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财迷抗日记 >

第107章

财迷抗日记-第107章

小说: 财迷抗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上,没什么公义的!只有利益!只凭实力!后来,除了日喷和德国本身以及他们控制的一些伪政府外,承认了伪满州国政府的国家,全世界只有两个,那就是罗苏,以及当时非常亲日喷的泰国。

不过从现在日喷从东北得到的与代价来看,日喷政界认为是得不偿失,所以“缓进”派的人中还有认为还不如放弃“满州”算了。

这两派争论得很激烈,但他们也有共同点,就是都对关东军的无能表示了不满意。

让关东军松一口气的是,随着冬天的到来,随着新年的来到,双方的军事行动都少了,他们的伤亡率明显下降了。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六十三章 经济调整

  ◆字数:2379◆


一九三四年新年到来的时候,财迷已经到上海好久了。

一九三三年下半年,热河抗五军与日军正在拼命战斗时,蒋中才的中央政府看到塘沽协定签订后,关内暂时没有战争阴影了,他把军事放到各地的“剿匪”上自然不提,还开始了经济方面的调整。在这方面的政策,不知道是不是有意针对共济会,反正对共济会大华银行的影响很大。

这一年多来,大华联合银行与其他的银行一样,可以印发自己银行的钞票。这里面的作用可太大了!你银行的资本金虽然只有几千万,但可以印发出去上亿、甚至几亿的钞票!因为有人在你的银行存款,而且不会一下子都来取款;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在流通中。这样,银行可以贷出去的款就多,效益就好。共济会自己的马鞍山建设要用的资金,以及杜重远先生要建设一些对民生有益、本身也有利润的轻工业,有了联合银行,资金上就没问题的了。

可下半年中央出台了两条关于金融方面的政策:第一条是不让银子流通,改为货币,还有配套的禁止银子出口等政策。说得简单点,就是如果你手中有银子,只能按国家定的价钱卖给国家,这个价格当然要比国际市场价要低得多。

第二条就是各银行不得自行印发钞票,只允许四大银行印。统一货币,对来自另一时空的财迷而言,觉得完全正常的。各家银行自己印钱,信誉不好的倒闭了,钞票成了废纸,有些百姓就遭受损失。而且政府完全不能调度经济,甚至不能准确统计宏观经济。所以,财迷觉得这一条属于正常事情,能够理解。

但这一条政策,对大华联合银行的影响太大了。对有的小银行,影响就没这么大:因为他们自己发的钞票,人家客户不想要、不敢要,一定要现大洋,所以印发得很少。而大华联合银行客户主要是生意人,在各地跑,反而要他们的钞票而不要银洋,带着轻,好藏匿。这一年多来,他们的钞票发了很多,现在突然要回收,是个大问题。这可把银行的宋文华和卢作孚、杜重远他们给急坏了,一定要在北平的才弥先生回去。

九月底,财迷回去后,推出了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发放支票本,让一些老板带上支票本,填了数字、签个名字,就可以了;这样看上去比带钞票还要方便,路上掉了、被人抢了也没关系,很受生意人的欢迎。另一个就是电报转账,又快又方便。这样,很多客户都把钞票变成了银行户头上的数字,加上现在有很多流通的钱都在共济会自己的工厂、商行里,本身银行里的底子也厚,现金还是有一些的。所以,回收自己钞票的事就这样应付过去了。

不过,共济会自己在马鞍山的一些项目因为需要钱去应付这次资金上的紧缩,就只好暂时停下了。

不过这个政策不光对大华联合银行有冲击,对很多中型银行都是一个冲击,也有因此而垮台的;而大华联合银行波澜不起就应付过去了,信誉变得更好,有更多的人转到他们银行来存款,所以慢慢对他们还成了好事。

对科辉企业来说,从四大银行印发的统一钞票中得到另一点好处,就是他们选用了科辉的印钞厂来印制钞票。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科辉印的钞票质量最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样,印钞厂的投资有较高的回报。

