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如意书 >

第214章

如意书-第214章

小说: 如意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医早就去看过了,确实是下了狠手打的,听说不在床上躺上个两三月,还真下不了床。皇帝原先未必就真想让陆允琅去,这会不过就是这么顺嘴一说罢了。
    成王是个胆小的,一听皇上这话,还以为是责备他呢,赶紧跪在地上就是请罪。
    皇帝让人把他扶了起来,拿出兄长的架势开始教训:“这孩子不知事,只管教训了就是。可是动上板子,还将人打成这样,这也太……”
    他摇了摇头,成王爷又开始哭诉。
    至于太后这边,成王妃是哭的真心实意的。她就陆允琅这一个人,生的出息不说,早早请封了世子爷。虽然后院还有帮不长眼的在蹦达,但也无伤大雅。
    可这会成王那是下了死手在打,要不是最后成王妃和世子妃拼了命地冲出去护着,只怕陆允琅这会被打废了都是有可能的。
    太后听她哭的不耐烦,不过这会陆允琅是真的伤得不轻。太医去乾清宫回完话,就又被招到寿康宫回话,反正说的都是一样,打得皮开肉绽的,没个两三月真下不了床。
    “你也该管束着成王一些,若不是他在外头胡作非为,父子之间何止变成这样,”太后一开口就是在拉偏架,这父子两之间的事情,按着一般的伦理,那就是不管儿子有理没理,反正最后有理的都是老子,没理的都是儿子。
    可太后如今不说陆允琅的不是,反而责备成王妃不该没管住成王。
    成王妃一听这话,哭的更厉害了,一边用帕子捂着眼睛,一边带着哭腔道:“太后您又不是不知,王爷素来主意大,岂是我能管得住。如今出了这等事情,王爷不仅要打死允琅,还说要废了他的世子之位。”
    “母后,他这是要逼死我们母子呀,”成王妃真是人到伤心处了,哭的眼泪跟不要钱地一样。
    太后看着她这模样,再苛责的话都不好说了。
    她只得硬着说道:“哀家和皇上都还在呢,这世子之位岂能说废就废的。允琅是嫡出长子,他要是想废了允琅,立谁去?”
    虽然太后同样不喜欢成王妃,可是在这问题上,她倒是和成王妃站在同一战线上,那就是维护正妻的地位,维护嫡出的地位。
    成王妃进宫来,就是想探探太后的话风,如今听了太后的话,一颗心早已经落定。原本十分的伤心,就成了三分的作态。
    待夫妻两出宫的时候,嘿,还正好就在宫门口碰上了,结果谁都没搭理谁,大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吧。
    结果当晚却又传来一个消息,说端敏郡主急着回家看望受伤的哥哥,出门的时候被门槛绊住,孩子没保住,落胎了。
    这事跟捅了马蜂窝一样,成王妃立即就去了威海候家,也不知怎么的竟是和威海候夫人吵了起来。
    成王来看陆允琅的时候,屋子里头全是药味,小丫鬟们都在外头,里头就儿媳妇杨善秀一个人服侍着。
    “父王,”杨善秀一见他进来,便起身请安。
    成王看了眼躺在床上面色雪白的儿子,便对她说道:“你先出去吧。”
    杨善秀先是看了陆允琅一眼,结果就气的成王立即哼了哼,怒笑道:“难不成你还怕我掐死这孽子不成?”
    杨善秀没说话,不过陆允琅已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她立即道:“既父王想和夫君单独说话,儿媳便告退。不过父王要是有什么要吩咐的,只管叫一声便是,儿媳就在院子里候着。”
    成王看了眼这儿媳妇,她这既是在警告自己,她就在院子里头让他别轻举妄动,又是给陆允琅提醒呢,要是有事喊一声她就能听见了。
    成王以前和这个儿媳妇接触就不多,如今看来也是个不能小觑的人。
    成王就在他床边坐了下来,父子两人对望了一眼,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妹妹滑胎了。”
    陆允琅面露惊诧,忍不住想起身,可是只微微一动,剧痛就席卷全身。
    成王瞧着他这模样,说不心疼那是假的,可却又心寒和心酸。
    他说:“这就是你结交皇子,莽撞行事带来的后果。”
    这话一说,两人心底都俱是心头一酸。
    陆允琅心想,原来我爹真不是个一天到晚就知道花天酒地的没用人。
    成王想得却是,要是我有用点,也不必为了逃避皇子的拉拢,而这样下死手打儿子了。

