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财迷抗日记 >

第102章

财迷抗日记-第102章

小说: 财迷抗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抗五军又面临两个选择:要不让在刚刚完成集中和混编的部队马上进入热河,要不就放弃赤峰市,退到乡村打游击。

对这两个方案,抗五军在北平讨论,内部的争论比较大,还打电报,请蒋百里先生参谋一下。放弃赤峰,抗五军的牺牲比较小,但政治影响很大。而让傅保田他们坚守一下,等这些刚刚完成整编的部队前去增援,部队的牺牲肯定会比较大。

财迷问了一下自己后勤的情况;以及日喷国内因为“关东军打了胜仗后又从长城撤退”后,又在为要不要扩大征兵争论的情报,最终决定放弃赤峰。蒋百里先生也支持这个方案,他也认为保持持久战的力量,比一时的拼斗要重要。

由于日军攻击迅速,而抗五军对是不是保卫赤峰的决策慢了一点,傅保田在赤峰附近的四个大队与日军打了两天的阻击战。敌军比较多,从三面包围上去了。傅保田也命令把在开鲁和林西等热河北部地区的部队也调了过来,准备在赤峰坚守。现在财迷的决策定下,他们乘敌人还没有完全包围赤峰,马上撤退。好在市区里的居民在这两天中已经撤出了。

在这次阻击战中,敌人也吸取了以前与抗五军打的一些经验教训,他们也训练了一些狙击手,装备了狙击枪,来与我军的狙击手对抗。我军的狙击手的第一目标是敌人的军官、机枪手和掷弹筒手,所以伤亡增大,不过后来也把鬼子的狙击手当成第一目标,加上我军中狙击手数量多,双有防弹衣,这才把鬼子狙击手给压下去。

另外日军的步兵炮兵协同作战技术也有提高,他们把山炮、迫击炮等放到阵地前二千米左右,提高炮击的准确度,常常在自己的士兵离我军战壕只有三十米时才停止炮击,也不怕打中自己人。炮击一停下,步兵马上扔一排手榴弹,并发起冲锋,而且机枪手是抱着机枪冲锋。步兵则尽快冲过这三十米,来到我军战壕,以人数优势来与我混战。

而敌人飞机知道在这样的壕沟战中对前线攻击作用不大,就改成对我后面城市进行轰炸,把赤峰市炸得面目全非,破坏我军的后方医院和后勤工作。

这些战术,让我军的防守战牺牲变大,虽然我军的侧把子在战壕近战中还有一点优势,但以前从猫耳洞出来是先扔一排手榴弹,现在变成先挨一排手榴弹,或者要捡起敌人扔来的手榴弹,倒扔回去。

这说明,战术不能一阵不变,而且鬼子也很会总结经验。

在赤峰市这种地形不是对防守特别有利的大山峻岭地方,这样打阵地战还真的不是很合算,经过这两天战斗,我军牺牲六百多,受伤近二千人。鬼子的伤亡比我军大,战死有一千多,受伤的更多。

不过,日军在战报上认为他们只用了两天时间、以比预期要小得多的伤亡就占领了赤峰,是个大胜仗。对抗五军的撤退,他们认为是在他们攻势下的溃败。

赤峰被日军占领的事,政治影响确实很大。民众已经树立了一种只要是抗五军守卫的阵地,那就是日军不可能攻破的阵地;抗五军守卫的城市,就是攻不破的城市。现在,抗五军守卫的赤峰,怎么能在日军攻打两天后就被日军占领了呢?

…………………………

攻占赤峰,让鬼子非常高兴,对他们的士气也有相当大影响。日军官兵中此前确实已经有惧怕抗五军的情绪,经此一战,马上又得意洋洋,队伍的情绪高涨,并马上追打撤出赤峰的抗五军。

抗五军用的是老办法,有两个大队的部队带着伤病员,先后向东、向西迂回撤退,后来反而转到赤峰的南面去了。剩下的两个大队,也边阻击边撤退,在从北面下来的部队接应下,分别向开鲁和林西撤退。

日军一鼓足气,分兵跟在我军后面追打。敌人的飞机在这种追击战中发挥了作用,热河北部地区大山少、树林少,草原多,不利于我军隐蔽,敌机对我军人数的侦察比较准确,侦察完了有时还对我军进行袭击。