马鞍山的建设压缩后,工人就多了出来,财迷没有解聘他们。这些人中很多已经加入了共济会,就算不是共济会会员,也不能因为企业困难而让他们重找工作。所以,这些工人中有的人进入科辉学校学习,更多的人加入了“科辉路桥公司”,参加军训,其中很多素质好的,就进入抗五军当兵。这个时候,找份工作并不容易,连抗五军的战士,都成了一份好职业。抗五军的军饷并不比别的军队高,但很多农民、工人都觉得抗五军的官兵是份好职业,并不完全是因为抗五军英勇抗日,名气响亮;还因为抗五军的军饷发得稳定,伤亡率低,特别是对伤兵的安置、对烈士家属的照顾工作做得好,让官兵没有后顾之忧。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当兵是辛苦的,当抗五军也不例外,但是抗五军的服装、伙食,绝对是比别的部队要好。不说在关内训练时,就是进入了东北的抗五军,粮食一般都是本地解决,不过从关内专门送去科辉肉制品厂和鱼类加工厂生产的咸肉、咸鱼、香肠、肉罐头等。这些食品在另一时空可能没什么人爱吃,就算吃到也不会归入到“美味佳肴”一类,但这个时空,很多人还吃不上这些东西。于是,一些人就觉得当抗五军战士是个相当好的事:名气好,光荣,包吃包穿,还有钱拿。

因为这个原因,虽然经济上紧张,但共济会集训的新兵人数反而多了。

…………………………

由于九月份以后,热河的抗日军事方面也没什么大的战斗,有黄琪翔和章芝春在赤峰,就足够了,所以,财迷就留在了上海。

三、四月份时,财迷与张学亮一起回上海,也曾经就想留在上海,搞技术和经济工作。受到卢作孚、杜重远他们的影响,也有点想搞点对促进民生的工业技术。

当时财迷最不习惯的,就上袜子在脚趾头处很容易破,因为这个时空都是棉纱袜。这也是这个时空很多妇女要花时间去缝补的地方。有的厂家专门生产了半圆的袜子前头部,让人去补旧袜,但一般也只要十几天就破了。结果,科辉一个技术员发明了一种袜子,也就是没有后跟的袜。它与另一时空没有后跟袜子用意不一样,不光是为了让各种尺码的脚都能穿它;它的主要用意是:当前面脚趾处破了后,可以把它剪掉一公分再缝起来,放便了缝补。当然,这袜子也从长袜子一直穿成短袜子。这种袜子推上市场后,居然深受大家欢迎。从这个袜子,财迷想到了尼龙袜和化学纤维。

财迷以前也想过要生产化纤,这可是要全套设备都自己设计,设计好了还不能委托外国加工,而是必须自己制造,否则技术就让别人掌握了。可国内的工业基础这么差,自己生产这样的设备是不太可能的事。现在,马鞍山工业基地建设了,以后就有一点基础了。所以,对化纤生产的试验也可以开始了。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六十四章 机械化部队

  ◆字数:2251◆


财迷是学化工机械的,对石化、化纤设备也知道一些,他就在工业研究院找了几个工程师,又招了一些人,组成一个新的技术攻关部。当他把设想、原理,生产化纤的设备主要要求等告诉这些人时,里面有一个从美国回来的“海龟”说,他曾经在美国的一个杜邦公司做过,那儿也有一个类似这样的项目。财迷才想起,尼龙似乎是杜邦公司搞出来的。

结果,这个化纤项目组工作的进展之快,出乎财迷的想像,这个时空的人工作实在是勤奋!因为才弥先生说了,这些发明搞出来后,全国民众的衣服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所以这些人都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的!

现在财迷看到,晴纶和尼龙纤维已经在实验报告试制出来,不过,要进入中试规模的话,还要克服不少困难。到了这一步,财迷当然要加入进去,参加中试设备设计,等马鞍山基地的工厂建设好了,马上就可以生产这此设备了。

…………………………

财迷除了搞化纤技术,还兼顾一下现有的军工生产,还有就是抓马鞍山基地的建设。他从国外进口设备,又通过杜重远挖来一些原东北的技术工人,算是把马鞍山钢铁厂、内燃机厂和船厂都建设起来了。这船厂的设备,不光可以造船,更有一些造潜艇所需的设备,如卷板机等。

