们总说胤祥像胤祚,不是我偏心他非我亲生,而是真真觉得,其实胤禵才像胤祚。”岚琪转过身,与环春慢慢往回走,口中轻声道,“胤禛他一定也看得出来,可是他们年纪相差太大了,他才不能像从前和胤祚那般,来与胤禵相处,我不怪他更不会为难他,兄弟之道是他们才懂的事,只要他们别成了仇人,打架斗嘴也算是兄弟之间常有的事吧。”
    环春笑道:“四阿哥那样智慧,我们十三十四阿哥又都那么聪明懂事,他们兄弟之间将来如何,奴婢觉得您大可不必操心。”
    岚琪内心已平静,反笑问环春:“你猜这次东巡去,皇上为什么非要把十四留下?”
    圣心难猜,更何况这么奇怪的事,环春自然给不了答案,皇帝更是无暇来向岚琪解释。为了东巡顺利,他要把能提前处理的朝廷大事都解决了,才好安安心心出游,虽然留下太子监国,但皇帝尚未放下实权让太子可以做出重要的决策,一切皇权仍在皇帝手中。
    太子留在京城,九门守备有四阿哥,内宫关防和随时预备供给有八阿哥,里外都没太子什么事,几位位高权重的决策大臣也都跟着玩儿去了,连索额图都走了,太子这段日子里,若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他,更不在乎皇帝将来的过问,他真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当然太子不会这么做,他连轻易走出紫禁城的权利都没有。
    日子一晃而逝,七月流火,暑气渐散,圣驾东巡的日子就在眼前,后宫随扈的人手也基本定下。此番五位娘娘皆侍奉太后左右。钟粹宫端嫔带布贵人、戴贵人等随驾,启祥宫僖嫔带密贵人,延禧宫敏常在随德妃娘娘,储秀宫里和贵人也随佟妃娘娘一起,此外景阳宫翊坤宫长春宫里诸人,几乎皆随主位同往。
    不同以往出远门或去园子里住,要论资排辈看脸面,这次但凡能叫得上名姓的宫嫔,几乎都可以跟着去,相反留下的,大多是自身不愿去,如延禧宫的觉禅贵人,还有钟粹宫的陈常在。觉禅贵人的心思岚琪能猜,她兴许想机会难得能与八阿哥多多往来,但觉禅贵人夏天至今的确患了百日咳尚未痊愈,她向来有咳喘的旧疾,还正巧赶上了。
    只有钟粹宫的陈常在,听说端嫔劝了好几次,她就是摇头不肯去。如此一来,不仅没招得其他人同情,反而被岚琪和荣妃吩咐内务府留守的人要小心禁宫内各处门户,陈常在以及其他几位留下的,觉禅贵人之外,有好几位年纪轻,别留在宫里的日子,闹出什么难堪的事,她们把丑话说在前头,总好过真出了事不可收拾。
    七月末,圣驾浩浩荡荡离宫,几乎是皇帝登基以来最隆重的一次出巡,众人欢欣雀跃的时候,岚琪心里盘算着来年开春的南巡,指不定比这一次还要热闹。
    皇帝和后宫妃嫔及诸位皇子公主几乎全离开后,莫说紫禁城空了,仿佛连京城都变了个模样,那日毓溪要带着弘晖回娘家去看望母亲,出门一路觉得比往日肃静,问底下人是不是她出来前头清道了,身边的丫鬟说:“奴婢听说皇上离京后,京城里大街小巷都增加了岗哨,反而比从前管得严,大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