  ☆、第174章 神仙打架

第一百七十四章
    此时成王世子院子里头,外头站了一片的人,世子夫人就站在最前头,眼睛都不眨地盯着门口。杨善秀嫁到成王府来,没一日安闲的,要笼络丈夫的心,还要对付难缠的婆婆。
    可当她看着门口的时候,目光却格外地坚定。
    而成王则依旧淡淡地看着面前的儿子,好像方才提到女儿落胎的人不是他自己一般。而陆允琅眼神渐渐地变了,从先前的平淡冷静,渐渐地变得有点狂热。
    可成王却抬头看着他的背,他说:“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斗志昂扬。不过你很快就可以发现,你以为戳手可得的东西,你一伸手就掉进了别人的陷阱里头。你以为自己可以将别人玩弄在手掌之中,其实自己也不过是别人狩猎的猎物。”
    陆允琅看着成王,眼底刚刚燃起的那点狂热,在他的话中渐渐消散。
    “允琅,封王之人都是要就藩的,”成王淡淡说道。
    陆允琅这次眼神剧变,他终究是第一次开口喊道:“父王。”
    “我知道若是到了封地上你或许心有不甘,或许会对我心怀怨怼,不过这事却不是你能决定的,甚至不是我能决定的,”从成王决定向皇帝投诚开始,他就彻底地放弃手中任何一点力量,成王府中甚至连像样的幕僚都不复存在。
    “我为何能留在京中,你想必是知道的,如今你六叔已经大婚,就藩之事迟早会被提上日程的,”成王说道。
    陆允琅就是因为知道这样,所以他才会不甘心就这么就藩。本朝为了防止王爷就藩之后,拥兵自重,对于藩地的王爷管制地十分严格。至于这些藩王能不能回京,只怕也就只有等到太后或皇上驾崩吧。
    陆允琅自然不想从繁华的京城,如同扫地出门一般地前往藩地。他出生在京城,长大在京城,这里才是他的根,所以他不愿走,也不想走。他周旋与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如今皇上身体已是很不好,要是突然有一天就……
    到时候不管是哪位皇子登基,他都能保证自己能留在京城。
    只可惜那日茶市一事的议事会上,大皇子表现的太焦虑,被二皇子发现了端倪。他只是没想到户部侍郎居然会提议自己,虽然陆允琅也有一瞬的高兴,可是转瞬间这刻的高兴,就被大皇子兴匆匆地话被打断。
    他为何这样蠢?
    成王父子二人深刻地谈了一番,虽说成王依旧感觉到陆允琅心中还是不服气。可如今他既然已经决定插手,就再不会任由事态发展下去,成王必须要保持中立。
    要不然,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也不会介意换了一个世子的。
    待成王回了书房之后,就叫人传了师爷过来。这个师爷并非幕僚,只是平日里待他写写书信而已,如今他叫人过来,自然也是要吩咐。
    等他一见着这师爷,便吩咐:“你想办法替我跑一趟恪王府,尽量不要让人发现。要是见着恪王爷,你就对他说,这回我欠他的。要是没见着,你就让齐心给他带句话,他的好意我心领了。”
    这师爷平常没替成王办过什么大事,估摸着最大的事情,就是过年的时候帮王爷代写给皇上请安折子,还是他写好了,成王爷再誊抄一一遍。不过也就这事,让他明白,成王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好在这师爷也不是什么雄心壮志之人,如今成王府的给他的供奉就连那些七八品的京官都比不上。
    如今听到了这事,深以为是了不得的大事,所以便赶紧去了。
    ********
    翰林院虽说清贵,可到底只是做学问的地方,所以办公衙门并不算大,几十号人都在一处办公,平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此时翰林院的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都集中在一处议事呢,原本象他们这样的人,也顶多就是偶尔碰碰面,何曾这么正儿八经地坐在一起讨论过事情。
    可这会还真有事情给他们讨论,二皇子向皇上进言说,应该编撰一部大齐会典,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以彰显皇上圣德。
