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女中医 >

第57章

[穿越]女中医-第57章

小说: [穿越]女中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啊!”夏小婉满口答应,又回头对张睿说道:“你跟他们都说一下,中午的时候门口集合,你有手机吗?我把我的手机号给你!”
张睿立马掏出手机,虽然是很老型的若基亚,估计也就一两百块钱那种。
存了联系方式,夏小婉还有一堂课要上,就先离开了。
等下课过后,立马赶到学校门口,好在现在已经不大冷了,她去的时候张睿和他寝室的哥们儿都已经到了,张婉和陈婷竟然一起过来。
瞧着赵宁和胡雪莉没来,夏小婉直接打电话给她们说是在老地方吃火锅。
这种天气,人又多,当然是吃火锅热闹。
“我记得今天下午你们都没课了,咱们去吃火锅吧,热闹点。”夏小婉说着,就带着一伙年轻人去了她和胡雪莉,赵宁常去的火锅店。
火锅店就是中低档消费,基本上人均四十来块钱左右。他们一行9个人,也要花点钱。
虽然之前从孙老首长那里的钱全都扔到长白山那边了,不过她还有罗娟给的生活费。最近这段时间她去取钱的时候,发现里边竟然有不少钱,应该是一个月两千五。这对于学生来说已经算是比较高的生活费了。
只是夏小婉平时不怎么用钱,所以也没怎么注意卡里边的钱。
之前她可是把卡里的钱全都取完了,过了两个月,竟然有五千左右。
大家本来都是年轻人,也更容易相处,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拘谨,不过很快就热络起来。本来这些学弟学妹们都听过张睿说起关于夏小婉的中医很厉害的事情。所以对夏小婉总带着一些尊敬和热情。
陈婷当然不用说了,她本来以为夏小婉这么年轻,只是助教而已,兴许只是对中药材比较了解,又没有更合适的老中医来教他们,才被弄过来给他们上中药学这门课程。
可没想到人家竟然真的会治病,听起来还很厉害的样子。
毕竟是脸皮薄的年轻人,看到一群男生对夏小婉那么热情,鼻腔里发出轻哼。
“我要是从小学中医,也能这么厉害,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张睿本来就坐在陈婷旁边,听到陈婷的小声嘀咕,有些怒,也低声回道:“那也得你从小开始学啊。现在咱们都是初学者,都不知道你怎么这么讨厌夏姐。”
陈婷傲娇的说道:“我哪里有讨厌夏老师,只是……”
陈婷咬了咬牙,没有说,不论如何,以后她总会比夏小婉厉害。
夏小婉扬了扬唇角,低声在陈婷这边说道:“那你可得好好学中医,才能追上我!”
陈婷的脸立马就红了,她说话这么小声,夏小婉又坐在她对面,竟然被夏小婉听到了。好在夏小婉没有生气。
陈婷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张婉默默的看着一桌子人,菜上来后,大家也完全不客气,该吃的吃,该抢的抢,只她一人端坐着,有条不紊的吃,根本就不像是吃火锅的,倒是想在吃一顿精致又丰盛的正餐。
夏小婉虽然看起来也比较正经优雅,但其实……抢菜涮肉的速度绝对不慢。
所以张婉在整个桌子上尤为突兀。
其实……张婉对聚会什么的,一点兴趣都没有,她就是想接近夏小婉而已。
她真的还从来都没有见过一个外面的中医有这么厉害的,或许还是她眼界太狭隘,但再下狭隘,也不至于上学后就见到一个比她大几岁的年轻女孩的中医很厉害。
要知道,他们家平日里经常有中医界泰斗来请教她太爷爷。她虽然医术没有那些中医界泰斗厉害,但那些泰斗的徒孙,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多岁,不少人都还没她厉害。
大伙儿吃得尽兴,就张婉一个人慢慢的吃着,夏小婉忍不住多看了张婉一眼,也不知道张婉有没有吃饱,便问道:“张婉,你还需要点菜吗?”
张婉赶紧摇摇头,“不了,我已经吃好了。吃个七分饱就够了。”
虽然她的眼神一直盯着锅里。
夏小婉忍不住笑道:“想吃就吃呗,偶尔那么放肆一两次对身体没有影响。你这么年轻,干嘛这么克制自己。”
张婉的脸微红,“那我再吃点。”
她也就吃了个七分饱,要吃的话,肯定能吃得下去。
只是家中有不少养生的,她也都看过,从小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就算是嘴馋,也会尽量克制。
在吃一点,吃个八分饱应该没什么。
看着张婉又开始动筷子,夏小婉的眼中隐隐约约的露出一抹狡黠。
其实,张婉现在的表现,何尝不像她刚来这个世界时候的表现呢。只是她的那个年代确实就是那样,跟现在的年代格格不入。还有世仇在身,自然就放不开了。
可自从见了两次东洋人,她也觉得,这个世界,仇是要报的,生活,也是要好好的过下去的,这样才是真正的生活。

