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七禽掌 >

第59章

七禽掌-第59章

小说: 七禽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周之人,全被他们这种不同凡响的身手给吸引得张口结舌。
一刹那,二人已连拆了三十余招,在这种功夫运用上来说,能拆到如此多招,真可说是不常见到。
神手菩提沙俊伺虚捣隙地递掌发招,石继志封拦格拒,矫捷如飞。
石继志此时展开的是一套上官先生亲授的“拿星十七式”,这套功夫为上官先生亲身体会天道星阵,加以小巧功夫编套而成。自从传给石继志以后,尚还是首次施出,这时一展开这“拿星十七式”,立刻显出了无比的威力,可谓变化无穷,虚实莫测。
二人正对招到紧急关头上,只见那沙俊脚向外猛一抢步,双掌斜着往外一挥,“横身打虎”式!石继志正跟着一具九芒球飞纵过来,身势非常快疾。
那神手菩提沙俊本以为在这九芒球阵上一定可以占优势,却不料对了半天手,依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却有好几次险些受了伤。不禁十分暴怒,已经存了不两立之心,故此这一手“横身打虎”式十分毒辣,手法是既劲且疾,用了十成劲。石继志险些中掌,他身形本是背着,沙俊双掌一到,只见他往前一跨步,身形一闪,神手菩提沙俊的双掌递空,石继志已换过了身子,和沙俊成了正对面。沙俊双掌一递空,石继志却跟着身后九芒球翻到。
沙俊已有自知之明,自忖要胜石继志确是不易,若想保全生命,非以小巧之技制胜不可。想着石继志已荡过一球,只听那沙俊大喝一声:“来得好!”竟借着撤掌换招之势,微一斜身,右掌往石继志中盘一挥,左掌以“大鹏单展翅式”往左上方一分,竟以左掌往已荡过来的九芒球巨绳上一截,硬把它荡了回去。
他觉得身后劲风扑背,知道又有球到,猛然一招“卧看巧云”式,向上一仰首,并五指实实向九芒球上一点,哧然破空声里,这具芒球被他硬给荡至一旁,同时他发出了一球,也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往石继志面门扑去。
石继志可谓之三面受敌,往右去,正赶上翻回之球,左肩是沙俊才将以手拨过之球,而正面之球来势更是危急。
丹鲁丝和沙念慈,以及不少在场之人都不由惊叫了起来。尤其是二女,已各自腾身架上,正欲攀索止球。
可是石继志早已料及此,以“铁板桥”的功夫方一例临地面,恐沙俊此时再下毒手,所以分掌猛封沙俊的手腕。
他身子微向上一仰,迎面疾飞来的九芒球已堪堪临上面门,继志喝了声:“好!”
右掌并食中二指往九芒球的锋利刀心球面上一探,竟把这枚九芒球给硬撩了起来,铜铃响处,这枚九芒球反向沙俊前心荡去。
这种招式可谓厉害到了极点,架上二女又是一声尖叫,偏一时勾那飞索不住,白光闪处,眼看这神手菩提命在刹那之间。
突闻石继志口中暴喝了声:“闪开!”只见他身形展处,以风掣电闪之势,已扑近沙俊身前,一式“金龙探爪”向外一递掌,这一掌正打在那沙俊“华盖穴”之上,这种掌式,快如沉雷疾电,绝不容沙俊再走开。
沙俊惊魂乍飞之际,只见石继志向外一吐掌心,沙俊偌大的身形就像一个球似地被震出足有八尺以外,一个斜趴式滚跌而出。
石继志掌震沙俊后,自己身形也以“金鲤倒穿波”式反纵而出。
可是另一九芒球正自一方倏然荡回,依然是往那沙俊身上飞来。
沙俊虽在石继志仁心绝技之下死里逃生,但这一球来势,依然是劲猛力足,不由惊叹了声:“休矣!”
