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哈扎尔辞典 >

第12章

哈扎尔辞典-第12章

小说: 哈扎尔辞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一个人独自用餐。在我默默地阅读诗歌时,隐隐传来咀嚼的声音,我一听便知尼康。谢瓦斯特正在咀嚼一块牛舌,牛舌是先贴在门外一棵李树的树干上,将其弄软后再煮熟的。餐后,尼康。谢瓦斯特走出门外坐定,准备绘画。趁他调配颜料的当儿,我就问他准备干什么。

“‘调配颜料的不是我,而是你的眼睛,’他这样回答我,‘我不过把颜料从这面墙上涂到那面墙上,如此而已,在观察我调颜料的人眼里,这些颜料不过是一团浆糊。调浆糊可是秘密。谁能调制最好的浆糊谁就能绘出最好的画像,若用劣质面粉可能调不好浆糊。热情而又专注地去观察、谛听和阅读要比一个劲儿去绘画、歌唱、写作重要得多。’”他挑出蓝和红两种颜料摆在边上,然后开始画一个天使的眼睛。而我看到这个天使的眼睛是紫色的。

“‘我只不过翻了翻一部颜色辞典,’尼康。谢瓦斯特又道,‘以这部辞典为起始,读者创造句子和书籍。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写作。你也可以把其词语构成一本书的辞典展示给读者,让他悉心用里面的词语组成任何内容,这不是很好吗?’”接着,尼康。谢瓦斯特用画笔指着尼古里耶修道院前方的田野道:“‘看到这片耕地了吗?这不是用犁耕出来的地。这片耕地曾留下一条狗吠叫的痕迹……’”

颜料把他迷住了,他废寝忘食地到处画画,在门框和镜子上画,鸡笼和南瓜上画,金币和鞋面上画。在他坐骑的蹄上他画了四个使徒: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在自己的手指甲上画了摩西十诫,井边的水桶上画了圣母马利亚,护窗板上画了两个夏娃像——一个是圣洁无瑕的,一个是嫁给亚当的。他在啃过的骨头上,在自己的和别人的牙齿上,在翻转的衣袋上,在帽子上,在天花板上画画。他在活乌龟的背上画了十二使徒像,然后把乌龟送入林中放生。有一次夜深人静,他信步走进一间屋子,在一块木板前点起灯画折叠圣像。他在这块可以折叠的木板上画了大天使加百列和米迦勒如何在黑夜里把罪人的灵魂由一天移交给另一天,为此米迦勒站在礼拜二一边,而加百列则站在礼拜三一边。他们的脚踩在“礼拜二”和“礼拜三”这几个字上,而这几个字画得像一座座刀山,把他们的脚掌刺得鲜血直流。尼康。谢瓦斯特在冬夜雪光下作的画比之盛夏骄阳下作的画要美,画中蕴含着某种忧郁,仿佛是在半明半暗中绘制的,圣像的脸都在蕴藉地微笑,笑容一到四月便渐次暗淡,直至消失在初雪降临大地之前……

第 19 章 红书——基督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4 (1)

他新作的圣像和壁画给人以终生难忘的印象。远近修士和牧羊犬谷各修道院的画师纷纷慕名而来,观摩尼康的画作。各修道院都争先恐后请他去作画。他画的圣像多如葡萄园中的一串串葡萄,他壁画数量的增长快如骏马……

有一次,尼康独个儿沉思默语:“我,一个左撇子,既然能用右手作画,用左手也必能挥洒自如!”于是他把画笔又从右手移到左手……

消息迅速传遍各个修道院,大家都担心害怕,怕尼康。谢瓦斯特又将成为撒旦,并且受到惩罚。至少他的耳朵又变回成刀一般尖利,有人说可以用他的耳朵切面包。然而他的技艺丝毫未减,左手画的比起右手画的来一点也不逊色。加百列的诅咒并没有应验。一天早晨,尼康。谢瓦斯特等候圣母领报修道院院长来,他应邀去那个修道院为圣像屏作画。可等了一整天,没有任何人从圣母领报修道院过来,第二天也是如此。这时,尼康。谢瓦斯特忽然想起第五“圣父”,即人们通常为自尽者亡灵的安息所诵念的内容,于是,立即出发去圣母领报修道院。到了修道院门前,他遇见了那个院长,他叫着自己的名字问院长:“谢瓦斯特,谢瓦斯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老者一声不吭,带他进了一间修士小屋,指给他看一名正在作画的年轻后生,他正是在圣像屏上作画。年轻后生的眉毛好似翅膀般不停振动,他画得和尼康。谢瓦斯特一样出色,既不比他好,也丝毫不比他差。这时,尼康。谢瓦斯特明白了是什么在惩罚他。不久,传言四起,说普尼亚沃尔有个年轻画师画得和尼康。谢瓦斯特一样出色,而且,传言得到了证实。