  ☆、第83章

大家本来都是年轻人,虽然只一顿饭,但大伙儿的感情倒是加深了不少。特别是特招班的几个人。
他们在整个燕京大学都算是特例,整个燕京大学,就那么几十个人是新生,跟下学期九月开学氛围完全不同。
这么一顿饭,倒是让他们心里轻松了不少。
夏小婉本来也是学生,最后几个年轻人也跟张睿一样,叫夏小婉夏姐,叫胡雪莉胡姐,叫赵宁赵姐。
夏小婉她们作为学姐,当然得罩着这些学习学妹,何况这些还算是夏小婉的半个学生呢。
下午大家都没课,一桌人吃到两点多才离开。
夏小婉先去结了账,在饭桌上,张睿的一个室友哥们儿文阳问起了关于中医在现在的发展,除了兴趣意外,以后再怎么,也得生活。
这也是现实问题。
夏小婉说道:“在学校学纯中医的不多。现在中医基本上都是师傅带徒弟,带出来了也就在师傅的诊所里。像医院的中医科,基本上都是闲职。一个原因是在大医院供职的好中医真心不多,升职加薪的机会都给西医了,真要医术好,甚至更愿意去私人中医诊所做中医。另一个,大部分百姓不信中医。想想咱们华夏,从百多年前,就有来自西方的医术的冲击,战乱后的人所剩无几。随后就算知道中医有用,但不少中医文献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乱中遗失。就算国家重视中医,也实在是没办法力挽狂澜,这个时候,西医已经在大部分的百姓脑海里潜移默化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太快,受不了中医还要自己花时间熬药。大部分人也认为,中医的治疗效果比西医慢很多,所以大家就算知道西药吃多了伤身体,知道感冒一般情况下一周内会好,还是会选择输液打针吃药。”
“既然学校开设中医专业,那肯定就有这方面的考虑。不管怎么说,你们算是第一批,就算中间有同学坚持不了,放弃了,再怎么也会剩十几个学到一手好医术吧。别忘了咱们燕京大学医学院,有自己的附属医院。中医,也可以分很多个科室。你们也不用担心以后学这个专业,找不到工作。除非你们不好好学,技术不够硬。”
“燕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目前好像还没有中医科,去那里的竞争可比学西医的小得完全可以忽视了。学西医的,一个班估计也就那么三个实习名额。想想一个专业多少人,根本就数不过来。所以啊,好好学吧,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学校的老师不会让你们白白浪费七年时间。”
是的,中医专业,朱校长他们初定的是七年,本硕连读,要继续深造的话,还有四年。这个比西医的时间长很多。西医有些专业本硕连读五年,本硕博连读才七年。
这也是学校为了保证大家的医术过关。
但基本上大三、大四就可以申请去医院实习。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中医专业的,还有补贴。
算是很好的福利了,至少几年内不会有变化。
夏小婉又跟大伙儿聊了关于现在华夏中医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这种形势。其实很大的原因还是被西方国家影响。
虽然华夏国在世界上的排名数一数二。
但中医只有一家,别无分号,外来的文化认知,可以潜移默化华夏人。甚至国际医学,也就是西医,在近代确实攻克了很多绝症,所以权威性极强,他们都没法研究出中药为什么能治病,当然就认为是不科学的,这样定性了,就会被大面积的传播,所以哪怕是华夏人,对中医的接受度都不高,真的很悲哀。
夏小婉说到这里的时候,张婉愤愤不平,咬牙说道:“那些人只把自己研究出来,知道的东西称作科学,不懂的全都称作伪科学,前几年他们还没发现经脉的时候,就说中医的经脉理论是站不住跟脚的,机器设备根本检查不出来。结果后来用了一种放射性元素,用机器检查出人体有很多网络线构成,那些脉络跟中医的脉络一模一样。要不是我……我们这边的中医们用证据证实确实中医早已经证实了经络的出现,那些人早就申请了国际专利。”
“卧槽,竟然还有这种事!”文阳忍不住爆了一个粗口,“你怎么知道。”