    其实编著巨著这种事情,翰林院的人都愿意搀和,谁不愿意将自己的名字名流千史。况且这会二皇子的提议,那就是修纂类书,要集合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其中包括的便是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
    这可是一个极其大胆且极具让人振奋的提议,要是真的能参与到其中,那就是大大的功德一件。
    所以翰林院的这些文官,一听到消失就坐不住了,就想着进宫向皇上进言,赞同二皇子这建议。
    原本二皇子就是想拍拍皇帝的马屁,结果却正巧拍到了这帮翰林的身上,一个个兴奋地简直不能自已了。
    以至于谢清骏来找蒋侍读的时候,就见他一脸兴奋。谢清骏在翰林院已经待了四年之久了,按着惯例他要是再熬上两年就能外放选官了。
    以谢家的权势,谢清骏真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就算他想去的地方没官让他做,吏部那帮人都能生生地给他挖出个位置来。
    蒋侍读自然知道他的身份,不过象谢清骏这样有家世有背景的,还能在翰林院里头静下心来做学问的,还真的不多。所以就算一开始看不惯他,只觉得他不过是靠着父辈的威名,才取得如今如此之成就的,在接触过程中,也无不被他的人品所折服。
    “恒雅,你可得到消息了,”谢清骏是来给蒋侍读送手稿的,是他先前要求自己帮忙抄录的一份古籍,这本古籍因在宫中,而蒋侍读没有足够的身份频繁进宫,便拜托如今在给皇子们讲经略的谢清骏给自己抄录一份。
    当初皇上任命谢清骏为上书房经略师傅的时候,朝中可是一片喧哗,这给皇子们将经略年岁最小的也得三十出头吧。可如今谢清骏不过才二十四岁,就能得了这样的差事,这些皇子要是以后谁有了大造化,那他可就是帝师了。
    虽然这还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可能,但总是存在着可能的,所以嫉妒谢清骏的人就更多了。
    不过人家向来就是人生赢家,大齐朝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虽然后面因谢清懋的出现,他成为了唯二而不是唯一,可谢清懋中状元的时候年纪比他当年中状元的时候大。
    “不知是何事?”谢清骏笑得温文尔雅,一看就让你心生好感。
    蒋侍读平日待谢清骏就不错,又想着如果真的要修书的话,凭着皇上对谢清骏的态度,他怎么都得修书小组中的一员。
    这立朝历代都会有皇帝主持的修书,前朝倒是有过好几回,可大齐朝这却是头一遭。不过这修书的流程却还是知晓的,到时候肯定会组织一个修书小组,组内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
    不过总裁这等级别的,怎么都得是个大学士,或是尚书级别的。
    “皇上要组织修纂了,到时候咱们翰林院肯定是打头阵的,不过这事如今还只是在商讨之中,”蒋侍读看了他一眼便笑说:“我知道以你的家世和如今的地位,在这翰林院里头苦熬实在是强人所难。可是这修纂可是个流芳千古的好事,我看你这两年就先在翰林院好生待着。”
    谢清骏还以为他说的是什么事情,原来竟是修书的事情。前两日,他进宫给皇子们讲读,不过结束之后,便被人请到了乾清宫了,皇上就说了此事。
    只是谢清骏知道自己的学问比起那些大儒来,自然还是未到家,可这修书确实是名传千古的好事,况且和这些大儒在一处,他就算是打个下手都是好的。
    所以回去,谢清骏就先和谢舫说了此事。谢舫是内阁老臣,这朝中的大小事务再没比他得消息更快的了。他原本就能想到自家孙子肯定能占个位置,只是没想到这消息是皇上亲自告诉他的。
    皇上这两年脾气越发地古怪,宠信的人不是和尚就是道士。说实话,皇上宠幸和尚还好些,就是这道士实在是太妖言惑众了。
    如今见着自己的孙子也颇受皇上的宠幸,谢舫这心里头吧,是五味杂陈呀。
    此时谢清湛再听蒋侍读说起此事,就知道蒋侍读这是想卖他一个面子,趁机拉拢自己。蒋侍读如今都四十多岁,还只是个翰林院侍读学士,别的学士还有在别的地方兼任的,也就他一辈子就只会做学问。
    不过如今就连老学究都开窍了。
    谢清骏立即拱手道:“恒雅在此先谢过蒋大人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等修书大事实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