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452章

重生之大明国公-第452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国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能手。臣打算让潘侍郎推举一人,前往治水。如此一来,便能可成事了。”

“如此甚好。”朱翊钧说道,“工部侍郎潘季驯何在?”

“微臣在。”潘季驯走出来,恭敬地向朱翊钧一拜,等候旨意。

“你本就是总督河道之责,等会早朝散了,将推举前往南直隶的人选报上,你也就不必耽搁了,立刻前往河南。”朱翊钧说道,“到那里看过之后,上奏上来,言明究竟需要多少银子,也好让户部准备。”

“微臣遵旨。”潘季驯再一声,便是又退回了人群里。

如今,这件事情也已经是办妥了,今天的早朝也是要散了。但是众人都明白,这件事情并不会因此而结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没有做下来。

只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那才是张居正的真正打算。!

 第六百一十八章最后考验

如今的事情,暂时算是这么定下来。/  /散朝之后,潘季驯的度也不可谓不快,第一时间是跟着张居正来到内阁,而那个被张居正和冯宝用手段顶上位的吏部尚书也是跟着一同来到,只是两人对于张居正的态度倒是大有不同。

潘季驯对于张居正完全就是因为官职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恭敬而已,别无其他。而另外一人,面对张居正完全就是一副点头哈腰的模样。

张凡也是跟着一同过来了,所以这一切他是看的清清楚楚的,心中也不禁是有些哀叹起来。不过转念,张凡倒是觉得,这样也不错,最起码张居正和冯宝虽然是想要把持朝政,但是他们两人还没有什么胡搞的打算。如今又有这么一个对他们言听计从的人来担任吏部尚书之职,虽然将来未必能将大明朝廷搞得风生水起,不过最起码的是,也会少了很多争执和纷争。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好事吧。只不过,究竟是不是得不偿失,那就无人知晓了。

而潘季驯显然是着急的很,只不过做起事情来还显得有条有理。如今在朝中,治水第一人非他莫属,这点不仅仅其他人承认,就连潘季驯自己也是明白的。所以,既然已经是决定了的事情,潘季驯也就没有必要再遮掩什么了。

朝中的其他能够前往南直隶治水的大臣,其能力也都是大大的不如潘季驯。本来潘季驯对此还很是担心,但是等到他详细看过南直隶送呈内阁的奏报之后,心也就是稍稍放下了不少。那边的情况跟张居正所说的差不多,虽然情况看起来是相当的严重的,大批的百姓流离失所,淮河流域的几座大的州府城中更是人满为患,但是事实上的情况却并没有那么严重,不像河南这边这么急迫。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潘季驯也是安心了不少。而且,如今的这个情况,朝中想要应付也是绰绰有余了。刚才在朝堂大殿之上,潘季驯听着张居正的那番话,还以为淮河流域的水患也是很严重,张居正之所以要轻描淡写只不过是因为河南那边的黄河水患当真是更加严重一些,再加上河南距离京师又近。以防止有什么意外,所以张居正才编了那么一番话,让众人觉得,河南那里刻不容缓,而南直隶那边可以放在第二位。

本来,有着这么个想法的潘季驯虽然在心里也是赞同张居正的,但是毕竟不怎么高兴。如今潘季驯得知张居正所说的一切完全属实,这么一来,潘季驯之前对于张居正那一点小小的不满也是立刻烟消云散了。而现在的他,对于张居正的好感也是更深了,知道他并不是因为一些在他看来无聊的原因而置受难的百姓于不顾,这对于潘季驯来说,就已经是足够了。

思绪到此,潘季驯也开始思考起来究竟应该派遣何人前往南直隶去治水。结果他这么一思考下来,现如今的朝廷当中有个很大的问题。倒不是他潘季驯自负,实在是他现,当今的朝廷里,倘若出现了什么特大的水患,如同隆庆四年的那一次一样的话,能够派去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人,还当真是只有他这么一个。