这时,石油工业已经有了,财迷从美国进口了一套炼油设备,也放在马鞍山与芜湖中间,用玉门关生产的石油,来裂化成汽油和煤油。这个时空,煤油的销量可不小,主要是点灯用的。

但潜艇的生产还不能开始,制约潜艇基地建设和潜艇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钱。因为他们的银行不能印钞票了,所以好多工厂只好暂时停了下来,小的工厂、已经快完工的工厂先一个一个完成,以便产生经济效益。潜艇生产基地,所需的资金还比较大,而且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只好放在一边了。而潜艇的技术方面,当然也要摸索。

从长城抗战到热河打仗,要子弹、火箭弹、手榴弹、地雷,要粮食,要药品。新部队的组建、装备、训练,要钱要物。这些,都比潜艇生产还要迫切。

尽管如此,内燃机的生产总算开始了,不过不是潜艇用的这种大型内燃机,而是摩托车用的微型内燃机,只有一百五十CC。这二者在生产设备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可以让技术人员和工人掌握一下技术。“麻雀虽小,五脏具全”,原理是一样的。

这个内燃机,与原来的黄鱼车(三轮车)结合起来,生产了三轮摩托车。把车厢改了,变成又有截货的货车,也有截人的客车。另一时空的人看到这车,肯定是嗤之以鼻;但现在,不光平安联运的人用这车,别的企业也用,包括买卖了当私家车的都有。

对内燃机的噪音,财迷很注意,设计加工时注意转动件的动平衡,再加点减振装置,试验、改进了消声管。这样,他们生产的内燃机的声音,比另一时空的汽车发动机还是要略大一点,与另一时空的摩托车差不多。可居然有人说他们的内燃机不行,声音太小了!说机器声音大,说明“动力澎湃”!这么小的声音,说明机器不行,没动力!声音大的车子开起来也“威势”!把财迷搞得哭笑不得。

…………………………

有人说,这点马力的三轮车能干什么事?您错了,平安联运以前不是人力车多吗?现在这点马力的车,还要拖这种人力车一起走,不光是拖一辆,也有拖两辆、三辆的,简直是当火车头用了!速度当然开得不快,因为就是马力再大的汽车,在这个时空也开不快,因为这个时空的公路都相当窄,而且是泥沙路,想开快也开不快。

部队的后勤,也要用好多这样的车。现在供应热河的物资,需要绕道到察哈尔,经多伦再到热河的赤峰一带。到了北方后,就不能用航运,只能用车。以前是马车和人力车,现在有这“小火车”,已经是个很大的提高了。就这样,有人已经提出,利用这个车,可以组建“机械化部队”了。

第二款内燃机的马力大了一点,是三缸八百CC,四冲程的。生产出来后,与之配套的车子也大了点,四龙他们就把火箭炮放到上面,做成了“自行火炮”。而上海的新兵也又有了七千多人,士兵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高,财迷也同意他们按“机械化”部队训练了。这就是抗五军第一支机械化旅,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行军速度比步兵要快多了。

………………………………

相对于在前线指挥打仗,财迷是更喜欢这样在后方,搞生产、搞经济;最多兼管一点新兵和教导队军官的训练。当然,教军事没有搞新产品和教工程技术的意思,他有时候还要给工业技术研究院的人讲点东西,偶尔也去给科辉大学讲一下课。

与家里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他们的成长,也是很让人高兴的事。另一时空的小孩,很少有像这些小孩这样,能吃苦,能为别人着想。所以说,小时候吃苦,是对小孩最好的磨砺。

另一时空的家长们,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可又不想让他们受一点苦;结果小孩就是骄生惯养,怕吃苦、自私的多。不过,连另一时空的大人社会,都有一种把自私当成天经地义的风气,算是“与国际接轨”了?

而这个时空,教育主要靠一代一代的家庭教育,和整个社会环境风气,传统的一些尊敬长辈、敬畏自然(鬼神?)、崇尚简朴的物质生活、锄强扶弱这些风气,要更浓一些。或者说,人们还比较“傻”一点?这个时空,勤劳肯干是受人尊敬的,娇柔做作是被人看不起的;节约俭朴是受人尊重的,铺张浪费是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