不久,其他较为年长的画师一个个如同得了灵气,画得越来越精湛,才艺几乎和尼康。谢瓦斯特不相上下,而在此之前,他是不可企及的。整个牧羊犬谷的修道院的墙壁都熠熠生辉,焕然一新,致使尼康退回到他当初开始改用右手作画时的起点。现在他明白了他受到的是怎样的惩罚,不由得叹道:“既有我,何必又有众多画师呢?眼下每个画师都能画得和我一样好……”

于是他掷笔绝艺,哪怕叫他画个蛋他也不干。他把颜料一古脑儿倒进了修道院的调色钵,带上他的助手杰奥克季斯特离开牧羊犬谷尼古里耶修道院,在身后留下了第五个蹄印。临走时他说:“我知道君士坦丁堡有位显赫人物,那人长一头像马尾巴那样浓密的额发。他雇我们去做文书。”

接着他说出了那位显赫人物的姓氏。此人便是阿勃拉姆‘勃朗科维奇老爷十。

斯基拉,阿韦尔基(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出生于科普特,是十七世纪末君士坦丁堡最著名的刀客之一。他被这座城市的一名外交官阿勃拉姆。勃朗科维奇十聘为刀术师爷,两人专挑在漆黑的夜间练刀,一根长长的骆驼缰绳的两端分束在他俩的腰间。阿韦尔基有一套治愈刀伤的办法,身上常带一副中国银针和一面小镜子,他在头部周围标出一串红点,而在面部顺着皱纹标出一串绿点。当他受伤时,或者觉得疼痛时,便对着镜子,将中国银针对准面部上的绿点礼将进去。于是疼痛消失,伤口愈合,而他的皮肤上也留下了中国字的文身。这面小镜子只有对他的伤口治疗起作用。他喜欢身边有擅长插科打诨的人陪伴,并乐意为他们逗他发笑付赏金。不过,每一次赏金的数额须按他的规矩而定。假如只有一件事情作为笑料,赏金不会高,若能同时有几件事引他发笑,那对方便可得到高额的赏金。不过,这样的笑料难得一闻,故物以稀为贵。

几十年来,在小亚细亚一些城郊周围的战场上,阿韦尔基。斯基拉悉心收集了不少刀术精华,他细细研究这些刀术,并在活人身上作了试验,然后用图解的方法将这一古老的刀法艺术辑成一本画册。他能用刀把水中的游鱼劈成两截,会在黑夜将一盏提灯挂到一把插在地里的马刀的刀柄上,继而用匕首刺向被灯光吸来的敌人。他的每一次出刀都用黄道十二宫图的一个不同的符号来标明,这个星座图上的每颗星代表一个死于他刀下的人。人们得知,1689年,阿韦尔基。斯基拉已在星座上标示到宝瓶宫、人马宫和金牛宫了,下一个将标在白羊星座的位置,只消用实例检验一下,便可知这一出刀招法已臻完美。这一刀若刺中,会在对手身上留下一个蛇形大口子,溅出的鲜血会发出人的喧哗声。1689年在奥土战场上,阿韦尔基。斯基拉的这一刀法得到了验证。1702年,亦即阿韦尔基。斯基拉隐居威尼斯之前,他在一本名为《最佳刀法标注》的书中,披露了其刀术之精华。在这本附有出刀方位示意图的书里,阿韦尔基。斯基拉的人像站立在星座当中,看上去好似被笼子的栏杆或一张网团团围住。在外行人眼里,他仿佛置身于一座漂亮透明的亭子中间,而这座亭子是用其舞动的刀招构成的。这座空中楼阁般的亭子轻灵、流畅,上下左右由一条条弧线连接而成,乍一看,仿佛有一只熊蜂在阿韦尔基‘斯基拉周身上下狂飞乱舞,空中留下隐约可辨的飞行轨迹。在这些没完没了的线条或牢狱栅栏的后面,是阿韦尔基。斯基拉那张平静安详的脸。他有四片嘴唇,其中两片永远在说话。他认为每处新伤口就是一个在体内跳动的新心脏,他用刀为这些伤口祝福。他有一根长着浓毛的鼻子,你可一下子认出他来,也可很容易躲开他。