对此,潘季驯是既喜且忧的。喜的是,自己的才能有挥的地方,能够造福百姓,让民间安定。但是忧愁也是不少,毕竟他人只有一个,倘若一年之中的同一时段,两处,甚至三处都同时爆了巨大的水患,他也就分身乏术了,不可能同时前往两地、三地治水。到那时候,也不知道会因此而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而派了其他人去,也不是不行。不过朝中其他能够被派往治水的人,其在这方面的才能都是大大地不如他潘季驯的。或许也能工成,但是不论是度还是时效上都要比之落后一大截。

对此,潘季驯也是相当的忧虑。但是如今,却根本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幸好自从隆庆皇帝登基以来,还没有生什么特别大的水灾,和往日有记载的相比,这几年算是相当的安稳了。

不过让潘季驯推荐人,虽然他在朝堂上说的是信誓旦旦,但是等到现在,却是又有些心中打鼓了。倒不是别的,毕竟除他之外的那几人,实际上本事都差不多的,潘季驯对于这方面自然是行家,有说话的权威的。

所以说,如今让他选择的人选,实际上并不是让他推举最能够治水的,而是让他推举最能够办好事情的人。对此,潘季驯不由得大是伤神。毕竟潘季驯虽然如今的官位做的也是很大,但是实际上,对于朝廷当中的政治斗争,他并不是太过了解的。甚至于,当年回乡丁忧之时,期满之后的他也没有想要赶紧回到朝中再为官。可见潘季驯此人对于官位或者是打压他人的心思并不热切。所以相对的,潘季驯对于如何探查人心这种事情也并不是熟练的很。

而且,治水之事事关重大,倘若用人不对,即便是那边情况稍好,也会因此而弄得越来越糟糕。所以这方面他不能太过放松了。

而实际上,潘季驯这是有些自找苦吃。想想看,既然如今的朝中,除了他之外的其他几人,其治水的本事都差不多的。那也就是说,派谁前往都行。而他唯一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那个人的为人为官的品格如何了。

而对于并不是太过明白的潘季驯其实完全是不需要在这方面纠结什么的。他只需要点出几个人的名字,然后交给张居正就可以了。

但是潘季驯却并没有这么做。究其原因,实际上还是因为张居正的原因。

虽然对于张居正,潘季驯是满怀感激的,而且也很是认同张居正这段时间的做法。但是在为官相斗这方面,潘季驯对于张居正是始终都有看法的。尤其是在经过上一次提举葛守礼担当吏部尚书的那件事情。潘季驯虽然是没有像其他的人那般一同去冲击禁宫闹事,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心里头就没有一点想法。

而如今到了这件事情上面,潘季驯是更明白。朝廷的用人法度,一向都不是用最好的,而是用最好用的人。他潘季驯的确是最好的,但是同时,他也从来不会玩些虚招或者比的什么东西。综合起来,潘季驯也的确是第一人选,所以张居正这才会看上他。而其他人就不同了,潘季驯明白,有的时候,为了一些事情,即便是明明知道不能那么去做,那样做的话是会出大事的,但是有些人还是会那么去做。

所以如今,潘季驯也是担心,倘若自己只看治水才能而点选了几个人交给张居正选择的话,或许张居正会选出最为听他话的那个人前往。当然,这并不是重点,听张居正的也没有什么坏处。只不过潘季驯担心的是,那人表面上听上面的,私底下还有些别的想法,那可就完蛋了。

这说到底,还是潘季驯对于张居正所有的不信任罢了。

所潘季驯在这件事情上面,才是有些为难。

但是为难并没有多久,盘继续那就改变主意了。他还是打算像原来那样,提供几个人的名字,交给张居正,让他来选择。

潘季驯之所以会做出这么个选择,并非是自暴自弃什么的,实在是他心中是另有打算。他想要找出几个人,交给张居正来选择,用以考验张居正一番。

促使潘季驯做出这个决定的,并非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一来,淮河那边的情况他是详细地看过奏报了,实在是不怎么严重。就算是让一个才能平庸,并且带着许多别样心思的人去办的话,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什么太坏的情况。毕竟那里如今已经是这样了,倘若让人去了比之现在还不如,那人自己也不会那么做的。更何况,就算是出现了那种情况,潘季驯作为推举之人也并不会遭什么问题,毕竟这人是张居正指派的,并非他潘季驯,他只是提供了几个人选而已。