石继志依然再存恻隐之心,不忍对方死在这九芒球之下,陡然间亮以“旱地拔葱”
之式,像巨鹰也似地飞扑了过来。
只见他往沙俊身前一落,猝然探掌,将那枚回势的九芒球给硬截住了,复展身手把那架中四只九芒球,全数定住,一片叮铃声里,这四枚捷如蝙蝠的九芒球竟是说停就停,这种手段直把四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也不分什么情况之下,竟自众口同声,暴雷也似地喊起好来。
同时架上二女眼见一场生死之争就此停止,俱心中大喜,自架上翩然而下,一时如木偶似地盯视着这位不可一世、俊美绝伦的少年侠士,尤其是沙念慈,更不知是惭愧还是感激,只顾以一双痴情感激的目光看着对方,竟忘了扶起一旁跌坐在地的父亲。
神手菩提沙俊本以为万无活理,却意想不到石继志竟有如此令人惊异的身手,尤其是具有如此仁念,居然于千钧一发之际,舍命相救,这种深情侠义之举,就算往日一向倔强的沙俊也颇为感动惭愧。
只看他翻身站起,深深向石继志一拜,一张老脸涨成紫色道:“石老弟,这四十年来愚兄从未服过一人,今日算是真正服了你了……”
他说着声音竟变得发抖,又走前两步接道:“老弟,愚兄真是老糊涂了,居然恬不知耻地一再迫你比试,若非老弟手下留情,愚兄此刻怕早就一命呜呼了!老弟,你能原谅老哥哥么?”
石继志本来还似对这沙俊心存不满,见他竟当着一班儿孙之辈,以长者之尊向自己赔罪请谅,闻言后不由大为感动,跨前一步,面现真挚之容,执起沙俊一手道:“沙兄言之过谦了,此二阵比试,多蒙老人家手下留情,小弟虽未落败,何敢居胜?今后尚要向沙兄求教观摩一二呢!”
沙俊闻言面现苦笑道:“老弟,你这身功夫果然是得自名师,愚兄自愧不如,以后只有请老弟你多指正,我……”他说着不由叹了口气,那双老眼内竟透有泪痕。盖因此老一向自负过甚,想不到今日一败至此,众目之下难免有汗颜之感,其女沙念慈上前,将其父劝过一旁。
经此几阵比试后,这些在场之人,无不把石继志惊为天人,相继至前说长问短。
石继志虽连胜二阵,但心中决无一丝骄傲,反倒于心不安,觉得不便再在此久留,遂向在侧几位老人家抱拳辞道:“小弟因甚感疲惫,想回室暂息,就此先行告退了!”
为首老人姓秦名良,乃三老中白发王秦勉的次子,岁数也有五十多了,闻言后自然不便多留,笑对一旁的郝大鹏道:“既然你石师叔累了,你就送他先行回去吧……关照司明一声,令他小心侍候着!”
丹鲁丝本也想走,却被沙念慈一力留下,只好目送石继志随那郝大鹏出演武厅而去。
其实石继志一半是不好意思再在那演武厅多停留,最主要的仍是脑中一直惦念着那居室内画壁上诸多奥妙之处,想多抽些时间去体会一下,如果能从那两仪图窥出一些奥妙,实在是不虚此行。
他一路疾行,那郝大鹏一路上不停地问长问短,无非是仰慕他的武功,石继志只好随口应着,须臾已绕过一条花廊,来至后院。
一踏进院中,那小童司明已笑着跑出道:“公子回来了?我正好给您泡了一壶好茶,你来尝尝吧!这是我们大爷新由云南托人带来的普洱茶呢!”
石继志方立足含笑称谢,郝大鹏却对司明道:“石师叔今天很累了,你泡好茶,准备些点心,可别去吵他!”
司明答应着,郝大鹏遂向石继志一笑道:“本想偕师叔去一赏梅花,既然师叔累了,改日再赏也是一样。”
石继志被对方一口一个师叔叫得面红耳赤,只是又不便改,只好厚颜任之。
别了郝大鹏后,随司明拾级上了平台,推开长窗,进了暖厅,才一落坐,司明已把新茶端上,石继志端起闻了一下,呷了一口,不由赞道:“果然是好茶……”
司明又笑道:“公子请等一会儿,我这就去给您端点心去!”
石继志闻言忙阻止道:“我此时还不饿,只想多睡一会儿,待我醒后再出来唤你就是了。”
司明一笑道:“相公!您答应教我的功夫呢?”
石继志不由哦了一声道:“我都忘了……这样好了,晚上我再教你,你想着提醒我一声。”
司明笑得合不拢嘴来,闻言道:“相公快去休息吧!我也不吵您了,下午我来看看,大概相公也差本多该醒了!”说着笑嘻嘻地出室而出。
石继志待其走后,忙把暖厅门关好,自己一个人进入里间,将外层镜门封闭,对着那四壁各式图像又发了好半天愣,仍是白费心力,莫测高深。
他不由叹了口气,自认坐失良机,向那大蒲团上一坐,跟着横身躺下。
本想闭一会儿眼,再细心想想,不想才一躺下,又看到室顶上那些大小圆圈,由不得又细心端详起来,忽然心中一动,暗忖这屋顶圆圈整齐如一,又正与下面蒲团相对,别是暗示什么机密吧?