“我家中医好几代,当然知道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情!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国际上只承认针灸。”张婉轻哼一声。
夏小婉心里也默默的叹息,越是跟这个世界融合,越觉得这个世界有些东西被完全扭曲。
为什么非得要别人说是对的,才会被承认,为什么不是咱们这边明确的说是正确的,别人就相信了。华夏国的国力不弱,虽然中医只有华夏才有,但在没有西药的那么几千年,不管华夏,还是其他国家,难道不都是靠这些药草治病的?
其实说白了,大家都抛弃了几千年的东西,华夏算是保存得比较好的了。至少用中草药治病,五千多年,就算有断代的传承,好歹也还是能治病不是。
夏小婉微笑道:“任重而道远啊,如果大家想研究中医的话,倒是可以花费时间在这上面专门做科研。咱们国家还是有中医研究院的。如果只想做个好中医,那就好好学吧,争取大家都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其实中医也是能快速治病的,也就是我说的,学思路。书本上的方子,终究是书本上的,万一那些文献全都遗失了呢?难道就不能自己配出更好的药方。”
“可别说每种药的药性不同,变一个,就会改变整服药的治疗效果。就不去试了。那是因为对药材不熟悉,你要真熟悉了,根据病人的病情,自己都能配出药方。方子的改变性很大的,不然医术上也不会写什么什么加减了。那都是根据最基础的病情,再配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加减药材。”
“多的我也不说啦,你们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听哈,中草药是基础,其实我更建议你们两年内只学把脉和中草药知识,跟汤方相关的,比如汤头歌等等,就暂时不要接触啦。等把中草药完全吃透后,再去看汤方,你们会发现更好理解,根本就不用死记硬背。”
张睿拧眉,“夏姐,您说的轻松,这里可是学校啊。可不是咱们说不学就不学的,还得考试啊!”
“你们的课程安排我都看过了,朱校长已经把你们三年内的课程表都安排好了,大一到大三的专业课,只有切脉和中药课。他应该是跟很多老中医一起商量过的。”
张婉很同意夏小婉的看法,他们家的孩子,是从八岁到十七岁,都是在学中草药,从十六岁才开始学伤寒论,黄帝内经等中医古文献。
他们家也确实把中草药这一块看得很重。
“其实也很好理解,只单纯的学中草药,知道这些药材的药性,再去看伤寒论的时候,就知道里面开的那些方子,为什么用那些药材,是否能用相同药性的草药替换,为什么伤寒论里没有记载有其他草药替换。这些就能更好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夏小婉跟这些学生讲了很多,哪怕是胡雪莉和赵宁,听了之后也是受益匪浅,不管怎样,中医跟西医,还是有些类似的。
张婉也收益良多,以前她也觉得一遍又一遍的记背中草药很枯燥,很烦人。她又不是不记得,为什么长辈们还是遵循先祖的教学方法,一直让他们记背理解中草药。甚至一度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过时了,该换一个了。
原来,竟然是这样。
难道正因为如此,她学伤寒论,黄帝内经这些,满打满算,也就三年,就比其他那些老中医的徒孙厉害?
之后,张婉和陈婷对于夏小婉的课也不再那么无所谓。
就算张婉认为她自己学了十多年的中草药,在认真听夏小婉讲解的时候,也能有收获。
不过她也会在课堂上提问,本来是有点小心思刁难夏小婉的,看看夏小婉是不是对中草药吃透了。所以每隔那么一两天,课堂上都会有两个人的辩论。
其他学生学习的进度很快。
夏小婉都是深入浅出,甚至有时候直接从张婉提出的问题浅显的讲出来,从而引导到其他类似的药材属性,区别和相同,都讲得很清楚。
陈婷就更不用说了,毕竟是立体化思维,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而已,不再去想里面有什么成分引起怎样的效果。这些东西可以以后对这味药完全认清后再做试验嘛。
上次夏小婉讲的却是让她热血沸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