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庶女芳菲 >

第4章

庶女芳菲-第4章

小说: 庶女芳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大姑娘从来只用京城老字号的胭脂水粉,四姑娘所送之物便便宜了她。
素茶开始尚不以为意,谁知用过才知好。
可究竟东西太少……
素茶趁机笑道:“淘气怕什么?我们隽秀楼里就没一个不淘气的。这不,前两日大伙儿闹腾着要做胭脂泞子,可惜做了几次都没成形儿。我们知道,四姑娘这之中的行家,你若肯赏脸,便时常去走走?大姑娘知道你肯去,心里也必是高兴的。”
芳菲只能含笑着答应。
待素茶要走的时候,芳菲又命文鸢将刚刚制好的玫瑰香露送了她一瓶。
闵芳华惠赠庶妹古玉的事儿不到一个时辰就传进了大太太的耳朵里。
大太太那串十八子的檀香佛珠还没送出去,自己的女儿便抢了她这个风头。
宝莲、云雀等几个大丫头都噤若寒蝉,站在珠帘外面大气也不敢喘。
许久,才听见大太太唤她们。
“将这珠串收起来。”
宝莲、云雀面面相觑,乖乖的将佛珠搁在匣子里,稳妥的放回箱笼内。
“太太,要不,奴婢去给大姑娘提个醒儿?”宝莲试探道。
大太太一声冷笑:“从小到大,我说的那些忠言逆耳的话难道还少?是她自己一意孤行,把咱们的好心当成歹意。罢了,这样的女儿,就算进宫当了妃子,只怕也要为闵氏一族惹来祸患。”
宝莲等吓得忙跪地:“太太!这等不吉利的话可万万不能再说!”
见自己的几个心腹丫头纷纷跪地磕头恳求,大太太的心不免软了,只好伸手虚扶:“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亲爹都不以为意,我这个当太太的还能怎样呢?”
几个丫头这才缓缓起身。
恰这时,外面来报,说外院的小厮双瑞有事回禀。
双瑞的爹是大老爷闵朝宗身边的管事,最受重用,他的儿子因为年纪小,不足进京伺候,双瑞爹便求了大太太,将双瑞留在富春老家做小厮。
大太太待双瑞不错,双瑞知恩图报,加上为人又聪明伶俐,外院的一些小事瞒不过他,通过他这儿,一应都告诉给了大太太。
此时听人说双瑞要进来回禀要是,大太太不免提及精神来。