我军按抗五军总部的指挥,部队在夜间没有敌机的时候分小股撤离,等到了开鲁和林西时,队伍已经小多了,也不防守这两个城市,小股部队绕城而出过,继续向东北或西北撤,实际上原来在这个地区的部队已经隐匿下来。

对放弃这两个城市,抗五军中有些人也曾经有过异议,不过财迷觉得这个形势下阻击战的伤亡比比较大,下令放弃。财迷觉得,在城市前面打阻击战,还不如在地形好一点的山地打,至少敌机对我城市的破坏要小一点。

蒋百里提出一个方案,就是把抗五军都放到林西,还请在察哈尔的抗日武装也来到林西。正好敌人已经分兵,向林西戟的日军不过一个师团二万五千人左右。我军以压倒性的部队,与敌人周旋,争取打败敌人,保卫林西。

察哈尔现在聚集的抗日武装号称有八万之众,不过以在察哈尔的共济会情报网报告,这个数字水分很大,实际可能只有一半多一点。而且里面有像刘桂堂这样的部队,财迷实在不想靠他们来打仗。那些部队的指挥、协调,也存在很大问题。而且以人数多来打阻击战,就算保卫了林西,也是要牺牲相当大。所以还是采取了放弃两个城市的方案。

鬼子在占领开鲁和林西后高兴得要命,而且也累得要死,他们也很佩服抗五军这么能行军,对绕过这两个城市的抗五军也不追了。不过他们不知道,从赤峰撤出的抗五军半道上都已经溜了,最后他们追的部队都是半路上等到着他们的。

日军从飞机侦察报告分析,认为抗五军从赤峰撤出的一万人,现在只剩下不到三千,溃不成军,他们已经大获全胜。

日军从发起对赤峰的攻击到占领开鲁和林西,一共只用了八天。在他们的战报上又猛吹了一通,皇军又成了战无不胜的了。他们国内的民众也又大肆庆祝了一番。

…………………………

对于我国民众的失望,后来有业余军事评论家在报纸上说,抗五军的主力都在长城抗战时抽调到长城前线,现在还在密云一带休整,鬼子对赤峰突然袭击,所以抗五军才放弃了赤峰等地方。应该说这个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抗五军在密云确实有大部队。这下子,全国民众的情绪总算好了一点,但马上就是要求抗五军部队立即进兵热河,夺回赤峰!

对这个时空的人来说,密云离北平的距离算是相当远的,坐大车要走上一天!如果是走路的话,就更加辛苦了,但还是挡不住人们到密云来慰劳抗五军。来了,就要宣传,要慰问演出,对士兵喝口号,演讲。这些民众团体的到来,也不算太影响抗五军的整编。特别是对刚加入抗五军的五十五军官兵而言,一些东北流亡到北平的人来到这儿,要这些“大兄弟”为死难于日寇暴行的亲人报仇,对他们是有触动的。人是有两面性的,一些老战士的带动还只起到一点作用,而老乡对日寇暴行的控诉,以及他们把自己省吃俭用挤出来的钱捐给抗五军,让这些五十五军官兵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人,还是要讲良心的。别的抗日将士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我们也是大老爷们!

财迷已经经历过好多次这种场合了,但每次遇到,还是让他感动。自从大华联合银行走上正规后,他的资金从来没有紧张过。这些民众的捐款,他一般是不收的。有些民众拿出一元、五元的,比财迷这样的老板拿出一万、十万的还要困难。他们是从生活基本需要中挤出来的钱,而对老板,可能就是少一辆汽车的事。可这些民众还非要给,说是尽一点心意。这样的心意,让财迷和抗五军官兵觉得责任很沉重,这要不好好干,咋对得起这些人的期望呢?






第五卷 1933年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多伦保卫战

  ◆字数:3233◆


本来日军的目标只是到占领热河北面,但现在他们头脑发热,觉得还要像上次一样,要把察哈尔的多伦也占领了。关东军就开始造了个舆论,说多伦不是属于察哈尔的,而是属于热河的,要求多伦的华军在一个星期内撤离,让他们进驻。

这恐怕还是他们发现所带的军需物资也快用光,需要后方送来补充了,才来搞这么个“先礼后兵”,如果他们还有连续攻击能力的话,恐怕是直接就打过去了。像上次打多伦那样,要打一个地方,还需要找什么理由吗?

