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和妻生财 >

第153章

和妻生财-第153章

小说: 和妻生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轿人家也给你做。”袁少的脑子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好,“爸,只要到时说是配合电视台做民俗文化宣传,跟多多学校打个报告就完了,毕竟也是国粹,有机会有人配合,人家也挺乐意的。”

  “那个姐夫,我是结婚呢还是做秀呢?你咋没把你的婚礼全程直播再找俩专家出来点评一下呢?”小七磨着牙对着袁少。

  “你就一个姐夫。我不是没文化吗?你家大人既然做文化产业也不能没名气,正好宣传了,大画家老礼出嫁,小大人新人作风。媳妇这工整吧?”

  “你就得蛇吧?”乐乐虽然这么说,但是她的广东口音还是转不了这个弯,说得怪模怪样。

  “是得瑟。”袁少趁机跟老婆亲亲教学了,也不管边上有没有人。直接被乐乐打开,看看小和大人再看看小七。

  “要不我们在后海租个酒店套房,到时从那儿坐轿子,到新房距离不会太远,不会影响交通,爸也不会太难堪。”乐乐折中着。

  “不行,得从家里出嫁。”奶奶不干了。

  “成,就从家里出嫁,不过在家行完礼,然后坐车到酒店上轿子怎么样?”乐乐再折中。

  “脚不能落地。”奶奶也是守老礼的。

  “是,我让人一直背着她。”乐乐再点头。

  “那也不用租酒店,到时找个门脸好点的地方,到时让轿夫就在门口等着,车到了让人背着多多从台阶上下来,从那开始录,中间坐车那段直接不要,电视上看就好像多多是直接从家里出来的。”袁少也积极开动脑筋。

  “咱们能不提录相的事吗?”小七瞪着袁少。

  “不能,若真按着你家大人定的排场,不通过电视台还真不成。不然您这军装也别穿了,爸的面子也就扫到地上了。”

  “大人。”小七转向了大人,开玩笑她好容易结个婚,结果变成公众游戏了,她还活不活,生怕自己上报太少?给自己找点新闻不成。

  “没得商量。”小和大人无比的坚定,他容易不,他这辈子的婚礼绝不能比上辈子简陋,他可是要郑重其事的迎娶小七的,这是他的承诺。

  “放心,到时跟电视台不说你们名字,说你们是志愿者,到时也不会拍你揭盖头。实在不成,到时再找一替身,我们家也不喜http://。345wx。欢上报纸的。”袁少忙安慰着小七,小七还是狠瞪着他和小和大人,若是眼刀能杀人,估计这俩位都千疮百孔了。




第二三五章 婚礼秀

  一切按袁少安排的,电视台本来就想做一期这样的节目,但是找了好些专家,人家其实也就是从一些老姓人那儿听过满洲老礼的嫁娶现场,说容易,可是真的做就有点麻烦了。这边一说,那边人家就马上乐意了,本来这栏目就是有赞助商的,得,小和大人除了出了凤冠霞帔的钱之外,其它的人家包圆了,包括喜宴,本来喜宴是在酒楼办的,但是菜色却都是小和大人定的,每一道菜都是有讲究的,唱得出名还得说上一句吉祥话,这得多好看啊。人家编导都兴奋了,连忙跟恭王府公园联系,问他们能不能把酒宴摆在他们园子里,图的就是个真实再现。

  小七越听越晕,气得想咬小和大人了,我这是结婚还是结婚呢?小和大人倒是挺高兴,若不是老奶奶拦着,他差点跟人说要不我在恭王府花园迎娶得了。在小和大人心里恭王府才是他的家,不过国家不承认就是了。老奶奶说得也对,新婚第一天定得在自己家里自己的床上过,这叫有始有终。满族老礼里没有这条,人家是游牧民族,就是个帐篷,但是到了乾隆时代都讲究了,这条也是约定俗成的。

  不过那会谁有几个家啊?小老婆才在外租房呢。名媒正娶就得有开正门迎娶,从此俩人就是一体。那群损友们本来是都准备在南京等小七的,结果一听是全套的满族老礼,小七还得穿重达十几斤的凤冠霞帔行拜堂礼,这几位都坐不住了,真就打飞的来了北京,一个比一个幸灾乐祸,当然他们也没忘记把机票存根给小和大人,记得让他报销。气得小七那叫一个恨啊,什么叫误交匪类?这就是。怎么就没一个人同情自己呢?问老爹,老爹笑了半天说,虽然小和大人这回过分了,但是老爹还是很高兴,因为他拿出了他最大的诚意。