第六章 、老爷捎信,加官无望

双瑞低着头,顺着鹅卵石铺成的石子路一路向东,穿过月亮垂花门,先在一棵石榴树下站住了。
“你且等一等,太太叫了,我再出来唤你!”小丫鬟抛给双瑞这样一句话,自顾自的先上了台阶。
双瑞趁着小丫头走了,这才悄悄抬起头打量起周遭。
大太太住的正院颐心堂原本不过是大老爷年少时的书斋,后来为成亲,将其四面往外扩大数倍,就成了今日的两进两出的格局。
刚刚他随那小丫头进正门绕过了一块风水石。
雕刻海浪纹的石座上,横卧着那块海青色的漂亮的大石头。这块山石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就像立在当院的一面屏风。
据说,这石头有些来历,竟是太湖所出的神物。
也因为有了这块风水石挡住外面入侵的邪气,又不叫宅内福气外泄,才有了今日闵家大老爷的步步高升。
双瑞的爹常在私底下念叨。
想当年,大太太还没进门的时候,双瑞的爹只把这颐心堂当自己家似的,出出进进,哪个敢拦?
可如今,连伸脚迈个台阶,都有十几双眼睛盯着瞧。
双瑞偷偷往廊下一望,果然有几个留头的小丫头片子三三两两挤在一处,冲着他龇牙咧嘴。
双瑞撇撇嘴角,在心底轻哼了哼,一群小屁孩儿。
“大太太叫你进去呢!”刚刚的小丫头去而复返,站在台阶上冲双瑞招手。
双瑞忙低头整理整理衣角,见浑身上下没有失礼的地方,才敢随那小丫头进屋。
进了门,双瑞的头低垂,不敢东张西望。低矮的视线只能察觉屋中站了三四个丫鬟,个个穿红着绿,风姿绰绰。
“奴才给大太太请安!”有人端来蒲团,双瑞忙屈膝跪下去请安。
大太太笑道:“起来吧,可是外面有什么消息?”
双瑞略抬头瞅了瞅两边伺候的宝莲等人,大太太会意,伸手打发了她们去门外伺候。
等没有了人,双瑞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给李氏。
“这是奴才的父亲假托人捎回来的,里面有回禀太太的话。”
大太太展开信笺,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多数是对家里琐事的挂念,唯独其中一句提及了京中事态。
皇上提拔了大长公主的女婿何广臣为新任户部侍郎。
大太太心一惊,信笺便抖落在地:“怎么会这样?这侍郎的位置不是十拿九稳的落在老爷手里吗?”
双瑞苦笑道:“谁说不是呢?老爷为这件事大病一场,还不准人告诉家里。我父亲不敢隐瞒太太,才假托了人捎回这封信。”
大太太急的站起身,眉头紧蹙,气息不平。
“太太先别急,父亲还说……”双瑞有些胆怯的看着李氏:“那个何广臣在京里风头正旺,有意无意拿着老爷做箭靶子,说了许多难听的话。父亲希望太太能出面劝劝老爷,如是能避开京中风云最佳不过,好歹避开这这阵子风头。”
双瑞原封不动照搬了他父亲的原话。
大太太顿时陷入神似,也不说答应,也不说不应。
良久,大太太才摆了手:“我已知这件事,你且先家去,待我与老太太商议后,再做定夺。”
双瑞连忙喏声出去。
大太太这一想,便整夜不得安眠,第二日自然生了病。
闵芳华与芳菲闻听消息,赶紧过来侍疾。
大夫把过脉,只道是急火攻心,用两剂药便可无碍。大伙儿不免松了一口气,可却不明白这急火来自何处?
闵芳华坐在大太太床边的绣墩上,亲自侍奉汤药,芳菲被挤到一边,只好寻了桌子上的白净梨子,用刀削成肉丁儿献给大太太。
汤药是苦黄连熬的,还不等吃便已经闻到浓浓的苦意。
大太太推开了闵芳华递来的药盅,撇开头去。
闵芳华讪讪道:“母亲!良药苦口,您吃了这个,病才好的快!”
大太太索性翻了个身,不再看闵芳华。
“母亲!”闵芳华哭笑不得。
芳菲说道:“这苦黄连性子烈,虽然见效快,可未免霸道些。母亲不如先用些梨子。这白梨性味甘酸而平,能生津止渴、益脾止泻、且寒性恰巧针对急火。母亲嘴里没有滋味,含些果肉也是好的。”
闵芳华见大太太的身子略有回转的余地,忙将药盅推给芳菲,又从对方手里抢过装着梨子肉丁的小碗,重新坐回绣墩上。
大太太瞅了瞅闵芳华,又看了看始终含笑的闵芳菲,这才点点头。
到了下午,大夫重新另配了一副药,闵芳华不假他人之手,亲自煎药。闵老太君听说大儿媳病了,也派下心腹婆子来瞧,另有大太太的妯娌,二太太雷氏与庶女闵芳蕤,并侄女闵芳苓跑来颐心堂探望。
颐心堂反而比平日更热闹些。
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大太太精神不济,诸人也不敢久留。待夜幕降临,颐心堂落了锁,大太太才浅眠醒来。
她只觉得口中干渴,叫了一声,外面坐着的宝莲赶忙上来伺候。
大太太吃了口温茶,侧耳一听,似有响动:“外面还有人?”
宝莲接过茶盅,笑道:“是四姑娘在与云雀说话儿。”
大太太撩开床上的幔帐,见外面已经黑透了天,便奇怪道:“那孩子没回去?”
“四姑娘不放心太太,决定亲自在这里侍奉。太太放心,我叫了云雀陪着,外面都是干净的铺盖,必不会委屈四姑娘。”
大太太怔忪半晌没有答话,许久,才道:“去请四姑娘进来说话。”
宝莲心下一喜。
不管怎么说,她都受过四姑娘的恩惠。四姑娘身为庶女,在这个家地位特殊,若真能有大太太爱怜照拂,就算没有嫡女的身份,四姑娘将来也能有个不错的归宿。
宝莲忙去叫芳菲。
须臾,芳菲随了宝莲步入内室。
大太太冲芳菲招招手,又命宝莲在外面伺候。
“你自己身子也弱,如何熬得了夜,再坐片刻,便叫云雀送了你回去。”
芳菲笑道:“太太熟睡的时候大哥才来瞧过,细细的拜托我在这里看护太太。女儿在大哥面前已经拍着胸脯立下了誓言,若是不守信用,却不像闵家的作风。”
大太太只听芳菲提及自己的长子,脸上不免带了笑意:“也好,咱们娘俩儿难得有个机会细细说说心里话。”
她指了指床榻对面不远处的贵妃榻:“你也不用拘着身子,只管歪在那榻上,陪我说说闲话。”
芳菲扭头瞧了瞧,并不推辞,将手搭在迎枕上,随意的坐了下来。
大太太细细审度芳菲许久,才道:“你和你的生母只眉眼十分相似,不过青出于蓝,邹姨娘是无论如何不及你的半分气度。”
“是太太调教的好。”
芳菲对生母邹姨娘印象不深,只隐隐约约记得是个性格懦弱的人。几年前,邹姨娘因为某些事惹怒了大老爷,被撵去了尼姑庵。逢年过节,庵堂会打发人来求米粮钱,邹姨娘也会趁机托人带些东西,亦或是话语给芳菲。
庵堂里度日清苦,邹姨娘所送也不过就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小物件。
或许是天生的血缘相连,芳菲在女红一事上格外顺手。
大太太顿了顿,先是低叹了一声,继而徐徐开口:“这闵家大宅子里的人,一多半人以为是我这个做主母的容不下小妾,怂恿了大老爷赶走邹姨娘,其实……”
大太太深深望向芳菲:“又何尝不是邹姨娘先厌弃了我们?”
大太太有片刻的愣神,芳菲猜想,这大约是回想起了陈年旧事。
闵家是富春的名门望族,百年多的家史,内宅里不管斗的多么凶狠,却从没传出过宠妾灭妻的丑闻。
深受恩宠的小妾,有,却翻不出大风大浪。
大老爷闵朝宗除了邹姨娘这个妾室外,尚且有两个姨娘——管氏和黄氏。
管姨娘年纪最大,是跟着大老爷的老人儿,无儿无女,如今早失了宠爱,只在小院儿里熬日子。
黄姨娘年轻貌美,不过二十出头,是闵朝宗的上峰所赠美人,现在跟着大老爷在京城,照顾其衣食起居。
芳菲听说,不久前黄姨娘那里传来了好消息,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即将要为闵家添丁育儿。为这件事,老太太专程叫大管家从富春送去了许多滋补圣品,可见对黄姨娘腹中胎儿的重视。
不过即便是这样,芳菲也从没看见过大太太有什么不满。
有人说大太太气度不凡,也有人暗地里笑大太太软弱。
只是,芳菲却不这样看。
大太太似乎……
对这件事有着可有可无的态度。
如果说,盛宠中的黄姨娘都不足以惹起大太太的嫉妒与报复,那么,芳菲觉得,自己的生母邹姨娘就更不是什么威胁。
大太太自然也不用兴师动众,冒着损毁自己名誉的危险,将邹姨娘流放驱逐出闵家老宅。
沉默许久,大太太低低地叹了一口气:“当年,邹姨娘是我的陪嫁丫头。因为绣活出众,专门管了我的针线衣饰。她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兄,两家答应好,等邹姨娘从主家放出去,便立即结为百年之好。可谁承想……”
谁承想,大老爷阴差阳错,相中且纳了邹姨娘。
“邹姨娘去庵堂,并不是我这个做主母的容不下她,是她自己不愿意留在闵家。”