有关阿韦尔基。斯基拉另一引人注意的情况,系由乐师兼释梦者马苏迪。尤素福(提供。此人也住在聘用阿韦尔基。斯基拉的那个外交家宅院内,位于君士坦丁堡圣门附近,马苏迪以驱除人们梦里的鬼魂为业。他说:假如两个人相互托梦给对方,那么其中一个人的梦就是另一个人的现实的基础,梦所涉及的内容从来都是向全方位延伸的。这便是“梦之子嗣”。这类梦往往比所梦见之人的现实持续的时间要短,然而,这类梦无法同所有的现实作深入之比较,这就是梦何以总有一些残剩的内容无法同所梦之人的现实融为一体的缘故,残剩的梦段会与第三者紧密相关,这第三者会因此遭罪并承受业已走样的梦义。他的境遇比前两者更为复杂,他的自由意志与其潜意识相比倍受限制,原因是他剩余的精力和体能——涉及前两者的梦——会轮流在其精神活动中消耗殆尽。他会变得像个两性畸形人,来回奔走于前两个相互托梦的人之间。

马苏迪。尤素福指出,阿韦尔基。斯基拉饱受这种意志萎靡之苦,他一直在同前两个梦者进行一场没有结果的赛跑。马苏迪。尤素福说出了前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他的老爷阿勃拉姆。勃朗科维奇,另一个是叫合罕一的人,阿韦尔基。斯基拉根本就不认识后者。总之,就像面对一架只有低音装置的乐器,阿韦尔基。斯基拉只能奏出曲子的大概轮廓,即他生命的低音部分,那是最初级原始的声音。其余的声音都与他无缘,只能随前两者任意支配和摆布。不论他最沉重的叹息,抑或最伟大的成功,他为之付出的往往要比别人多一倍。

据马苏迪。尤素福说,阿韦尔基一斯基拉未编完其刀法大全并非出于军事上的或有待刀法完善后再行补全的想法,而是因他在苦苦思索改进某一尚有缺陷的刀招,他自己同自己比试,以期有朝一日此招能完美无缺。最后几年时间,他一直狂热地企求找到解决此招的办法。有时,他会泪痕斑斑地从梦中醒来,当他揉眼睛时,泪痕会像玻璃或沙子一般在他手指下面碎裂流动,并发出响声,此刻,这个科普特人始知那已变干的眼泪不是他自己流的。

总之,威尼斯版的阿韦尔基。斯基拉著作《最佳刀法标注》的最后一张示意图上,作者置身在白羊星座符号下面,置身于一个刀影飞舞的弧线形成的笼子里,其中有条弧线呈蛇形逶迤前去,划出一道能从笼子或网里朝外窜出的曲线。阿韦尔基。斯基拉在其著作的最后一页示意图上亮相了,他正准备循着那道曲线,摆脱由刀影的弧线组成的笼子,一如跨过一道门坎,重新找回自由。他欲循这条宛如伤口般的曲线逃遁,离开星宿的牢狱,获得新生。在他内外各两片沉默的嘴唇中间,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第 20 章 红书——基督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4 (2)

以撒洛。苏克博士(1930。3。15 一1982。10。2 )考古学家,阿拉伯语文专家,诺维萨德市某大学教授。1982年4 月的一个早晨,他一觉醒来发现头发压在枕头底下,嘴巴隐隐作痛,像是有个凹凸不平的硬物堵在嘴里。他如同从口袋中掏出梳子那般用两根指头伸进嘴巴,取出了一把钥匙。那是把小巧的以金币为柄的钥匙。苏克博士躺在床上瞅着钥匙暗想:人的思维和睡梦都具有一张角化了的、不可渗透的外表层或者说表皮,它保护着里面的软组织不受伤害,但与此同时,思维一旦触及语言,一如语言触及思维那样顷刻之间就消亡了,而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忍受这种相互仇杀的局面。简言之,苏克博士眨巴着毛茸茸的阴囊似的眼睛百思不得其解。使他惊讶的倒不是钥匙怎会跑进他的嘴巴,而是另一件事。按他判断,这把钥匙至少已有一千年的历史。苏克博士在考古领域内所作的任何结论都是不容置疑的。苏克教授的科学的权威性是无可争论的。苏克教授把小钥匙放进裤袋,接着便咬起自己的胡子。每早只消一咬胡子,他脑海里便浮现出隔宿的晚餐。比方说,他眼下就立刻记起他昨晚吃的是炖白菜和大葱炒肝。当然,胡子间或会发出例如柠檬牡蜊之类苏克博士从未沾边的香味。此时博士便竭力回想昨夜他是和谁躺在床上畅谈晚餐的印象来着。今晨他回忆起的那人是杰尔索明娜。莫霍洛维奇。而杰尔索明娜。莫霍洛维奇每天早晨都要假想她在晚餐前拥有两个礼拜五。她的微笑中常带淫荡的意味,她长着一副有蒙古褶的眼睛,只要眼睛一眨动,眼皮就会碰及鼻子。她那双懒洋洋的短胳膊热得可以悟熟鸡蛋。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