他由那蒲团之上一翻而起,脑中不由暗想到,莫非尚有另外门户不成?
而这室中各处自己都细心察过,只这蒲团未曾动过,又有圆圈对照,也许秘密就在这蒲团之上?
他由是心念一动,顿触灵机,两手推了那大蒲团一下,不料竟像生了根似的,又重又牢,因蒲团系草织而成,又恐手重损毁,不敢过分用力。
他手按在蒲团之上,上下观察了一阵,愈看愈奇,正想不出好主意,忽然灵机一动,手托团边,试探着往上一抬,无意之中,双手力未使匀,往右侧一歪,带了一点推力,竟觉那大蒲团似微微动了一下,同时目光到处,瞥见屋顶上圆圈也似相随微微一转。
这也许只是错觉,但石继志不由心中一动,情知有故。
于是他改变了方法,双手按定边沿,先往右转,纹丝未动,再往左一推,却随手而转,不由大喜,心知机钮定是在此无疑。
于是他又仰首看上面那些圆圈,忽然他喜得开口笑道:“这就是了……这上面那些圆圈,一定是暗示这机钮的开法!”
于是他又细心地数了一遍,那些圆圈一共是二十三个,他就照着往左一连转了二十三圈。转到最后,竟听见崩的一声微响,微觉这蒲团向下一动,竟自微微向下沉去。
石继志无意之间窥透了这天山三老所精心设置的大衍二三妙用与阴阳两仪相生之妙,居然福至心灵地触对了机关。
蒲团沉沉下降,低头一看,下现一洞,竟是一处地下室,似比上面还要大些。
他正自心喜,猛念及自身是客,无故开人机关,妄入地室,有法还原尚可,否则将如何处理?
一着急,便往蒲团中心跳落,待落地后,始见地室长约五丈,广亦有四丈许,作方形,最奇是两边壁上和上面一样,画着不少图谱,石继志细细观之,竟和上面一模一样,只是全是画在大小相同的十张挂幅之上而已。
另外还稍有分别,这些图形中人像和植物飞潜各式,不像上面是分开的,而是完全混合在一起画的。
室内有一长方青玉楠木案,其一端满堆着许多册页书籍手卷之类,地面上散置着三个大小相等的蒲团,别无他物。
石继志先是一心只在两壁图形上面,由北往南,挨个儿看了过去,一直看到头,终悟不出道理,不由暗恨自己弩笨至极,正想再由另头回看一遍,猛然发现那玉案正中的一厚厚册簿,像是散张叠着,为一玉尺压着,首页之上,墨笔书着“两仪真解”,不由喜得心内一阵急跳。
随手揭开一看,正是百思不解的那两壁图形解说,一式的工笔小楷撰写得清清楚楚。
再一看,非但有解说,竟连背诵口诀都在其内,不由一阵狂喜,如获至宝,忙携之往那蒲团上一坐,谁知那蒲团竟又微微沿壁而上升了。
石继志心想,上去正好,自己正愁不知何法方能使此蒲团复原,想不到人方一坐上,它竟自己升了上去,心中不由大慰。
待上来之后,忙盘膝蒲团之上,将那本“两仪真解”摊开,心想时间宝贵,也不知自己是否有此智力能将此旷世绝功于短短时间内习会?
石继志定神凝智,由首页细心看了下去。这一看,始知这本“两仪真解”,原来是三位老人家的手笔,每页注解之下都写明某月某日,某某某参解图谱第某式,始知原来这天山三者每日静坐此室,竟是分别以大智力参解这壁上图谱,各以所得心得记于纸上。
数了一数,共是四十二张,其空白张数尚多,知道虽穷三老之力,竟仍未能全部把这两仪图解习会,仅不过领会过半而已。
也许三人分工合作,至最后再合习,如果这种推测成立的话,那么他们三人各人所领会,恐怕只是这半本之中的三分之一了,而自己竟把他三人所研习精华荟萃全数得手,倘能习会是何其神妙之事……
想着心内直喜得通通乱跳,一面用心默记着那些口诀,一面祷告着,千万不要让人来。
及至看过十页后,忽然发现再七八图合为一章,一章有一章的妙用,他本是一智力绝高的少年,又因幼服芝果灵药,更是天资高人一等,这么一用心默记,竟被他将那前几页口诀背了个烂熟。
他不敢过份求快,以恐疏忽遗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石继志一则福至心灵,再者天资极佳,似这样学一章记一章,不一会儿竟全部看完了。
他合上本子,慢慢闭上了眼,把方才背诵的默记了一遍,再开册对照,竟是一字不差。只是有些句子只会背诵,却不能十分领会其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