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职场潜规则 >

第15章

职场潜规则-第15章

小说: 职场潜规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规则:人们常认为利益是维持人与人关系的纽带,脱离了利益,人与人之间什么也没有,仿佛一切都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潜规则:靠利益维持的关系是虚假和短暂的,感情其实是最好的投资,没有利益付出,却能收到永久的回报,可谓一本万利。
在职场中很多人认为:工作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经营。人际关系好的人,工作做得顺利,爬升也非常地快,而人际关系比较糟糕的,办什么事都头疼。例如找别的部门办点事,关系不好的一拖就是几天,而关系好的话,第一时间就给你办;与财务出纳有矛盾的话,报个费用不断给你挑毛病;与上司关系一般的话,可能长期晾在那里,升职、加薪与你无关。
有位员工,自认为学历和能力都非常好,认为自己像金子一样,迟早会得到公司的重用。再加上他为人比较直,书生意气,不愿意像某些同事那样去巴结上司,结果在公司里上了一年班,跟部门经理没说过一句话。到次年3月份的时候,公司开始提升干部,一些能力差的同事因为跟经理关系近,升上去了,他依然是一名普通职员。愤怒中他提交了辞职书,那天经理召见了他,问他为什么辞职。那位员工抱怨了一大堆,说自己在这里很屈才;经理就回答他:“你说你很有能力,但我对你的情况只是有些听说,具体如何我一无所知,又如何让我提拔你?”
的确,很多职场人士就是吃亏在与上司和同事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有的是等到出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自然于事无补。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你长期用心去投资:比如说平时多关心一下同事,帮他们处理点困难,下班的空闲时间跟他们多去聚一聚,吃吃饭,逛逛街,关系就密切了。跟上司关系也一样,平时多与之沟通,多回报一下公司,哪怕见面时友善地笑一笑,也会引起他对你的好感和关注。不要等着有求于人的时候才忙着与之建立关系,而是要把与别人的良好感情当作长期投资,有些人现在可能对你没什么用处,但关键时候他对你可能至关重要,决定着你的成败。
20世纪30年代,每天早晨,有一位犹太传教士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他都会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上好!”其中,有一个叫凯瑞的年轻人,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应很冷漠,因为在当时,当地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普遍很差。但是,年轻人的冷漠并没有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传教士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了一声:“早上好!”
转眼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有一天,传教士与一群犹太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一个指挥官在前面挥动着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边的是死路一条,右边的则还有一线生机。当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的时候,传教士浑身颤抖,走上前去。当他绝望地抬起头来,目光一下子和指挥官相遇了。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上好!”指挥官的表情虽然没有过多的变化,但仍禁不住还了一句问候:“早上好!”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最后,传教士被指向了右边——生还。
在物欲的背后,人其实还有一份温情。其实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往往一个热情的问候、一抹温馨的微笑,就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只要平时真诚热情地对待别人,你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就会越来越强。完全没有必要靠利益去获取,往往只需相聚时给对方一片温情,“人缘”的获得就是这样“廉价”而简单。
6。容人才能成大业
显规则:人常常带着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去看待别人,容不得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人,最后两败俱伤。
潜规则:人要成功,必须要拉拢人,聚众人之力为己用;而要做到容人,你就必须以平常心对待一切。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也至关重要。但在与他人相处时,你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否则四面树敌,也会给自己的成功带来许多障碍。人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支持,如果众人拥护你,手下人才济济,事业就会一帆风顺;而如果因为自己的感情色彩而把关系搞僵,成功道路上必然会磕磕碰碰。所以说,凡事要以平常心去看待,善待你的下属和同事。要做到以平常心对待周围的人,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能容纳能力强过自己的下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成功者要善于惜才、容才,才能为自己的事业拓展道路。自古成事的风云人物,哪位不是手下人才济济?然而许多职场人士害怕优秀的下属对自己构成威胁,降低自己在下属中的威信,于是往往表现出忌才、压才,逮住机会就给下属穿小鞋,打压下属的生存空间,硬生生地把下属逼走。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因能网罗人才而获得天下。刘邦是个地痞流氓,没文化,也无治军的经验;与项羽交手,屡战屡败,多次险当俘虏。大魏时,嵇康评价他说:“天下英雄死绝,让竖子成名!”但他有自知之明,放手让张良、萧何、韩信等贤才为他出谋划策、征战沙场。特别是他大胆地起用了韩信,封坛拜将,最后垓下一战击败项羽而终得天下。坐在皇帝宝座上,他自豪地说:“安邦兴国,立万世不拔之基,我不如萧何;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帅百万雄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然此三人均能为我所用。”
能容忍反对过自己的人。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下属一些观点直露、态度激烈、言辞尖刻的批评,但也是下属出于工作之心的缘故。因此,你在用人上,要不计前嫌,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