  用老礼一步步的把心爱的女子娶回家,这是男人对她最大的承诺。小七也明白,小和大人是觉得自己若是跟乐乐那样结婚就太简陋了,他会觉得可欠。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极其的看不上婚纱什么就几万块,哪里有凤冠霞帔来得好,在乐乐结婚那天小和大人根本就不看,新郎新娘那穿的是什么啊?他可是给自己弄了一套一品官的朝服,到时候秀给大家看看什么叫气势。小七直接走了,穿着满清的朝服,你有病吧,而且还病得不轻。

  其实说是满洲老礼,其实真的满洲老礼麻烦极了,大致可分为遣媒、小定、拜女家、下茶、开剪、迎娶、坐帐、合卺、分大小、回门、住对月。小和大人只取了中间的迎娶、坐帐、合卺一步,其它的他会写出很详细的单子。其实他投资的一部清宫戏里有一小段成亲的场面,当然了镜头是少了点,但片子是剪过的。但当时小和大人可是让人拍了全场,因为总要拍的,不如拍全了也多花不了多少钱。

  他是投资人要求也不过份,所以人拍了,把那段特意给单独截下来做了光盘给小和大人,小和大人当时其实只想着当资料留下的,但看小七这么不愿意就拷贝了一盘给电视台,到时他们直接放这个也成。电视台看了片子也觉得挺满意,请了满文化研究会专家们看了也说做得就是这样,连中间的满文唱辞都是他们闻所未闻的,要知道现在会说满语的,认识满文的都不多了,专家很激动啊。拉着小和大人好一阵的乱扯,小和大人好容易才甩开了他们,说忙着呢我要成亲了,不过就算是这样,电视台还是觉得有现场的感觉会好一点,带上穿现代装的宾客穿插其中才有现实与历史时空的交错感。

  小和大人也不管了,但三令五申别拍到小七的脸,她不想上电视。大家也知道小七真是被吓怕了,也答应了到时揭盖头时把电视剧的那段插进去就完了。也不是什么难事,小七得到了保证这后这才安下心来。想想行古代的婚礼好啊,不用出去敬酒了,那是男人的活,满族人讲规矩什么三天无大小,没有他们是三天分大小,过分三天认了亲戚,然后婆婆是婆婆小姑是小姑,按规矩过日子,所以那群损友没有机会恶整她。

  她只要一直坐在轿子里,然后被人背着,这个不是满洲老礼,这是小七奶奶的老礼,新娘没到婆家前脚不能落地。乐乐结婚时也这样,穿着婚纱给老太爷老奶奶磕头时,小七奶奶还在絮叨怎么穿白的?告别了父母被袁少背到车上,小七老实的把鞋送到车里,当然收了袁少个大红包。甩甩头又想远了,只要知道自己那天基本上还是很轻松舒服,不用应酬很多人,小七终于恢复了笑脸。

  小和大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自从小七知道电视台要摄像之后,就没给过他好脸,他严重怀疑再过几天小七会不会受压之后逃婚。现在看来她真的病好了,不然她早就逃得无影无踪,谁也找不着她了。终于到了婚礼当天,小七一早起来打扮好,说是叫凤冠霞帔其实也不是那种戏里的戏服戴着假发做的把子头,那种后来电视里看到的大旗头是慈禧老佛爷的发明创造,在清中期贵妇是戴冠的,就是帽子上面插着乱七八糟的饰品。这就是满人的凤冠而霞帔,其实就是繁复的六件套的旗服,肩膀上还有饰有羽毛的肩披,这是满人传承游牧民族的习性,是很尊崇飞行的。

  小七奶奶满意了,因为帽子虽然是黑色的,但上面全是金光闪闪的,还有红盖头也能过得去。小七身上的衣服她尤为的满意,包得严实啊,还是正红色,绣着金光闪闪的金凤凰,多喜兴啊。给老太爷老太太磕头,再给父母磕头,这是拜别娘家开始新的人生,小和大人背着小七出门口,当然小七趁机猛掐了小和大人脖子一下,之前一天小和大人就不露面了,说不能见。小和大人也就任凭她掐着,顺便说别掐脖子,让人看见还以为是新娘亲的。小七不掐了,小和大人除了脖子露出来了哪里还能掐别的地方,掐手臂摄影机对着呢。上了车小七松了一口气,瞪了小和大人一眼,还不错送上车的是双红色的绣花鞋,真是花盆子底,小七就直接拿鞋跟去砸小和大人的头了。刚刚从盖头下看小和大人一身黑色的官服,但是身上绑着十字红绸花,充分表明他是新郎官,不过为什么一定要穿官服?