第七章 、芳菲生母,陈年旧事

“这些年细想想,我始终辜负了你母亲。所以她只一提出搬到庵堂去住的时候,我心里虽然舍不得,可还是答应了。只是你那会儿年纪还小,邹姨娘有些不舍。”
芳菲淡淡一笑:“姨娘去庵里修行也算是她人生中的一件幸事,骨肉亲情,敌不过大道修行。我一个女儿家,本就帮不上邹姨娘什么忙,不拖累她……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大太太听芳菲这样讲话,倒觉得十分意外。
换做一般的女孩子,听了自己刚刚的一番“肺腑”,就算不吓得惊慌失措,大约也要沉默良久。
唯独自己这个庶女,非但没有丝毫胆怯,更侃侃而谈,话里话外占着大义。
也许,自己这步棋真是走对了。
拴住庶女,她今后也能多条臂膀。
想到这儿,大太太不禁再次打量芳菲。除了气度稍微逊色些,闵芳菲并不比闵芳华差到哪里去。
这相貌是爹妈生的,没的改;可这气度不同,只好闵芳菲肯乖乖听话,自己稍加调教,叫这小妮子在富春城里大放异彩也不是难事。
“好孩子,难得你这样想,这样体谅,邹姨娘也不枉生养你一场。”大太太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将她年轻时候与邹姨娘那些主仆情意一一说给芳菲听。
这一讲就是两个多时辰,外面宝莲和云雀等不敢休息,只能硬挺着。
芳菲的精神倒是足,时不时还能搭上几句,可她的心思早已不在大太太的话题上。
直到外面四更的梆子声响了又响,“病中”的大太太才袭来阵阵倦意,伏在枕边小憩起来。
她这一歇下,外面伺候的一干人纷纷松口气。
宝莲帮着文鸢铺被安置床榻,带着几丝歉意与芳菲说道:“今儿晚上只能先委屈四姑娘在这里挤一挤。”
芳菲看着崭新的被褥,连床榻边放置的香炉里都燃着她往日惯用的木香,不禁笑道:“你还与我客气?况且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