日军的大话才放出去,这儿冯大帅、抗日同盟军、抗四军都表示要保卫多伦。这多伦是察哈尔的城市,是众所周知的!就算是热河的,也是我们的土地,关你们东洋鬼子什么事?头可断,血可流,多伦不可丢!誓死保卫多伦,只要一息尚存,就不让日寇踏足多伦!如果日军胆敢进犯多伦,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察哈尔的抗日形势严峻,让省长的事有了定论,中央还是决定让宋哲元继续任省长。不过二十九军已经来不及赶回去保卫多伦,日军就动手了。

这冯大帅的抗日军队本来就一直在说要以“八万大军”杀入热河,解放热河,解放东北的。只不过后勤和整编还没完成,说实在,他们的后勤也就够维持这些人现在吃的,这还是实际上他们只有五万不到人,吃得还是饱一顿、饿一顿的。不过现在日军不用他们进热河,而是送上门来与他们打了,还给了他们一定的准备时间。以逸待劳,应该比进入热河打仗要有利一点吧?

庞炳勋等部队就听了中央的命令,在后面布置第二道防线,并在张家口等长城一线修三线的工事。现在他与冯大帅关系可不咋的,中央的人有意让他当察哈尔省长,你一个没实权的“参议”,凭什么不同意?现在这事就这么黄了,察哈尔又是宋哲元二十九军的了!

而冯大帅也不要庞炳勋他们来防守多伦:这儿有比日军还多一倍的军队,敌军是孤军深入,抗五军已经来电报说,如果日军真的敢进攻多伦,他们会加强截断敌人的后路,还说会尽快派部队来打鬼子的屁股。二十九军也不久就能回防。这样,多伦防守战光有我们抗日同盟军就肯定能胜利。你庞炳勋不要在后面给我添麻烦就行了。

…………………………

抗五军说话是算数的,热河的抗五军本来就重新聚集了部队,准备好要动手打击敌人了。现在为了让日军打消进攻多伦的念头,就加大了对敌后的袭击。日军的后方开始有麻烦了:大军北上后,日军在赤峰市只留了两个大队,边上的乡村就更没什么力量看守了。现在他们要向北面的部队运送补充物资,他们知道热河各地会有抗日武装袭击,但没想到这儿还有这么强大的抗五军。

日军现在吸取教训,运输队都比较大,这支运输队就由一个大队的日军加一个大队的伪军组成。他们出了朝阳后,已经遇到过几次袭击,不过都是小股游击队,只是造成一些人员伤亡和速度变慢。

在赤峰市南面二十来公里处,他们以为离城市近了,是比较安全的地方了,没想到又遇到了埋伏。开始敌人以为这次与前几次一样,又是袭击一下就走的小股游击队。但很快他们就知道遇上的不是小部队了,他们运输队加上护送部队,队伍拉的有两公里长。现在整个两公里都被人袭击,而且攻击很猛。攻击的抗五军至少得有四千人马!

赤峰的日军听说后,出动了一个大队前去支援,但在出城不远处遇到阻击。一个多小时后,伏击运输队的战斗结束,日军消灭三分之二,剩下的学得聪明了,见势不妙,向外突围,跑了!伪军死的死,剩下一半就地投降了。运送的物资,都给了抗五军。抗五军在搬走物资后,才撤离阻击阵地,放城里的日军过去。

这个袭击事件,对敌人在热河的控制形势是个明显的警告。一般说来,后方这个样子,前面就不要再打什么大仗了。抗五军以为日军会把矛头再次指向热河的抗日武装。

可是,热河的鬼子已经说出了大话,如果到时不敢进攻多伦,不是长了抗日武装的志气?再加上他们被上次顺利攻击热河北部地区的胜利冲昏头脑,决定以攻击作为打击抗日武装的主要手段。如果抗日武装想要防守多伦,这是个消灭他们的好机会。多伦可不是长城,那儿的地形可没什么险要可凭的,正好发挥日军的火力优势。

于是,日军准备一意孤行,他们用在后方的部队一个旅团和一些伪军,凑了一万五千多人,押送物资,送去林西,同时也算是加强对多伦攻击的力量。

虽然路上也有抗日武装袭击干扰,但他们还是在七月七日到达多伦的东面。这已经是敌人要我军撤出多伦的所谓“最后期限”之后一天了,不过因为日军还没有准备好,只好“仁慈”地又给了多伦抗日武装两天“宽限时间”。

七月十日,多伦保卫战打响了。日军共有三万余人马,抗日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