这一点在李世民与魏徵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魏徵原是太子李建成手下的第一谋士,为李建成出过许多良策,好几次把李世民逼入绝境;后来李世民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把李建成集团消灭。魏徵也因此成了阶下囚。许多人建议李世民杀魏徵,而李世民不但不杀他,反而重用他,让他成了自己身边的一面镜子。李世民虚心向魏徵请教治国之策,于是才有了贞观之治。
能容纳犯过错误的人。对那些犯过错误又勇于改正的人才,应给予他们施展才干的机会,不能一锤定音,让人翻不了身。事实上,犯过错误的人往往是最终能成功的人。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讨好王郎,辱骂甚至谋划刺杀刘秀的公文。但刘秀不听众臣劝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必会引起人们的慌乱,甚至逼他们成为我们的死敌。如果宽容他们,则能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队伍。”是刘秀的宽容才使他终成帝业,统一全国。
一个人只有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忍和团结一批人,才会收聚人才为己用。在职场中,光靠自己这个光杆司令去奋斗是很难成功的。面对各色各样的人才,不管是能力强过自己的,还是有缺陷的,只要对自己有用,我们都应该包容他们,以便让他们甘愿为我们效力。
7。误会必须及时澄清
显规则:许多人往往放不下自己的架子,与别人有过节时,哪怕是误会,如果对方不低头,自己很难主动去与别人缓和关系。
潜规则:误会必须及时澄清,时间越久,结就越难解。而得罪了一个人,往往就得罪了一帮人,因为一个误会而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很不值得。
人的很多不理智的行为,往往是在误会的情况下产生的。误会往往是在不了解情况、缺少思考、感情极为冲动的时候发生的。误会一产生,如果不去澄清,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其实等弄清真相后,却发现真相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两样。误会如果不及时消除,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伤害。
以前在美国阿拉斯加某地方,有一对年轻人婚后产下一子,而那位太太因难产而死,只留丈夫一个人抚养孩子。丈夫忙于生计,又要忙着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他就训练狗照顾孩子。而那狗聪明伶俐,懂得照顾小孩,咬着奶瓶给孩子喂奶喝。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去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雨,当日不能回来。只好第二天才赶回家。狗一闻声立即跑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打开一看,发现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盛怒之下,他拿起刀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他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看见孩子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一时不明原因,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少了一大块,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原来是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
职场中也常常出现各种误会情况,比如一件事情没做好,本来不是你的责任,上司却误解为是你的过错,因为他只看结果,而不关注你做事的过程,如果你不及时解释清楚,他就会对你产生很不好的看法和印象,严重影响你在部门里的发展。与同事也可能因为一些利益的瓜葛,或者说了一句无意的话,而在双方心里产生波澜。而一旦误会没有及时澄清,往往在双方心中会留下郁结,对方也会因为矛盾和不快而四处宣扬你的不是,或者处处与你为难。
我以前也遇到过一件很尴尬的事。我在一家集团公司负责培训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客户来评审,要检查公司的培训记录。刚好有一个培训课程,对方要求提供培训记录,于是我带着评审员去找了负责讲这堂课的经理,结果他根本没有做这个培训,于是被客户判了一个“不符合项”。之后麻烦就来了,那位经理见了我像见到仇人一样,而且他下面的工作人员也纷纷抵制我。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我与品质部的一位负责人关系比较好,而那天陪客户审查的正是那位负责人。所以,那位经理误会那次评审事件是别人借用我暗地里陷害他。
误会产生起来很简单,但一旦没及时处理,就会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8。冷庙也要烧香
显规则:人们常常把目光锁定在公司的高层及其身边红人身上,鞍前马后地巴结他们,希望换取对方的赏识而得到提拔,但对于失去权势的人却很漠视。
潜规则:暂时失去权势的人其实有时更值得你去投资,至少不要轻视他们。因为他们身上还有余热,也非常有可能东山再起,失势时重视他们更容易得到他们的信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的眼睛常是往高看的,眼睛里只有一些很起眼、很红火的人。为了得到他们的欣赏和提拔,往往对他们点头哈腰,想方设法地帮他们做事,在他们面前表现,希望能得到赏识。而对于一些暂时失势的人,很多人往往不屑一顾,甚至还要加以嘲笑和落井下石。其实,要知道世间万物一切都是发展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失势的他们往往会知耻而后勇,再加上自己的能力,翻身非常容易,而如果你这时候忽视他们,甚至轻视和攻击他们,可能会给自己的将来埋下祸根。
李广有一次打了败仗被革职后,有一天晚上带着几个随从过关。此时城门已锁,而李广的随从自恃主子是李广,上前对县尉说:“这是前任李将军。”可这个县尉就是不给面子:“现任将军也不能违犯宵禁,何况是前任将军?”县尉说得在理,李将军便只能屈尊在驿亭过夜。不久,匈奴入侵,过关斩将,来势汹汹。情急之下,皇帝又起用李广,任他为将军,而李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兵去将那个侮辱他的县尉处死。
世事变化无常,人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而去趋炎附势。其实冷庙更需要烧香,一些失势的人,眼前可能很落魄,但很多人不用多久就能东山再起,如果现在不搞好关系,等他翻身后再去抱佛脚,是没有一点价值的。而如果你平时就烧好了香,到那时他就会非常信任你、重用你。有时候,失势的人比当前得势的人更值得你去投资。因为得势的人正春风得意,对他溜须拍马的人非常多,根本不可能注意到你,而且也关照不到,最后劳民伤财,空忙一场。而一时失势的人就不一样了,你这时候去尊重他、帮助他,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关键时候就是做了这样正确的选择。
三国时,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那时曹操军队才7万,而袁绍却是70万,一比十,曹操完全处于劣势。这时曹操这边有许多文官武将暗中写信,想投奔袁绍,都把赌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