而且,如今又有张凡在场,将来就算是出了什么事情,也不会有人抵赖什么的。

二来,他就是想要借此考验考验张居正。毕竟现在的潘季驯虽然对张居正是心怀感激的,但是他还是不能够完全地相信张居正。他想要接着这个机会考验张居正一番,也好看看张居正是否值得自己在将来全心全意地追随。

听起来有些好笑,实际上,张居正在这种事情上面也是关系极大的,他根本不可能大意的。而实际上,有了这种想法的潘季驯,自己都没有现,实际上他的这个决定,也已经是因为他现在就认同了张居正了。这么做只不过是让他自己的心思好受些罢了。

这边,潘季驯在思考着这些问题,而那边,张居正却在想着别的事情。

而一旁的张凡,看着张居正的模样,也是心中有些思索起来了。!

 第六百一十九章别有想法

那边,潘季驯正在考虑着心中的事情,那根本就可以说是早已定下来的,以及他自己实际上也早就已经认同了的事情。/ 只不过,他还需要自欺欺人一下,好给自己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来认同自己早就已经是认同了的张居正。

这说起来,实在是有些让人觉得可笑。然而,人心有的时候就是如此,不论摆在眼前的事实究竟有多么的明显和确焀,但是心中不认同就是不行。

就如同潘季驯这样,实际上他自己也明白,自己对于张居正的感激之情是很高的,高到已经让这种原先不过是代蘀天下百姓,或者说是感激张居正能够让他继续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普通情感,渐渐地转变成了潘季驯对于张居正私人上感激的情感。

朝廷当中的事情,一旦牵扯到死心,那就会相当严重了。不论是那一种类型,是以前就有的,还是之后才产生的。总之,一旦是有了这种建立在私人之上的感情,那就绝对算不得好事了。毕竟,谁知道将来会生什么事情,对方又会牵扯到什么情况当中去。到那个时候,这份私心会让你无法置之不问。而最终,这份私心会将本来并没有什么关联的你给拉下水。

就如同朝中那些几经风雨的“老人”一般,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是有着这种想法,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官位做到他们这个地步,实际上全都是在极力地想要避免这种事情的生。但是即便是他们这些“久经考验”的人,却也不是能够完全避免的。一旦与什么人私交过甚,私人的情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牵扯到其中。将来,一方出了什么事情的话,这边就很难不被牵扯进去了。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局限于将来,有一方会出什么事情。听起来似乎有些靠不住,然而实际上,即便是去问才进入仕途只不过五年不到的张凡都知道,这种事情是绝对没有什么侥幸的。哪怕是你一辈子为人做官都是缩手缩脚的,每天都是谨小慎微,极力地想要原理麻烦。但是当时辰到了,你不去找麻烦,麻烦会自然而然地来找你的。

这点就连张凡自己也是有所明白的。他自己就曾经碰到过不止一次的这种情况。

所以说,这是一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事情。

就连潘季驯自己也未必不知道。他如今总理河道,也确实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出众。而且,这并非他一家之言,也不仅仅是朝廷里面有人看得上眼,实际上全朝廷,乃至皇帝太后也全都明白这一点,潘季驯是如今治水的第一人。可是即便如此,那些才能不及他的人,却是依然会对他嫉妒。

这听起来有些让人不可思议。既然才能不急,甚至有的人连为官的品格也未必赶得上潘季驯,为何还要嫉妒呢?道理简单的很,那就是人心难测了。更何况,官场上的事情,只要你能登上高位,到底能不能出色地完成你的本职工作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你究竟会不会与人相处。

别看治水之事关系重大,朝中也是无人敢轻待。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人当真不那么想。

总之一点,潘季驯实在是有些太过想当然了。

不过话至此暂且不提。心中打定了主意的潘季驯,对着张居正说了几个人的名字,让他自行选择。之后他也是丝毫没有耽误,当场就在内阁当中舀了令书,并且立刻就回家收拾东西,准备即可赶往河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