  让我穿长袍马褂,头上顶个瓜皮帽?这是当初小和大人的原话,其实他是想说自己本来就是一品大员,穿着自己的官服,再娶一个次媳妇怎么就不成了?小七也懒得深挖小和大人的草命思想了,只是觉得这人啊太想做自己也是病,是不是也请晏大夫给小和大人看看,这太龟毛了。他们是在恭王府花园门口下的车,小和大这回背着小七再走一次楼梯,把她放到花桥里。给她拿鞋的是苏昱,于是她今天都收了大人俩红包了,脸笑得跟抽风一样。轿子是道具,不过是从小和大人公司拿的,精工制作,真正的八抬大桥就是这样的,官员做绿尼大轿,出嫁就在外头包上正红的绸子,换上轿帘里面也挺宽敞,坐两个人也坐得下,现在只坐小七一个人,软椅两边还放上了两个方枕,让她能托着手保持着端庄的样子的同时也能舒服点,要知道她现在可真是一手拿如意一手拿苹果,代表着平安如意。

  恭王府花园离小和大人的小四合院不很远,顺着街走个一千来米就到了,再短就不成了,因为送亲的队伍都有十好几米,若是两府之间的距离太短,这边吹打进了门那边还没出门就闹了笑话了,总得让人看看热闹不是。

  因为这边本来就是游客云集的地方,人家还以为是免费的民俗游街活动,一时间几十架相机一齐对他们的队伍,还有无数的老外都看傻了。好在有保安,不然非出乱子不可。小七更庆幸了,自己在轿子里跟她没关系。到了四合院桥下是高粱米袋子,要踩着它再蹬个马鞍子,意思是登高平安。哦,小七忘记了在她下桥之前小和大人会向桥帘射箭,当然箭头包着红布,说啥也不会让箭伤到新娘子的,这跟汉人踢轿门有点相似,总的来说就是为了给新娘一个下马威,问题是小七哪有威啊,从小就被管看到现在还被管着。跨了火盆跨了马鞍,终于进了门。满人新婚不是拜父母的,而是拜北斗,就是朝北边的方向叩一头,当然再古老一点的就是院里供上神灵的三牲祭礼,中间坐在萨满太太拿着尖刀一边切肉往天上撤,一边念满语的咒语,保佑新人平安吉祥子孙绵延。不过到了清中期这种风俗渐被汉化浮云掉了,喜娘直接搀着小七进了新房,现在就是炕了。




第二三六章 婚礼秀 2

  到坐炕这儿小七基本上就没什么事了,剩下的就是等,等到了晚上小和大人进来揭盖头,然后喝合卺酒,听着外头的老人唱满族的祝贺辞,顺便吃子孙饽饽长寿面,婚礼就算完成了。

  “没事了?”几个损友冲了进来,小七倒是想揭开盖头,不过被娴静给按住了,“没知识也要有常识,不知道这玩艺要老公来揭?”

  “那你们坐低点,咱们好说话。”

  “谁有空跟你说话?我们过会还出去呢,真是好玩,我结婚时也让你家大人来策划,妈呀,太有派了。”刘曼叫着,人老家东北,满族聚居地,他们那儿也有说是传统婚礼,但道具太次,一看就是盗版,哪有小七这回这么有摆场,中规中矩,看着就是当时世大夫家娶媳妇呢。

  “以前知道你家大人有毛病,但真不知道他毛病这大,别真是老古董吧?看看你这屋子再看看你这衣服,得亏现在不是夏天,不然不得把人烦那啥了。”顾佳叹息啊。

  “大人给红包真是大方。”苏昱还在那儿抽呢。

  “过会请我们吃饭。”刘曼大吼了一声。

  “切,过会大人请吃饭。我可听说了,这回是正经的北京娶媳妇的老菜,好些人听都没听过,都是大人写菜谱让人做的,不然电视台肯出这个钱,还在恭王府摆酒,你家大人不是把自己看作封建小王爷吧?”她们一个接一个,小七根本就没法还嘴,终于等到自己可以开口了,结果这个让她怎么答?

  “他穿的是一品文官们朝服。”小七想了半天说道。

  “哦,就是说他当自己是封建士大夫,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出身红色家庭,回家告诉你公公,打断他的腿。”顾佳马上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